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使用培养皿
将培养皿容器的盖子或塞子打开,将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上。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器皿,把瓶口放在酒精灯焰上烘烤数秒,然后迅速用瓶盖或瓶塞盖严。
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一般经过浸泡、刷洗、浸酸、和清洗四个步骤。
1.浸泡:新的或用过的玻璃器皿要先用清水浸泡,软化和溶解附着物。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得先用自来水简单刷洗,然后用5%盐酸浸泡过夜;用过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质和油脂,干涸后不易刷洗掉,故用后应立即浸入清水中备刷洗。
2.刷洗:将浸泡后的玻璃器皿放到洗涤剂水中,用软毛刷反复刷洗。不要留死角,并防止破坏器皿表面的光洁度。将刷洗干净的玻璃器皿洗净、晾干,备浸酸。
3.浸酸:浸酸是将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洁液中,又称酸液,通过酸液的强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残留物质。浸酸不应少于六小时,一般过夜或更长。放取器皿要小心。
4.冲洗:刷洗和浸酸后的器皿都必须用水充分冲洗,浸酸后器皿是否冲洗干净,直接影响到细胞培养的成败。手工洗涤浸酸后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复“注水-倒空”15次以上,最后用重蒸水浸洗2-3次,晾干或烘干后包装备用。
❷ 培养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注意事项:
使用前经过清洁消毒,培养皿清洁与否对工作影响较大,可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若有某些化学药品的存在,会抑制细菌生长。
新购的培养皿应先用热水冲洗,再置于质量分数为1%或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使游离碱性物质除去,再用蒸馏水冲洗2次。
若要培养细菌,再用高压蒸气(一般6.8*10的5次方Pa高压蒸气),120℃的温度下30min灭菌,置室温中干燥,或用干热灭菌,就是将培养皿置于烘箱内,温度控制在120℃左右的情况下维持2h,即可杀死细菌的胞牙。
经过消毒的培养皿才能接种培养使用。
2、使用方法:
把需要用到的试剂瓶放到工作区上合适的位置,并将即将要使用的试剂瓶盖子松开;
把培养皿放在工作区的中心;
拿掉试剂瓶的瓶盖,用吸管从试剂瓶中吸出试剂;
把培养皿的盖子放到培养皿后面;
轻轻地在培养皿一边的基底部直接注入培养基;
将培养皿的盖子盖上;
把培养皿放到原来放置的一侧,注意不要让培养基进入到盖子和底部只间的微小空间;
将用过的吸管取出。
❸ 空气培养皿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及日常保养
二氧化碳培养箱为细胞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细胞在培养箱中培养数月甚至数年,如果培养不当导致细胞死亡可能造成极大的科研成果损失。培养箱本身性能的稳定和可靠性固然重要,另外,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日常保养对实验结果也是至关重要。
今天天美为大家介绍减少实验室细胞污染的三种途径:
1.正确的使用培训;
2.持续的日常保养;
3.适当的摆放位置。
1
正确的使用培训。
实验室内往往众多实验人员共用一台培养箱,难免有人为操作失误,都会增大交叉污染的风险,因此应对所有实验人员进行培养箱的使用培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设备使用培训
使用培养箱前必须着个人防护装备,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要求实施实验室管理规范、无菌操作方法、标准操作流程(SOP)。
实验服袖口需扎进手套内(如图A),未扎进的袖口可能接触到洁净的培养基,会增加交叉污染的风险(如图B),另外裸露皮肤上的可能潜在的污染源也会增加交叉污染的风险(如图C);
手套使用前用70%常用消毒剂消毒;
培养瓶、培养盘、培养皿等在放入培养箱前需做好标记;
从箱子后部依次往前摆放培养基,以免最早放置的被过多干扰。
近期需要取出的材料放至靠近箱门处并做好标记;
带盖的长颈瓶应远离箱门以避免交叉污染;
避免堆叠太多培养基;
避免干扰细胞生长尽量少开箱门。
人员操作培训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范;
新进实验员应建立培训流程;
实验室内应定期或不间断进行操作培训;
做好详尽的文件记录,文件记录不仅单纯的记录实验室事件,对设备定期维护、实验数据查找都能起到很好的提示和记录,比如提示每周检查过滤器、记录开门频率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
持续的日常维护保养
培养箱日常维护保养对其性能的保障非常重要,甚至比操作技术失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大。做好培养箱的日常维护不仅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能延长培养箱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成本。
完善的文件管理
厂商提供的操作维护说明书是很好的参考文件,会列举日常使用及保养需注意的要点,可以作为实验室培养箱维护文件的参考。制定维护保养文件时需全面考虑培养箱使用频率、实验室环境洁净度、使用人员的数量、以及培养细胞的类型等,综合各方面情况列出合理的方案。
箱体的定期清洁
培养箱内外部的定期清洁频率取决于培养细胞的类型和实验室环境。
外部清洁必须定期去除灰尘及长期附着在表面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开门时很可能随空气流动潜入箱体内。培养量大的实验室建议每周清洁一次,培养量小的实验室建议每月清洁一次。使用较温和的家用清洁剂或蒸馏水清洁即可。
不锈钢内胆建议每月清洁一到两次,圆角的设计(图D)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使用70%异丙醇、酒精或其它无腐蚀性的消毒剂擦拭,切记不可使用卤素类消毒剂(次氯酸、漂白粉)。门口垫圈处(图E)很易滋生污染物,需注意加强清洁,或拆下进行高温灭菌。
❹ 培养皿的使用方法 培养皿如何使用
1、培养皿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培养(就是平板皿名称的由来),平板培养基制作是将已装好的灭菌琼脂培养基,用温水(无菌)溶化,取下试管棉花塞,管口于酒精灯火焰上通过,然后微启灭菌的培养皿盖,使试管口能深入为宜,倾入培养基后即可盖密,再轻轻地摇匀倾入的培养基,使之均匀地分布于皿底上凝结,即得平板培养基。
2、由于细菌的繁殖、发育生长是与所供给的培养基(营养)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作定量检验分析,对提供营养物的多少,有决定意义。
3、细菌培养时对营养提供的多少、是否均匀,培养皿皿底是否平整极为重要,如培养皿皿底不平,琼脂的培养基分布将随培养皿皿底是否平整有厚有薄,薄的部分营养供给就不足,这对定量分析有着密切关系,故对定量培养皿皿底要求特别平整拜原因所在。但作一般定性(检验细菌、菌落生长、繁殖等),使用普通培养皿即可。
4、注意事项:使用前经过清洁消毒,培养皿清洁与否对工作影响较大,可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若有某些化学药品的存在,会抑制细菌生长。
❺ 用培养皿养细胞,换液的时候该如何操作,怎样拿皿呢什么手法污染最小注意事项
首先用75%酒精喷手消毒,把平皿周围用酒精棉球擦拭一遍。然后用左手托起平皿,像接种细菌一样,用手指掀开平皿盖,而不把盖子移开,在酒精灯周围操作。液体不要加的太多。
❻ 用培养皿养细胞,换液的时候该如何操作,怎样拿皿呢什么手法污染最小注意事项
你好!
大环境:培养室要正压,通风橱要正压。
左手打开培养皿的盖子,成一个角度,不要完全打开。适当倾斜,用吸管吸走旧液。加入新液。
尽量不要完全打开盖子。动作要快。全部使用一次性用品。
其他东西,包括带好手套的手,在使用前喷70%酒精与表面消毒。通风厨内点酒精灯。
打字不易,采纳哦!
❼ 培养皿怎么消毒
培养皿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方法:包在铁质容器内,进行高温烘烤.湿热用牛皮纸包起来放在高压锅中进行高压灭菌。培养基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煮沸灭菌和过滤除菌,煮沸灭菌在电磁炉或者微波炉内进行煮沸即可,过滤除菌适用于不能高温处理的培养。
❽ 急,求35mm玻底培养皿使用方法!
1.直接细胞混匀,晶安生物品牌35mm共聚焦皿,先加500μl的细胞悬液,过夜贴壁后再加相应质量的培养基;
2.不需加盖玻片,直接滴加在晶安生物共聚焦皿的玻片上,用*头蘸一下滴下去就行;
PS:我们单位一直用的晶安生物35mm共聚焦皿,国产的,性价比较高,希望可以帮到您。
❾ 培养皿那面是正面啊,怎么使用的啊
大的是盖,小的是底。
“正用反放”,使用的时候盖在上,放置的时候低在上。
左手持培养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培养皿的底,以食指为轴,大拇指开盖。
盖的盖与底的夹角不到超过45度,且要在酒精灯10cm范围内操作。
❿ 四角架培养皿使用方法
四角培养皿的使用方法。这个结合普通培养皿的使用方法相差不大第一部是配置培养基。第二部把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第三部将要培养的细菌,真菌或者其他的东西。少量放入培养皿内。然后盖上盖子放到保温箱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