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茯苓怎么吃祛湿效果好 茯苓吃祛湿效果好的方法
1、最简单的茯苓吃法当属熬粥。可选择一些温性、平性的食材与茯苓一同熬制米粥,比如具有补脾、生津、补肾作用的山药。
2、也可以在制作米粥时,加入茯苓、薏仁、生姜等一同熬制。在这款粥里,茯苓和薏仁有健脾利湿的作用,生姜有温胃散寒的功效。三者加在一起熬粥,不仅助消化,还能缓解胃寒不适哦。
3、自己制作茯苓饼,美味又养生。可把茯苓焙干研末放入面粉中,制成各种面点,吃的时候加1杯茯苓茶效果更好哦。
做法:准备面粉450克、茯苓50克,把烘干的茯苓打成粉,与面粉混匀,再加入发酵粉和清水,揉合成面团,等发酵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可,每日1次,作为早餐食用。
4、将茯苓磨粉制成羹,养生效果不错哦。
做法:取茯苓30克、莲子30克、赤小豆30克、蜂蜜20克。将泡发的莲子去皮、去心,把洗净的赤小豆与莲子一起放入沸水锅中,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炖至赤小豆、莲子熟烂。加入茯苓粉,一边加一边搅拌,离火等羹稍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
5、茯苓蒸鳜鱼,既可以作为餐桌上的主菜,又可以发挥强大的养生功效,做法还很简单呢。
做法:准备鳜鱼1条、茯苓15克、葱姜适量。将茯苓研成碎末,在洗净的鳜鱼身上拉几道口子,把姜、葱切丝。在鳜鱼身上和鱼肚子里均匀地涂抹茯苓末,再把姜丝、葱丝覆在鱼身上。
6、将鳜鱼放上锅用大火蒸10分钟后端出来,将鱼蒸出来的汁倒入一只小锅里,加点酱油,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点盐,拌匀之后浇在鱼身上,美味的茯苓蒸鳜鱼就做好啦。
7、把茯苓和黑芝麻都打成粉,与面粉一起做成面条食用,这款美食还能养发乌发哦,爱美的女士尤其要用起来。
❷ 茯苓的用法有哪些
(1)医师处方用量9~15g。
(2)茯苓适量。炒后研为细末,每次服3g,1曰3次。用于婴幼儿秋季腹泻。
(3)茯苓30g。每曰1剂,水煎代茶饮。用于痰饮咳嗽。
(4)茯苓125g、胡椒3g、糯米250g、猪肚1个。将前两味药共研为细末,与糯米共置入猪肚内,蒸熟后酌情服食。用于噎嗝,反胃。
(5)茯苓30g、黑木耳15g。将上药焙干,共研为细末,1次15g,1曰3次,开水A服。用于水肿。
(6)茯苓20g、猪苓20g、泽泻20g、白术20g、桂枝10g、滑石30g、琥珀5g(研末分次A服)。每曰1剂,水煎服。用于小便不利。
(7)茯苓30g、五倍子10g、五味子20g。水煎服,用于遗精。
(8)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山茱萸9g、黄芪30g、甘草3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血虚头晕。
(9)茯苓15g、鸡蛋黄1个。将茯苓水煎取汁,乘热用药汁A鸡蛋黄,睡前1次服下。用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10)茯苓9g、菖蒲12g、猪肾1个。先将猪肾剖开,除去筋膜,再将茯苓和菖蒲共研为细粉装入猪肾内,蒸熟后,1曰分2次食之。用于肾虚腰痛。
(11)茯苓10g、炒枣仁10g、知母10g、川芎10g、甘草6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烦躁不眠,心悸AA。
(12)茯苓10g、何首乌10g、怀牛膝10g、枸杞子6g、菟丝子6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肾虚腰痛。
(13)茯苓12g、麻黄6g、石膏30g、白术9g、苍术9g、甘草3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热痹。
(14)茯苓10g、桂枝5g、桃仁10g、丹皮10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热痹。
(15)茯苓7g、金樱子7g、赤石脂6g、芡实15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赤白带下。
(16)茯苓粉10g、牛奶200g。将茯苓粉用少量凉开水化开,再将煮沸的牛奶A入,每曰早晨空腹服用。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
(17)茯苓15g、白术20g。加水共煮20分钟,取汁饭前服用。用于湿盛泄泻。
(18)茯苓20g、茵陈20g、党参15g、白术15g、A子15g、大枣30g、炙甘草5g。大枣去核与其他药一起加水800mL,煎煮至200mL,每周1次。用于体质虚弱者预防肝炎。
(19)茯苓120g。与1000g白酒共浸泡10天后酌量服用。用于因脾虚而引起的肌肉麻痹,身体瘦弱及惊悸,失眠,健忘等。
(20)茯苓5g、猪苓5g、黄柏3g、车前子3g。前3味药切成小碎块,车前子用纱布包好,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湿热下注之带下,症见黄带,或赤白带下,臭秽难闻,腰腹酸痛。
(21)茯苓5g、猪苓5g、苍术5g、白芍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慢性肠炎,症见腹部隐隐作痛,大便稀溏,曰行数次,纳食不香,面色无华等。
(22)茯苓5g、黄芪5g、桂枝3g、防己2g、甘草2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阳虚水湿泛滥之水肿,症见四肢皮肤肿盛,面色萎黄,小便不利,肚腹胀满等。
(23)茯苓5g、猪苓5g、白术5g、桂枝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症见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肚腹胀满,不思饮食等。
(24)茯苓5g、猪苓3g、大腹皮5g、槟榔5g。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脾不化湿之水肿,症见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肚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清溏等。
(25)茯苓5g、山楂5g、白术5g、砂仁3g。将砂仁砸碎,其他药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食入反胀,大便溏泻等。
(26)茯苓粉6g、大米30~60g。煮稠粥,每曰1次。用于脾虚食少,腹泻。
(27)茯苓30g、鸡肉60g。加适量调味品做成馅,用面粉皮包混饨煮食。用于老年体弱吞咽无力或反胃,呃逆。
(28)茯苓粉、面粉、白糖各等量。加水调成糊状,煎成饼服。用于心悸、失眠、食少、便溏等。
(29)茯苓10g、人参5g、浮小麦20g、活团鱼1只(约500~1000g)。团鱼剁去头、沥净血水,用开水烫3分钟,刮去身上的黑膜,剥去四肢上的白衣,剁去爪和尾,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洗净,用文火煮约半小时后捞出放于温水中,撕去黄油,剔除背壳和腹甲,以及四肢上的粗骨,切成约3cm见方的块,摆入碗内;将火腿100g切成小片,生板油25g切成丁,盖在团鱼面上,葱节10g、生姜片5g、绍酒10g及食盐适量,兑入鸡汤注入碗中,茯苓、浮小麦用纱布包好投入汤中,人参研成细粉撒在面上,用湿棉纸封口上笼蒸约2~3小时;出笼后拣去葱、姜,滗出原汤,把团鱼扣入另一碗中,原汤倒入锅内,加葱花、姜米、绍酒、味精、食盐调味,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打1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团鱼面上即可食用。用于阴虚潮热、骨蒸AA、神在短气等虚弱病人,起辅助治疗作用。
❸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茯苓的吃法及注意事项
1、茯苓有祛除风邪湿邪的作用,能健脾利湿,消除水肿。
2、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它的功效与作用十分多,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能够共同发挥独特功效,故而又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3、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其性平和,味略甘甜,补而不滋腻,利而不伤津,可以治疗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适宜体虚调理,平时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经常腹泻、长期忧郁思虑、四肢无力的老人可长期服食。
4、茯苓的吃法及注意事项:
(1)吃法多样,最简单的当属熬粥。可选些温性、平性的食材,如用具有补脾、生津、补肾作用的山药,与茯苓一同熬制米粥。也可以在制作米粥时,添加茯苓、薏仁、生姜等一同熬制。
(2)因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而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所以这款粥不仅助消化,对胃寒也有缓解作用。如果将茯苓和黑芝麻打成粉与面粉一起做成面条食用,还有养发乌发的效果。
(3)茯苓为渗湿之品,“补少利多”,所以不宜长期、大量服用。茯苓偶尔还会引发过敏反应,比如腹痛、皮肤红肿、支气管哮喘等,所以过敏者应慎用茯苓。在服用茯苓的时候,还应避免摄入米醋、浓茶等。
❹ 茯苓吃法做法
茯苓的食用方法:
7、茯苓当归炖乌鸡
将乌鸡洗净切块,用沸水焯一下备用,在锅内加适量水、盐、味精、鸡精,下入乌鸡块、茯苓、当归,小火煲3小时左右即成,是滋补上品。
值得注意的是,茯苓也有食用禁忌,具体如下所述:
1)食用茯苓时,不宜同时食用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等中药,也不宜和米醋同食。
2)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合食用茯苓。
❺ 茯苓怎么吃
问题一:怎么吃茯苓? 首先,你上了一个小当。茯苓不粘,极易打成粉。大部分药店提供打粉的服务,不给处粉?换一家药店。茯苓最简单的服用方法是打粉冲服。如果没有办法打粉,还可以煮粥。可以将茯苓用手扳成小块,与梗米同煮即可。
问题二:茯苓粉每天吃多少 每次10克左右。
适应人群
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
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
食用注意
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忌米醋。
问题三:茯苓怎么吃最有效 清热败火,美容养颜的好东西,就是味道不太好 所以如果要做就关键调味道,加一些蜂蜜,明胶粉一起煮,然后放器皿里放冰箱冷却成冻,吃起来凉凉甜甜回味有点中药的苦,很不错
求采纳
问题四:茯苓怎么吃?? 白茯苓味淡、甘,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白茯苓的常用食用方法:
茯苓大麦粥
食材:茯苓30克,大麦芽30克,粳米100克。
做法: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作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渗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便溏,腹泻,食后腹胀的者食用。
茯苓饼
食材:白茯苓、大米粉、白砂糖各250-500克。
做法:先将白茯苓研细粉,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砂糖倒人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
作用:健脾益气的功效,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
茯苓糕
食材:茯苓100克,莲子100克,山药100克,芡实100克,粳米1000克,白糖100克。做法:将茯苓、莲子、山药、芡实、粳米、白糖磨成粉,放入盆内,加适量清水,揉成面团,做成生糕。将糕上笼用大火蒸约25分钟即成。
作用:有补虚损、益脾胃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失眠、食后腹胀或大便溏泄的人群食用。
问题五:茯苓怎么吃祛湿 试一下穴位,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
曲泉穴(足厥阴肝经),屈膝,在膝关节内侧纹头上方凹陷中。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平时可以配合埤泰茶进行调养,随草记的养生茶,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祛湿。
问题六:茯苓的作用,和食用方法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入药,有利尿、镇静作用 [药性]甘、淡、平、归肺、胃、肾经。 [药效] 败毒抗癌、利水化饮、健脾宁心。 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原料]获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经验方 【原料】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 饼。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 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 [作用]健运脾胃,渗湿止泻。小儿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 [评注]茯苓甘平,淡渗利水去湿,补脾益胃,与山药、大枣佐用,药性平和,滋补脾胃,除湿止泻之功更着 买回茯苓粉,按照2∶5的比例,与蜂蜜一起冲水,可以提高抵抗力,利水消肿。蒸制馒头、包子等面食时,可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匀一起蒸,或者将茯苓和山药、松仁、芡实、莲心一起和面,做成烙饼,对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此外,茯苓还可以做汤、泡酒,在500毫升的酒中,放100克茯苓,每天喝5―10毫升,具有宁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当归茯苓炖鸡汤:当归50克,茯苓20克,乌鸡一只,生姜一块,水适量,文火共炖,至肉烂 汤浓时,调味装盘即可食用。 ◆莲子茯苓糕 材料: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 做法:茯苓、莲子、麦冬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 功效:宁心健脾,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少食、神疲者。 ◆栗子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 做法:将茯苓洗净入锅,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止泻,适宜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者。 ◆山药茯苓肚 材料:猪肚1只,茯苓100克,淮山100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茯苓、淮山装入肚内,淋上黄酒2匙,撒细盐适量,扎紧口,入锅内加水慢炖至肚子酥烂;将猪肚捞出剖开,倒出茯苓、山药,冷却后烘干,研末装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取猪肚切片,适当调味后食用。 功效:补肾益胃,健脾渗湿,适宜于糖尿病患者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干鲜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两次食用。对感受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泻痢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神经衰弱都有一定的疗效。消食健胃心苓粥 桂心2g,茯苓10g,桑白皮3g,粳米100g。先煎茯苓、桂心、桑白皮,滤渣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剂,作早餐食之。主治饮食停蓄胃脘、上逆犯胃胸满、咳逆、欲呕、饮食不下等症。 祛湿解乏芡苓粥 芡实、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g,加水适量,同煎40分钟后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再加入洗净粳米150g,继续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调糖食用,连吃数日。主治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
问题七:茯苓怎么吃好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栗子粥
茯苓栗子粥[7]
5、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6、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茯苓饼
茯苓饼[5]
7、茯苓饼:茯苓200克,人参10克,面粉800克。二药分别研为细末,加食盐少许,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做成约重100克的饼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个。
源于《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原方称“丹”,实为点心)。本方用茯苓、人参补气益脾,以人参延缓衰老。用于补虚,抗衰延年。
问题八:茯苓粉怎么吃最有效 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确定具体的制作方法,一般适合水湿运行欠佳的人吃,其面可以用开水冲泡焖十几分钟再吃,也可以与米面合做饼蒸着吃,做粥要先浸泡湿润再往已开锅的水里放,及时搅开拌匀才好。
❻ 茯苓有哪些不同的食用方法
茯苓的外皮呈现黑褐色,里面是粉红色和白色茯苓,可以让我们身体免疫力变得更强,可以起到利尿,保护肝脏作用,生活中我们可以把茯苓和食材搭配在一起做成美味的食物,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茯苓不同的食用方法有哪些,想要了解的人就一起来看一下。
茯苓薏米饼
需要准备的食材有白面粉,薏米以及茯苓,还需要准备少许白糖,然后再研成细末,搅拌均匀以后压成饼状,放到锅里面蒸熟,这款食物特别适合儿童来吃,能起到调理脾胃效果。
茯苓栗子粥
需要准备适量粳米,几颗大枣,适量栗子,一些茯苓,把这些材料一起放进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水熬煮,可以把茯苓研成粉末状,等到米快要熟的时候就加进去搅拌均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茯苓麦冬粥
需要准备适量粳米,一些麦冬,茯苓,先把粳米放到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慢慢的熬煮成粥,然后再把两种中药材煎煮成汁,等到米半熟的时候加入,一同煮熟食。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也有了一定了解,除了有上面这些食用方法,还可以做成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薏米粥,茯苓开胃汤,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制作茯苓。
❼ 盘点茯苓可以保健的几种吃法
茯苓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因为茯苓是一种非常具有保健功效的食材,茯苓的吃法有很多不同的吃法,有着不同的保健功效,接下来,将为大家盘点茯苓可以保健的几种吃法,希望能给各位朋友们提供一些食用茯苓方面的参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莲子茯苓糕
做法:准备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加水和面蒸糕食用。有宁心健脾之功。
功效:服用莲子茯苓糕可以调理脾胃,适宜于心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茯苓酒
做法:准备六十克茯苓,一斤白酒。将茯苓泡入酒中,7天后即可饮用。
功效:服用茯苓酒能够利湿强筋、宁心安神。适用于四肢肌肉麻痹、心悸失眠等。
茯苓芝麻粉
做法:取茯苓、芝麻(以黑芝麻为佳)各等份。先将茯苓研成细末。芝麻炒熟,冷后研细粉。将二者混匀,贮于瓷罐内。每天早晚各取20~30克,用白水(或蜂蜜水)冲服。
功效:食用茯苓芝麻粉可以健脾益智、防老抗衰功效。经常服用可以起到延迟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等作用。
茯苓薏米粥
做法:茯苓15克,薏米60克。共研细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咳嗽痰多、胸膈痞满或风湿性关节肿痛的症状。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茯苓的吃法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不仅能够享受到独特的风味,更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调理身体,对于很多的病症,也可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需要来选择服用这些茯苓的食疗方,具体的做法可以参照本文的讲解来进行。
❽ 有关茯苓的两种保健吃法推荐
想必大家对于茯苓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保健功效的食材,茯苓的吃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吃法,有着不同的功效,接下来,将为大家推荐两种茯苓的保健吃法,希望能给各位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更加深入地了解茯苓这种保健食材。
茯苓菊花煲瘦肉
材料:准备适量的食养家茯苓、干菊花、黑芝麻、瘦肉、姜片、盐。
做法:
1、先将茯苓、干菊花冲净;黑芝麻洗净,稍浸泡;
2、瘦肉洗净,要斩大块,在开水里面过一下血渍;
3、在锅里放如清水,烧开后,放入茯苓、黑芝麻、瘦肉和姜片,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然后放入菊花,再煲20分钟,最后放入适量的盐和其它调味料即可。
功效:茯苓芝麻菊花煲瘦肉味道极其的鲜美,而且可以调理自己的脾胃,润肠燥,有效改善肠胃消化功能。
茯苓黑鱼汤
用料:准备十克茯苓、一斤黑鱼,盐适量。
制法:黑鱼宰杀后,将其清洗干净,加入适量清水和10个茯苓,煮沸后烙成浓汤,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茯苓黑鱼汤味道浓香,能够有效改善脾胃健康,而且可以消肿利水,滋润自己的肌肤,对于心烦失眠的症状,也可起到非常好的改善效果。
以上所介绍的这两种茯苓的吃法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不仅味道非常的鲜美可口营养也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调理滋补身体,大家可参照上文讲解的方法来进行制作,经常食用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茯苓的选择必须要保证优质,而且使用起来不可以过量适量即可。
❾ 茯苓怎么食用
茯苓食用方法有茯苓豆腐、茯苓粥、茯苓糕等等。
1、茯苓豆腐
将准备的茯苓粉和豆腐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的料酒、食盐调味后待用;胡萝卜清洗干净后切成均匀的块状待用;冬菇处理好后加入锅中炒至半熟待用;将豆腐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小火慢煮,然后将食材一起加入,最后加入调味品调味后即可出锅。
茯苓
茯苓(拉丁文:Poria)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
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