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种测自己体重的方法
一、世卫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超重计算公式
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二、不同年龄算法
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千克) = 年龄 x 8 + 8 ( 7 - 16 岁 )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BMI 法
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龄 BMI 值
年龄 正常超重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于 6岁 15-18 18-
6- 11 岁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简单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一: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写法: BMI = 体重 / (身高)^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5 - 25 (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 40
2、计算方法二: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偏重或偏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3、计算方法三: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对儿童,老年人,或者身高过于矮小的人士并不适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5、适合亚洲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学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这一公式的计算结果适合于亚洲人的具体情况。
6、专门针对以南北地区划分的中国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48。
(1)测体重的正确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标准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过胖和过瘦都不利于健康,也不会给人以健美感。不同体型的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较理想和简单的指标,可用身高体重的关系来表示。
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标准体重是通过计算的方式来测量人体各项质量指数是否合乎理想,也是反应人体健康状况的标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下面是具体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男性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80)×70﹪
女性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70)×60﹪
评判标准如下表。
3、还有一种简单的算法是:标准体重=自身身高-105,不过这种算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叁’ 请问这种体重秤的身高尺究竟怎么看,这刻度究竟怎么读,我身高究竟是多少
您的身高为177.5cm。图中有170cm的刻度,170cm下面的5代表175cm,175cm的下面有5个小格,每格是0.5cm。一共是2.5cm,175+2.5=177.5cm这是拉杆底部的刻度,就是您的身高结果,cm就是厘米
‘肆’ 超声波身高体重测量仪正确测量方法
肯定是从上往头部测,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用一个板压住头部。只要板厚度固定,测探头到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否则还是比较麻烦的。特别是碰到爆炸头。
‘伍’ 如何检测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方法一: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
算式写法: BMI = 体重 / (身高)^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5 - 25 (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 40。
2.计算方法二: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偏重或偏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3.计算方法三: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对儿童,老年人,或者身高过于矮小的人士并不适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5.适合亚洲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学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这一公式的计算结果适合于亚洲人的具体情况。
6.专门针对以南北地区划分的中国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48。
‘陆’ 怎样才能正确标准的测量身材比例
测量身材比例的方法:
1、胸围
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皮尺前面放在乳头上缘(女子放在乳房上),皮尺后面置于肩胛骨下角处,测出“安静时的胸围”。然后尽量吸气,量出“吸气时胸围”。再尽量呼气,量出“呼气时的胸围”。注意,吸气时不要耸肩,呼气时不要弯腰。
2、腰围
站立,身体自然伸直,腹部保持正常姿势,暂停呼吸,在肚脐上方测量最细部位。
3、上臂围(左右臂)
直立,手臂伸直下垂于体侧,皮尺沿上臂最粗的部位绕一周,量出放松时的上臂围。然后,手臂平举,手掌向上用力握拳屈肘,使肱二头肌尽量收缩,用皮尺在肪二头肌最突出处绕一周,量出收缩时的上臂围。
4、前臂围(左右臂)
直臂、握拳,腕关节伸直,测量最粗部位。
5、腕围(左右腕)
手指伸直与前臂呈直线,测量点在腕关节和手之间。
6、臀围
直立,两腿并拢,皮尺绕小腹下缘,在臀大肌最突出部位量出臀围。
7、大腿围(左右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间距约15厘米,测量点在臀部下方,用皮尺量出大腿肌肉群放松时和极力收缩绷紧时最粗部位的围度。
8、膝围(左右膝)
直膝站立,大腿肌肉放松,体重平均分布在两腿上,皮尺经骸骨中间进行测量。
9、小腿围(左右腿)
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肠肌最粗处的围度。
10、踝围(左右踝)
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皮尺在内跟上方约5厘米处测最细部位。
(6)测体重的正确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标准好身材的比例: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柒’ 出生体重的测量方法
测量体重是衡量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只有按时、准确地称体重,才能真实地反映小儿的生长趋势。因此,年青的父母应学会在家庭中准确地为宝宝称体重。
婴儿体重最好用婴儿磅秤测量,称体重的前一天晚上,预先把宝宝衣服、尿布、包被的重量称出。在第二天称重量时,要用已经称过重量的衣、物包裹婴儿,所得重量减去衣服等重量、即可得到婴儿体重。若没有婴儿磅秤,可用成人体重计代替。先由家长抱着宝宝过磅,记下第一个重量,然后把宝宝放下,家长连同宝宝穿的衣服、包被等再过一次磅,审第二个重量,用第一个重量减去第二个重量就是宝宝的体重了。称体重的时间最好在喂奶前或后2小时,并应注意安全,防止着凉和意外事故。
‘捌’ 怎样知道自己的标准体重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举例:个人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
即:体质指数=70kg÷(1.75×1.75)=22.86
如果是成年男性BMI在20-25之间,女性BMI在19-24之间,都算是正常范围,属于标准休重,超过这个范围都需要减肥,低于这个范围则需要增重。也就是说,体重是否标准,取决于BMI、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肌肉量等指标。
注意事项:
1、体脂率也很重要,成年男性在13-18之间,成年女性在18-23之间都算正常范围。
2、内脏脂肪等级一般不超过9,在4.5以下比较健康。
3、肌肉量与身高、骨骼相关,具体到每个人都不一样。肌肉量高的人,基础代谢量高,容易形成易瘦体质,即使是身体瘦弱的人,肌肉量高,也是比较健康的。肌肉量高的人身材比同等身高体重的人更好。
以上指标需要用体脂称测量,而不是使用体重称。
‘玖’ 如何准确地测量体重
如何测量体重?如何获得比较精准的体重变化?
可以通过每天的固定时间来称体重。称体重是对监督自己减肥的成果和减肥方法是否健康和正确,这也能让你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以便让你出现体重浮动的时候好及时调整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