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区护理评估的方法
社区护理评估主要包括:社区实地考察,重点对象访谈,信访法调查,查阅文献,参与式观察等五种方法。
社区实地考察即周游社区调查法,是指敏锐、主动的收集社区的资料,了解社区的现状、居民的生活情况及健康需要。
参与式观察
查阅文献:通过全国性或地方性的调查、其他机构的卫生统计报告判断社区整体状况。
参与式观察:有目的地参与社区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社区居民进行观察。
B. 社区健康评估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收集资料的方法(1) 阅读:包括查阅社区护理资料、病历及有关书籍等。
(2) 观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 交谈:通过与护理对象交谈,了解其健康情况及健康问题。在交谈中,社区护士应注意运用沟通技巧,关心体贴护理对象,与护理对象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4) 护理体格检查:通过体检,收集护理对象有关身体状况的客观资料
C. 社区需求评估包括哪些
1、社区需求评估包括两大方面:
(1)社区共同性问题(社区需求与问题评估);
(2)社区群体性问题(服务对象群需求与问题评估及服务对象需求与问题评估)。
2、社区需求评估的目的:
(1)确认社区的需要、关注点与问题;
(2)建立社区服务的发展目标;
(3)帮助社区采取必要的行动;
(4)判断社区的需求是否发生了变化;
(5)收集社区的希望、梦想和愿望。
(3)社区评估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
社区拥有的三大类资源:
1、人力资源:社区中所有的个人的体力、技术、智慧、助人意愿以及人际关系等。(重视的对象:社区领袖、专家、学者、领导人、社工、志愿者)。
2、物力资源: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
3、财力资源:社区服务所需的经费,来源——政府、社会捐助、服务收费。
D. 社区工作者评估指标从哪四个维度构建
1、选取评估的类型。可以从以下评估类型中选取评估类型,如目标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成效评估、质性评估、量性评估、投入评估、产出评估、成果评估等。
2、确定评估的内容,包括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几个方面。其中,反应是指对活动过程的满意度,比如对活动过程、内容和形式感到满意;学习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技巧等,如通过活动学会三种预防慢性病的基本常识;行为是指活动结束后,将活动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技巧等改变加及运用和实践,如活动结束一周后,参与活动的亲子之间使用活动中学到的两种沟通技巧;结果是指活动结束后对服务对象产生的影响,如活动之后,自信心提升了。
3、综合运用评估方法。所谓评估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收集佐证材料的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前测后测等。由于没有一种评估方法是万能的,因此要做好一个社区活动的成效评估,就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多管齐下,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
4、明确评估主体,即每一个维度的活动评估该由谁来完成。一般包括社工、服务对象、志愿者、督导、机构等。
E. 社会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1、社会影响分析: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旨在分析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通常称为社会效益)和负面影响。
2、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预测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于发展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合关系。
3、社会风险分析: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识别和排序,选择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并容易导致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这种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F. 如何做好社区服务项目的评估
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1.定义
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成的程度。
2.应用范围
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3.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
第一,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
第二,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
第三,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
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
(2)进入介入期测量
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
(3)分析和比较
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过程。
(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
方法: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
(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
(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
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
(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目标核对表
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目标行为比较难以清楚界定,此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
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就可以发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行为变化。
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因此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制定非常个人化的测量尺度来评估他们的改变情况。
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
G. 社区的具体分析方法有哪些
社区的具体工作分析方法: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2、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测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
4、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5、发挥人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6、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
7、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是献身于增加非专业人士的知识、增强人们应对困难和窘迫环境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更大控制能力的一种专业;
2、社区工作者激励和支持社区的个人和群体努力改善自己社区生活的条件,鼓励居民互助、自主和解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
3、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增加居民信心、技术和社区自组织的权利,促进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环境,实现社会公正。
H. 评估方法有哪几种
评估方法有五种:
1、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a、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b、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c、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2、基线测量评估。
a、什么是基线测量: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b、应用范围:个人、家庭、小组、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
c、操作程序:建立基线(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3、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a、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b、差别影响评分。
4、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一般来说,可以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
a、没有进展。
b、极少实现。
c、部分实现。
d、大体上实现。
e、全部实现。
5、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I. 社区健康评估最重要的方法是
社区健康评估最重要的方法是系统观察法。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
公共卫生学是一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科学和艺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力量,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是公共卫生学的主要目的。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里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形成了护理的理论体系与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过程。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范围也在逐步拓宽。从疾病的护理扩展至疾病的预防;但其侧重点仍是靠护理人员的力量,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减少残障。
(9)社区评估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
社区健康评估在以下四个方面比较突出:
1、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所以预防性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2、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3、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家庭进行各种护理,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
4、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卫生保健人员密切合作,还要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协调。
J. 简述社区护理评估常用的方法
(1)查阅文献:通过地方性的调查、其它机构的卫生统计报告,判断社区整体状况。也可以通过了解社区组织机构种类、数量,家(居)委会数量、社区人口特征、人员流动等情况,收集社区有关资料。
(2)实地考察:对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观察社区中人们的生活形态、互动方式,了解不同地瞳地理、人文、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情况。
(3)人物访谈:寻访居住或工作在社区、对社区非常了解的人访谈,调查其对社区的看法及对健康、保健的期望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4)参与性观察:直接参与社区活动,此时的社区护士以社区成员的角色出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收集社区居民目前健康状况资料,了解社区活动安排及居民参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