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料怎么搭才最香
先了解一下香辛料的特点
根据每一种香辛料自身的特点,通过闻或者尝可以分析出:有些香辛料自带香气,能为食材添加香味,或者可以掩盖食材的膻腥异味,还有一些自带色彩,能为食材增加颜色。
根据这些特点归纳香料,增香的大体有:八角,桂皮,肉蔻,小茴香,砂仁,陈皮,木香,草果,辛夷等。掩盖原材料异味的有:草寇,白扣,良姜,白芷,红扣,香叶等。上色的大体有:黄栀子,姜黄,紫草等。
香辛料在使用中很少有单打独斗,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原料或者口味要求来配合使用,那么香辛料整体在菜品使用中的作用大体就有三个: 1:赋予原材料香气,2去除或者压制原材料的膻腥异味,3提高食欲。
再了解一下原材料的特点:
我们日常需要用到香辛料的原材料大体有:畜肉类,禽肉类,水产鱼类和豆类。
畜肉类 有牛,羊、猪等,这类产品的特点:牛羊肉膻味比较大,而猪肉类骚臭味比较大,特别是内脏类。
禽肉类 包括鸡,鸭,鹅等,这类食材的特点:鲜味有,香味略显不足,腥味也少点。
水产类 的特点:鲜味足,同样腥味也大,比如鱼类。
豆类 的特点:豆腥味比较大。
怎样合理搭配最出香
只有根据不同原料特点搭配不同香辛料,去腥除异的同时,还要辅助原材料出正香,这样的搭配才是最合理,最香的。想要最佳的味道,除增香目的外,去腥除异似乎更加重要。
1.根据原材料特点和香辛料的特殊功能分出:
去除畜肉类膻腥味的有: 孜然,白芷,肉蔻,白扣,山奈,花椒,桂皮,姜,良姜,胡椒,草果等。
去除水产鱼类腥味的有: 肉蔻,丁香,山奈,红扣,小茴香等。
掩盖豆腥味的有: 丁香,香叶,白扣等。
2.在大体分析出方向后,我们根据每种原材料的不同和各自喜好可以再细分:
猪肉类 产品喜好桂皮,八角,砂仁,这些出主香,肉蔻,良姜和干姜除异骚臭味后辅助增香。
牛肉类 产品比较喜好小茴香,八角和桂皮,再增加荜拨,草寇,陈皮去除牛肉的膻腥味。
羊肉类 产品要先除膻再增香,根据喜好用白芷,白扣先去膻,花椒,小茴香,草果,砂仁后辅助出香。
鸡肉类 需要用桂皮,良姜,八角在增肉香的前提,配以白芷,草果,陈皮,去腥增香。
这就是我们平时组方的大体思路。先根据原材料特点找出适合的主副香辛料为君料,再使用君臣佐使的方法,配一些佐使料,从而使香料之间滋味更融合,并且平衡君臣料的药性,减少一部分药材味。
写到最后
有一前辈高人曾经这样有过比喻:把香料比作军队,原材料比做城池。军队要攻破城池,就要根据不同城池的特点安排不同人员去攻破,比如有的城池有碉堡需要炸掉,必须有爆破手。需要掩护时,必须有狙击手。全体进攻时,就需要他们互相配合才能攻破。有的城池没有碉堡,也就不需要爆破手。只有根据不同城池类别才能合理安排人员完成。
香辛料使用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使用时不能一劳永逸,包个万能包所有原材料都适用,那是不对的。只有适合才是最香的。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经验,我也是卤水界的小学生,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或者说的不对,欢迎前辈老师指正。
我来自四川成都彭州市,做卤菜熟食店近30年了,今天我来回答一下你提出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香料要怎么搭配才最香?在卤菜行业里也没有固定的标准。不管是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还是新式卤菜等,都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但是每个人所用的香料配方又都不尽相同,所以,很难说香料配方里有固定的标准配料用量。都是根据自己的风味和口味特色来决定香料的搭配。只是,在通常情况下,香料包的搭配还是要遵循一些规律,所心所欲的搭配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卤菜香料包的搭配要有主次之分,也就是主香料和辅香料。主香料是根据我们需要的味型来确定,比如五香味,就不能以辣椒,花椒为主,而应该以八角,桂皮,小茴香为主;麻辣味则以花椒,辣椒为主,通常情况下主料的用量应占到整个料包总量的30%左右。其他辅料如陈皮,白芷,草果,山柰,草寇,砂仁,肉蔻,白蔻,香果,藿香,良姜,甘草等占比55%左右,余下如香叶, 排草,灵草,甘松,香茅草等占比余下份额。这样的搭配基本复合一个香料包的骨架。
说完了比例,再来说食材。香料的运用同时还要根据食材的自身特性来搭配。不同的食材由于其气味,异味,香味不同,需要的香料也有所不同。比如卤猪肉类,主料宜使用八角,桂皮,小茴香;鸡肉类主料宜使用白芷,良姜,八角;鸭肉类主料宜使用八角,白芷,白蔻;兔肉类主料宜使用八角,陈皮,桂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香料在卤肉中的应用并非是香料能给肉增加多少香味,而是香料的香味如何能掩盖住肉的异味。我们在吃卤肉时,之所以感觉香,恰恰是因为香料的香味掩盖了肉的异味,如果掩盖不了这个异味,卤肉吃起来就没有香味。
中国的饮食一直都是以精致闻名,因为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光不同的出名菜系就很多种。其中做菜主要就是味道的调和,很多菜正是用对了调料才能散发应该有的美味,调味料也同样种类众多,在我们传统的调料中,五香粉就是个很不错的调料,可是看似简单五香粉也同样有很多门道,虽然名为"五",可是却不限制五种,可以有很多种调和搭配。
在五香粉的调和搭配中,很多人其实并不怎么会用,其实这几年有着很强的知识,甚至可以和中医中的草药相比,根据不同的食材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不同的香料,不同的用量,如果是普通的日常家庭或许不需要过于精细的了解,但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 美食 家,如果能够将五香粉的配制学会,真的会让你做出来的菜品有更出色的味道,可能我们有时直接去市场买那种已经调和好的,但是做出来菜品的味道,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这是因为香料的配制,也需要有对应的种类。
例如我们在做鱼和豆类的时候,里面的腥味比较重,自然就需要香味比较浓一些的香料去掩盖和消除。而类似牛羊肉之类,膻味比较浓的肉品,也同样需要类似胡椒和辣椒,这样比较"烈"的香辛料才能够让味道消除,并且增加它们本身的肉香味。要是我们在做炖汤时,想让汤味更加鲜香,可以加入一些八角和桂皮之类的香料。总归每种食材都会有对应的香料去配合,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味道。下面就对一些五香粉的配合,做出一些特定的配方,让大家有更多的 美食 选择。
【香料的用法---你问我答】 :
1.类似于动物肉类一般用什么五香粉比较好?
答:用老姜,香叶,花椒,胡椒,陈皮,白芷等,这些香料可以很好的催发出肉质的香味。
2.新鲜蔬菜类型使用什么香料比较好?
答:辣椒,生姜,香叶等,对于蔬菜更多保证它们本身的新鲜口味,不能用过多香味太浓的香料遮盖蔬菜的味道。
3.类似海鲜和水产之类的用什么香料最好?
答:肉豆蔻,肉桂,小茴香,三奈,丁香等,海鲜和水产需要用一些香味较浓,而且可以矫正海鲜腥味的香料。
4.类似牛羊肉这种味道很大的动物肉类用什么香料?
答:孜然,花椒,紫苏,肉桂,薄荷,肉豆蔻,小茴香等,这些香料都是比较浓厚的香味,可以很好去除牛羊肉本身携带的气味,为食材更好地增香,还可以催发肉类的鲜味。
5.豆类的食物用什么香料较好?
答:丁香,肉桂,香叶,白豆蔻,肉豆蔻等,这些可以遮盖掉豆腥,还能让味道更丰富。
五香粉使用小贴士:
1.在将香料制作成五香粉时,一定要记得配置的比例,有些香味太烈的香料,要尽量少放,不然做出来的菜味道太冲。
2.五香粉虽然味道不错,但是添加时还是尽量少放,不能破坏菜品本身的新鲜和口感。
3. 那些身体炎症比较大的人,或者闻不习惯香料的人,做菜尽量少放或者不放香料。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香料怎么搭配最香?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做什么菜?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口味,所以香料的搭配也有不同。下边,我就将几种适合家庭制作的菜品大料搭配方法向大家介绍下。
1.卤肉,以3斤肉为例。八角6个,桂皮1小块,草果4个,香叶十几片,山奈6片,花椒10克,丁香8个,草蔻6个,肉十寇5个,生姜1块,大葱1根,干辣椒10根,红曲米8克。
2.大盘辣子鸡,以一只鸡为例。八角5个,桂皮1小块,草果3个,香叶10片,山奈5片,花椒5克,干辣椒10根,生姜1块,大葱1根。
3.红烧肉,以3斤肉为例。八角6个,桂皮1小块,草果3个,香叶10片,干辣椒5个,生姜1块,大葱1根。
4.烧排骨,以3斤排骨为的。八角5个,桂皮1小块,草果3个,香叶10片,花椒10克,干辣椒10根,生姜1块,大葱1根。
5.羊肉,以3斤羊肉为例。八角2个(注,羊肉八角不能多,多了汤发黑)桂皮1小块,草果3个,香叶10片,山奈5片,花椒10克,丁香10个,比卜5个,干辣椒5个,生姜1块,大葱1根。
6.面条,八角1两,桂皮1两,草果10克,香叶5克,山奈5克,花椒5克,良姜3克粉成粉沫,泼辣子时与辣子面3斤搅拌均匀。
以上就是我对香料怎么搭配才最香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香料有一句口诀君、臣、佐、使、补,按四到无层次逐次递减,一般君9、臣6、佐3、使1、补0.5。说简单一点就是根据主料原料的不同,菜品特点不同,按强弱比例不同使用香料。另一点是总量控制,有些菜品香料是底口,不用显着,重了压原料和调味料的味道,一般这样情况控制在3‰至0.5‰,明明加了香料压住腥味但,尝不出来。有些菜品香料味道重,如卤水类尤其是粤菜和川菜香料占卤水2%到5%,但太重就破坏原料本味。鲁菜卤水、酱汤一般控制在1.5%到0.75之间。淮扬菜突出本味用香料更轻,种类也少。
给您一个粤菜的最简单的五香料草果、桂皮、八角、沙姜、香叶、甘草,其中草果比例最大约占30% 。其他料基本是在这个基础添加。
再发一个鲁菜猪肉五香料肉桂12、肉蔻6、陈皮6、香叶2、丁香1,在此为基础做有皮有肥肉的菜加八角8、荜拨3花椒3、小茴香2、白寇2、辛夷1,做内脏加砂仁3。
做鸡用香料首推道口烧鸡,发一篇道口烧鸡的制作。
烧鸡中的第一-----道光皇帝的最爱道口烧鸡配方(大厨们请收藏)
美食 小夫子
道口烧鸡
亲爱的朋友们, 美食 小夫子在这里向大家详细的介绍道口烧鸡的配方。鸡的宰杀成型就不做介绍了,亲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制作。
鸡皮的蜜汁,蜂蜜或麦芽糖和水按4 6调制,冬天糖的比例可以降3.5。白条鸡蘸蜜汁后放入4到5成油温炸制(夏季4成)定型,鸡皮红中透黄捞出,炸制过的鸡码入锅里(鸡腹内放一小块姜),锅中间放料包。加盐,,加老汤中火烧开小火闷煮成熟。
料包:鸡100只为例 肉桂90克、白芷90克、良姜90克、草果30克、陈皮30克、砂仁15克、白豆蔻15克、香砂30克、荜拨15克、丁香5克
香料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胃口大开,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合适的香料可以让人神清气爽,那么怎样的香料配比是合适呢?
在香料配比中有“君、臣、佐、使”之分。
君料 :所谓的君料就是卤菜配方中的主角,在卤水主要起增香的作用,占比是35-40%
臣料 :臣料是辅助君料增香的作用,占比是: 20- 25 %
佐使料: 在卤水中起和味的作用(陈皮甘草就有和味的特性)占比: 10-15%
香料使用的技巧
1.下货内脏类, 多投放去腥、臊、臭、膻的香料,如肉豆蔻、草果、山奈、白芷、砂仁、荜菝等香料,以去异增香。
2.对肉类、鸡鸭、豆制品, 一般香料投放相对减少,既要祛除异味增加香气,又要保持原料特有的香气,即本味。
3.卤水中的药料包, 第一次煮时煮40分钟左右就要捞出来(否则药香味太大),这样用过三四次后,香气变淡,就需要重新包个料包了,再煮第二个时,第一个还可以放在里面,这样第二个包只需要煮20- -30分 钟就可以捞出,第一个包用到六七次左右就成了废料,要捞出扔掉,该用第三个包了,这样熬卤水时就能一直保证有两个药包在里面。
火锅香料配方
配方一: 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
配方二: 小茴香0.2克、大料0.5甘草0.15克、桂皮0.3克、 丁香0.08克、草蔻0.1克、肉扣0.09克、白扣0.12克、陈皮0.02克、荜拨0.07克、白芷0.1克、三奈0.25香草0.04克、灵草0.06克、排草0.1克、紫草0.06克、香茅草0.04克、草果0.2克、香果0.05克、良姜0.08克、砂仁0.09克、肉桂0.07克、木香0.03克、沙仁0.07香叶0.1香砂0.2克、甘菘0.06克
卤肉香料配方
选料:清油250g、八角25g、桂皮15g、 小茴15~25g、甘草10g、三奈10g、甘菘3~ 5g、花椒20g、砂仁10g、草豆蔻5g、草果15g、丁香5~15g、生姜100g、 大葱150g、绍酒100g、酱油100 ~ 200g、冰糖350~500g、味精15g、精盐350~500g、鲜汤5000g、纱布袋2个。
卤肉配方: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
因为喜欢香辛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或启发
香料怎样搭配才最香
浅谈下香料, 香料搭配是有讲究的,只有合适的搭配才能激发最大的香气,也就是所说的 1+1>2,这是香气的最大化理论。但是要说到香,不能只有香气最大化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其他的香料配合才行,互生,互克等才能配制出所谓的好香气。接下来谈谈香气。
香气: 香气是指物体散发出来的香味。能让嗅觉感受到的气体,使人愉快,舒畅,难受,刺鼻等等。
香气大致分 芳香 苦香。具体细分又能分为很多种香型:清香 ,草香,膏香,花香,水果香,香橼香,木香,药香,焦香等等。
好的配方离不开对香辛料的认知,掌握运用(香气浓淡度)。
香气调香大致分为三类: 前香,中香和后香,这是最基本的调香方法。也被称为调香三阶梯,是最原始的一种调香方式。后有分为大家所熟知的四阶梯:君 臣 佐 使。也有在三阶梯的基础上创造的五阶梯和七阶梯……等。对香料了解的越透彻分的越详细!不知道看到这里明白了没有?如果还不明白,就做个列子给你吧,卤水中的复合香味都是从五香拓展演变出来的。
香气与食材 :食材不同,配方也是不同的(功效不同),产生的香觉也是不同的。这就是食材它有它所钟爱的香料搭配。这在以前的回答中都有所提到,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的。
如何才能调出好香气?只有真真掌握了香料的属性和运用及对食材所喜爱的搭配,才能调制出惊艳世俗的配方。
注: 本人原创,如需转载到其他页面,请留言或者注明用途,谢谢! 喜欢的朋友点赞,转发,评论,想了解更多 美食 信息请 关注。
香料怎么搭配最香?
这个题目出的比较大,不好回答。首先这个香字就比较头疼。几米以外闻着香,还是菜品在面前闻着香?还是吃着香?还是回味香?
几米以外味着闷香,那是化学香,食材使用了添加剂。在菜品面前着或近一点距离味着香,吃着香回味香就是香料搭配组合的结果。
怎么搭配,首先要根据食材和你要烹饪的菜品味型决定。要麻辣型的你搭配出五香型就错了。
食材和味型选择好了,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搭配。
1:负责前香的,就是闻着香的。这些香料很多,例如八角,桂皮,花椒,小茴香,孜然,辣椒等等。要选择这些出前香的香料搭配才行。
2:要选择负责吃着香的香料。一般吃着香一般是食材本身的香味,食材油脂的香味,当然还有香料例如草果的香味。
3:但要保证吃着香的前提,你要使用搭配去腥去异味的香料,例如白芷,白蔻,山奈,小茴香等
4:选择搭配后香的香料。这些香料负责后口,也就是回口回味的,例如丁香,砂仁,毛桃等等
5:虽然这些香料选择好了,但是还需要搭配一些香料调和这些香料,让这些香料香味过渡自然,香味醇厚,彼此和谐。例如甘草陈皮香叶等。
6:按照上面的搭配,再注意香料的各自使用量就能达到你要的香了。
一家之言,错误难免。
@长安白菜心心
@长安白菜心心
@长安白菜心心
给题主一个口诀,很简单,朗朗上口的八大味和十二味。
八大味:花椒茴香、肉桂良姜、沙仁豆寇、陈皮丁香。
上述八味还可增添为十二味,白枳小茴、草果香叶。一般家庭做卤制品有八味就能卤出较好的味道,用十二味就能卤出更好的味道。
香辛料在烹饪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使用好了就是增香使用过量就是熬中药了!我们制作卤菜应该从这两方面进行搭配使用;一、了解香料的基本性能和功效。二、根据所制作的食材进行香料选购和搭配。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心得,本人从事了将近7年的凉菜工作,尤其是对卤味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增香“四大天王”——丁香 桂皮 香茅草 草果在香辛料中作为增香的四大天王,是很多卤菜大师所公认的,也是香辛料配方中的“中轴线”
“四大天王”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草果: 、独特的芳香,辛辣味微苦,籽有刺激性的味道增加食材清爽可口的功效,增加食材的内香。桂皮:桂皮味道微微鲜甜略辛辣香味浓郁,在卤水中增加食材外香具有去腥去油腻的功效。丁香:丁香芬芳的气味非常强烈,使用后能带出食材骨髓里的香味。香茅草:香茅草具有浓郁的柠檬香味,在川卤水中使用比较多,尤其时麻辣型卤水,堪称绝配
搭配秘诀:草果和肉蔻,两者结合在一起,有浓郁的辛辣香味,能够很好的去向腥味。
八角和五加皮,两者结合,能够很好的限制肉质中的体会,并且能够使其他调味増香
小茴香和千里香结合,关于那些体会很重的肉类,例如是羊肉和牛肉,能够很好限制这些肉类的体会
良姜和白芷组合,主要是用于卤水的抗菌,延伸卤水蜕变的时刻,白芷的用量有必要很少,不然卤水会变苦涩
能够添加卤水的清新口感,添加胃口,可是用量有必要控制在2克以内
木香和砂仁组合能够添加卤水的清新口感,添加胃口,可是用量一定要控制在2克以内
红蔻和花椒主要是添加肉香和麻辣的口感。
辛夷芳香清淡,可用于卤菜,卤肉,烤肉等更好。
紫草一般是用于卤水和红油中提色,选紫草时选叶子更好。
党参味苦,用于卤水中可去腥,增加卤肉厚味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香叶是卤料配方中的主料,有增香,调味,增厚味的佳品,用量不大,对卤水的功效却不小
以上就是一做厨师的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一些喜爱做饭爱厨房爱好者,个人的经验,欢迎大家点评。
② 卤味大厨教你认识香辛料,使用神秘祖传配方,配制熬制卤水(续)
(1)八角
八角又名大料、大茴香,五香八角、又名怀香等,为木兰科植物。
每年的二至三月份和八至九月份,八角在果实成熟后,经人工采摘及晾嗮干燥而成,八角的产地大部分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东部等地域。
八角是由6-13个小果聚集在一同而成的,呈现出有放射状性的陈列形状,普通是根据种植的不同,采收的时节也分为,秋八角和春八角两大品种。
1)秋八角要选择质地干干的透的、个头大的、还要色泽呈现棕白色,颗粒要饱满,颗粒残缺,用鼻子闻时要气味教大,香气浓郁而且回味略甜,没有霉烂,无其它杂质的为最佳。
2)春八角颜色是色泽褐白色,果实比较单薄,角细尖而偏薄,香气比较清淡,质地稍次。当年出产的八角特点是香气不浓,需晾晒风干以后,再储存2—3年后香气会比较浓郁,是最佳的运用时期。
当你在选购时如果发现八角的色泽有昏暗无光泽,且香味非常微小,请用舌头尝一下无味者或者味道偏淡时,则是已运用旧的八角回收后洗过又晒干而成。
假设果实里无籽或是空壳、颜色偏淡,闻一闻香气很弱,这说明八角已经被取过茵香油了,必需求多加留意。
在选购时还应留意有一种和真八角形似的假八角,学名为“莽草果”的假八角混入,它的特征是果实肥大且细长,有荚较多,尖端清楚弯曲,闻一闻有樟脑或是松节油的味道,尝一尝会有一股抚慰性酸性味道,莽草果的毒性比较大,误吃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致人死亡。在选购时要慎重。八角要掰成小块,再中止运用,这样做有利于出味。
八角,在卤味中的作用:
八角味较辛味浓,性平和,理气镇痛的功效、有散寒健胃,它在川味卤菜、北方酱卤菜中起着增加香、去除腥味、解油腻、添加鲜香等作用。
八角是做卤菜卤料尚品之首,它是五香卤水和川卤及酱卤的灵魂,卤菜之中缺少了八角将不能称之为卤菜了,所以说,八角在卤味香料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八角和小茴香搭配使用将得到非常浓郁的香味。
(2)草果
草果是一种生姜植物,每年10月底和11月底成熟成红棕色。主要产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有青草果味、温热胃、清凉、祛除气味的功效。草果应选择表皮的金色和表皮的棕红颜色。破碎后内皮呈金黄色,白色纹理轻微,纹理丰满,颗粒饱满,香气浓郁。为了更好的检查品质,你应该将草果打破果实,闻闻果仁的味道是否有清新的草果味。
草果在卤味中的作用:
草果在香辛料组方当中亦是举足轻重的一个位置,能够说草果使卤水组方当中最为关键的十种香料之一,因此还是五香味型的卤水之中中必不可少的香辛料之一,没草果的五香卤水是做不出纯粹的五香味的。这里还可倒推去测试秘方真假,假如一个以此五香为风味的卤水之中没草果的话极大是虚假配方,或不是好的秘方!
( 3 )桂皮
桂皮是根据不同树种的肉桂,又称玉肉桂、紫桂皮等。肉桂科的树皮和枝皮,如肉桂科、桂皮、薄片、桂皮等。去皮后干燥成平庸。种植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肉桂味辛辣,具有温肾补肾的功效。在熟食中,它起着香、鲜、异、防腐、促食欲的作用,肉桂由于树种的不同,肉桂的品质也不同。具有独特价值的树种'桂皮',其产品被称为'紫桂'为最佳品种。选择表皮灰白色,内皮红黄色,皮肤厚,香气浓郁,回味稍甜,无虫,无霉变,质量干燥。肉桂应掰成小块,然后用鼻子闻闻是否香味浓郁。
桂皮在卤菜中的作用:
与八角类似,它常用于烹调和散发异常气味的原料,是人类最早食用的香料之一。肉桂香气浓郁,能使肉食清香、舒缓油腻,使人食欲大大增加;以及除臭、调味、增加香味、促进食欲的作用,适用于可耻原料的调味。它一般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很少单独使用,主要用于卤菜、烹饪、蒸煮蔬菜和肉类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味品是香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还是咖喱粉、十三香等复合香料的主要原料。它也是肉制品加工中的主要风味,是特殊风味和香味的来源。在麻辣烫和卤水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用量为5g/10g。注:肉桂含有黄曲霉毒素,可致癌,所以吃得越少越好,不宜长期食用。
(4)豆蔻
肉豆蔻,又称肉豆蔻,肉豆蔻仁等。它是生姜科白豆果树的果实,成熟后采摘干燥。主要产于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白肉豆蔻的味道是辛,性平和,促进食物,消除食物,温热胃,止吐作用。在四川冷卤素菜中具有除差、增香、防腐、促食欲的作用。白豆连翘应选用颗粒饱满、单调、皮肤有花纹、色泽灰白、气味芬芳、无霉变、无虫蛾、无杂质等。白豆连翘使用后应拍打,以品尝。
(5)肉豆蔻
于广东是洋葱的肉质果实,成熟后摘干,在广东、云南、广西等地种植。肉豆蔻味辛,性安,温胃,止泻,健胃,消食功效。在四川卤菜中具有防腐、熏香的作用。皮肤应该是浅棕色,肉是饱满的,品质是干燥和坚实的,香气浓烈而苦涩。没有腐朽,没有杂质。
③ 各地大厨谈香辛料的比例和运用,以及如何搭配
大家对卤水用的香料已经了解过很多,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我对成品香料应用的一些经验。
大蒜粉: 大蒜脱水制成的粉状物,味辛香。主要用于腌制排骨、掌中宝等有腥味的东西,可增香去腥。腌制时一般同时放料酒、生粉、蛋清(有的还放南乳汁),每斤原料约放3克大蒜粉(如果需要蒜味更浓,还可同时加入鲜蒜子),腌约3-4小时即可。我们厨房使用的是上海味好美牌大蒜粉,每瓶重约640克,售价15元左右。大蒜粉使用方便,比起新鲜大蒜另有一种干香味。
鲜辣味粉: 我所用的是“唯加”牌。是一种复合口味,略带辣味,香味比较重,多用于烧汤,或者在成菜时放少许调味,另外在做炒面时放入也可增香。
五香粉、沙姜粉: 这两种香料粉一般与新鲜大蒜、杂菜汁等混合在一起用于腌制原料,如风沙鸡。五香粉和沙姜粉加入孜然粉后还可用于腌制孜然羊排。沙姜粉是从粤菜中过来的调料,最典型的就是盐火局鸡,在腌制大王鸽时也会用到。
黄姜粉: 黄姜是咖喱粉的主要成分,味道香、辛。大多用来调制油咖喱或者熬制其他复合酱料。市场上出售的油咖喱很多人会觉得味道不够,就可在油咖喱中再加入黄姜粉、咖喱粉、三花淡奶等熬成自制油咖喱。
芫荽粉: 即香菜粉,是香菜籽制成,比香菜籽出味要快,多用于口者口者煲、干锅系列、铁锅、石锅等类菜肴,在出锅之前1分钟左右放入,以使香气充分挥发出来。一道菜大约用2-3克。
九制陈皮: 陈皮就是干制后的桔子皮,而九制陈皮则是经过加工、可直接食用的小食品,按照我的经验,在烹制“陈皮鸭子”、“陈皮牛肉”时,用九制陈皮效果更好,可直接放入烹制,而且可以食用,口味更佳。而普通陈皮多用于熬制卤水,取其香气,用于做菜的效果不太好,而且要提前泡软后香味才会挥发。
咖喱叶: 香气不似咖喱那么浓郁,但有种特别的清鲜气。咖喱叶一遇热香气就会挥发,在烹调中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于熬制酱料,在炒料时就将其香味煸出,再经过熬制使香气融入其他料中;一种是先煸出香,成菜时再一同煸炒出锅。
鲜香茅: 状似茭白,可增香。因其本身富含水分,受热挥发,比干香茅草更易出味。鲜香茅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可用于熬制咖喱酱或者其他酱料,将香茅切成小粒,用油小火低油温煸20分钟,煸出香后放入大蒜泥、干葱头、椰浆、咖喱粉等熬制。一种是用于熬制卤水,用刀拍碎(或切片,这样跟水的接触面就会比较多),一般80斤水放30-50克即可。
香茅草: 以前多用于卤水中的提香,现在也用其开发一些菜品,如香茅鲫鱼、香茅排骨等等,在使用前都要先用水浸软,否则缠绕时容易折断,炸制时还可能焦掉。
目前所用的香辛料,在禽、畜类肉制品的应用中比较多,而在鱼类中用的比较少,根据公司几位大厨的经验,列出了一些适宜烹制鱼类菜肴的香料:
甘草、八角、母丁香、香叶、当归、桂皮、紫苏、莳萝子、薄荷、萝香、罗勒、陈皮、香茅草、迷迭香、千里香等,它们具有祛腥提香的功效,在这些香料中,有的是苦的,有的是咸的,有的是涩的,需要合理搭配后,它们的味道才能融合在一起,使菜肴的口味更醇厚。下面介绍几款在鱼类菜肴烹制中用的料包:
1、紫苏5克、莳萝5克、薄荷5克、陈皮5克、八角5克、桂皮5克、母丁香3克、萝香3克,此款适用于海产鱼类中的鲅鱼类鱼制品,以500克原料为准。
2、紫苏5克、桂皮10克、莳萝3克、香叶5克、陈皮8克、干姜8克、八角10克、丁香5克、香茅草8克、花椒5克,以上香料磨成粉后与干辣椒、泡椒炒制的剁椒酱,做淡水鱼类的剁椒菜肴,会使鱼肉达到鲜嫩、咸香的口味。
3、紫苏10克、桂皮5克、莳萝8克、香叶5克、罗勒6克、陈皮8克、肉蔻5克、八角8克、干椒10克、花椒5克,此料包以淡水鱼类汤菜的料包,如酸菜鱼。
上述三种配方适用于各类海产、淡水产品的烹制。
香料除了用来熬卤水,其他还有很多用途,例如熬制自己酒店秘制的辣酱和料油,以及自制的十三香粉,只要搭配适宜、操作正确,就能做出相比于市场上所售成品更有个性特色的调料,从而衍生出若干道招牌菜品。下面介绍几个南北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配方。
秘制十三香
用料: 八角500克,山奈200克,丁香150克,小茴香500克,草果400克,白蔻400克,香叶500克,干藿香300克,灵草600克,排草600克,孜然500克,桂皮300克,干姜800克。
制法: 以上原料小火炒香,晾凉后磨成细粉。
此香料粉适用于: 烧、拌、炒等要求快速出香味的菜品,如烤肉或者油炸后再稍加煸炒的菜,用起来比较方便,很实用。
奇香酱
用料: 郫县豆瓣酱5千克,泡椒酱3千克,糍粑辣椒2千克,色拉油15千克。
香料: 八角500克,草果400克,香果400克(香果是樟科植物香果树的成熟种仁,有种特殊香气),小茴香500克,香叶500克,白蔻400克,灵草500克。
制法: 先烧热油把郫县豆瓣酱5千克、泡椒酱3千克、糍粑辣椒2千克用小火炒香,再加入八角、草果、香果小火先炒10 分钟,再加小茴香500克、香叶500克、白蔻400克、灵草500克,再炒15分钟左右,炒的同时要注意火候,而且要不断翻动,以免糊锅,然后离火在锅里面焖半小时,待凉后,用绞肉机绞细,在常温下一般可以保存60天。
此酱适用于: 烧、炒、焖、烩等菜肴,如红烧兔、红烧肘子、红烧鱼等。如果夏天温度高还可以冷藏,效果也一样。
香料油
用料: 色拉油10千克,八角1千克,山奈500克,丁香250克,草果600克,小茴香800克。
制法: 一种方法是:先将香料汆一下水,再放入油里面用小火熬干水气,离火焖3小时就可以用了。还有一种就是用高压锅压的方法,也是先将香料汆一下水,然后放人高压锅里,按照每10斤油加两斤水的比例,压30分钟滗去香料渣就成了香料油了(水分基本上全部变成水蒸气)。香料的香味会有挥发,一般密封存放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但为了保持最好的香气和效果,最好不要超过2个月。
此油适用于: 拌菜,或者直接加香料油的菜,如凉拌肘片、凉拌腰花等。
在中餐中香料主要用于卤菜、火锅、炖、火靠等烹调中,起着增香的作用,有的还有保健作用。
香料常用的品种有大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草果、丁香等等,现在还有许多研制出来的食品增香剂,用途也很广,下面举几个例子:
焦香粉: 多用于川菜火锅,可调出焦香味。每锅底料大约用焦香粉3克,在客人点完锅底、端上桌之前放入,然后加汤,上火后越煮飘出来的香味就越浓。以前要达到这种焦香的效果,需要把底料炒出焦香味才行,比较麻烦而且火候不易掌握,现在就可用这种香料补足。但这种添加剂只有一种短时的增香效果、挥发较快,不像其他香料会越熬越香,口味绵长。
增香剂: 香味为五香型,多用在吊汤时。烧菜时也可放一点增香,但多放在滋味浓重的红烧类菜肴中,清炒的菜就不能放,否则会适得其反。
飘香粉: 多用于汤类和煲类,例如鸡煲,煮好后放点飘香粉,可增加香味和鲜味。
香料除了在熬制卤水时有一定的投放规律,在其他环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制粉: 香料在烘干或者煸一下以后,不宜马上研磨,必须等凉透以后再磨,因为在热的时候磨香味很容易就挥发掉了。
2、储存: 香料研磨后均应密封保存,不易挥发和变质的如黄姜粉、孜然粉、小茴香等,可以放在密封的玻璃瓶内(如酒瓶);有些香料经过光线照射会产生水分、变得潮湿,甚至会变色,就应存在陶瓷质地的盛器中,因为陶瓷隔绝光线,而且本身有吸水性,可使存在里面的香料变得干燥。例如藏红花粉末,在光线下放久了颜色会发暗、发灰,没有原先亮丽的感觉。
3、投放时间: 香料的种类不同,出香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投放的时间也有先后,例如香油、胡椒粉就应在菜品临出锅前才下,而八角、豆豉、豆瓣则需要先用小火火靠一下,香味才能出来。
4、香料使用时,干鲜有区别。 例如咖喱,我感觉鲜咖喱叶比干咖喱效果要好,干的味道很冲,鲜咖喱叶则另有种特殊的鲜香气,在做有汤汁的咖喱菜如“咖喱蟹”时临出锅时放入就会很香。而良姜则是干的比鲜的味道更好,跟生姜的道理一样。
鸭帮主秘制香料包,采用20多种精选好料,精确比例配比,好料,好配方,家用和商用都能做出好味道。
怎样结合 健康 把味道做好,是一门大学问,鸭帮主尤其注重这一点,原材料很重要,我们的香料包中的二十多味香料可以做到无添加,无硫熏,按照综合酸碱平衡的配比得出来的 健康 价值比,在味道与 健康 上我们更苛刻。
④ 你好网友们,有谁知道香辛料的用法和香辛料使用方法呢
香辛料多数是卤肉或做火锅麻辣烫的。
做卤肉可以把香辛料包起来放卤汤里。
做火锅麻辣烫之类的要打成粉炒熟使用。
⑤ 新启锅卤水第一次加香料后,第二天卤肉时还需加香料吗
一个好的配方是前辈们在某个特点区域,特定肉制品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改善而来,经过长时间的总结,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口味。
一个标准的配方,往往是主要卤某个特定的肉制品为主,但是这个配方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人的口味浓淡进行适量调整,具体如何调整我来谈谈我的经验。
首先要看你的香辛料使用方法。
现在大体上香辛料的使用方法分这么几种。
第1种,散煮型,就是把香辛料直接放进卤水里面直接进行卤煮的。这种类型的香薰料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只需要把某些坚硬的香辛料拍裂就可以。这种类型的往往适合于浓香型的肉制品。因为直接卤煮的话,有利于香味的挥发出来。
第2种,卤料包,这种类型的一般将伤心掉粉碎成颗粒状,用纱袋或者特用的卤料包包裹起来。这一种一般适合清香型的。这种方法卤肉或者卤水比较干净一点,但是相信料包裹在里面,它必然会影响香味的挥发,所以这一种方式比较适合清香型的肉制品。
这个第2种方式,也分直接使用和交替使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我写在最后吧。
第3种,药水型,就是先把香辛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清水。经过几小时的卤煮之后,过滤出来只用中药水。然后每一次卤肉的时候,按照比例添加中药水进去即可。这种方式也是适合清香型的肉制品。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保证卤肉每一锅出来味道的浓厚,都是一样的。
题主的问题是问卤水第一次后香料量添加有何规矩,我个人觉得,这主要是取决于你对香味的追求,也就是说,你是喜欢清香型的,还是浓香型的,或者你这个配方,本身就应该做什么类型的。
实际上我以上说的第1种和第2种方式。
正常卤肉无论你是第1次还是第2次,它的量应该是不变的才对。因为一般的香料包或者一副卤料,他也就用到第3次。第3次以后你就要过滤卤水,然后把之前的卤煮过三次的卤料扔掉,然后再换一副新的,以此类推。
如果是我说的第3种方式的话,你只需要找到一个精确的比例,每一次按照卤水和肉的总重量去计算就行了。第1次的时候要按照卤水和肉的总重量,第2次以后是按照肉的重量就可以,如果你加水的话,水的重量也要算进去。
无论是知名的老配方,好配方,还是自己创造的配方。每一家用的香辛料的品种是不同的,出来的味道自然也是不同的,包括它出来的味道是属于清香型还是浓香型。包括他用的香辛料的材料也是不同的。
所以题主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谁都不知道你的配方究竟是哪个配方,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如果有人给你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话,那个人就是信口雌黄。
我根据我的经验推断,一般清香型的,一副料的比例要占到卤水和肉总重量的0.7%~1%左右。意思就是卤水和肉的总重量是500克的话,你所需要的香料的量是3.5克到5克之间。
如果是浓香型的,一副料的比例要占到卤水和肉总重量的1.2%到1.6%之间,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卤水和肉的总重量是500克的话,香辛料要用6-8克之间,也有超过8克的,但是这种情况很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你要用我刚才说的这个比例去计算你所需要的量。这个方法很简单,你就称一下你的卤水总重量是多少?你这一锅的卤水大概能放下多少斤肉?然后按照这两者之间的总和,去寻找你所需要的比例就行了。找到适合你的这个比例,你就记住。你的一副料就是用这些重量。
我现在说一下我上面说的第2种方式,采用料包这种方式的直接用法和交替使用方法。
直接使用的话,就是把一副料直接装进纱袋里面,就用到第3次就不用就行了。第4~6次采用第2副就行。
如果是交替使用的话,不同的配方和不同地区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这个没法有个标准。举例说明吧,你可以把一副料分为若干等份。你的配方也可以无限扩大。把它粉碎成颗粒状之后,你只需要把它分成若干等份就行。具体的用法你可以这样操作,你第1次用的时候放一个料包。第2次用的时候再放一个料包。第3次用的时候再放一个料包。第4次的时候把第1次的扔出来,然后换一个新的。第5次的时候把第2次的扔掉,然后再换一个新的,以此类推。我只是打一个比喻。你也可以一个料包使用,两天之后,第3天的时候再放一个新的,以后每隔两天换一个新的。这个具体要自己根据配方和箱型料的材料质量,还有地区口自己进行调整。
所有人的规律,都是只是适合自己当地的。
⑥ 香辛料凉皮辣椒油
配方:陕西凉皮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十分下功夫,凉皮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油的配方。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油锅烧开后,加入十几种名贵调料及神秘配方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
原料[克]:砂仁3、草蔻3、山萘3、草果3、肉蔻3、白芷3、大茴3、丁香2、筚拨2、白蔻2、花椒2、良姜4、小茴4、桂皮10、陕西秦镇辣椒面103(也可用不太辣的辣椒面,意思是别让太辣的味遮住别的香料的味道)、花生油350。
配制方法:将花生油加热至七成热时(150—170度,油面从四周向中间翻动,微量冒烟),将磨成粉状的混合香料和辣椒面倒入提红油。入料后,油温应该在七成热以下,保持3—5分钟,待油温降至五成热时,再撒入适量的生芝麻即可。在配制麻油时,将辣椒面去掉,但应该按比例补足香料,具体操作同前
凉(面)皮制作工艺过程:①和面洗面筋:
取高筋小麦面粉(未加面粉增白剂的面粉做出的凉皮最筋道)10斤加温水5斤左右和成软面团,静止醒发30分钟,然后在清水中揉洗出面筋,其余水糊用纱布过滤后静止沉淀5-8小时(夏天最好放入冰箱冷藏室)。②调糊:待上部澄清后沥出清水,再将精盐10克、天喜牌凉皮精15克用少许80度以上的热水化开搅入凉皮糊中,打搅均匀。③制皮:将旋子(似铜锣)内擦少许色拉油,取凉皮糊150克左右加入旋子摇匀,使凉皮糊均匀的摊开,放到锅内沸水上面,盖上锅盖,大火煮2分钟左右,取出放入凉水槽中冰透即可揭出凉皮,以此类推。制作好后每张之间要擦少许色拉油,以防粘结,最后用洁净湿布盖好,以防失水干裂。④蒸面筋:洗出的面筋加点膨发粉上笼蒸熟,降温后切块备用。⑤调拌凉皮:将旋蒸好的凉皮切成条,拌入面筋块、辣椒油、食醋、调料水、盐、味精、麻汁、黄瓜丝或熟豆芽等调料或小菜,即可食用。
辣椒油知识介绍:四川红油是食中一绝,其制作方法相当讲究,大葱头晾干后和老姜皮、辣椒粉一起用植物油煎熬,大葱头、老姜皮、辣椒粉的比例约是50:1:16。待油温热,即放下葱花、姜末,油温需要小心控制,不可使油滚热,将1大匙花椒粉装在漏勺内,用汤勺舀温油冲花椒粉。等温油全部舀起,再换1大匙研碎的芝麻粉放在漏勺内,同样舀油冲芝麻粉。经过这两道手续制作出来的油,才称得上是地道的四川红油。
奇香辣椒油做法大全
辣椒油、辣椒酱精彩做法多多
采集众家之方,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需要进行操作。
自制花椒辣椒油(1)
取一锅,不妨大些,要有盖子。放植物油,边加热边把干红辣椒大量,掰开,放入。至油大热,辣椒微糊,撒入辣椒碎大量,花椒一把(四川汉源最好),迅速将锅从火上移开。右手持锅盖,左手端50ml左右一小碗凉水。
将水倒入油锅,盖紧锅盖。此时会有剧烈反应发生。待锅凉装瓶密封。
辣椒红油又一法(2)
一般炸辣椒油都不红,此法可炸出红油
先把水与油和大量辣椒一起下锅,不放花椒,加盖慢火熬,不要揭盖,待吱吱啦啦响过,于无声处开锅盖,将辣椒炸酥即可。
加水可浸出辣椒的红色素,降低油温,使辣椒油味浓。
做辣椒酱(3)
辣椒系列食品加工方法
1、辣椒酱:选成熟新鲜、红色辣椒为原料,剪去蒂把,倒入清水中,用竹杆不断搅拌,洗去粘附的泥纱等污物,捞起装萝沥干,倒入电动剁椒机剁碎,加盐腌制。鲜红大椒每100kg加盐10-15kg,明矾0.1kg混匀,装入泡菜坛,约10d后即可食用。另外在辣椒里面还可加入花椒、五香粉、麻油、姜丁味精、豆鼓等,其味道更加独特。
⑦ 小香料大作用,正确使用香辛料的方法有哪些
在烹饪牛肉、兔肉等食材的时候,加入少许的八角,可以去除腥膻味,增添芳香气味,家用2个左右即可。香料植物,具有去除膻味、怪味,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家用1个左右即可。香辛料含有挥发油(精油)、辣味成分及有机酸、纤维、淀粉粒、树脂、粘液物质、胶质等成分,其大部分香气来自蒸馏后的精油。香辛料广泛应用于烹饪食品和食品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