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椰心叶甲的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受害严重的植株先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或吡虫啉等化学农药1000倍液全株喷雾,杀死成虫,防止成虫受扰后逃逸,剪除枯死叶片集中烧毁,再定期喷药2~3次,每月1次。
使用杀虫单和啶虫脒复配的椰甲清粉剂、“椰虫净”等挂包法防治:在心叶基部幼嫩叶片内侧,塞入药包1~2包,并用挂包线固定在心叶叶柄上,让药剂随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杀死害虫。持效期长达8~10个月。
1、选用虫线清、辛硫磷、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对受其的心叶进行喷施。
2、悬挂杀虫粉剂药包。
对于幼树和矮树,可悬挂椰甲清或椰甲必治药包于未展开的心叶部位。
3、淋灌心叶。
剪除受害的新叶,在切口处淋灌125毫升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也可选辛硫磷、吡虫啉等药剂)。
4、利用天敌寄生蜂。
我国用于防治揶心叶甲的寄生蜂有2种,一种是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椰心叶中的蛹),另一种是椰甲截脉姬小蜂(寄生椰心叶中的高龄幼虫)。放养时,每隔30~40米悬空放托1个放养器。
在每个放养器中置放40~60个即将出蜂的被寄生的椰心叶甲,当园中椰心叶甲虫口密度大时,可放100个,一个月放2次。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控制过程。因此,在采取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的过程中。
不能再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以免破坏寄生蜂形成的自然种群而降低防治效果。寄生蜂的飞行能力有限,在释放过程中尽量采取多点释放模式,以使寄生蜂快速找到寄主。应将放蜂器挂在阴凉处,避免抟在太阳暴晒的地。
5、使用绿僵菌防治。
把由绿僵菌制成的药剂配成一定的浓度,喷施在受害的植株心叶上即可。绿僵菌对环境比较敏感,侵染害虫圾适温度为15~30度,最适相对湿度为50%~100%,高温干燥、大雨天气会严重影响其防治效果。
(1)绿僵菌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椰心叶甲发生习性
椰心叶甲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卵期为3~6天,孵化率92.5%,幼虫期为30~40天,预蛹期3天,蛹期6天;成虫期可达22天。雌成虫产卵前期1~2月,每雌虫可产卵约100多粒。
从卵至成虫约为50天。产卵前期18天,成虫有的每天都产卵,有的隔1~5天产1次卵,每次产卵多为1~2粒,最多6粒。卵产在取食心叶而形成的虫道内,3~5个一纵列,卵和叶面粘连固定。
B. 什么是绿僵菌
大量农药的使用,严重危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随着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的效果越来越差。对各种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农业害虫的微生物防治措施中,白僵菌颇具盛名,而绿僵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绿僵菌可以说是微生物防治的“元老”。早在1879年,利用微生物消灭害虫的第一次实验就是利用绿僵菌感染奥国金龟子幼虫的方法进行的。后来,由于没有掌握它的生活规律,施用方法不当,防治害虫效果不很稳定,应用一直受到限制。近十几年来,由于科学家对绿僵菌深入研究的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表明,绿僵菌的菌丝体穿破害虫的表皮进入害虫体内,在血腔中生长,并且产生毒素,毒素刺激害虫组织变质,使害虫的细胞膜坏死,导致细胞脱水死亡。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长出绿色的分生孢子,以感染其他的害虫,周而复始,达到杀死大量农作物害虫的目的。开展绿僵菌的研究,对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C. 绿僵菌各位给地里使用过了没希望能给点参考。
请根据自己作物及害虫情况确定是否使用。绿僵菌属于生物防治,对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200多种害虫有寄生性,可用于防治农、林和卫生等多种害虫。 绿僵菌寄主范围广,主要用于防治飞蝗、地下害虫、蛀干害虫、桃小食心虫、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使用方法:
(1)蝗虫:对飞蝗、土蝗、稻蝗、竹蝗等多种蝗虫有效。尤其对滩涂、非耕地的飞蝗,亩用1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喷雾,或亩用10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50~500毫升,或6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00~250毫升,用植物油稀释2~4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飞机喷雾时有效喷幅可达150米。 也可将相同用量的菌剂喷洒在2~2.5千克饵剂上,拌匀后田间撒施。 一般于蝗蝻3龄盛期施药,由于该药速效性差,着药后3~7天蝗蝻表现出食欲减退,取食困难,行动迟缓等中毒症状,7~10天集中大量死亡。由于速效性差,不宜在蝗虫大发生的年份或地区使用。 (2)蛴螬:防治蛴螬包括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暗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的多种幼虫,可在花生、大豆等中耕时,采用菌土或菌肥方式
撒施。亩用23亿~28亿孢子/克菌粉2千克,分别与细土50千克或有机肥100千克混匀后使用。
(3)小菜蛾和菜青虫:将菌粉加水稀释成每毫升含孢子0.05亿~0.1亿个的菌液喷雾。
(4)蛀干害虫:防治柑橘吉丁虫,在害虫危害柑橘的“吐沫”和“流胶”期,用小刀在“吐沫”处刻几刀,深达形成层,再用毛笔或小刷涂刷菌液(2亿孢子/毫升)或菌药混合液(2亿孢子/毫升加45%杀螟硫磷乳油200倍液)。
防治青杨天牛可喷洒2亿孢子/毫升菌液。防治云斑天牛可用2亿孢子/毫升菌液与40%乐果乳油500倍液的混合液注射虫孔。 注意:部分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药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混用前须查阅有关资料或先行试验。
D. 白僵菌与绿僵菌在豇豆角上使用方法
高温季节超过35℃,只使用绿僵菌就行,低于35℃,可以两种配合使用,还有就是如果抓住一只大虫子,可以把大虫子装矿泉水瓶里,把白僵菌和绿僵菌喷瓶子里,虫子死了之后全身长满霉层,抓的虫子越多越好,然后把虫子尸体可以放在种植的果菜周围,它就是活体的生物武器,它的同类不小心粘上这个病菌孢子,就会继续传播,对人类是一点毒性都没有,你们可以做做实验。利用生物传染性去杀虫,以后再开个专贴讲讲多角核病毒,利用专性病毒去杀虫。有机杀虫 有机蔬菜
E. 用绿僵菌杀蟑螂,应该怎么用
不需要用什么绿僵菌的,灭蟑螂用:
特点:优于气雾类杀虫剂,无异味,安全,环保。
方法:隔10厘米左右挤一个药点。
用量:50平方米用1支洁兵即可。
用户反馈:前几天屋内乱爬的小蟑螂,现在都死了,好几天没有看到了。现在看到的都是死的小强。谢谢。
F. 哪种农药可以灭蝗虫
1、化学防治。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毒剂进行防治,具有杀虫效果好、作用迅速、操作简便、处理费用低的优点。目前我区推广使用的治蝗农药主要以锐劲特为主,它是一种杀灭蝗虫的特效农药。同时还使用菊酯类农药如4.5%高效氯氢菊酯。在地面防治时,均可按上述农药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配药喷施。在施药方法上,地面防治、飞机防治的均以超低量喷雾为主,也可适当采用撒播毒饵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特别注意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确保人、畜安全。
2、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及天敌治理蝗虫,对人、畜、草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具有持久控制蝗虫种群的作用。
2.1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生物农药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和印楝素等。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专寄生于蝗虫体内的单细胞真核原生动物。蝗虫取食带有微孢子虫的食物后,在其脂肪内增殖繁衍,蝗虫因被耗尽脂肪而死亡;存活残虫体内产生的大量孢子,又会传染其他蝗虫;也可通过病虫产卵传给后代。绿僵菌是一种能使蝗虫感染病的真菌,通过体表接触,进入蝗虫体内大量繁殖并引起蝗虫体内各组织、器官病变,使其很快死亡;当气候湿润时,虫体表面会长出白色菌丝,产生绿色孢子,这些新产生的孢子又会传染其他蝗虫。采用2.5%绿僵菌复合油剂50毫升/667平方米超低量喷雾,蝗虫接触了该真菌后,真菌就可穿透蝗虫的皮肤(体壁),进入到蝗虫的体内繁殖,或是产生毒素,或是菌丝长满蝗虫体内使蝗虫死亡。印楝素是从印楝树种子里提取具有杀虫作用的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属于植物源杀虫剂。通过抑制和阻止蝗虫蜕皮,影响其正常呼吸,降低取食率和对食物的转化作用,抑制成虫交配产卵等方式达到防治蝗虫的目的。可采用0.3%印楝素乳油10毫升/667平方米15倍液超低量喷雾。
2.2保护和利用蝗虫的天敌草原蝗虫的自然天敌有粉红椋鸟、喜鹊、灰喜鹊、乌鸦、蜥蜴、蟾蜍、食虫虻、芫青、步甲、蚂蚁、飞蝗黑卵蜂、螳螂、蜘蛛等;人工饲养的天敌有鸡、鸭等。在每年草原蝗虫防治季节,将育雏一定天数的雏鸡、雏鸭运至蝗害发生地牧放,通过鸡、鸭取食蝗虫,达到控制蝗害的发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保护和利用好蝗虫天敌,对于控制草原蝗虫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区利用生物技术控制草原虫害比例已达70%。
3、物理防治。利用自然或人为,直接作用于各种虫体的方法。目前我区采用的有人工捕杀和机械防治等方法。人工捕杀就是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性或假死性的蝗虫。如人工用扫帚拍打,人工撒网等。机械防治包括吸蝗机等。
4、生态防治。生态治理又叫农业防治,是指结合整个栽培管理过程,有目的地采取措施,创造不利于蝗虫生存繁殖而有利于牧草生长发育的环境,以达到控制蝗虫目的的方法。采用选择检疫合格、清洁健康、检验合格的种子,选择抗虫品种种子,混播、飞播、补播优质牧草,种植蝗虫不喜食的牧草;定期轮作倒茬,翻耕改土;合理施肥、灌溉;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收获期、收获方法;轮封、轮牧等生产技术措施。目前我区个别地方使用。
5、综合防治。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出发,本着预防为主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综合合理利用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把蝗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草健康和增加草原生产力的目的。综合防治是实现蝗虫可持续治理的根本方法。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