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想必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运用范围广,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与作用,能够调理人的身体,增强体质,下面跟大家分享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部分 功效 :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部分 作用 :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使用 禁忌 :阴虚而无湿热人群忌服茯苓;阴虚火旺人群忌服茯苓;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人群忌服茯苓;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不得服茯苓。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茯苓治湿泻。
茯苓有治湿泻的作用,可以用一两白术与七钱半去皮茯苓一起细切之后加水煎煮,在食前服用。
2茯苓治水汽浮肿。
茯苓有治水肿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茯苓、30克桂心、30克枣仁这三味中药混合后共同研磨为细末,每次用米饮调下6克。
3茯苓治心虚梦泄或白浊。
茯苓有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的作用,可以用二钱白茯苓研磨成细末,用米汤调下,每日二服。
4茯苓治烦闷惊悸,心胸结气,风热口干。
茯苓治烦闷惊悸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茯苓、30克去心麦门冬、50克粟米这三味中药混合后共同锉细,先加水1升煎至500毫升,接着去除药渣后下米煮作粥,趁温食用。
茯苓的副作用、禁忌、注意事项
在使用茯苓时,可以单独使用茯苓,也可以搭配白术、桂心、枣仁、麦门冬、山药、甘草等中药来使用,阴虚而无湿热人群忌服茯苓;阴虚火旺人群忌服茯苓;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人群忌服茯苓;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不得服茯苓。
1赤豆薏米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
做法:
1、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
2、将赤小豆与薏米共煮粥。
3、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
4、成粥后加白糖少许
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薏米甘淡微寒,能利尿消肿,健脾止泻,清利湿热。赤小豆味酸性平,善下行,能清热利湿,解读退黄,通利水道。
2茯苓山药大枣粥
材料:粳米50克、茯苓20克,枣(干)15克、山药(干)20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味即可。
功效:健运脾胃,渗湿止泻,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茯苓甘平,淡渗利水祛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药性平和,滋补脾胃,除湿止泻之功更着。
3土茯苓老龟
材料:乌龟500克、土茯苓30克、盐2克
做法:
1、将乌龟去头、甲,洗净,切块。
2、土茯苓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至汁浓时停火,去渣留汁。
3、将药汁、龟肉、盐入锅,加水少许,共炖至龟肉烂熟时停火即可。
功效:这道汤清热解毒、健脾胃,治小便赤黄。
4茯苓五味粥
材料:茯苓10克,五味子6克,粳米100克。
做法:
1、把粳米淘洗干净;茯苓洗净后,打成细粉;五味子洗净。
2、把粳米放人电饭煲内,加入茯苓粉、五味子以及水,煮 至粥熟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除湿健脾,滋养心气。
禁忌:虚寒滑精者忌食。
‘贰’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 功效:1 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2 《本草衍义》:白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闹也。《用药心法》: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汤液本草》:白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本草衍义补遗》: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作用:1 利尿作用。 2 抗菌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 4 抗肿瘤作用:白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白茯苓聚糖,含量很高。 5 白茯苓多糖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各种白茯苓多糖体在体内均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6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7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8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
如需获得更多权威医美知识,尽在柠檬爱美柠檬爱美
‘叁’ 茯苓的功效和怎么服用
它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要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并且还可以抗菌与抗肿瘤的作用。购买茯苓时要注意,不要买了劣质的东西,一等食材芡实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服用方法比较简单,三钱至五钱 ,煎服就可以了。对下面两种情况就要注意了:1、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肆’ 茯苓的吃法和功效有哪些
我国的中医学技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的有名气的,当然了,这也是我们的中医这套治病的方法对于很多的疾病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了,其实中医也是非常依靠一些中药材的了,茯苓就是一种非常的中医的中草药了,茯苓的药用价值非常的高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茯苓的功效和吃法吧。
功效
抗菌作用:白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白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吃法
(一)开胃汤。用茯苓制作一些开胃汤也是许多人都非常的喜欢吃的了,当然了,用茯苓制作的开胃汤不仅非常的美味哦,更是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很不错的治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功效了,我们可以把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以及鸭胗搭配起来煮汤饮服哦,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虽然是一种非常的重要的药材了,但更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材哦,那么茯苓的吃法大家也了解了吧,所以在生活中就可以经常吃一些茯苓的了,其实茯苓不同的食用方法,对于我们人体的作用和功效也是不同的哦,所以呢我们在生活中有时间就可以经常吃一些茯苓了。
‘伍’ 茯苓三种常见的食用方法和功效
茯苓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几年来养生行业的兴起,更是让人们对于茯苓有了一定的认识。茯苓是一种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材,目前被广泛的运用到医学行业之中,在生活之中人们也常常会将茯苓做成养生粥来食用,既补气养生,又能够强身健体,因此广受大众的喜爱。
开胃汤
取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成汤之后服用。此汤具有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不吃饭的效果。是所有妈妈们的最佳选择。
茯苓豆腐
首先取茯苓粉20克、豆腐500克、胡萝卜适量、香菇适量(可按照人份的需要准备)。然后便将准备好的茯苓粉和豆腐搅拌均匀,放入盐、料酒调味,同时可以将胡萝卜和已经发好的冬菇放入锅中炒至半熟的状态。最后便是将调好的豆腐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转小火慢慢的焖煮,煮5至10分钟即可。由于茯苓豆腐具有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的效果,因此该药膳不适合于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食用。
荷叶茯苓粥
需要的食材为荷叶一张,无论是鲜的、干的都可以,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做这道菜首先需要将荷叶清洗干净,并将其煎汤去渣,然后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到去了荷叶渣的汤中,共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可食用。此粥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的功效,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的人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通过上面信息的介绍,相信人们对于茯苓的食用方法已经是十分的熟悉了。从这些茯苓药膳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药膳每样都有着自己的疗效,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那么茯苓在近年来广受人们的欢迎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长期的食用茯苓药膳,不但能够补气养生,还能够健脾养胃。
‘陆’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茯苓的吃法及注意事项
1、茯苓有祛除风邪湿邪的作用,能健脾利湿,消除水肿。
2、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它的功效与作用十分多,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能够共同发挥独特功效,故而又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3、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其性平和,味略甘甜,补而不滋腻,利而不伤津,可以治疗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适宜体虚调理,平时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经常腹泻、长期忧郁思虑、四肢无力的老人可长期服食。
4、茯苓的吃法及注意事项:
(1)吃法多样,最简单的当属熬粥。可选些温性、平性的食材,如用具有补脾、生津、补肾作用的山药,与茯苓一同熬制米粥。也可以在制作米粥时,添加茯苓、薏仁、生姜等一同熬制。
(2)因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而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所以这款粥不仅助消化,对胃寒也有缓解作用。如果将茯苓和黑芝麻打成粉与面粉一起做成面条食用,还有养发乌发的效果。
(3)茯苓为渗湿之品,“补少利多”,所以不宜长期、大量服用。茯苓偶尔还会引发过敏反应,比如腹痛、皮肤红肿、支气管哮喘等,所以过敏者应慎用茯苓。在服用茯苓的时候,还应避免摄入米醋、浓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