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核酸纯化的方法有哪几种
主要有3种,分别是磁珠法,柱子法,和胶回收法,一氪生物核酸纯化,一氪就够了!
⑵ 在实验中,经常提取核酸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其中磁珠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
传统的核酸分离技术包含沉淀,离心等过程,这些纯化方法的步骤繁杂、费时长、收率低,接触有毒试剂,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而采用磁性载体微球分离技术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些缺点,实现样品的快速、高效制备.
磁珠法提取核酸是通过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从细胞中游离出来的核酸分子被特异的吸附到磁性颗粒表面,而蛋白质等杂质不被吸附而留在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之后,再在磁场作用下,使磁性颗粒与液体分开,回收颗粒(即磁珠-DNA 混合物),再用洗脱液洗脱即可以得到纯净的DNA。
⑶ 简述核酸分离的基本 原理
通过机械磨碎细胞或加入表面活性剂裂解细胞使内容物提取出来,再加入蛋白变性剂变性沉淀蛋白质。最后靠核酸在醇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特点提取纯的核酸。
⑷ 纯化dna的方法有哪些
DNA纯化
首先利用琼胶电泳将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分开,将某一特定分子量区域的琼胶切下,利用DNA extraction kit将DNA从琼胶中溶出并浓缩.
实验材料
( 6X gel-loading dye:15% Ficoll 400, 0.25% bromophenol blue,
0.25% xylene cyanol
( 紫外光箱
( 下列试剂来自GeneAid公司所售的Gel/PCR Fragment Extraction Kit:
* DF Buffer
* Wash Buffer
* Elution Buffer:10mM Tris-HCl(pH8.5)
* DF Column
* 2ml Collection Tube
实验步骤
A.将欲分离之DNA混合物以0.7%琼胶电泳分离.
B.电泳后,将琼胶置于紫外光箱上观察,把含有欲纯化之DNA片段的琼胶部位切下.
C.将步骤B的琼胶以蓝色微量吸管尽可能戳碎.
D.加入500ml DF buffer,55oC作用10分钟,每2-3分钟摇晃数次,直至琼胶完全溶解.
E.将步骤D琼胶溶液全部吸入DF Column,并套上Collection Tube(收集过滤液).
F.8000rpm离心1分钟,将过滤液倒掉.
G.加入500ml Wash Buffer,8000rpm离心1分钟,过滤液倒掉.
H.14000rpm离心2分钟.
I.将DF Column转移至上另一乾净的微量离心管.加入15ml Elution Buffer,室温静置2分钟.
J.14000rpm离心2分钟,微量离心管内之液体即为纯化的DNA片段.
K.取0.5ml纯化的DNA加入4.5mlDDW及1ml 6x DNA loading dye,跑0.7%琼胶电泳,与marker比较,估计DNA的浓度.
⑸ 认识核酸提取的知识笔记2020-05-07
一.核酸抽提原理:
核酸抽提包含样品的裂解和纯化两大步骤。其是:裂解样品中的核酸游离在体系;纯化游离的核酸,使之与体系中的其它成分分离(如蛋白质、盐及其它杂质彻底分离)。
常用的裂解液:包括去污剂 (如 SDS、Triton X-100、NP-40、Tween 20 等) 和盐 (如 Tris、EDTA、NaCl 等)。
去污剂的作用,是通过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膜结构、解开与核酸相连接的蛋白质,从而实现核酸游离在裂解体系中。
盐的作用,除了提供一个合适的裂解环境 (如 Tris),还包括抑制样品中的核酸酶在裂解过程中对核酸的破坏 (如 EDTA)、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 (如NaCl) 等。
裂解体系中还可能加入蛋白酶,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成小的片段,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分开,同时,也便于后面的纯化操作以及获得更纯的核酸。也有直接使用高浓度的蛋白质变性剂 (如 GIT、GuHCl 等) 裂解的,该方法已经成为了 RNA 抽提的主流,却不是基因组 DNA 抽提的主流。
二.最常用的纯化方法
(一) PC 抽提(Phenol-chloroform extraction:酚氯仿抽提)+醇沉淀:利用PC对裂解体系进行反复抽提以去除蛋白质,实现核酸与蛋白质的分离,再用醇将核酸沉淀下来,实现核酸与盐的分离。
(二)介质纯化:利用某些固项介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选择性地吸附核酸,而不吸附蛋白质及盐的特点,实现核酸与蛋白质及盐的分离。
(三)高盐沉淀去除蛋白质是第一种纯化方法的一个变体,省略了PC操作的麻烦,也有不纯化的抽提方法,但是用途多局限于简单的 PCR。
三.裂解方法的评价
(一)含蛋白酶的裂解方法是抽提基因组 DNA 的首选。包括裂解游离的膜蛋白与基因组 DNA 相连接的游离蛋白质。
(二)不使用蛋白酶的去污剂裂解方法,在细胞基因组 DNA 抽提方面仍然有优势。尤其是当得率和纯度要求不是最高,而经济性及操作简单很重要时,控制好裂解液/样品的比例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该方法结合高盐沉淀,可以实现最简单的操作,但纯度及得率的稳定性可能会比用 PC 抽提的差一些。
(三)高浓度蛋白质变性剂 (如 GIT、GuHCl 等) 的裂解方法是抽提 RNA 的首选。
(四)含 CTAB 的裂解液,几乎成为富含多糖的样品,如细菌、植物的基因组 DNA 抽提的首选裂解方法。
(五)SDS 碱裂解法是质粒抽提的首选裂解方法,具有快速、得率高、几乎无基因组 DNA 污染的特点。
(六)PCR 模板的简易裂解方法,也是使用面很广的一类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无须纯化,样品被裂解后即可直接取裂解液用于 PCR,非常快速。
四.纯化方法的评价
(一)PC 抽提/醇沉淀方法:稳定、可靠、经济、方便。PC 抽提可以彻底去除蛋白质,醇沉淀可以去除盐,对于一般的干净的样品 (杂质为蛋白质),该方法完全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核酸。
(二)高盐沉淀蛋白质/醇沉淀方法:同样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与 PC 抽提方法相比,除了纯度的稳定性可能要低一点外,该方法几乎克服了 PC 抽提的所有缺点。更快、更轻松去除蛋白质所伴随的好处是,可以用于大规模抽提,不足是纯度 (蛋白质残留) 不够稳定。
(三)介质纯化方法: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非常适合大规模核酸抽提,并且因为受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小,纯度的稳定性很高 (虽然纯度不一定比PC 纯化方法更高)。其致命弱点是样品过量。介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柱式的,即介质被预先装填在下面是通的柱子里;另外一类则是颗粒状 (如Glassmilk、磁性小珠等)。
五.醇的沉淀
醇的沉淀,目的是使核酸从裂解体系中沉淀下来,从而实现核酸与其它杂质(主要是盐)的分离。实际操作中,许多杂质也会与核酸一起被醇沉淀下来,尤其是当其它杂质的浓度也比较高的时候。醇的沉淀并不是非常特异性的,任何有机大分子及一些盐,当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都可能同步被沉淀下来。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TRIzol 提供的一个沉淀方案:一半异丙醇加一半高盐溶液替代纯粹的异丙醇,可以大大降低多糖残留。
PEG、LiCl、CTAB 都可以用于核酸沉淀。虽然它们远没有醇沉淀的高使用频率,但却各有特点。LiCl 可以沉淀 RNA 以去除DNA,CTAB 可以从含多糖的裂解体系中将核酸沉淀下来。PEG是沉淀病毒颗粒的方便手段。
六.洗涤
洗涤首先一定要将沉淀悬浮起来;第二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当核酸沉淀比较大时 (使核酸沉淀最终蓬松);第三是少量多次;第四则是去上清要彻底。
七.核酸质量的检测问题
目前用于正式实验前检测核酸质量的方法,一是电泳,二是紫外分光光度仪。
(一)电泳检测的主要是核酸的完整性和大小,只要核酸不是太小或者太大 (超出电泳分离范围),电泳还可以用于估计核酸的浓度,但其准确度与经验有关;另外,电泳也可能提供某些杂质污染的信息。
(二)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的是纯度和核酸含量,该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A230 : A260 : A280 = 1 : 2 (DNA 为 1.8) : 1 为理论上的数据,实际测定时会有一些差别;但如果差别太大,就有问题了。如: A260/A230 > 2 就是纯的,如果 A260/A280
> 2.3 就是核酸降解,A260/A230比2大许多,一定是有杂质残留的。
八.核酸的溶解和保存
纯化后的核酸,最后多使用水或者低浓度缓冲液溶解;其中 RNA以水为主,DNA 则多以弱碱性的 Tris 或者 TE 溶解。经典的 DNA 溶解方法多提倡使用 TE 溶解,认为 EDTA 可以减少DNA 被可能残留下来的 DNase 降解的风险;如果操作过程控制得当,DNase 的残留几乎是可以忽略的,完全可以直接使用 Tris 或者水 (pH 接近 7) 溶解DNA。
实验室常用保存方法: -20℃保存的 DNA, -70℃保存的RNA。
⑹ 核酸的分离方法有什么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学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同。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是几十万至几百万。核酸水解后得到许多核苷酸,实验证明,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一个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核酸大分子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在蛋白质的复制和合成中起着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核酸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长、遗传、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⑺ 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1、苯酚氯仿抽提法
优点是采用了实验室常见的试剂和药品,做起来成本比较低廉。
缺点是由于使用了苯酚、氯仿等试剂,毒性较大,长时间操作对人员健康有较大影响,而且核酸的回收率较低,损失量较大,由于操作体系大,不同实验人员操作重复性差,不利于保护RNA,很难进行微量化的操作。
2、离心柱法
离心柱法DNA提取它的优点是比传统的酚氯法提取的纯度高,有利于RNA保护,而且能进行微量操作,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相对便捷的操作,渐逐取代了传统DNA提取方法,被高校科研所等市场普遍接受。
离心柱法DNA提取的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样本,耗材多,对于珍稀样本无能为力,特别是在法医、考古等领域显得力不从心。
同时离心柱法DNA提取需要反复离心,不便于高通量、自动化操作,与现代生物学实验的高通量、自动化要求格格不入,特别是在基因诊断、疾病检测、转基因检测等领域,离心柱法DNA提取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及仪器设备。
当面对突发疫情时,更是需要有高通量的DNA提取设备与方法才能更有效准确的监测疫情、控制疫情。
3、磁珠法
磁珠法是纳米科技与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其他DNA提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能够实现自动化、高通量操作,配合96孔的核酸自动提取仪,在以往做一个样品的提取时间内可同时实现对96个样品的处理,效率直接提高96倍,满足了当前生物学高通量操作的要求,使得在大规模疫情爆发时能够进行快速筛查原因,这个优点是其他方法难以赶超的。
(2)操作简单、用时短,整个提取流程只有裂解、结合、洗涤、洗脱四步短时间内即可完成。
(3)安全无毒,不使用传统方法中的苯、氯仿等有毒试剂,对实验操作人员的伤害少,保护了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4)磁珠与核酸的特异性结合使得提取的核酸纯度高、浓度大。
(5)灵敏度高,适合法医样本等痕量DNA提取。
(7)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的方法扩展阅读:
磁珠法的原理是在磁珠表面修饰有对核酸有吸附作用的特定活性官能基团,通过不同的裂解液结合液洗涤液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与目的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同时利用磁珠自身的磁性,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可以方便地实现定向移动与富集,从而达到核酸与杂质分离的目的,进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分离纯化,获得纯化核酸。
⑻ 核酸的分离方法有什么
核酸(nucleic acid)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进行核酸结构还是功能研究,首先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和纯化.核酸样品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核酸分离、纯化原则:1.保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完整性.因为遗传信息全部储存在一级结构之中,核酸的—级结构还决定其高级结构的形式以及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结合的方式.2.分离核酸原则:1)温度不要过高;2)控制pH值范围(pH值5-9); 3)保持一定离子强度; 4)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机械剪切力.
在核酸分离提取中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核酸的生物降解,细胞内或外来的各种核酸酶能消化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破坏核酸一级结构.所用器械和一些试剂需高温灭菌,提取缓冲液中需加核酸酶抑制剂.
常用的DNA酶抑制剂有1.金属离子螯合剂:如EDTA-Na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羟基喹啉.2.阴离于型表面活性剂如SDS,该试剂除对核酸酶有抑制作用外,还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与变性蛋白结合成带负电荷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沉淀.
常用的RNA酶(RNAase)抑制剂有:1.皂土(bentonite )作用机制:皂土带负电荷,能吸附RNase,使其失活.2. DEPC(二乙基焦碳酸盐) (C2H5OCOOCOOC2H5)粘性液体,很强的核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与蛋白质中His结合使蛋白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