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冥想方式有哪些
1、移动冥想法
以莲花坐打坐,用耳朵听呼吸声,聆听气息的声音,但气息很微妙,需要很安静,很专注,专注时若思维被切断,进入冥想的状态。
‘贰’ 介绍3种超简单的冥想方法,让你慢速焕发活力!
文/小宋老师
01.
当我第一次接触冥想的时候,我感觉这是一种有点邪乎、甚至是有些故弄玄虚的身心放松方法。
但是随着我对冥想了解的逐步深入,尤其是从冥想当中不断受益之后,我改变了原来对冥想的看法。现在的我,经常会在一个头昏脑胀的下午,冥想上一段时间,从而快速的回复精力,为晚上即将到来的课程讲授做好充分的准备。
心理学界对冥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60年代。有研究者将冥想定义为是一种“通过身心的自我调节、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最终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的一系列练习。”(Cahn & Polich, 2006)
不得不说,冥想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心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发现:冥想对于减少焦虑、缓解抑郁,甚至是对于一些机体疾病的治疗都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例如,冥想可以降低血压、缓和心跳;可以强化免疫系统,使人不感冒;可以改善癌症病人的睡眠质量,降低患心脏病的概率;可以促进DHEA的分泌,延缓衰老;可以提升专注力,让人更加积极的面对挑战。(大卫.米契,2011)
其实,冥想对身心的这些益处并不难理解。中医里面有这样一种说法: 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而冥想,就是一种让人可以“心定”的方法。
02.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重点介绍三种比较容易上手的冥想方法:
第一种冥想:呼吸冥想
第一步:在座垫上盘腿而坐。如果你无法盘腿,可以坐在椅子上,建议小腿交叉;同时把手放在膝盖上;挺直腰杆,肩膀放松,头部稍稍往前倾;脸部放松,合上双眼。
第二步:设置一个冥想的宣言目标。例如:冥想可以让我感到平静又放松;冥想可以让我做事情更有效率、让我更快乐等等。并且把这个目标复述三遍。
第三步:开始深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呼吸时把注意力放在鼻尖触,感受空气进出的感觉。当我刚刚开始冥想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游荡到他处。例如,今天发生的一件烦心事,隔壁有人在说话等等。这些都叫妄念。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重新找回来,集中在鼻尖处。
第四步:如果你刚刚开始冥想,建议你冥想的时间大约控制在10到15分钟的样子。冥想快要结束的时候,重复一下你之前给自己设置的宣言,然后慢慢的睁开双眼。
有的人在进行呼吸冥想的时候,总是会感觉有太多的烦心事,无法真正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其实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我还有23小时50分钟可以用来考虑那些烦心事呢,而在这10分钟的冥想时间里,我要让自己的大脑彻底放空。
第二种冥想:行禅
和静坐式的呼吸冥想不同,行禅属于一种运动式的冥想(walking meditation)。没错,冥想不一定非要坐着,行走的时候也可以冥想。
第一步:规划行走的路线。你可以选择在室内行走,也可以选择在室外行走。如果选择在室外行走,最好选择平坦无障碍的空地。
第二步:选择好路线后,就开始自然的行走,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的摆动。
第三步:走路的时候“放宽”注意力,停止内心的各种杂念,只是注意体会各种各样的感觉。例如,脚步与地面接触的感觉;闻公园里面鲜花的味道;听小鸟的叫声等等。
第四步:如果走路时,你的注意力会不自觉的去思考一些烦心事,那么就停顿一下,把注意力重新拉回。记住,“行禅”注重的是去体会走路的感觉,或者是抱有一颗孩子般的好奇心去打量这个世界。
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我曾经读到过一则趣闻:“从1799年到1804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尝试了一次环绕南美洲的旅行,后来将描写他的所见的文章命名为《新大陆赤道地区之旅》。在洪堡开始旅行的9年前,也就是1790年的春天,一个27岁的法国人,塞维尔.德.梅伊斯特,进行了一次环绕他的卧室的旅行,后来将描写他的所见的文章命名为《我的卧室之旅》。”
读完这段话之后,我感觉这个叫“塞维尔”的法国小伙子实在是太有才了!
他,竟然会有要在自己的卧室进行一番旅行的念头。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卧室睡觉,但是有谁真的能够把卧室认真的观察一遍呢?这种在卧室中旅行的精神,实际上和“行禅”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种冥想:物件聚集冥想
所谓物件聚集冥想,就是一种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锁定在一件特定实体对象上的冥想。在选在实体对象方面,你可以就地取材,例如一朵鲜花、一个杯子、一块巧克力等等。
第一步:先稳定一下情绪,深呼吸几次,然后再选定进行冥想的对象。
第二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件选定好的物品上。然后让自己的眼睛就像是一台扫描仪一样,认真的去观察这件物品的所有细节。例如物品的颜色、质地、纹路、线条等等。
第三步:努力屏蔽大脑当中的各种噪音,放慢思考的速度,只是慢慢的观察眼前的这件物品。也许你会发现,即使是一件平淡无奇的物品,身上也隐藏着很多含蓄的美好。正所谓,一花一世界。
当我们用手机浏览朋友圈或者是看各种各样的新闻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会被快速的分散。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也很难真正的静下来,进而受累于各种各样的杂念。
而当你能够专心致志的进行物件聚集冥想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心能够静下来,并且能够享受眼前的“无用之美”。
03.
下面,我想交两份作业。这两份作业分别是我在练习“行禅”和“物件聚集”冥想之后所写下的两段文字。
第一,关于练习“ 行禅” 之后的感受。
那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在练习玩“行禅”之后写下的几行小诗:
喜欢周末的早晨去散步,因为这时看到的人们,已经不再像往常工作日那般忙碌。
喜欢周末的早晨去散步,带上轻松的心情,换上舒服的装束。
喜欢周末的早晨去散步,认真的感受着脚步和地面所接触,花花草草仿佛都在向我打招呼。
喜欢周末的早晨去散步,忘掉心情的反反复复,留出一颗透明的心,去把这个世界重新感悟。
喜欢周末的早晨去散步,趁着那颗世故的心还没苏醒,趁着烦心的事还未涌上心头。
喜欢周末的早晨去散步,带上一颗童心,用轻盈的脚步,去感受走路所能带来的简单幸福。
第二,关于练习“ 物件聚集冥想” 之后的感受。
那是在一个早晨,我在盯着一个订书机观察了很长时间之后,写下的几行小诗:
他穿者蓝色的外衣,带着工匠的气息。
平时的他,不言不语。
关键的时刻,却能完成致命一击。
参考文献:
[1]Cahn, B. R., & Polich, J. (2006).Meditation States and Traits: EEG, ERP,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PsychologicalBulletin, 132(2),180-211
[2]大卫.米契.冥想[M].洪慧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叁’ 冥想的正确方法
冥想常用的姿势有:
1、双脚平放地面,双手放在大腿上,直立上身坐在椅子上,最好不要倚靠。
2、盘腿坐,挺直上身,双手放在大腿内侧。
3、平躺,选择一种姿势,闭上眼睛感受身体各个部位,如手部、脚部和腹部等,同时有意识地放松这些部位。
冥想的注意事项:
1、呼吸。冥想时尽量采用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收缩;逆呼吸与顺呼吸顺序相反。冥想时,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用嘴巴,动作要慢且深长。
2、时长。最佳时长为10~20分钟,大脑能得到很好休息。若在睡前冥想,则不必拘泥于时长,可自然入睡。
‘肆’ 冥想训练方法有哪些
1. 正念冥想
这种冥想可以控制一些脑海中零散的想法。当这些想法出现时,可以意识到,且要看它们移动的特别模式。这是没有经过判断,通过练习,最后你可以判断不同的经历是好还是坏,发展内心平衡。
正念冥想通常用于医疗中心和医院,帮助有精神病的患者。呼吸和呼吸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使用这种形式的冥想,可以躺着,坐着,甚至是步行。
2. 集中冥想
这是专注在一个点上的冥想。可以通过声音、视觉、演讲或者触摸集中在一个点。通过一些技术,例如盯住一根蜡烛的火焰,听敲锣声,重复咒语或数佛珠。集中冥想可以使你的意识集中,保持头脑不变得零散。
3. 行走冥想
行走冥想是一个没有目标,留意没走一步和每次呼吸。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练习,没有限制的。每一个脚步都是慢慢地和安静的,创造出和平和欢乐。
4. 奥修冥想
这是一个很受西方国家欢迎的方式。冥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可以保存在每一个动作。奥修冥想用于运动中,可以创造沉默和心灵的宁静。类似于行走冥想,但它可以运用在任何类型的运动中。这种方法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跳跃、跳舞、大笑、大叫或震动都可以用。
‘伍’ 7个冥想技巧,每天轻松自在无压力
在万物复苏的早晨,拉开窗帘,让你的身体简单地舒展一下。然后,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给自己10分钟,关注自己的内心,进行短暂的冥想,让自己的身心充满一天的能量。
到了晚上,把手机、电脑、首饰等繁杂的东西统统甩掉。,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用冥想洗去一整天心灵的尘埃,用冥想扫去身体的疲惫,助你安眠。
从某种意义上说,冥想是瑜伽的终极目标。所有的瑜伽姿势都是为了在冥想中达到天人合一而练习和练习的。
其实冥想并没有那么神秘和高深,任何人都可以在某个时候达到冥想的境界。比如我现在正在写这篇文章,当我集中精力通过文字描述冥想的状态时,我可能就进入了冥想的状态。
有的人很容易就能达到禅定的境界,有的人则是经过长时间的禅定练习才能真正进入禅定。打坐的练习不一定会导致打坐,但是如果你想轻松进入打坐,你必须坚持练习打坐。
冥想练习对场地和环境有什么要求?
在练习开始时,为了更好地进入冥想状态,建议选择一个干净、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将手机、电脑等一切可能打扰你的东西从房间中移走。
接下来,朱晓为你带来三种基本的瑜伽冥想方法,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希望他们能为你打开禅修之门。
01专注于呼吸冥想
这种冥想方法会出现在大部分瑜伽课上。只要上过几次瑜伽课,就应该接触过。是一种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的冥想方法。在这种冥想中,你的呼吸会很快安定下来,身体会逐渐放松,但你的意识和身体同时处于警觉状态,一口气一口气就能轻松获得良好的身心状态。
方法:
A.态度
选择舒适的坐姿(卧姿也可以),双手以智能指纹的形式轻轻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让身体任何部位都不紧张。
渐渐地,我感觉眉毛舒展了,面部肌肉和每一个器官都放松了,牙齿也自然张开了。
你的肩膀下沉,整个身体接触地面,沉重地下沉,但是脊柱向上伸展,头顶不断向上生长。
B.正式入行
闭上眼睛,慢慢专注于腹式呼吸,嗅来嗅去。呼吸的时候,仔细观察自己的呼吸状态,注意它的节奏和深度,你的呼吸是不是太急促或者不够深。
慢慢地深呼吸,让空气中凉爽的新鲜空气通过鼻孔吸入,通过鼻腔,到达喉咙和胸部。感觉空气向下压在你的横膈膜上,你的小腹在横膈膜的作用下微微隆起。
然后将意识放在呼气上,内收小腹,将废气完全排出整个肺部。
让每一次呼吸逐渐变得顺畅自然,你的身体就不会有任何紧张感。几分钟后,似乎你的不快和紧张会慢慢散去,你的心情,连同你的呼吸,会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淡定。
继续注意呼吸。每一次吸气,你都感觉身体在吸取新鲜的氧气和能量。每一次呼气,你都能感觉到体内的混沌在慢慢消散,体内的浊气和心中的紧张也在一点一点消失。
偶尔会觉得自己的意识好像上气不接下气,在想别的事情。这时候不要急,慢慢拉回来。
随着你练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呼吸越来越深,在某些时候,你不仅会感到平静,甚至会感到快乐。
打坐初期可能只保持2分钟,但是坚持练习,保持的时间会慢慢增加,5分钟,10分钟甚至半小时。
蓝图冥想
个人认为,蓝图冥想,其实就是让你的身体在心灵和大脑的指引下,去一个美好的地方旅行。
蓝图冥想需要你发挥想象力,跟随自己的内心,找到能带给你平静、放松和舒适的地方。如果一开始,你很难想象自己,你可以试着在网上找一些蓝图冥想的语音指南。在初始阶段,让别人的声音一步步引导你进入冥想。
蓝图冥想可以帮助你找到自我,也许还能帮助你找到你在当前困惑中所困惑的问题的答案。
下面,你也可以跟着我的这段话,发挥你的想象力,进入冥想的练习。
方法:
A.姿势(可以选择和注意呼吸一样的坐姿,只要舒服放松就行)
B.正式入行
让自己的呼吸慢慢变得顺畅,嘴角微微上扬,给自己和世界一个淡淡的微笑。
在平稳的呼吸中,想象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你不会受到威胁,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舒适。
你整个身心都在放松,身体也渐渐变得很轻,像天上的一朵云。阳光温暖地照耀着你,你俯视着下面一望无际的草地。成群的羊在散步吃草,几个孩子在玩耍。一切都是那么温暖和平静。
随着呼吸的深入,你的身体逐渐变得有些沉重,似乎也有了一点困意。你的身体慢慢落在这片草地上,你也融入了这份宁静。
阳光依然能透过身旁的树枝,温暖你的全身,仿佛空气中还留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青草的清香。微风轻轻吹着你的脸,你身体的每一寸,你越来越放松。你似乎感觉与地球母亲完全融为一体。
你在享受这份宁静,一点都不想动。听,远处好像有牧羊人吹着悠扬的笛子。一切都在和平地进行着。你会情不自禁地深呼吸,想从大自然中吸收更多的精华。清新的空气在你的呼吸与呼吸之间,一点一点净化你的身心。
此刻,你所有的身心紧张感已经完全消失,你的整个身体与周围的一切都完美和谐。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祥和。
在这里,享受尽可能长的时间。......
03烛光冥想
烛光冥想是通过专注于微弱的黄色烛光来完成的。睡前练习是非常适合的冥想方法。是调节睡眠质量、放松身体、改善眼睛干涩、预防用眼过度引起的眼部不适的绝佳方式。但如果患有眼疾或高度近视,则应在专业医生和瑜伽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烛光冥想。
方法:
A.坐姿
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在身体前方的桌子上点燃一支蜡烛。尽量让蜡烛的火焰和眼睛保持在同一高度。
B.正式入行
呼吸尽量放松,让呼吸慢慢变得顺畅自然。眼睛盯着蜡烛火焰的中心,不要眨眼,尽可能长时间保持。
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睛会慢慢变得干涩,甚至有流泪的感觉。你应该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直到你忍不住眨眼。
忍不住的时候,闭上眼睛。此时,眼前的小火苗似乎还在。如果没有,试着想象你面前还有一团小火苗。
慢慢的,小火苗会变得模糊,直到消失。这时候再睁开眼睛,重新凝视烛光。这一次,你比第一次坚持的时间长一点,眼睛也没有开始那么干涩了。
直到坚持不住,轻轻闭上眼睛,想象着前方的火焰。
就这样,一次,两次.....五次,最后一次闭着眼睛,回想刚才的整个过程。
刚开始烛光冥想时,眼睛有轻微不适(如酸痛、流泪)是正常的。几次之后,如果你觉得眼睛和身心都很舒服,建议把烛光冥想列为你的日常冥想方法。
冥想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这个信息轰炸的时代,挣扎在外界的杂乱中,很少关注自己,身心疲惫,焦虑和压力无处排解,对现在和未来感到迷茫。
我们需要用冥想来按摩身体、心灵和大脑,让它们重新得到放松和快乐。
‘陆’ 如何正确的练习冥想
每天花5-10分钟,坐在椅子上,将背打直、肚子放松,无意识的呼吸,刚开始操作时,受自己思绪干扰、产生杂念是正常的。
试着将注意力拉回当下的呼吸,仔细感受空气通过鼻腔、进入身体而使腹部膨胀起来的感觉,就能排除杂念。注意呼吸时间久了,可能会觉得很无趣,这时可以用“数呼吸”的方法来调节。
一般人呼吸,出息时间较长,入息时间较短,所以我们数呼吸时,只数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呼出的时候数一个数,吸入的时候不用理会,到下一口气呼出的时候,换下一个数。
平常人每分钟呼吸大约14至16次。当冥想的经验丰富之后,呼吸会自然的逐渐慢下来,一般呼吸到了每分钟10次,心已经相当平稳,到每分钟四五次,那已经是要入定的程度了。
冥想增强免疫力
在生活中,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等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团队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体系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瑜伽语音冥想的功效那么直接,久经时间考验或广为人们使用。如前所述,瑜伽语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一起配合着练中,也可以终身单项地练习。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冥想十分钟可赶走焦虑暴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冥想
‘柒’ 冥想的12种方法
和身体缺乏链接,对身体缺乏关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性愉悦缺失,身体不敏感这样的后果,如果对身体的漠视和过度使用累积到一定的程度,身体就会以病痛来向我们抗议~
以下是用身体冥想的12种方法:
一、对视。在安静的环境里,穿最方便舒服的衣裳,和家属、同事或者朋友,面对面地打坐。肩膀下垂,胸膛舒展,挺立脊椎,脖颈梗直抵住下巴。呼吸自腹部始,积到胸部时节奏缓慢,层次细致。沉默时互相对视脸孔,时间以十分钟为最佳,起码要五分钟以上。然后,互相注视左眼,时间越长则越有效果。两人间隔一人距离,可以互相拉着手。此种状态,是对自己的体验。
二、追回本质。最好保住持述状态。一个人询问,一个人应答。问者很郑重地问对方:“你是什么人?”回答的人说出此刻很自然的想到的话。询问者再反复问:“你是什么人?”应答者答话也许每每不同。经过十分钟到十五分钟这样的回答,两个人便交换角色。
三、反省当日。睡觉之前,躺到床上,静静回忆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从现在向前回想,一直回想到当日的早上,然后,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客观地看待它们。
四、停下来。将要开始做一件事,或者是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停下来。然后默默地观察周围,默默地想一想,再继续做。
五、注视。经常有意识地注视自己的思想以及行为。自己想的什么,做的什么,经常有意识地想一想,注视它。
六、以呼吸冥想。确定一个安静的场所,最好这安静的场所固定不变。室温适中,肚子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服饰是最舒适简便的。摆好打坐的姿态。这里又有三种方式:1、保持上述姿态,感受呼吸的进行,意识集中在鼻尖。眼睛闭上,下巴抵住,牙齿间稍分开;放松下颏的紧张感,也放松眼睛与眼睛之间的紧张感。整个过程一切不去想,扔掉一切杂念,再将意识集中回到鼻尖。开始做的时候,呼吸要比平时长些。为了感觉呼吸,不必注意呼吸的声响。持续10-30分钟。然后站起来走动、活动。再继续感受呼吸。
2、姿势与上同。将意识集中于腹部。假想在丹田以下有一个大气球,吸气时,这气球便鼓起来,呼气时它又泄了气。动作由肚腹完成,时起时伏。开始需要20-25分钟,然后逐渐延长,到30-45分钟。身体可以在过程中休息5-10分钟。
3、姿势不变。从脚趾至头顶,以意念来观察整个身体。开始需要30-45分钟,以后时间缩短。熟练以后,能看清自己的体内,甚至自己的五脏六腑,动脉及静脉的流向,以及骨骼内部。
这三种冥想法是印度语(Vipasana),“意念的呼吸”或“洞察力”的意思。这种冥想法是释迦牟尼苦行之法。现在东南亚、印度的和尚们还在沿袭,西方也开始效仿。在生活中如果能实践冥想,就能够达到超脱的境界。从身体健康、保持心理安宁和解除心理压力等多方面效果来看,现代人是应该掌握冥想法的。三种方式中每一种都应该在一段时间里坚持做到。
七、规定禁食和静默一日。一周当中要有一天坚持不吃任何需要咀嚼的东西,只喝果汁和水,并且尽可能保持静默之态。
八、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学习的时候就是学习,开车的时候就是开车,都是一心一用。不同时去完成两件事情。在吃东西时,对咀嚼的过程,味道,食物的颜色与形状,都要运用意识,咀嚼的时间一般越长越好。
九、释放力量。选择安静的时间释放自己的力量。或者躺或者站。从脚或者头或者胳膊,从哪儿开始都可以,慢慢地扭动身体,扭动脊椎,好像一样动作,也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爬行。不管什么样的动作,专心致志地去做,渐渐地,动作就变成了舞蹈。伴随适当的音乐更好了。身体自然摇摆,或激烈或缓慢,身体还可以颤抖、跺脚、蹦跳。这样持续一两个钟头,然后收束,恢复原状。
十、发声。到大自然当中任意呼喊,笑声,哭声,动物声,都可以。所有的声音都自由放达,或大或小,充分地喊叫。不要限制哭或者笑的时间。
十一、愉快接受。不论面对什么,都愉快接受。或者做事情,或者娱乐,一律乐以待之迎之。
十二、学会原谅,消除心中之恨。你怀有恨的情感吗?恨是精神的癌症,往往会内化为肉体的癌症。如果心中有恨,灵魂就会不自由。因为,恨成为灵魂的一部分,它蜷缩地存在着。认识到恨是产生癌症的要素,就要释放它,使我们自己不会因此而受苦。消恨即是原谅,所有的恨通过原谅都可以消失。
压力也是恨之一种。任何精神上的压力和紧张,都会影响肉体上筋肉的形态。解除了精神上的压力,那么肉体上的压力自然也就解除了。一个人总是感到恨厌,感到愤怒,这样的情绪结合持续下去,会再现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的情景。
冥想要在自然当中,最好是郊野之地进行,最好是独自一人来做,或者同可以信赖的朋友在一起同坐。处于某种情形的再现时,呼吸声变粗或者愤怒产生了,要等待情绪平静后,做几次深呼吸。要客观地看待一些情况。如果心情总是无法保持安宁,就会发展成行为。那么心中假设一下对象好了,利用枕头或者墙壁当作对方,大约能使对方死亡。或者尽情地叫喊,有意识地看看这样行为时的自己。在愤怒和激情平定下来,或者筋疲力尽时,继续做冥想。然后问对方,再问自己:“对于那些,能原谅吗?”能原谅,真的吗?如果判断不是真的,那问题还会再现。只有确定真的能原谅对方时,就坐下来,写一封表示原谅的信。最后,把这封信烧掉。
身体——肉体,它是什么?有时,会感到它麻烦,会受它的束缚,有时,会感到它重要,非常重要,是我的真正的财产。
身体——肉体,具有这两重性。身体是物质。它的生存又需要别的物质。于是,要产生欲望,世俗的欲望。有的人感到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想抛弃肉体。
可肉体是多么重要,它可以经历人生的全部体验。肉体产生就意味着诞生,反之,肉体消失,就是死亡。从诞生到死亡,所有的体验都在肉体内部发生。
所以,人生就是体验。人生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最后的成果,或者得到什么最终的答案而存在的,人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我们说人生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在过程当中体验人生”。然而失掉了肉体,就无法找到体验的场所。所以,肉体是宝贵的。
肉体不是一般的物质,而是最具灵性的物质。因为它是保存灵魂的神圣的地方。这神圣的地方要神圣地存在到死亡。因而,肉体就像生之火炬。肉体健康地、洁净地、神圣地存在着。它知道什么样的欲望是可以允许的,什么样的欲望是过分而丑陋的。这样的身体便是我的佛堂。我在这佛堂中虔诚而恭敬地生存着。
我常常坐着发愣。旁人误以为我在想事情。想得那么认真。可我不是在想,而是坐在那里感觉肉体中流动着力量,颤动着力量,悄悄地体会那力量。时间在体会中飞逝,但我忘记了时间。身边有人,我也忘记了他的存在。我坐在那里,对身体充满谢意。
安静地依凭着身体,我的身体渐渐着实,我的心中产生着热。脉搏在慢慢跳动,我在呼吸,我感到手脚温暖。我把一切交给身体,脉搏静静,呼吸轻轻,我与我的身体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