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针灸埋线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请由专业医生操作 仅供参考 本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穴位埋线器材和穴位选择
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约12~15cm,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
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如哮喘取肺俞,胃病取脾俞、胃俞、中脘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一次。
穴位埋线操作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cm放入针头内埋穴位,操作方法如上。
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一般约1cm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度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左手即将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cm,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穴位埋线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穴位埋线术后反应
1正常反应
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度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2异常反应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烧。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了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拇指不能背屈。如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
附注 既然楼主也是学习中医 就应该非常清楚 中医的针灸同样是在基础理论 经络学说的指导之下完成,辨证取穴 辨病取穴 等 具体腧穴就没办法说了 只是给你一个建议 肥胖症多从调理脾胃入手 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❷ 人的睡眠周期是多少
那周期基本上是6-10个小时。三、微创埋线治疗
2.操作要点
每次根据症状选5~10穴,背部心俞、脾俞等提捏进针,向脊柱方向植入线体,其他穴位直刺植入线体。鸠尾穴可因不同的方向和深度而分别损伤心脏和肝脏。刺该穴时,宜针尖略向下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以不刺穿腹膜为准,进针时宜手法轻柔,不可强刺激。安眠穴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可直刺进针得气即止。
四、临证经验
1.辩证分型治疗失眠
以神门和三阴交为主穴。辨证分型取穴心脾两虚型取心俞、牌俞、心肾不交型取心俞、肾俞、太溪;牌胃不和型取胃俞、足三里;肝阳上扰型取肝俞、太冲;心胆虚怯型取心俞、胆俞。
2.赤医穴治疗失眠
赤医穴(第6胸椎棘突最高点上缘以及向上数1个棘突的上缘)、后合谷(手背第1、2掌骨基底前方凹陷中)、大椎、曲池。背部穴对准穴位呈45角进针,曲池用直刺注入线体,后合谷穴进针后沿第2掌骨掌侧向中指掌指关节方向斜刺1.5cm,注入线体。
3.头部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治顽固性失眠
取头部穴位百会、神庭、四神聪、安眠1号(位于风池和风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将2-0线体装入一次性9号埋线针,斜刺入穴位,深度与毫针刺法相同,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出针后用创可贴贴敷针眼。每天在下午4:00左右实施治疗,2周治疗1次,30天为一疗程。
同时配合足底按摩: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先嘱患者用热水浴脚10min,在全足按摩的基础上,重点按摩足部大脑、额窦、垂体、安眠点腹腔神经从等反射点,以及甲状腺、胃、肾、输尿管膀脆等反射点。按压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操作时间为30min,操作完毕嘱患者饮白开水300~500ml。于下年4:00左右实施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30天。
4.埋线和腹针治疗失眠症
主穴:复溜、心俞、肾俞。配穴:
①心脾两虚:阴陵泉、足三里、天泉。
②阴虚火旺:三阴交、气穴、支沟。
③心虚胆怯:天泉、阳陵泉、胆俞。
④肝郁化火:阳陵泉、三阴交、肝俞。
⑤痰热内扰:丰隆、足三里、合谷。
以上均双侧取穴,每次治疗主配穴各取一对,交替使用。每7天埋线1次,4次为1个疗程,5周统计治疗结果。配合腹针:按腹针疗法的八廓定位法取穴:中脘、关元、左上风湿点、左下风湿点、右上风湿点、右下风湿点、左大横、右大横。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0.25mmX40mm不锈钢毫针,诸穴均直刺,肌薄处刺约0.5寸,肌厚处刺1~1.2寸,施轻缓手法,只捻转不提插,每次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腹针治疗穿插于埋线治疗间隙。
❸ 穴位埋线疗法的常用工具
1.埋线针
(1)改装的埋线针具改装的埋线针常用不同型号无菌注射器结合毫针改装。
(2)一次性使用无菌埋线针市售一次性无菌埋线包由一次性无菌埋线针、羊肠线、塑料托盘、无菌纱布、剪刀、镊子、手套、口罩、密封套等组成。
2.埋藏线
埋藏线常用羊肠线或可吸收的外科缝合线或特制的蛋白线等,有的将药物和埋藏线相结合制成药线进行埋藏。
❹ 一次性使用埋线针
一次性使用埋线针。
智象牌埋线针
智象牌无菌埋线针/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埋线器/注线针/埋线针厂家
规格:6号、7号、8号、9号、11号、12号、16号
包装:50支/袋 200支/小箱
具有以下产品特点:
1、智象牌埋线针针尖锋利、超斜面设计,以保证穿刺性能强;
2、针尖经特殊加工,进针快速、顺滑无涩感,有效地减轻进针痛感
3、采用进口医用304AAA级并符合GB18457-2001中规定的奥氏体不锈钢管要求;保证临床的使用的穿刺力度; 弹性不易折断。内外壁均光滑,损伤小
4、可单手操作,圆形扣入帽,进针准确、安全性好;
5、EO环氧乙烷灭菌处理,所以不存在接触交叉感染的问题;
6、 安全性好,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推广。
智象埋线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埋线疗法打开一道非常方便之门,成为埋线疗法安全有效的技术工具。使针灸埋线专业医师和爱好者爱不释手。促进城乡各级医疗部门及美容院开展埋线疗法。
[使用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已消毒的线体,放置在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贴上敷贴。
❺ 埋线针的使用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3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