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教孩子正确的写字笔顺
如果我们老师从写字的起步阶段就重视孩子对汉字美的感受、领悟和表现能力的培养,那么孩子的字就会越写越好。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孩子还小,没关系,等长大了再练也来得及,那就错了。一个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要想改变,那是非常困难的。对写字来说,我们要关注的是这几个方面: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写快字的前提。我一直很强调正确写字姿势的养成,每一次提笔写字都要啰嗦:写字坐姿“人坐正,背挺直,足安分”;写字姿势“一拳一寸一尺”;握笔姿势“捏、顶、靠”。目的就是一个,让孩子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 2.注意笔画的轻重变化,写出笔锋。汉字的美,很大的因素是因为笔画有轻重变化,有笔锋。如横,有长横、短横之分,竖有悬针、垂露之分,而撇就更多了:平撇、竖撇、短撇、长撇等。写的时候,分寸的拿捏是很重要的,孩子初学,可能一时表现不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任由孩子写字像搭火柴棒那样随意书写。而是要把汉字美的标准树立在孩子的心间,并鼓励孩子努力去表现出来。 3.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摆好每个笔画的位置。如果说笔画是汉字的形,那么汉字笔画之间的断、连则是汉字的神韵所在。有的小朋友写的字单看笔画挺不错,但是合在一起就是没有味道,原因就是笔画和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摆的不够好。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借助田字格,让孩子通过田字格来感悟汉字笔画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字写好。 4.比一比,评一评,一个比一个写得好。有的老师认为多写就能让孩子把字记得更牢,写得更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孩子写字只要用心,课文后面生字表中的书写练习,加上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最多再写几个就可以了。关键是孩子要养成“不求快,而求好”的书写习惯。写好一个,自己和书中的范字比一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再写第二个。也可以伙伴之间互相评一评,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个还不够,为什么。其实,评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秀的地方,那么改进或发扬也就有了方向,写好字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 ①,右上有点后补 ②; 上包下时先外 ③,下包上时先内 ④; 三框首横末折 ⑤,大囗最后封底 ⑥; 分歧遵照《规范》 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 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汉字笔顺规则 一、基本规则 1、先撇后捺 : 人 八 入 2、先横后竖 : 十 王 干 3、从上到下: 三 竟 音 4、从左到右: 理 利 礼 明 湖 5、先外后里: 问 同 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 国 圆 园 圈 7、先中间后两边: 小 水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 衣 立 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 发 瓦 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 座 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 建 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凶 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同 用 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 医 巨 匠 区
Ⅱ 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笔顺
很多孩子在写字时不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常常会有倒笔顺的现象,无论是一二年级初学写字,还是五六年级写字已经熟练到一定程度,还是会有笔顺出错,甚至笔画也出错的情况。
汉字书写基本规则:
先横后竖:如“十”字。
先撇后捺:如“人”字。
从上到下:如“亏”字。
从左到右:如“代”字。
先外后内:如“同”字。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囚”字。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
补充规则:
1.带点的字。
点在正上先写点,如“主”。
点在左上先写点,如“问”。
点在右上后写点,如“犬”。
点在里面后写点,如“凡”。
2.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左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如“厌”。
右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如“匀”。
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如“远”。
3.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开口向上,先内后外,如“凶”。
开口向下,先外后内,如“同”。
开口向右,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
易错的笔顺:
“忄”先写两点,最后写竖(注意和“小”字区分,“小”先写竖钩,后写两点)。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火”字先写上面两笔,最后写人字。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该字和“及”字的字形相近,但是笔顺却完全不同。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
“噩”字的横、竖写好后,接着写上边的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
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犬、瓦”等。“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Ⅲ 幼儿园大班田字格生字怎么教笔顺
幼儿园大班田字格生字教笔顺的标准格式为:
1、关注竖中线
(1)中竖居正
(2)首点居正
(3)交叉居正
2、关注字头
(1)人字头(人):撇画起笔在字的中线上
(2)文字头 :上点居正,要写在竖中线上
(3)宝盖头(宀):上点居正,写在竖中线上
(4)“学字头”与“常字头”:与宝盖头类似
(5)草字头(艹):竖中线在两竖中间,下合处正在字的中线上
(6)山字头(山):中竖平分底横,通过字的中线
(7)“春字头”与“卷字头”:撇画从竖中线上起笔
(8)竹字头(竹):中缝要通过字的中线
(9)雨字头(雨):中竖要通过字的中线
(10)左偏旁:左偏右主一般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右面部分应延伸至竖中线左侧一些.
3、关注字底
(1)土字底:竖画要通过竖中线
(2)女字底:撇折与撇的交叉点要写居字的中线上
(3)弄字底:竖中线应在撇竖中间
(4)木字底: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5)四点底(灬):竖中线左右两边各占两点
(6)心字底(心):中点要写在竖中线上
(7)皿字底(皿):竖中线要通过四竖中间
4、标点符号在田字格的规范书写
(1),。;:等标点写在左下格
(2)引号、括号写在靠近被引内容那边
(3)破折号、省略号写在田字格正中靠下
(4)问号、叹号写在田字格正中
Ⅳ 笔画顺序口诀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1、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2、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
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
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
3、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Ⅳ 生字的笔顺怎么写
生字的笔顺1. ノ(撇)、2. 一(横)、3. 一(横)、4. 丨(竖)、5. 一(横)。生字的音节是sheng,用生字组词可以这样说:学生,生气,生日,生活,生字。
Ⅵ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口诀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口诀如下:
1、先横后竖:十。
2、先撇后捺:八。
3、从上到下:二。
4、从左到右:明。
5、先外后里:句。
6、先外后里再封口:国。
7、先中间后两边:小。
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汉字的传统笔顺及各地区标准笔顺皆存差异。中国内地的笔顺标准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传统笔顺,古代广泛使用,现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使用。使用者主要为懂得书法的学者,故也被称作书法的笔顺。
通过研究民国以前的书法作品,特别是着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得出笔顺已有了公认的规定。这些笔顺大多遵从字源、字形结构、字形变革或古法。
汉字
汉字(拼音:han zi,注音符号:厂马P),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