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用油分几类,所含成分是什么
食用油的分类 一、食用油的分类
分为三类:
动物油
植物油
微生物油脂
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
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茶籽油、橄榄油、米糠油、芝麻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这此植物油在中国市场上均有产品在超市内销售。
微生物油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目前没有直接用作烹调油。但在保健食品和食品中有用作原料,如在婴儿奶粉中加入的AA,和DHA,就有来源于微生物油脂的。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调和油,目前市上的调和油产品是由多种植物油调和而成的产品,不同厂家生产的调和油用的原料也有差别。
二、食用油中的营养成分
食用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甘油三酯(脂肪),维生素E,植物甾醇。特别是精炼后的的食用油,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就是以上三种。
而脂肪(甘油三酯)约占食用油的99%以上,甘油三酯是由甘油(约10%)和脂肪酸(约90)组成的。所以关注食用油的营养就要关注脂肪和脂肪酸的营养。
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决定了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其营养不一样。
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和。在植物油中含量很高,以小麦胚芽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其次是玉米油和大豆油。其它常见的植物油维生素E的含量比以上三种植物油来说要低很多。维生素E的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抗衰老。
植物甾醇(又叫植物固醇),是和胆固醇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因为植物甾醇进入人体内后,可以与胆固醇竞争,这样就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所以植物甾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三、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不含不饱和化学键。
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含不饱和化学键。在自然存在的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含有双键(或烯键)的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一个双键的脂肪酸。(如油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两个及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需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两种。
在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距竣基最远的双键是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的称为ω-3脂肪酸,是在倒数第6个碳原子的称为ω-6脂肪酸。
四、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油脂)、矿物质、维生素、水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油脂)其在人体内提供的热量如下:
碳水化合物:4 kcal/g(4千卡每克)
蛋 白 质:4 kcal/g(4千卡每克)
脂 肪: 9 kcal/g(9千卡每克)
注:1 kcal=4.184 kJ(1千卡等于4.184千焦)
油脂(脂肪)对人体有的营养价值?
1、供给人体热量
2、供给必需脂肪酸
3、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消化吸收
4、增加食物美味与饱腹感
六大营养素要均衡地摄入,人体才更健康。这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的网站(关于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五、关于脂肪和脂肪酸的营养摄入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20-30%,其中饱和脂肪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10%,多不饱和脂肪10%,(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4-6):1。
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用油的摄入量是25克。
所以大家在使用食用油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量的摄入,也要注意脂肪酸的比例。
因此推荐大家食用调和油,特别是食用脂肪酸均衡的食用调和油,如0.27:1:1的调和油。
六、关于压榨和浸出
六、关于压榨和浸出
压榨法和浸出法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压榨法就是人们印象中的用物理压榨的方式“榨油”,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榨出油的各种成分保持较为完整,但缺点是出油率低。而浸出法则是将一种被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俗称六号轻汽油)的原料与粉碎后的油料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行油脂的抽提,这种方法相对产油率较高,成本较低,但成品油中可能存在微量溶剂残余。 不过经过精炼后的食用油溶剂已经被去掉了,特别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不用担心溶剂残留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压榨制油工艺比浸出法制油工艺更先进,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理解。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无论哪种工艺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七:关于转基因
凡是允许在中国销售的转基因食品,都要通过国家农业部转基因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和相关检验机构的严格评审、检测,已经通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食品,由国家农业部颁发安全合格证书后,方能投入进行食品加工。从营养安全的角度讲,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证据,也没有出现因此引发的食品安全纠纷。那么,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在营养上是否有区别呢?要求营养成分绝对相同是不可能的,但二者的差异不会超过允许范围。也就是说,同一品种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其营养成分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目前市场销售的大豆色拉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不是转基因的非常少。但是任何一种作物被确定是否用转基因技术改造时,首先要对该种作物本身进行安全性评价,要确保其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说,花生对极少数人有过敏性,所以不能考虑花生作为转基因对象。有些人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在食品或农作物中加了个叫基因的东西。其实我们吃的任何东西都是由成千上万基因组成,传统品种改良通过杂交,实际也是基因的交换,并且杂交是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交换,而基因技术是定向改造生物,跟杂交育种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效率更高罢了。转基因食品至少有两点好处,一可以减少农药残留,二可以强化某些营养成分。当然,目前对于转基因食品,也有专家持谨慎态度。也许以后会有更多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餐桌上,也许会被其他食品所替代。
目前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就有两千多万吨,基本上是转基因的,而这些大豆生产出的大豆油只有四五百万吨,而另外的一千多吨在哪里呢?是做成了各种饲料,喂猪牛羊鸡鸭鱼等,我们天天都在吃这些动物的肉,所以说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食用与转基因有关的食品。所以我们几乎没有人是可以不接触转基因食物的。
同时我们国家也在采用转基因的手段来改进其它的农作物,这些农产品可能在市场上也有出现的。
我认为:在选择食用油时根本就不要考虑是否是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问题!
八、关于维生素A强化的食用油
维生素A的缺乏是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营养调查发现中国居民是缺乏维生素A的。也就是说从中国居民的维生素A平均摄入量来看,离推荐的需要摄入量还差很多。 特别是边远的农村和5岁以下的小孩缺乏最为严重。
但维生素A的毒性也是非常大。过量摄入是对身体也不好的。所以在食品中强化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维生素,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好,所以食用油是维生素A强化非常好的食品。而且人对食用油的摄入不会象很多其它食品一样,会大量的过量。这样维生素A的摄入量也就比较稳定不会太过。
在国标14880《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维生素A强化的量为4000ug-8000ug/kg油。
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为了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在推动中国的营养强化工作,主要推动的是在面粉中强化B族维生素,在酱油中强化铁,在食用油中强化维生素A。所可靠消息,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计划在几年以后要推动国家立法强行规定在所有食用中必需强化维生素A。
目前在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是福临门的维A油和金龙鱼的AE大豆油。建议大家也可以偿试一下这两种油,特别是喜欢大豆油的朋友,这两种油是不错的选择。
九、关于胆固醇
因为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和专家多年来对胆固醇的危害宣传过多,大家一提到胆固醇就会远离它,这里我要纠正一下。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如果没有胆固醇,人是不能生存的。
胆固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HDL)。LDL是负责把脂肪从肝脏运送到血管壁,而供给细胞脂肪。HDL是负责把血管壁多余的脂肪运回到肝脏。如果当LDL太高时,血管壁的脂肪太多,就会使脂肪在血管壁堆积,堵塞血管,从而引起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所以有人把LDL叫坏胆固醇,有人把HDL叫好胆固醇。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每天胆固醇的摄入不要超过300mg。
因为中国居民目前胆固醇的摄入普遍偏高,所以大家都在讲胆固醇的坏处,而不讲它的作用。
对于以下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大家要适量地摄入,不要吃太多。
�6�1 蛋类:蛋类的蛋黄,如鸡蛋黄、鸭蛋黄、咸蛋黄、皮蛋黄等。
�6�1 动物内脏:脑、腰、肝、肠等。
�6�1 海产类:墨鱼、鱿鱼、虾膏、蟹黄、鱼子、鱼头等。
�6�1 油类:奶油、牛油、鸡油、猪油等。
常见高胆固醇的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见下面的网页
10、关于食用油中的脂肪问题
食用油中的绝大部分成分都是脂肪,有人说某某植物油脂肪含量高,某某植物油脂肪含量低,这些说法均是不科学的。
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某某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某某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
而大家也不要对脂肪产生恐慌,人体是需要脂肪的,人每天需要从外界摄入的脂肪大约是72克左右。因体力劳动的强度而有所不同。
脂肪是要适量的摄入,不要太过,但如果人不吃脂肪,也会对身体不好的!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是25克。
核桃油是以核桃仁为原料压榨而成的食用植物油,同时核桃油也被称作为东方的橄榄油,可以看出核桃油是一种口感清淡、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食用油,而且核桃油有非常多的作用,那么核桃油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呢?该怎么用呢?
核桃油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可以直接食用或者当做蘸料来食用,每天早上空腹饮用5ml的核桃油对身体有好处;
第二、在炒菜时使用,核桃油可以用来烹炒食材,但是油温不可以太高,也不能用来油炸,否则会破坏核桃油里面的营养物质,造成营养物质流失;
第三、加到其他饮品里面,可以直接把核桃油倒到酸奶、牛奶、果汁中,使得口感比较容易接受,营养更加丰富;
第四、拌进沙拉和凉菜里面,比如黄瓜、菠萝、水果沙拉等,可以直接把核桃油倒到里面后搅拌再食用;
第五、核桃油还可以用来烘焙,味道比奶油更好,而且更加的香醇,但是烘焙时温度不能高于160度。
总而言之,核桃油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既可以用来直接饮用,也可以用来炒菜,而且核桃油还可以美容养颜、补脑健脑、促进骨骼发育,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比较适合,所以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多选择食用核桃油。
③ 食用油的分类
有以下几种分类: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3)食用油的原料及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挑选食用油的方法:
1、看种类
有人觉得花生油很香,就一直买花生油吃;也有人觉得贵的油才是好油,所以坚持只买橄榄油。其实,没有一种植物油是完美的。要根据自己的烹饪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油。
2、看大小
不少人喜欢买大瓶的油,一方面是价格实惠,另一方面是为省去频繁买油的麻烦。但是,大瓶的油开封后,如果存放不恰当或放太久,品质会下降甚至变质,再去闻一闻,可能会有一股哈喇味。
3、看工艺
植物油从制作工艺来看分两种:压榨油和浸出油。国家规定制作食用油使用的正己烷必须是食品级的,经过一系列重金属脱除处理,其有害金属残留量都非常低,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因此,两种油都可以挑选。
4、看酸值
酸值是衡量植物油酸败程度的一项指标。酸值越大,说明植物油越容易氧化变质。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酸值越小越好。例如,对于精炼橄榄油来说,它的酸值虽然比初榨橄榄油低(因为精炼可以使酸值明显下降),但是,其品质却不如初榨橄榄油。
因此,选购橄榄油时,要选择在同一加工条件下酸值比较小的。例如,同样是特级初榨橄榄油,酸值为0.8的产品要比酸值为1.2的产品更好一些。
④ 怎样调制好的调合食用油
豆油适合炸食物,花生油适合炒菜,因为比较香,但炸东西容易糊。调和有就是把几种油调在一起,既能炸又能炒。单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油的质量就越好,依此标准,橄榄油〉葵花油〉花生油〉调和有〉大豆色拉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使用橄榄油,欧美国家都用它。不然就用花生油也比较好,油炸食品最好用豆油,产生的致癌物少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⑤ 食用油该怎么吃
为了研究“油”,我还正经儿下了点功夫。
即使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我也只局限的认为,“油”只是一种调料,只是因为“油”的种类太多了,需要研究一下怎么选择。
点击图片详细了解椰子油
当然,无论哪个圈里都有那么几个异类,油界里有个叫椰子油的家伙,它表示自己恨不一样恨傲娇。(看来椰子以后可以是时尚或异类的标志了,想想椰子鞋)
的确如此,椰子油虽然是高饱和脂肪酸类型的油,但人家的特别之处在于——“短”。
椰子油主要由中链的饱和脂肪酸构成,什么概念?普通的油都是长链的,进入身体后还得剁成好几节才能被吸收,椰子油由于尺寸正好,就省了不少麻烦,说的直接点就是易吸收。
而正因为其独特的吸收过程,中链饱和脂肪酸不仅不会增高胆固醇,相反会对降低血脂有着促进作用,hiehiehie~很腻害有木有?
【用油的讲究】
大概了解了油的几个主要分支后,酱酱就可以开始讲解怎么吃了。
①换着花样吃。
平时经常听到的吃油多样化,长期食用脂肪酸结构单一的油并不是什么明智选择。
吃油多样化≠吃不同名字的油,事实上,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以上列出了每种油所属的类型,蜜妞儿们酌情调换就好,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
②慎用回锅油。
很多人舍不得扔炸过食物的油,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尤其是不耐热的那几苗选手。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回锅油”可以用来煮汤、做花卷。
③不同烹调方式用不同的油。
不同油的成分不同决定了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煎煮烹炸要用合适的油。
煎炸应该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炒菜应该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做汤、凉拌应该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④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油。
各种脂肪酸的效用各有不同,针对身体所需选择合适的油。
心脏病人群,应该优先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芝麻油、等;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肉吃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
总结起来,要把油吃的明白无非就是弄明白下面三件事:
一、你的身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二、哪种油能满足你的需求;
三、要把油放在合适的岗位,煎煮烹炸不能乱来。非要补充一条就是别逮着一种油吃到死。
最后强调一下!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一般人每天烹调油25_30克,大概就是白瓷勺两勺半的样子。所以。
事要多知,油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