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手持裂隙灯使用方法

手持裂隙灯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07 09:56:25

1.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照明方法有哪几种各种照明方法有何特点

裂隙灯检查介绍: 裂隙灯检查是用裂隙灯显微镜在暗室内检查眼病的方法。 裂隙灯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1.弥散照明法:能粗略检查结膜角膜巩膜等前部组织。 2.直接黑点照明法:可细致观察照亮区的病变。 3.后部照明法:供助后部组织反射的光线来检查眼前部组织主要用于透明组织的检查。 4.镜面反射照明法。 5.角膜缘分光照明法。 6.间接照明法等。 应该狗清楚了吧?

2. 裂隙灯和眼底镜用法!!!

裂隙灯偶没得看过,眼底镜的话你先调到看到最清楚的时候再观察 看不进的话就多多练习吧 总能看到血管的 主要把光对准瞳孔照进去看眼底

3. 裂隙灯检测及应用

    裂隙灯的检查在眼科中最为常见,尤其是在做角膜塑形以及做干眼症检测时必须用裂隙灯检查,那裂隙灯其实由照明系统和双目显微镜目镜系统组成,它不仅能观察表浅的病变,也能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使深部组织的病变能清楚显现。

     裂隙灯最常见的方法是直接焦点照明法,打开光源从右侧或左侧45度~65度角投射到眼睛上。将裂隙调到很细的宽度形成“光刀”,将显微镜清晰地聚焦在被观察的组织上面。我们一般首先检查眼睑和结膜,泪膜,角膜,前房,虹膜和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在检查眼睑和结膜时要将裂隙灯亮度调为中等,在低倍显微镜下用弥散光光照法进行检查。检查时应注意眼睑正常的解剖结构,先右眼,从鼻侧到颞侧。先看下眼睑和上眼睑,看有没有滤泡或结石,一般滤泡会看到有小泡泡的颗粒状,而结石会显示有黄白色的小点点。然后再观察球结膜,球结膜是巩膜上面的一层透明的膜,在这里观察球结膜有无水肿,干燥,血管异常。查看有没有结膜下出血,以及分泌物等异常情况。如果有问题需要放大倍率观察。

      检查泪膜时需要先点荧光素,泪液呈共绿色,有低倍弥散光下用钴蓝光下观察,可以看到下睑缘的上方球结膜看到泪河的形态。这里来评估泪河高度,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然后指导检查者眨眼,当黄绿色薄膜首次出现黑班,表示泪膜破裂,记录破裂时间。破裂时间正常为(10-45秒),低于10秒那说明泪膜异常,低于5秒有干眼症的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诊断。

     角膜检查使用直接照明法和间接照明法,后部照明法交替使用。调整裂隙灯光源的角度,宽度,也是从鼻侧到颞侧检查,正常的角膜上除解巩膜缘呈现光晕及一环阴影,角膜本身能够完全清晰,光带通过时会显示灰蓝色。如果角膜异常,那会有灰白色遮光体出现在显微镜视场 中的角膜上。如果角膜有上皮有损伤或角膜溃疡时,可以用荧光素染色进一步检查确认其严重程度。如果有破损可以看到嫩绿色染色,上皮完整 处是不着色的。

      检查前房利用直接焦点照明法将焦点移行到前房内,并将裂隙为光源的长度缩小。使入射光线形成小光柱再投射到前房,观察前房是否透明。如果前房光带表现为发白的光束,闪辉现象.那说明前房水中蛋白含量增加。反映血-房水屏障功有的破坏,是虹膜有炎症的重要体征。

      虹膜和瞳孔,主要观察虹膜的纹理是否清楚,颜色是否正常,有没有虹膜震颤,结节,新生血管,有无裂孔,穿孔,或异物。是否与角膜 或晶状体粘连情况。对照瞳孔大小。以及对光的反射是否灵敏。

        晶状体检查,将细小裂隙光线从45度角投射到晶状体,可以看到层次分明的长立方体。看是否透明,位置是否正常。

        玻璃体检查。正常情况下前部1/3玻璃体呈疏松的无定型的薄纱样结构,前部玻璃体有出血,炎症时,可以看到红色血液或炎性  渗出物飘动.检查后疗是需要一前置镜.

4. 泪河弯曲面曲率半径怎么用裂隙灯查

泪河弯曲面曲率半径用裂隙灯查的方法如下:直接照射法为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之基础。其基本特点是裂隙灯和显微镜还有泪河弯曲面的焦点重合。光源从左侧或右侧成40°~65°投射到角膜组织上,将裂隙调到很细的宽度形成“光刀”,将显微镜的焦点投射到被检查组织上从而对组织进行细微地观察。用中至高倍亮度、中至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曲率半径

5. 裂隙灯照相机怎样连接电脑

裂隙灯照相机通过数据线有线连接即可连接到电脑。关于有线连接方法,就是通过数据线将电脑与照相机相连。在这种连接方法中,随着连接目的的不同,选择的数据线也随之不同。

比如,如果是将照相机连接到电脑上是为了导出照片,那么,用usb数据线就可以了……将usb数据线分别连接照相机与电脑的接口,就可以实现照相机与电脑连接(驱动程序自动安装),在电脑端可以像操控U盘那样操控照相机,将照相机内的照片导出来。

比如,利用电脑监控照相机的画面,画质操控照相机拍摄,可以用HDMI等类型的数据线来将照相机与电脑连接,实现相关功能。

6. 眼部体检 裂隙灯检查 眼底镜检查 怎么查

眼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检查项目:
1、视力,2、色觉,3、外眼,4、眼位,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6、玻璃体,7、眼底,8、眼压
二、操作规程:
(一)视力检查:
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
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
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
1、眼睑
(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
(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
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3、泪器
(1)视诊: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异常变化。如泪腺有无肿胀、泪点是否正位和是否开放、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有无溢泪。
(2)触诊:检查泪囊时用食指挤压泪前嵴观察有无触痛及波动感,有无脓液自泪点逆流出来或进入鼻腔。
4、眼眶
检查眼球突出度、触诊眶内压、观察眼球运动、观察有无眼眶肿瘤、炎症(炎性假瘤、眶蜂窝织炎、眶脓肿)、血管畸形、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外伤。
(四) 斜视的检查
1、眼位的检查
(1)目的:是否存在斜视、是否存在假斜视及眼位偏斜的度数
(2)方法:
①遮盖法:遮盖法是通过破坏被检查者的融合功能,发现眼位有否偏斜。被检查者双眼应具备一定注视能力,并无眼球运动障碍,才可获得可靠结果。
A.交替遮盖法:为揭示斜视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检查距离为33cm和6m,被检查者注视调节视标,遮盖一眼4-5s后迅速转移遮盖另外一眼,通过观察去遮盖眼瞬间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
B.遮盖-去遮盖法:此法为检查斜视方向及性质的定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隐斜和显斜。被检查者注视远距离调节视标,遮盖一眼,观察非遮盖眼的眼球运动方向,去遮盖时观察双眼运动方向情况,再更换遮盖眼观察,出现运动为显斜,并根据其运动方向,判断斜视类型(上、下、内、外)。
②角膜映光法:被检查者以自然姿势注视正前方视标(33cm处),根据观察双眼角膜的光反射点(映光点)的位置及光反射点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加以判断。角膜映光点每毫米的移位相当于视轴偏斜7度(15三棱镜度)。
2、眼球运动
眼球运动的诊断眼位有9个:
第一眼位:头位端正,双眼正前方注视时的眼位。
第二眼位:眼球正上、正下、右侧、左侧注视时的眼位。
第三眼位:眼球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注视时的眼位。
检查时,9眼位都要查到,再顺时针做圆圈运动,观察双眼在各个诊断眼位上的运动是否协调,各肌肉间有无功能亢进或减弱现象。眼球水平内转时,瞳孔内缘到达上下泪点连线为内直肌功能正常。水平外转时,外侧角巩膜缘到达外眦角为外直肌功能正常。上转时,角膜下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下转时,角膜上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五)眼前节检查
1、巩膜
首先观察睑裂部分,然后分开上、下眼睑并属被检者朝各方向转动眼球,充分暴露各部分巩膜。
2、角膜
可持手电筒对角膜做一般性检查,观察有无炎症及先天异常,必要时配合裂隙灯检查。
3、前房
(1)前房深度:轴深3-3.5mm
①手电筒侧照法:以聚光灯泡手电筒自颞侧角膜缘平行于虹膜照射,整个虹膜均被照亮为深前房;光线到达虹膜鼻侧小环与角膜缘之间为中前房;光线到达虹蟆小环的颞侧或更小范围为浅前房。
②裂隙灯法:测量周边前房的深度。周边前房深度以角膜光切面的厚度(CT)表示,并以此估计前房角宽度。如有必要,应进一步应用前房角镜检查。
1~1/2 CT 不可能关闭
1/3~1/4 CT 可能关闭
<1/4 CT 最终将关闭
(2)前房内容:正常的前房应充满完全透明的房水,但在眼内发生炎症或外伤以后,房水可能变混,或有积血、积脓或异物。轻度的混浊不能用肉眼观察到,如果有相当程度的混浊则可致角膜发暗。虹膜发生炎症时可观察到KP(角膜后壁沉着物)、Tyndall现象,一般应利用裂隙灯检查。
4、虹膜检查:用聚光灯手电筒检查,必要时结合裂隙灯检查。
(1)虹膜颜色:有无色素增多(色素瘤)或色素脱失区。虹膜有炎症时,常可因虹膜充血而色变暗,但在虹膜睫状体炎时患侧虹膜则变浅,这是一定要做双侧颜色对比,正常时虹膜纹理清晰,发炎时因肿胀充血呈污泥状。
(2)瞳孔线是否整开、有无断裂、瘢痕或萎缩。
(3)虹膜表面有无炎性结节或非炎性的囊肿或肿瘤。
(4)有无先天异常:如无虹膜、虹膜缺损、永存瞳孔膜等。
(5)有无虹膜震颤:令被检者固定其头,用一只手拇指及食指分开睑裂,再上、下、左右迅速转动眼球,然后直视正前方,此时观察虹膜有无震颤情况。
5、瞳孔检查:
检查瞳孔可用弥散光或集合光线观察。应注意它的大小(双侧对比)位置、形状、数目、边缘是否整齐和瞳孔的各种反应如何(包括直接、间接对光反射以及集合反应)。
6、晶状体检查:
检查晶状体时应注意晶状体是否透明,也就是观察其有无混浊存在,可用集光检查法及避照法(检眼镜检查法),对年龄大的被检者一般应用裂隙灯检查。
(六)玻璃体检查
1、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检查在暗室内进行。眼底镜距被检者20-30cm处,用8D凸镜对瞳孔区进行彻照法检查。
2、裂隙灯检查法:
需在暗室内散瞳后检查。
(七)眼底检查
健康体检常规小瞳孔检查眼底的后极部,不必散大瞳孔。一般对40岁以上被检者作为必查项目。
在暗室中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焦距为25cm。
检查眼底应按次序,才能系统而全面。一般先用透照法检查屈光间质,对角膜、前房、晶状体及玻璃体等有无混浊有所了解后再对眼底进行检查。
检查眼底一般先自视盘起,然后沿视网膜血管的分布检查颞上、颞下、鼻上及鼻下各个象限,最后检查黄斑。
1、视乳头:
检查时应注意其边缘是否整齐、是否边界欠清,有否色素弧和巩膜环;视乳头色泽是否正常;生理凹陷是否正常,有无青光眼凹陷、有无隆起、水肿、出血、渗出等。
2、视网膜血管
检查时注意其弯曲度有无变化;有无血管鞘;有无口径变化;血管的反应有否增强或增宽;血管色泽有否变淡、变暗以及血管畸形;要注意动静脉比例以及交叉部有无特征性改变。
3、黄斑
检查黄斑时,首先注意中心凹反光,其次注意黄斑反光,黄斑色泽有否变暗和不规则变色;色素有无呈团块状及散在性游离;有无点状和星芒状白斑出现;有否出血斑;樱桃红样改变;囊肿以及裂孔等。
4、视网膜
以泽一般呈橘红色,如果色素上皮较少,透见脉络膜血管及其色间素,眼底呈豹纹状,多见于近视及老年人。
(八)眼压检查
对眼底杯盘比大的或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及有青光眼典型症状者建议其做眼压检查。
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方法:开启仪器后,调整被检者头位,使其角膜位于观察镜视区内,并将定位点移至聚焦清晰的圆环正中,令被检者注视定位点,仪器即会自动完成测量。
注意事项:
1、正式测量前为免除被检者的紧张情绪,应先对其解释仪器的测量原理。
2、检查时嘱被检者睁大双眼,如有眼睑遮挡则眼压计不出结果。
3、测量过程中如位置移动或泪液过多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应尽量避免。
裂隙灯的使用如果不知道,去我空间里http://user.qzone.qq.com/632200478看,有光盘教使用的。

7. “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什么

裂隙灯显微镜在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

一般方法是:将定焦棒插入定焦棒插孔中,打开照明电源。操作滑台上的手柄,看前后左右移动是否灵活。开大裂隙,转动光圈盘,观看光圈形状,滤色片是否良好及光圈转动是否灵活。然后开大光圈,调整裂隙,观看裂隙像开合是否均匀,两边是否平行。同时还要进行显微镜的调焦:显微镜是按正常眼调整的,医生如为屈光不正眼,应戴适合的眼镜或调节目镜的视度,此时应闭左眼,转动右目镜视度环,直到在定焦棒上看到最清晰的裂隙像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校正左目镜的焦点。使用完毕后回复0位,以便他人使用。双目立体显微镜的瞳孔间距可因人调节。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和变换物镜进行放大倍率的变换。再检杳其共焦共轴是否良好。最后取下定焦棒,检查工作即告完毕。



使用时首先将被检者头部固定于颔托和额靠上,调节台面高度和旋转颔托的调节螺管,使被检眼和显微镜光轴大致对准,即被检者外眼眦与立柱上的刻线等高(头靠立柱上有一圈刻线,表示光轴大致高度位置)。用操纵手柄(或手轮)调整显微镜和裂隙灯的高度,使裂隙像位置适中,并调整滑台左右及前后位置,保证观察到的像清晰。当位置合适,聚焦正确后即可进行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从光学原理上分,有如下几种:



1. 斜照法 裂隙系取45°位置,显微镜正面观察,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斜照法可观察大部分眼前部病变,如结膜乳头增殖、结膜滤泡、沙眼瘢痕、角膜异物、角膜云翳、晶体前囊色素和晶体混浊等。这一方法主要是检查眼部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以判断病变。



2. 反光法 当裂隙灯照人眼部遇到角膜前面、后面,晶体前面、后面等光滑界面,将发生反射现象。这时如转动显微镜支架,使反射光线进入显微镜,则用显微镜观察时,有一眼将看到一片很亮的反光。前后移动显微镜可以看清反光表面的微细变化。如果转动裂隙灯和显微镜的夹角以改变照射的部位而不动显微镜,亦能达到反射光的目的(注意:显微镜必须调焦在反光表面上)。本法可用来检查角膜水肿时角膜表面“小肿泡”、角膜上皮剥落、角膜溃疡愈合的瘢痕、晶体前囊的皱纹、晶体后囊的反光或彩色反光等等。



3. 后照法 对焦方法基本同斜照法,但此时观察者不去看那境界清楚的被照亮处,而把视线转向视野的另一侧。例如,裂隙光从右侧照人,显微镜对焦于角膜上,裂隙光束通过角膜到达虹膜,形成一个模糊的裂斑。将视线转向虹膜光斑前方的角膜部分观察,便可看到在光亮背景上出现的角膜病灶。当角膜有新生血管或后沉着物等不透明组织时,就会在光亮背景上显出不透明的点或线条。本法适用于检查角膜后沉着物、角膜深层异物、角膜深层血管、角膜血管翳等。


4. 调整光阑的用法 通过拨动裂隙旋转手柄,向左或右方向转动.可使裂隙由直位转动至横位,当使用横裂隙作光学切面时,需把裂隙灯的位置放在正中位,使裂隙灯臂与显微镜之间的夹角为0°。调整光阑大小时,可得到不同长度的裂隙像,长裂隙像一般用于横扫眼部,综观眼部病变。检查晶体时可适当缩短裂隙像长度,以减少眩目。配合前置镜或接触镜进行眼底或后部玻璃体检查时,裂隙像长度也须适当缩短。



蓝色滤片常用于荧光观察,绿色滤色片则用于观察血管。

8. 苏州六六手持裂隙灯显微镜好用吗

好用。苏州六六手持裂隙灯显微镜采用下光源设计,结构简洁,性能可靠,能够满足视光和眼科基本诊察需要,是一款性价比优的产品,非常好用。苏州六六手持裂隙灯显微镜产品特点:显微镜光路采用的交角式设计,可获得清晰图像;主要镜片采用进口材料制作,保证高清晰度和亮度;光斑直径达到14毫米,视场范围更开阔;整机灵活轻便,结构简单可靠。

阅读全文

与手持裂隙灯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杜兰特真正的训练方法 浏览:317
网上买床安装方法 浏览: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简单好用 浏览:449
老人机短信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5
化肥中氮的含量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77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浏览:534
有点打呼噜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406
如何赏析诗句方法公式 浏览:725
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浏览:131
手臂痛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86
days360函数的使用方法 浏览:633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13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3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82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6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8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3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3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2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