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太极拳练习方法图片

太极拳练习方法图片

发布时间:2023-01-07 20:50:52

⑴ 练习太极拳的方法

太极拳练习方法:

一、松静的练习

松静的练习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首先“静”讲的是要静下来,使大脑排除一切杂念,意识集中在练习拳术上来,一举动则要在意识的支配下运动,这就是太极拳练习时所讲的用意不用力的说法。

“松”讲的是用意念支配四肢关节及肌肉群的放松,化掉原来的僵硬之力,使气血达到四梢。“松”的练习,要在大脑意识支配下有的放松,不是无意识的放松,是运化僵劲,灵活关节、肌肉群的运动,也是培养缠丝劲、弹簧劲的关键。太极拳所讲的“化僵为柔,练柔蓄刚”就是在“松”的练习的基础上练成的。

二、‘八法’的练习

八法既是太极拳的骨干,太极拳每个门派都遵循八法。八法之中棚是基础,是关键。捧法:贯穿于太极拳的始终,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捧法的产生是在人体关节放松外撑,拉动肌肉群产生的,是由里向外的一个劲,是一个无形于招数的劲,也是太极拳的实战接手常用的基础方法。捋法:是在捧住对手后借对手之力,顺劲捋带。

挤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用手或臂将对手挤出。按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用自己的双手由里向外推出。采法:既拿法。是在捧住对方的手后,顺对方的劲将对方采住。

列法:是在采住对方后,向左或右突然法力将对手列出去。肘法:肘法的运用很多,是近距离时,采住对方或被对方采住时运用。靠法:靠法的运用也是近距离时,捧住对方化掉对方的劲路进步利用肩、臂、臀、背进行靠打对方。

“八法”贯穿于太极拳的每一个招数,而且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的劲路都是随着对方的变数而变化。“八法”的的练习,首先进行单势的练习,然后两个或者几个劲路联系起来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

三、“五行”的练习

“五行”的练习,不单单是对于步法的练习,而且是对于身法、手法的.综合练习。“五行”之中“定”最为关键,“定”的练习也就是桩功的练习。一个练拳多年的拳师,与对手搭手后被对手轻轻一拨便飞了出去,这就是没有桩功的表现。“进”、“退”、“顾”、“盼”的练习都是在“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进退顾盼步法的运用,是在手法的配合下进行,并不是孤立运用。太极拳拳架对于步法的要求十分的严格,避免重心的双重。始终保持着腿部重心的灵活性,保持者进退的灵活。与对手的搭手后,八法的运用必须在五行的配合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巧妙的发挥身体的整劲。

四、单式练习

一套太极拳是由无数个单势组合而成。对于每一个拳势的练习必须要融会贯通,首先要摆正架势,然后要顺其劲路,最后要掌握每个架势的功防含义。单势的练习,虽然干枯无味,但是对于太极拳系统的功法将是一个基础。

五、组合练习

太极拳的单势练习成熟后就可以进行组合练习。组合练习的原则是:使每个拳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首位呼应,既前一个拳势的收势是后一个拳势的起势。这样练习就能达到连绵不断的效果。

⑵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及其要领

初学者一定要掌握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练习中体会太极拳的节奏感。训练太极拳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及其要领。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

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就放弃了学习,下文有详细的学习方法。

一、桩功

桩功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问题。没有桩功的太极拳好比建在沙滩上的楼房,风一吹便倒,由此可见桩功的重要。那么练太极拳要站哪些桩功呢?

太极拳桩功很多,有开合桩、下蹲桩、马步桩、手挥琵琶桩、提手上式桩、白鹤亮翅桩等等,实际上每个太极拳的动作就是一个桩。

许多人都不喜欢练桩,觉得桩功枯燥乏味,其实桩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而且桩功是灵活多变的。

要把桩功练得一般人两三个乃至三五个都推不动、拉不动,多棒的小伙子,也休想抬起胳膊来,才算基本达到太极桩功的要求。

而现在从各体育大学院校到省市武术队的专业教练,以及各地的太极拳辅导站的教练员、辅导员们,根本不教学者练桩,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站桩。

据这些教练员、辅导员们讲,出光盘的那些专家教授,都不谈太极拳站桩的问题,叫我们知道什么?所以我说那些练太极拳不站桩、不懂站桩、或说站桩没用的专家教授们、七八九段们,毁了太极拳的根子!

练好桩功能稳固下身,下身不稳会影响到上身的施展,因此,一定要多练桩功。

二、头部功夫

练太极拳对头部的要求是,头容正直,下颏微里收。名曰:虚领顶劲,下颏微一收,气贯于顶。如果推手发人时差了头顶悬之劲,就可能发不动,或发不远。

有了这头顶悬的劲,就可能发得动,或发得很漂亮。所以虚领顶劲不可少。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脸,也不能龇牙咧嘴(练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样的要求)。总之不管多难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那样。

三、眼部功夫

练太极拳时,眼神从始至终都要配合动作。该看前方时要看前方,该看前手时要看前手。不管看哪里,都要让人觉着自然得体。不能该看前手时看了后手,该看右手时看了左手。

如白鹤亮翅,定式后应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马分鬃,抱球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应看上面右手食指。当左脚迈出去,慢慢落实成左弓步时,左手也同时到左胸前,右手停于右胯旁,这时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

眼看左手时,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两眼有神注视前手。更为难做的是,不论一趟太极拳有多少动作,练10分钟、 20分钟乃至30分钟、40分钟,眼都不眨一下。我的恩师练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练眼也专门有练眼之功,如香火头练眼功、提渣滓练眼功、看太阳练眼功、看月亮练眼功等。日后我再专门谈练眼的功夫,可以让大家把眼练得能看夏天中午12点的太阳数分钟乃至更长。

四、鼻子呼吸之功

练太极拳从始至终应呼吸自然。练时配合动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长。呼和吸应以耳朵听不见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间断。须知练太极拳不同练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据动作的难度大小、长短配合呼吸。

从起式到收式,都应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动作和呼吸结合上。再加紧下大功夫,就能达到气与劲合的境地。当然还有更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练着练着太极拳,突然感觉耳旁如打了一声雷,不觉自己有呼吸,这就是胎息。

如果经常能达到胎息的境界,长寿是定然无疑的。不过这种呼吸,现在练太极拳的专家教授们、七八九段们,恐怕是知者甚少了。要想学会如此境界的呼吸,速找明师虚心求教,可能还能学到。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会问,练太极拳与耳朵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和人比武,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请听听我讲的耳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可能会有所帮助。前面谈了呼吸是耳朵听不见的呼吸,那么耳朵听什么呢?我认为耳要听蝉鸣。

什么是蝉鸣?蝉鸣即我们稍一静,大脑中发出的“而”的声音。只要能排除杂念,神不外散,专注地听蝉鸣,久而久之,刹那间耳边“哗啦”一声,如同雷声,就入静了。

此时,只知练拳,不知其他,见如不见。见人如不见,见物如不见,见一切如不见。这就是练太极拳所讲的动中求静的最佳效果。

久静而生动,此动不是练太极拳动作的动,而是一点真阳在动,这一点真阳即是无念而自举的动(所以要练真正的太极拳,尤其是养生功,不能集体在一起,更不便男男女女在一起练,关键就在于此。

这个怕是一万个练太极拳的也没几个懂的,更别说什么太极拳专家教授、七八九段)。真阳一动就得会收,这收气之法,不是得真传者,也绝对不知道。真阳一动,要用小周天收气之法收之。

气越收越足,真阳越动越勤、越坚、越硬,直至七个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之功。七个无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开通奇经八脉。八脉开通身属阳,准备下手采小药。

当我们练着练着突然觉得一点真阳要夺关而出,千钧一发之际,要会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产神知,此时要会上下任督接连之法,速用宝剑斩插之,这叫做宝剑插在三江口,管叫黄河水倒流,风吹之,火化之。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一、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

在太极拳功法中,腰功是其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针对初学太极拳不会用腰或练拳多年仍不会用腰者,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基本功练习。

笔者在选择练腰的基本功法上,主要学练的是俯腰、涮腰、扭腰、摆胯、抖擞等,并以上述功法作为热身练习磨练多年,渐渐增长了腰劲。

除此之外,还针对自身情况选择拳势中某些技术性较强、典型的用腰动作进行练习,如:云手、野马分鬃,以及陈氏太极拳中发劲动作等。

通过单势练习,学会腰走圆形、S形、8字形,以及腰走小圈,手走大圈等“腰之运化”的技能技巧,为练好太极拳奠定了基础。

二、以中正为本

太极拳要求行拳要缓慢均匀,形态上要求上轻下稳中间活。中间当然是指腰间。活,是指腰的运化要灵活。而这一切,都要以上体中正为根本。

只有保持上体中正,才能使腰胯放松,才能使纵轴免受外力挤压,也才能保证腰的灵活运转。

因此,练拳时必须遵循身法要领,注意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头正、项竖、沉肩、肘坠,使腰间始终保持松竖状态,而没有丝毫“额外负担”,以便随时发挥其“主宰”作用。

三、正确把握旋转度

太极拳拳势中以腰为主的旋转动作,除脚下旋转90°以上的旋转外,通常其旋转度均为45°以内,如此既符合腰的生理动量,也符合太极拳注意松腰和内动的基本要领。

在以腰为主的旋转中,需要提出的是腰胯之间的动量关系,即,转腰只可随上下一线而摆胯,决不可扭胯。胯与腰保持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腰与尾闾也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除此若出现腰胯歪扭,便容易造成肌肉紧张,甚或关节扭伤。

四、以意领动腰在先

用意,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是太极拳所有的步骤的前提。用腰也需要我们能够用意来引导,那么在练习的过程中就应该遵循意念先动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将意念放于腰上。

这么做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腰功,同时也符合了太极拳腰为主宰的思想,能够提高我们的太极拳水平。

太极拳的学习步骤

一、打基础

开始学练太极拳的时候,最初的十多天最困惑,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特别笨。

其实,并不是大家笨,而是因为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对于人们建立知识参照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体验——也可能这方面的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连个参照物都没有。

但是,这就是培养、激发内功的重要途径,这个途径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来,否则光顾尽快学会动作,然后去追求动作的规范与否,就会与秘传太极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来越远。

这样的学练太极拳几年、几十年,只能算是比划太极拳套路,只相当于天天练体操,可取得活动筋骨的效用,而太极拳丰富的内涵之滋味就无从品尝了。

所以,学太极拳的第一阶段,关键的关键就是解决如何学拳,如何练拳的问题。

魏树人老师说:“由简到繁地学习、掌握太极拳的内功理法,是把握太极拳基本技术核心的关键。从内功理法入手,由浅入深地琢磨、体验动作的内含主旨,随着日久功深,便可自然转入下一个阶段——内外相合。”

这个阶段关健就是学会动作要领,粗通神意气的内涵,并能一点点的融进行拳走架的整修过程中。

在这个阶段,不仅要重视以上的内容学习, 还需要我们重视对于太极拳基本功的学习与掌握。

基本功是太极拳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太极拳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练习者来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学习的太极拳流派特点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帮助自己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内外相合

着名学者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一书中指出:中国道家讲修道,令人欲修成神仙,必须打通任督二脉。

所谓任督二脉打通,就要‘黄中道理’,这个‘黄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体的是人的内部肠胃一切都好,黄就是中央的颜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国医学上的“腠理”,就是皮肤毛孔。

工夫做到了,修养够了的人,内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个毛孔都通了,这个时候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来了,面上都有光彩。

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全身畅通了,那么,‘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这段话所说的内涵,可以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实现。如何实现,关键就是要做到内外相合。

很多人对于内外相合并不了解,也就很难去掌握内外相合的相关内容。内外相合指的是身体与自然的交汇融合,是练习者通过神意气的结合形成的功夫。

在这个阶段,练习者能够感受到太极拳的功效。另外,对于内外相合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三道气圈。

平时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练习这三道气圈。走路的时候带着三道气圈;转身的时候要照顾到三道气圈;转身的时候要照顾到三道气圈;站桩时可专门练习三道气圈(包括三圈相摞)。

⑶ 如何正确练习太极拳

1、心态: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2、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如下: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3、动作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招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⑷ 太极拳24式名称顺序是什么

一、起势

二、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臂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4)太极拳练习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⑸ 太极站桩功具体练习方法

太极桩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一、太极桩:

行功姿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从头到脚,进行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门牙牙龈。

二、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三、太极桩:

1、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一脚,两脚成11型站立,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两腿微屈,成高马桩,有圆裆之意。含胸拔背。

两臂慢慢抬起与肩平,肘略低于肩,两肩胛骨用力贴向前胸,两臂在胸前成环形。(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2、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弯曲,形似虎爪,两手相距2寸,手心向内,距胸前一尺三寸左右,成扁圆状。

3、头项不偏不斜,项部直立,以头部舒适为度。

4、两眼开目平视两手间(也可平视远处一定目标)。眼不可睁太大。

四、心法:

1、肩井与涌泉成一线1–2分钟,找放松的感觉,涌泉有麻、热、胀即为正确。

2、肩井、曲池、合谷放松。

3、肩胛骨前贴。

4、臀部前贴。

5、膝关节外撑。

6、手臂外撑(即要外撑又要内抱有挟球感)。

7、意守丹田呼吸气沉丹田。

1–7每个动作1–2分钟,一个轮回8–10分钟,能做几轮回做几个,一般8–10个轮回。

五、太极桩(收式):

行功姿势:由原式起,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小腹丹田处抱合,双手重叠一处,左手内劳宫扣于右手外劳宫,扣于丹田处,头正体直,目视前方。

六、心法:意想周身真气通过肢体经脉回收丹田。

(5)太极拳练习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站桩要求:

一、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君,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头正神清,神态端庄,收颏直颈而其头必正直,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二、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向平而顺之,意在肩骨均衡、平行、舒展的向左右伸张,毫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出劲之态。

三、胸易出:出胸者,人之威严在于胸,出胸不是挺胸,出胸以壮神威,挺胸则有失中正,出胸有利于腰的灵活,腰部灵活,则身体轻灵,周身合力易成。

四、腰易稳:腰,为人身骨节的中心主宰,是人身四肢上下运动的纽带,乃重心之所系。因此,腰肢最要紧的是稳,稳而厚重则坚实,上、下行气不滞,则出劲不空。

五、足易坚:足坚者,两足放平,大趾内侧用力向下扣,使脚部稳稳的立于地上,古语言:百力皆发于脚,足之坚稳否,将直接的影响步法、身形、发力的能力。

六、膝易曲:膝要善曲,而曲中求直,则为下盘稳固之道。两膝微曲而上、下伸展,使筋脉舒展,而下盘则坚。

七、手易抱:抱元守一,是练太极内功的具体要求。行功时,两手要向前合抱,犹如老翁抱树。

肘曲、腕平、五指自然分开,此乃站太极桩基本姿式,行功时,要尽量的使肘臂平行舒展,以达筋肉伸展,真气运行自如之目的。

八、脊骨直:脊骨是人身体的支撑所在,其内是众多神经的通道,是支配人体活动,意识传导的主要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太极桩功

⑹ 怎样学习太极拳

学习太极拳的方法具体如下:


1、练拳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


2、身体保持舒松,不偏不倚,动作轻柔匀缓。


3、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4、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重心保持稳定。


5、每一动作都要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养生拳法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


练养生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养生太极拳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


养生太极拳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太极拳

⑺ 太极拳的练法

太极拳的练法,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练习拳架。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优美。确切点叫“太极操”。

3、练习散手。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

4、神意气的练法。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

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有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 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5、先天的练法。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 不着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⑻ 太极拳每天必练的基本功

太极拳每天必练的基本功是:腰腿功。

极拳基本功练习方法:

一、耸肩沉肩:

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⑼ 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怎么

八门五步动作名称有起势、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收势

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面向南,目向前平视,心情宁静(图1)。

2、左脚向左轻轻开步,相距右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3、两手缓慢向前平举至与肩同高时,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4、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
要点:全身放松,舌顶上腭,呼吸自然。

一、棚

1、右转体的同时,左臂上抬屈于胸前,手心向下;右手翻转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手心向上,与左手相对如同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收于左腿内侧,面向西,目视前方(图2)。

2、右脚向前轻轻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向前棚出,臂微曲,掌心向内,高与肩平,左掌向左向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视右前臂(图3)。

要点:两手分开要保持弧形,体转要以腰为轴,弓步与分手的速度要一致。

用法:棚,两臂要撑圆,后手五指附在前手腕内,助力外撑。这是主动进攻的招式。

二、捋

1、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

2、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后移到右脚,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屈肘提至胸前横掌,掌心向外,左臂内旋,举于身体左侧,高与肩乎,掌心向外,面向北,目视前方(图4)。

要点:左脚收脚与两臂捋的动作要一致。

用法:捋是破棚的招法,两掌以感觉探知·对方虚实,一手接对方腕,一手附对方肘,顺力捋开对方臂,随捋进招进招。


三、挤

1、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上步,脚跟落地。

2、重心前移,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后方,脚前掌着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横于胸前,掌心向内,指尖向右;右臂内旋,掌心向外,指尖向上,掌指附于左腕内侧,面向南,目视前方(图5)。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手臂动作与步法一致。

用法:捋开对方棚手之后,遂以挤手进攻,搭手后以手和臂向对方空隙挤按,两手合拢以增加力量。

四、按

1、上体左转,右脚向后退半步,双手臂向下按掌于身体两侧,双掌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同时动左脚,成左虚步,面向东,目视前方(图6)。

2、左脚向前上步,脚跟落地,重心前移,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后方,脚前掌着地,成右丁步;双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目视双掌(图7)。

要点:向前推按掌与上步要一致,两手相距宽度不要超过肩。

用法:按是破挤的招法,下按对方挤来之臂,使对方挤不得力,挤力落空。

五、采

1、上体右转,面向西南方,重心在右脚,同时,两手臂内旋抓握拳,左手臂伸直,右手臂屈肘在胸前,目视左拳(图8)。

2、重心移向左脚,退右脚,再退左脚成左歇步。同时双手臂由上向下采,目视右拳(图9、10)。

要点:双臂向下采时,腰必须向右转。

用法:用手抓对方臂时,力在十指才能抓实,由上向下采拿。

六、挒

上体向左转,面向东北方,右脚收至左脚并步,同时右手臂内旋横击,左拳变掌附于右臂,目视右拳(图11)。

要点:转腰、并步与横击一致。

用法:例是取对方全臂,一手抓对方腕,一手横击对方肘,向下捋带。

七、肘

上体向右转,面向东南方,右脚向右横一大步,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同时右肘外旋屈臂,左手掌握右拳面,向东南方顶肘,目视肘尖(图12)。

要点:步法与顶肘协调一致。

用法:肘是屈臂以肘尖横击对方。


八、靠

上体左转,左脚向西北方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分开,左肩向后靠,右掌向东南方横击,掌心向下,目视右掌(图13)。

要点:退步和肩靠一致,目视右掌,意想左肩。

用法:靠是以肩靠对方胸,或以膀靠对方腰肋部。

九、前进

1、上体右转,右脚向南上步,脚跟落地。

2、重心前移,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后方,脚前掌着地成左丁步;同时右臂内旋屈肘横于胸前,右掌心向内,指尖向左,左掌指附于右腕内侧,面向南,目视前方(图14)。

要点:步法与手法动作要一致。

用法:前是进招,如云手招法。

十、后退

1、上体左转,左脚向后退一步,脚前掌着地。

2、重心后移,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右丁步,同时双掌变双拳,双臂向后拉,目视北方(图15)。

要点:步法与手法动作要一致。

用法:退是转动双臂,以守待攻。

十一、左顾

上体右转,左脚向左横一步,左右两臂同时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划立圆绕环,上体左转,向东方双击拳。同时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右丁步,目视左拳(图16)。

要点:转腰绕环,步法与击拳协调一致。

用法:顾是照顾三前——眼前、手前、脚前。

十二、右盼

上体右转,右脚向右横一步,双拳变双掌,左右两臂同时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划立圆绕环,向西方双击掌。同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左丁步,目视右掌(图17)。

要点:转腰绕环,步法与击掌协调一致。

用法:盼是注意对方七个部分,即肩、肘、膝、胯、头、手、足。

十三、中定

身体直立,左脚向左轻轻迈步,相距右脚同肩宽,脚尖向前,同时,双手在胸前如抱球,面向南,目视前方(图18)。

要点:抱球静心,稍停,意想丹田,呼吸自然。

用法:身体要保持中正,以静制动。我以中定寻对方侧面而横击之;我以中定寻对方空隙,先发而制对方。不可冒进,故而以中定待机而发。

收 势:

1、右手臂内旋,翻转下落,双掌由体两侧慢慢上举,两掌再慢慢下落至两腿外侧,松肩垂臂,上体正直自然,目视前方。

2、左脚收至右脚旁并拢,脚尖向前,身体直立自然,呼吸平稳均匀,目视前方(图19)。


注意事项:
八门五步十三种方法,可以单独站桩练习,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合进行练习,诸如①棚、捋、挤、按;②采、挒、肘、靠;③棚、肘、挤、按、采、挒、肘、靠;④进、退、顾、盼、中定。也都可以反复连贯进行练习。

八门五步十三种方法,快练技击,慢练养生。【转】

山人运动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⑽ 四种方法练出太极拳内劲

四种方法练出太极拳内劲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练习方法:提脚跟。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翘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下翻。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然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如此一提一翘,反复练习9次。

二、运睾丸

练习方法:意注睾丸。睾丸要轻轻慢慢的向上抽提(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关闭)。然后松时睾丸(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都开)。这后再提,再松,如此反复练习9次。女子运会阴穴,也是一提,一松。或运乳头(黑圈以内部分)亦可。睾丸属翘脉(阴翘,阳翘),翘脉是管人体升降的。体用:做“金鸡独立”势时,提睾丸,做仆步下势时松开睾丸。

三、胎息法(肚脐呼吸法)

练习方法:意注肚脐。收肚脐,稍停。松开肚脐,稍停。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在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

肚脐为神阙穴,内联五脏六腑。此法也是锻炼内脏的方法。

技击应用:在推手时,拿人时则收肚脐,发人则松开肚脐。

四、劳宫呼吸法

练习方法:手心相对一尺侧置于膝上,展指凸掌心劳宫吐气,然后空手心劳宫吸气。如此一展一空,反复练习9次。感觉:当作劳宫呼吸时,涌泉也在同步呼吸,因手心脚心关窍相通。

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时,要展指凸掌劳宫吐力,抓筋闭脉时,要空手心气贯指梢,甲欲透骨。健身作用:十指连心,手指通内脏,练指掌同时也在练内脏;手是人脑的外在表现,练手指同时也在锻炼人脑,脑是人体重点保健部位。

阅读全文

与太极拳练习方法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杜兰特真正的训练方法 浏览:318
网上买床安装方法 浏览: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简单好用 浏览:449
老人机短信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5
化肥中氮的含量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77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浏览:534
有点打呼噜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406
如何赏析诗句方法公式 浏览:725
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浏览:131
手臂痛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87
days360函数的使用方法 浏览:633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13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3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82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6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8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3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3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2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