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使用方法

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0 10:09:53

如何用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矿粉比表面积

先用标准粉标定出K值,标准粉空隙率是0.5,而矿粉的空隙率是0.53.知道矿粉的密度,算出称量,称量等于密度乘以量筒体积,再乘(1-空隙率)。称好试样按比面积测定方法测定。直接出结果。

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采用静态容量法测量原理,其通过控制样品管中的平衡压力直接测得吸附分压,通过气体状态方程得到该分压点的吸附量。

(1)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矿粉一般是指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粉碎加工后所得到的料粉,如铁矿粉,是指将不同类型含铁矿如褐铁矿,磁铁矿等粉碎球磨磁选后,所得的不同含铁量的矿粉。

普矿粉含铁为60-68%,超精矿粉为70-72%,而铁粉指相对含铁量比矿粉高,是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如还原法、水或气雾化法、机械粉碎法、电解法、熔盐分解法、蒸发冷凝法等获得高品位,并达到使用要求的粒度的颗粒状铁粉。

㈡ 全自动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怎么用啊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水泥比表面积作业指导书

1、原理

用一定量的空气通过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水泥的比表面积。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可自动检测水位、自动计时、自动测温、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可避免人为误差。

2、试验设备

2.1烘干箱

控制温度灵敏度±1℃。

2.2电子天平

分度值为0.001g,最大称量200g。

2.3滤纸

采用符合GB/T1914的中速定量滤纸。

2.4汞

分析纯汞。

3操作步骤

3.1水位调整

将仪器放平放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此时如果仪器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Errl,表示玻璃压力计内的水位未达到最低刻度线。可用滴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一滴的滴入清水,滴水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仪器左侧显示屏,至显示good时立即停止加水,表示水位已正常。打开仪器如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good”,表示水位正常不用调整。

3.2漏气检查

用随机配送的橡胶塞塞紧压力计锥形接口,设定必要参数然后起动仪器,仪器自动停止后,仔细观察液面是否有降落,无降落为正常。否则应找出漏气点予以密封处理。

3.3料层体积的标定(水银排代法)

3.3.1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料筒中,用细长棒压平到穿孔板上。

3.3.2装满2.4要求的水银,用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料筒口平齐,并保证没有气泡空洞存在。

3.3.3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至称量值相差不超过0.05g,记下水银质量P1(g)。

3.3.4从料筒中取出一片滤纸,将约3.3g的p.o42.5天鹅牌水泥装入料筒中,再放入一片滤纸,按规定压实料层。

3.3.5将料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按上述同样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至称量值相差不超过0.05g,记下水银质量P2(g)。

3.3.6按下式计算料层体积V(cm3)

V=(p1-p2)/p水银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并予以记录。

不同温度下水银密度p水银见下表:

温度℃

8

10-12

14-16

18-20

22-24

26-28

30-32

34

p水银g/cm3

13.58

13.57

13.56

13.55

13.54

13.53

13.52

13.51

3.4仪器常数K的标定

3.4.1将比表面积标准粉在110±5℃烘干箱中烘干1小时,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混匀。

3.4.2按下式确定标定用标准粉量

W=ρV(1-ε)

其中:W应称取的标准粉量g,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ρ标样密度g/cm3;V料层体积cm3;ε空隙率取0.530。

3.4.3将料桶放在金属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推杆按到穿孔板上并保持滤纸平整,通过漏斗将称好的标准粉装入料桶中,用手轻摆料桶将标样表面基本摆平,切忌不要振动料桶,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转边将滤纸推入料桶至捣器与料桶顶边完全闭合。从金属支架上取下料桶,在其锥部的下部均匀涂上少量黄油,将料桶边旋转边压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直至旋转不动。

3.4.4.按仪器操作面板上[K值]键,K值键亮,再按[选择]键,此时显示一的数码管会闪烁,按[△]或[▽]键逐位调整将标准粉的比表面积值键入显示一,再按[选择]键,显示二逐位闪烁按[△]或[▽]键逐位调整将标准粉的密度值健入,再按[选择]键,数码管停止闪烁。然后按[测量]键,仪器自动起动并完成全部测量工作。结束后,自动记忆K值,但应将K值记录下来,以备必要时对比、键入。

3.4.5K值的键入

无论何种原因,仪器中所记K值为错时,可在待机状态下,按[选择]键,然后按[△]或[▽]键逐位将所记录的K值键入,再按[选择]键,仪器重新记忆新K值参数。

3.5比表面积(S值)测定

3.5.1按3.1、3.2进行水位调整和漏气检查

3.5.2测定水泥密度

按GB/T208分别测定P·O42.5、P·S·A32.5水泥密度

3.5.3按3.4.2确定被测水泥称样量,其中ρ为被测水泥密度,一般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取一定值,一个月测定更新一次。

3.5.4按3.4.3制作试样,将装有被测水泥的料桶连接到“U”形压力计上。

3.5.5先按[S]键,再按[选择]键,则显示二逐位闪烁,按[△]或[▽]键,将被测水泥密度值逐位调整键入,再按[选择]键确认,按[测量]键,仪器自动完成测量过程,显示并记忆被测水泥的比表面积值。

3.5.6历史数据察看

在待机状态下,按[▽]键,可由最后一次测量的结果向前察看历史测量的比表面积值(可记录50次测量结果,超过时将从第一次开始覆盖)。

3.6结果处理

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m2/kg.

㈢ 水泥比表面积测试 如何做 用的是全自动的测定仪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二、仪器设备
Blaine透气仪,透气圆筒,穿孔板,捣器,压力计,抽气装置,分析天平

三、试验步骤
1、试样准备
1)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2)水呢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确定试样量。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为0.500±0.005。
3、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按规程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4、透气试验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四、试验结果计算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Ts^0.5)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ηs^0.5)/[(Ts^0.5)*(η^0.5)]
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Ss-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
T-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s-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ηs-标准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不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Ts^0.5)*(1-ε)*(εs^1.5)]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ηs^0.5)/[(Ts^0.5)*(1-ε)*(εs^1.5)*(η^0.5)]
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εs-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各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ρs/[(Ts^0.5)*(1-ε)*(εs^1.5)*ρ]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ρs(ηs^0.5)/[(Ts^0.5)*(1-ε)*(εs^1.5)*ρ*(η^0.5)]
ρ-被测试样的密度(g/mL)
ρs-标准试样的密度(g/mL)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
1.加水:接通电源,按复位键,仪器显示LL-,并闪烁,往U形管右边放入浮球,当浮球接近最下面的光电开关时,改用滴管加水,当仪器显示温度(如20℃),表示水位已够。
2.仪器的漏气检查,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
检查方法: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胶塞与玻璃管需用凡士林密封),按[测定]按钮0.5秒,显示器[cd-],然后连接按[确认]按钮直到气泵抽气,气泵停止后,用手表计时,在5分钟之内液面如未明显下降,显示器仍然显示[cd-],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
3.试验步骤:
(1)插上单相电源线,并打开电源开关,这时仪器面板显示LL-并闪烁,提示你灌水。
(2)用漏斗灌水入U形管,等液位快接近光电开关1时,改用滴管滴水,直到LL-停止闪烁并变成相应温度显示为止(温度为室温如显示18℃)。
(3)放上水泥试样,按住[测定]按钮,约0.5秒左右,显示板上将显示cd-。然后按[确认],进入仪器常数输入,这时你可以看到你所标定的仪器常数K,如果你不修改可按住[确认]按钮0.5秒跳过输入 ,跳过后显示板将显示你上次所输入的水泥密度,如果修改水泥的密度,输入方法同前,不输入可按[确认]按钮0.5秒跳过,然后电磁泵自动打开,自动计时,最后显示待测水泥试样的比表面积。
4.按复位键重复下一次试验。

㈣ 实验三 比表面积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表面积测定仪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2.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吸附理论。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F-Sorb3400比表面积测定仪,氦氮气瓶及液氮杯,标准样品,感量为0.0001g天平,烘箱,玻璃容器若干。

三、实验原理

比表面积是颗粒的基本性质之一,比表面积的大小严重影响颗粒的活性和非金属矿的表面改性,比表面积的大小是非金属矿改性和利用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的理论基础是BET吸附理论。在物理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范德华力。当气相中的吸附质分子被吸附在多孔固体表面之后,它们还可能从气相中吸附其他同类分子,吸附是多层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吸附平衡。物理吸附发生时,吸附质几乎完全覆盖固体表面,根据单分子层吸附量和一个吸附分子的占有面积能够求得固体比表面积。

实验用到的仪器根据BET理论和气相色谱原理研制而成的。测试比表面积用到两种气体He和N2,分装于不同的高压气瓶中(He用作载气,N2用作吸附)。使用时,按比例混合;当混合气通过样品管,装有样品的样品管浸入液氮中时,混合气中的N2被样品表面吸附;当样品表面吸附N2达到饱和时,撤去液氮,样品管由低温升至室温,样品吸附的N2受热脱附(解吸),随着载气流经热导检测器的测量室,电桥产生不平衡信号,利用热导池参比臂与测量臂电位差,在计算机屏幕上可产生一脱附峰,计算脱附峰的面积,就可算出被测样品的表面积值。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

式中:As——比表面积,m2/g;

vm——单位吸附剂质量上单分子层吸附质质量,g;

N——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mol-1;

am——一个氮分子的面积,0.162nm2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清洗并烘干试样管。

(2)将待测试样置于U形管中,在120℃,惰性气氛下,预处理2~4h。

(3)选择与被测样品表面积接近的标准样品。

2.比表面积测试

(1)将被测样品装入试样管,被测样品装入量不得超过试样管容积的2/3,且不得出现挂壁现象。

(2)检查仪器是否漏气,若两个流量计差值超过10mL/min,则表明出现漏气现象,需进行停机检查。

(3)开启通气阀门,将He和N2压力均设置为0.16MPa,保持通气超过5min;若仪器设备长期未使用,可适当延长通气时间。

(4)打开电源,调整电压调整旋钮,将电压调整在12~14V,确保电流表指示为100mA。

(5)打开计算机测试软件,在设置窗口输入样品名称、质量等信息。

(6)将液氮倒入保温杯中,并放入升降托盘上,按动上升按钮,使保温杯上升,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始吸附测量。

(7)点击软件端工具栏→吸附,显示器显示吸附波峰;当数显屏显示数字0或长时间停留在接近0的数字时,点击吸附完成。

(8)升温解吸:按动升降托盘的下降按钮,将盛有样品的保温杯放到最低;等待2s后,点击软件中脱附按钮;当数显屏显示为0时,解吸完成。依次进行其他样品测试,软件自动给出比表面积数据。

(9)关闭设备顺序:断电→关闭分压阀→关闭总阀。

五、数据处理

1.记录计算机软件端显示样品比表面积数据。

2.运用吸附理论分析比表面积大小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㈤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漏气检测怎么做,要详细步骤,能解决50+分数报酬奉上

SZB-9型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 是河北省虹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新一代主要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 产品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8074-2008》标准要求。

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定义与原理 1.水泥的比表面积,以1克水泥所含颗拉的表面积表示,其单位为厘米[2]/克。 2.水泥的比表面积,主要是根据通过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的空气流速来测定。因为对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其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是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函数,也决定了空气流过水泥层的速度,因此根据空气流速即可计算比表面积。

关于 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目前市场流通的型号:为DBT-127,SBT-127,SZB-5,自动比表面积仪已不能满足新标准的技术指标,测试中各种数据不符合新标准要求,测定出的结果不准确。对此我公司新开发研制的SZB-9型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完全按修改后的新标准要求生产,自动化成度高,液晶蓝屏显示,汉字与报警提示操作,全轻触键触摸,自动测量全过程,自动记忆50个所测量的比表面积值,同时可记忆当时的测量日期、时间。使用方便、快捷、准确等特点.(该仪器可以配置微型打印机)。

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仪器 3.试验仪器采用透气仪,仪器的装置见图1、2和图3。其构造主要包活四个部分。(1)圆筒(图4):放置水泥粉未试样用,为一内径25.1±0.1毫米的钢质圆筒1,断面相当于5厘米[2]。在圆筒内壁下部有一凸边上面放有一穿孔圆板2,下面为螺旋底盖3,旋紧在圆筒底部,在穿孔板以下圆筒壁上装有一个通气管4。穿孔板为一钢质薄板厚2毫米,直径25.1±0.1毫米,具有90个孔,孔径1.2毫米,均匀分布在板面上。(2)捣器(图5):为捣实圆筒内试料至一定体积时用。由圆柱捣体1、支持环2及把手3组成。捣体中心有垂直于底面的通气道,捣体的大小应与圆筒内径相适应,可自由伸人,其与圆筒壁接触的空隙应为0.1毫米。支持环与捣器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应当是:当捣体伸人圆筒内,当支持环与圆筒口相接触时,捣器底面至穿孔板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5±0.5毫米。(3)气压计(图6):由内径5毫米高250毫米的玻璃管制成。气压计的一端是开口的,具有直径为28毫米的整个扩大部分1,另一端连接负压调整器和圆筒,具有直径为26毫米的两个扩大部分2。上面的扩大部分用以测定比表面积大的粉未,下面的扩大部分用来测定比表面积小的粉末。两个扩大部分上下的细颈上,均刻有标记(B,C,D),气压计中注入带颜色的水。(4)负压调整器(图7),为高310毫米,直径38毫米的玻璃容器1。容器内插入固定的排水管3,容器侧面带有一个三通管2,用以连接仪器其他各部分。容器内注入饱和的食盐水。食盐水的量,必须使抽气时气压计中的水位能升至规定的高度A。除以上四部分外,还需备有抽气球、中性密度定性滤纸、精确至1℃的温度计、精确至0.5秒的秒表。

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技术参数】
1、透气圆筒内腔直径 :φ12.7mm
2、透气圆筒内腔试料高度 :15mm
3、穿孔板孔数 :35
4、穿孔板孔径 :φ1.0mm
5、穿孔板厚度 :1 mm
6.计时范围:0.1秒-999.9秒
7.计时精度:<0.2秒
8.测量精度:≤1‰
9.温度范围:8-34℃
10.比表面积值S:0.1-9999.9cm2/g
11.适用范围:GB/T8074-2008所规定的范围

12 、电磁泵功耗:<15VA
13、 电磁阀工作电压:12V
14、电源功率:220V 50Hz 20W
15、外型尺寸:480×230×190mm
16、净重 : ≈ 6kg

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仪器的校准 4.仪器漏气的检查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抽气,关闭活塞,在5分钟内液面如未下降,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否则必须找出漏气处加以密封。 5.圆筒中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代替法测定料层体积。先在圆筒中穿孔板上填二片滤纸,然后在圆筒中汪满水银,用薄玻璃板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克,重复几次测定,使数值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在上面,用捣器压实试料层,压到规定厚度即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再把水银装满圆筒压平,同样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测定,至水银重量不变为止。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厘米[3])按下式计算: P1-P2 V=————Υ水银式中:P1——未装试料时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克); P2——装试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重量(克);Υ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克/厘米[3])见表1。试料层体积的测定,采取二次相差不超过0.02厘米[3]的平均值,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该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以避免由于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亦应重新校正)。 6.仪器常数的测定用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按第8、9、10、11各条规定的操作方法,分别测定空气流过水泥层而进入气压计上下两个扩大部分所需的时间,然后按12条计算公式算出相应的仪器常数K上和K下。仪器常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该重新校正:(1)圆筒内试料层体积改变时;(2)应用滤纸的种类和质量改变时。仪器常数,至少应采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每次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别不得超过2%。

全自动勃氏透气比表面测定仪试验前,观察气压计中颜色水静止时的液面,是否保持与测定仪器常数时的波面一致(即图6标记E),否则须予以调整。四、试样的制备 8.检验用的水泥试样,必须先在烘干箱中,以110±5℃干燥1小时,然后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9.装人圆筒中的水泥的重量,应使在捣器捣实后,恰能达至所规定的体积,其重量可按下式算出: P=Υ·V(1-m)式中:P——水泥称量(克);Υ——水泥比重; V——圆筒中试验用的试料层体积,亦即圆筒的有效体积(厘米[3]); m——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水泥层空隙率规定采用m=0.48±0.02。注:如果按上列公式算出的水泥重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者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变更空隙率以减少或增添水泥称量。 10.水泥装人圆筒内的方法如下:将穿孔圆板安装于圆筒内,上面铺口张圆形滤纸。将称量好的水泥(精确至0·01克)放人圆筒内,在桌面上以水平方向轻轻描动圆筒,使水泥层表面平坦,然后在水泥层上再铺一张圆形滤纸,以捣器均匀捣实试料至支持环紧紧的接触到圆筒边并旋转一周为止。然后将捣器抽出。注:滤纸不得重复使用。五、测定方法 11.将圆筒中称量的水泥捣实后,打开仪器阀门。用抽气球抽气,使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图0中刻度A处)。关闭阀门,当液面下降到B处时,开始计时,当液面徐徐下降到C处时,记下液面从B到C所需的时间,及试验时的温度。这样重复测定二次。注:当液面从B至C所需时间小于35秒时,就应采用下面的扩大部分,记录液面从C到 D所需的时间。在计算时用下面扩大部分的仪器常数K下计算。六、计算 12.按下式计算比表面积 K m[3] 1 S=——·(—————)1/2·(——)1/2·(T)1/2Υ (1-m)[2]μ式中:S——水泥的比表面积(厘米[2]/克); K——仪器常数,根据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对两个扩大部分,分别进行测定,上面扩大部分的仪器常数为K上,下面扩大部分的常数为K下;Υ——水泥的比重; m[3] m——压实后水泥层的空隙率,(—————)1/2可由表2查得, (1-m)[2] T——气压计中液面经扩大部分从B(C)下降至C(D)所需的时间(秒);μ——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泊), 1(——)1/2见表1。μ 13.如果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中,采用的空隙率与测定仪器常数时所用标准试样的空隙率一致,而且温度相差在±2℃范围内时,则计算公式可简化如下: Ss·Υs(T)1/2 S=—————————Υ·(Ts)1/2式中:Ss——标准水泥样的比表面积(厘米[2]/克);Υs——标准水泥试样的比重; Ts——标准水泥样测定时,气压计中液面由B(C)下降至C(D)所需的时间(秒)。 14.水泥比表面积由二次试验的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应精确至10厘米[2]/克,10厘米[2]/克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计。每次试验结果与所得平均值的相差不得超过±2%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以误差在2%以内的二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来确定。

你答应给我报酬的哦

㈥ 勃氏比表面积测定仪的操作规程

1、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透气筒内,用推杆的大端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正地放在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表面与园筒上口平齐,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的质量p1;
2、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然后加入适量的粉料,再盖上一层滤纸用捣器压实,直到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为止。取出捣器,再在圆筒上部空间加入水银,同上述方法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再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质量p2;(精确至0.05g)
3、试粉层体积的测定,至少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 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或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1、将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并不能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先关闭压力计臂上的旋塞,开动抽气泵,慢慢打开旋塞,平衡地从型管中抽出空气,直到液面上升到最上面的一条刻度线时关闭旋塞和气泵。当压力计的液体凹月面达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达到第三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第二、第三条刻度线时的秒数并记下试验时温度(℃)。 根据GB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阅读全文

与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