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详细用法图解(2)
1、打开艾灸盒上的盖子。
6、施灸完毕,等艾灸盒不太烫时,打开盒盖,将用剩下的艾条完全熄灭(艾条燃性比较好,一定要完全熄灭,注意防火)。
制作材料
木板、锤子、刨子、锯子、钉子、尺子
制作步骤
效果,用四块木板做成无底无盖的盒子。
第一步:锯出木板大小:10*10cm两块 9*10cm两块。
底面:离底部大概半厘米的地方钉上铁丝网(我是去做纱窗的地方要了一块),剪得时候四周多留一些,向内里卷起,用图钉或者装书钉钉在木板上。
另外,为了铁丝网不外突,保护自己不被烫伤,在四周稍稍固定了一些小蔑条。里面记得折好用图钉固定哦,这样换艾条的时候手就不会被铁丝网挂着了
上面:选两个面钉上两个小木条,离上面大概一厘米高,是用来放盖子的,这样盖子就不会掉下去啦。
最后:剪一截铁丝,长度要看自己的盒子长度选取,不能太长,因为要留一些空着的长度给艾条,这样割下的艾条才能插到铁丝上固定。
用钉子先在一侧木板上打了个小洞,再将铁丝的一侧稍稍往里折一些钉进去,这样一可以起到固定铁丝不会动的作用,二不会留铁丝的断口在盒子外部,不会挂到皮肤,也比较美观。把盖子盖上就好啦(木盒做完了按留下的大小再做盖,不然密合不好)为了好拿再加了个小螺丝钉。
B. 艾灸罐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艾灸罐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提前准备条形纯棉毛巾或是全棉布料几块,火机或是点火灶,剪子或是水果刀,艾灸贴,艾灸罐。把艾灸贴依据艾灸时间或是艾灸部位的不一样分为不一样的长短,用剪子在艾灸贴表层轻轻地一划,用力就可以弄断。10分之一艾灸贴能够 烧30-40分钟,5分之一能够 烧一个半小时上下。
2、把准备好的艾段用火机或是点火灶引燃,自己喜爱用点火灶,由于在餐厅厨房,能够 开了油烟机,烟能够 立即被吸走。引燃之后,逐一插到艾灸罐的长细铁丝上,待艾段充足点燃后,卡紧艾灸罐,装进艾炙袋里。
3、将装好艾灸罐的艾炙袋用纯棉毛巾或是全棉布料包囊。
不容易使贴紧皮肤那一侧很烫,留意,艾炙并并不是越热越好,只是以自身觉得舒适的关注度为度。艾炙合理,第一是药力,第二是关注度,第三是艾火的红外感应辐射源,是综合性功效的结果。因此并不是越热越好。
4、将准备好的艾灸罐,绑在要艾炙的位置。
一般是六眼的艾灸罐,艾炙腰腹位;四眼的艾灸罐用于艾炙颈椎骨,及其膝关节;眼睛的艾灸罐艾炙颈夹脊穴、风池,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等总面积较小、离着近的穴道;单眼罐用于艾炙单独穴道,例如腿上的足三里三阴交及其涌泉穴等。
(2)艾灸罐的使用方法图解扩展阅读:
艾灸罐的特征与作用:
艾灸罐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艾疗时温度调控方便,可精确控制艾条燃烧点与人体之间的位置,提高灸疗效果;艾条燃烧速度适宜,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节省艾条使用量,可防范火种隐患,隔热外层保证使用时外壳温度适宜。
艾灸罐作用:
1、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
2、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
3、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
4、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
C. 艾灸罐有哪些使用方法及作用
艾灸罐又称灸疗罐或者通元罐,属中医医疗器械类,为盛放艾灸的器材。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艾灸罐有哪些使用 方法 及作用,希望你们喜欢。
艾灸罐的用法
艾灸罐的使用其实简单的,应该是最好使用的。这个艾灸罐简单,轻便,比较好用,只是你们还不习惯使用,当你使用习惯后,您觉得比随身灸要好用的多。在使用艾柱之前,请先把艾柱用牙签横轧一个眼,这样便于插在钢丝上,然后把艾柱撕一个口,这样便于点燃。在放入布套之前,请您用2-3层纸巾先包裹好,在放入布袋,这样比较干净,无烟、还隔热。只要你把艾灸罐包裹的很好,一个艾柱,可以使用1个小时。 如果太烫外面再裹上毛巾,就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而且还不会太烫。我家艾柱是最好的,不会再使用的过程中中途熄灭,也不会散落。而且烧完后,会有一个完整的艾灰柱悬挂在钢丝上。而且,用纸巾包裹后,很多艾烟吸到了纸巾上,外面的布套就不会显得很脏或吸满烟垢。
包上纸巾后,外包装的布套就会很干净了,而且没有一点烟。
只有艾灸罐会利用艾灸的极致,所以我喜欢使用艾灸罐,因为艾灸罐可以解放我的双手使我还可以做任何事情。
同时如果一根艾条在艾灸盒里面艾灸,大约只能使用60分钟到90分钟。
如果一根艾条您截断以艾灸罐的方式来艾灸,大约可以使用6个小时左右。
因为艾灸罐的层层包裹使艾灸的时间延长,热量持久。
但是如果你是患有皮肤病的病人,在皮肤病的位置我们不建议使用艾灸罐,这里需要使用艾灸盒或手持艾条熏灸,使皮肤与艾灸之间有一个距离,这样就不会直接附着在皮肤上艾灸,使其有疾病排出的路径。
皮肤完好的,和住集体寝室的完全可以使用艾灸罐来艾灸。
艾灸罐的作用
①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
②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
③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
④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
艾灸罐的特征
在于所述罐体艾疗时温度调控方便,可精确控制艾条燃烧点与人体之间的位置,提高灸疗效果;艾条燃烧速度适宜,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节省艾条使用量,可防范火种隐患,隔热外层保证使用时外壳温度适宜。
艾灸的主要作用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着。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1.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2. 艾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3. 艾灸的六大功效和作用
4. 艾灸去湿气功效作用介绍
5. 小孩艾灸肚脐的作用
D.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挺简单的,有随身灸还有竹制艾灸盒的,随身灸用短的艾条,竹制艾灸盒用长的艾条就好了。各有各的好处吧,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E.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详细用法图解(3)
1、纯铜随身灸,如下图:
首先,如果您是治疗疾病的,那么建议用竹制艾灸盒,或者随身灸这两种,这两种一般用的人比较多,竹制艾灸盒效果比较好,随身灸方便一些,这两种效果都很不错的。
其次,如果是保健灸也可以用随身灸或者艾灸铜棒,这样也是比较方便一些,艾烟也比较小,适合一些不喜欢艾烟的朋友使用。
有些人喜欢在随身灸内用艾绒,笔者不建议这样使用的,因为艾绒燃烧起来是一片一片的,我们在移动的时候艾绒可能会松散,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随身灸会越来越烫,并且可能把随身灸布套给烫坏掉,所以随身灸内一般用的是艾柱,因为好的艾柱燃烧之后不松散,燃烧的只是一个头部,而且热量也会很足的。
用随身灸是隔着衣服艾灸还是贴着皮肤艾灸?
笔者觉得两种都可以,隔着衣服艾灸的话,尽量不要隔太厚,不然效果不好,如果贴着皮肤艾灸,这样也可以,但是如果在家艾灸的话,可以穿上睡衣艾灸,因为艾灸有烟,所以别穿着工作装艾灸~~而且艾烟吸附在衣服上味道久久不散去的。
无论用哪种灸盒,灸盒的温度自己掌握了,别太热了,太热艾灸不了而且容易烫着自己,如果觉得太热,可以把随身灸侧栏通风孔调节小一些或者减少艾灸的时间,如果不热的话,可以把艾灸罐贴着皮肤,热度自己掌握。
还有一点也要注意,艾灸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因为劣质的艾条容易损伤经络,并且耽误治病,我自己也经常艾灸的,做过多家比较之后觉得最好的艾条还是香怡艾条他们家的金艾条,大家可以去某宝找一下店、铺,之后输入香怡艾条四个字就可以找到了,他们家东西不掺假不虚标艾绒比例的,质量比国内某名人家的天价艾条还要好很多呢,大家可以去试试看。
前几天,腰部有点不适,我就用六罐艾灸罐,用了两侧的四个罐,中间的没用,开始时贴着肉绑上的,结果10几分钟后,就已经烫的受不了了,后来在衬衣的外面,当火力全部燃烧上来的时候,还是热的受不了,后来就用枕巾垫在这几个艾灸罐的下面,后把多余的枕巾部分盖下来,这样还有效的保存了温度,哪一个多小时简直就像是桑拿浴,我出了一身汗,结果当天就感觉腰好了,一点不适都没有了。
艾灸盒无论用什么材质的,只有坚持才会看到效果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肯定会感觉没什么效果的。
艾灸肚脐眼作为时下十分流行的一种养生方式,不过自己也要知道基本的操作方式,小心遇到骗子,现在电信诈骗多,庸医那是更加的多,自己多懂点不是坏处。本期的 中医养生 ,讲讲艾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
艾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艾炷直接灸
人平躺着,用艾灸罐又叫艾灸盒直接灸肚脐眼,以增强人的先天之力,也就是免疫力。或者用艾条直接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悬在肚脐的上方约1厘米左右,以觉得有温热的感觉为度,不可太热。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有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阙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功效:对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隔姜灸
取新鲜生姜一块,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0.5cm厚的薄片(大小比肚脐略大)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平放在肚脐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稍停放下,亦可随即更换艾炷。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隔姜灸是温里通气的,有人肚子里特别胀,大便老下不来,这样的人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属于虚寒无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主要功效: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脐,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隔盐灸
用食盐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也是平躺着,以纯净干燥的食盐适量研细或炒热,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隔姜灸样施灸。加放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一般施灸3~9壮,对于急性病症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
主要功效: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
肚脐艾灸的操作方法:
步骤1:先按“足叁里”的穴位。
步骤2:利用艾草来熏脚部“叁阴交”的穴位约叁至四分钟。
步骤3:然后熏肚部中间的“神阙”穴位。
步骤4:边熏肚脐附近“气池”的穴位,再一边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从小腿至大腿位置作推拿,过程为15分钟。然后再做另一支脚。
步骤5:以拳头手位从脚侧位置向上推,以疏通经络和去水肿。
步骤6: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按肚和作推脂。
步骤7:双手按肚部的“剑凸”以下的穴位,避开肚脐位,向下推。
步骤8:再按肚脐右边的“中枢”穴位。
步骤9:最后进行灭脂动作。
G. 柔嘉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柔嘉艾灸盒的使用方法为:用打火机点燃艾柱的一端,点燃的一端朝下放入艾灸罐内扭上上盖,调整好底座和上盖即可使用。
在使用艾灸盒的时候,应该把艾灸盒准备好,并准备好艾条,把艾灸盒打开,刚拿到手中用火点燃直接插入的艾灸盒的艾条口中。要用艾灸盒下面的卡子,把艾条固定好,使其不会松动。
拧下的艾灸盒盖子重新盖好,这时把艾灸盒直接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放好可以用橡皮条和艾灸盒一侧的挂钩固定好。在做艾灸的过程中,要及时调节艾条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艾灸的温度,也能防止皮肤被艾灸烫伤。
(7)艾灸罐的使用方法图解扩展阅读:
艾灸盒使用注意介绍如下:
在做完艾灸等到艾灸盒温度降下来,取下打开盒盖,让里面余下的艾条全部熄灭,再把艾灸盒清理干净就可以。自己在家中用艾灸盒做艾灸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如果温度太低,起不到艾灸的作用,如果温度太高,则会把皮肤灼伤。
另外自己在家中做艾灸时,还要注意身体状态,空腹状态和过饱状态都不适合用艾灸盒做艾灸,而且在做完艾灸以后的半小时内,还不能喝冷水洗冷水澡。
H. 艾炙具体做法
你好:艾炙,是中医一直反应不错的疗法。
操作: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图148。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图149。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I. 艾灸肩颈的方法
1.1、将艾灸罐打开,取出最里面的内罐,并准备一段长短合适的艾条。
1.2、将艾条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留下一个小孔,点燃艾条有孔的一端,将点燃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上。
1.3、盖上艾灸罐的盖子,装上艾灸罐的手柄手持艾灸罐在肩颈处施灸。
1.4、也可以用绑带将艾灸罐缚在肩颈处施灸,这种方法需要在施灸部位覆盖毛巾等隔热,避免烫伤。
2.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有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务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3、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3.1、头痛可灸通天、悬钟、太冲和阿是穴。
3.3、 风湿性关节炎可灸大椎、足三里、阴陵泉和阿是穴。类风湿关节炎可灸大杼、曲池、血海、足三里、大椎至腰俞段。
3.4、月经不调可灸关元、血海、三阴交。痛经可灸关元、地机、三阴交,带下病可灸隐白、气海、关元、带脉、子宫。闭经可灸关元、三阴交、归来、气海、子宫。
3.5、颈椎病可灸天柱、大椎、合谷、后溪、风池。肩周炎可灸肩髎、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灸后溪、足三里、命门、腰阳关、肾俞。
1.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1.4、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1.5、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2.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2.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5、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J.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详细用法图解
艾灸盒为盛放艾灸的器材,携带方便,一直来深受家庭养生者的青睐。那么要如何正确使用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艾灸盒的使用 方法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艾灸/艾灸盒使用事项(↓↓详情入口↓↓)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图解❀❀
❀❀艾灸盒材质类型/什么材质好❀❀
❀❀艾灸的禁忌/注意 事项/副作 用❀❀
❀❀艾灸的最佳时间/可治疗常见病❀❀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1、打开艾灸盒上的盖子。
2、点燃艾条并放于入艾灸孔中。
3、用艾灸盒里面的卡子固定艾条使其不会松动。
4、盖上艾灸盒上的盖子。
5、将艾灸盒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用橡皮条和盒外侧的挂钩固定(此时可以解放双手,但是要及时调节艾条高度,以便掌控艾灸的温度,同时应避免烫伤和损坏盒内部件)。
6、施灸完毕,等艾灸盒不太烫时,打开盒盖,将用剩下的艾条完全熄灭(艾条燃性比较好,一定要完全熄灭,注意防火)。
使用艾灸盒的注意事项1、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饥大饱醉酒不宜灸,灸后三十分钟内不要喝冷水洗冷水澡,伤口及感染处不要灸 。请保存于通风干燥处。
2、顶盖利用磁铁吸紧,倾斜或倒置都不会掉下来,更加安全。
3、选择使用加厚型纯竹制制作的艾灸盒,比传统的三合板温灸盒更加坚固耐用,更加耐高温且不易变形。
4、将温灸盒放置在需要治疗的部位,用盒内附带的弹性松紧带固定,盒体外侧有挂钩,可以将灸盒固定在身体或四肢穴位上进行施灸,解放双手,更加方便安全。
随身灸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很多艾灸的朋友都说在使用时,艾灸盒太烫而觉得特别难用。其实只要掌握使用方法就非常方便实用的。
金属制的随身灸艾灸盒主要分普通金属的、纯钢的、和纯铜的,使用的材质不一样,但使用方法都基本一样。
艾灸时艾条的选择也非常关健,好的艾条火力温和,穿透力强,且艾烟淡,用着比较舒服,而劣质艾条火力暴躁,容易烫伤皮肤,而且艾烟也很刺鼻。
先将艾灸盒旋转拧开,可以看到上部分内面有一个伸出的钢丝,把艾柱插在这根钢丝上,然后充分点燃,然后对准下部分的卡口闭合后旋转拧一下,直到感觉吻合卡紧,将下部分的塑料调风盖旋到露出金属通风口三分之二,先让它稍微充分燃烧,然后将随身灸盒塞进布套内系在需要艾灸的部位。如果感觉很烫就拿出艾灸盒将塑料调风盖调节到稍闭合的位置,等于就是调风孔小了,这样燃烧就小些,温度就会低些。
下一页更多有关“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图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