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普通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热处理: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手段,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组织状态,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常用的方法有:
1、退火:有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均匀化退火、去氢退火、扩散退火等等。
2、正火。
3、淬火: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局部淬火等等。
4、回火: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稳定化回火、附加回火等等。
5、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渗氮、离子氮化、碳氮共渗、渗金属等等。
6、表面热处理:有火焰加热、中频加热、高频加热、超音频加热、激光热处理等等。
2.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哪三种
1、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加热到Ac1-Ac3之间温度,达到不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的退火工艺。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其目的是细化组织和降低硬度,加热温度为Ac1+(40-60)℃,保温后缓慢冷却。
2、球化退火
只应用于钢的一种退火方法。将钢加热到稍低于或稍高于Ac1的温度或者使温度在A1上下周期变化,然后缓冷下来。
目的在于使珠光体内的片状渗碳体以及先共析渗碳体都变为球粒状,均匀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中(这种组织称为球化珠光体)。具有这种组织的中碳钢和高碳钢硬度低、被切削性好、冷形变能力大。对工具钢来说,这种组织是淬火前最好的原始组织。
3、去应力式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适当温度(非合金钢在500~600℃),保温后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加热温度低,在退火过程中无组织转变,主要适用于毛坯件及经过切削加工的零件,目的是为了消除毛坯和零件中的残余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及形状,减少零件在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和裂纹倾向。
(2)常用的常规退火方法可分为哪四类扩展阅读:
退火的目的:
1、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
3、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4、均匀材料组织和成分,改善材料性能或为以后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在生产中,退火工艺应用很广泛。根据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的工艺规范有多种,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3. 何谓退火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退火工艺方法有哪些
何谓退火?
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到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消磁去应力
常用退火工艺方法有哪些?
一、退火的种类
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到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退火工艺种类很多,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的退火,又称为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扩散退火等;另一类是在临界温度以下的退火,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等。
1.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为退火,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一般常作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或作为某些工件的预先热处理。
2.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的碳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钢种)。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作好准备。
3. 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如果这些应力不予消除,将会引起钢件在一定时间以后,或在随后的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裂纹。
工艺模式工具 : 连续式, 真空式, 箱式(井式)的退火炉均可以
4. 你知道热处理退火有哪些分类吗
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annealing: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4.时效:合金经固溶热处理或冷塑性形变后,在室温放置或稍高于室温保持时,其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固溶处理: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成型。
5. 请问退火的分类和选择有哪些
退火的分类和选择:1不完全退火与完全退火的区分1.不完全退火又叫不完全结晶退火。是将钢加热道Ac1与Ac3或Ac1与Acm之间某1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使钢组织产生不完全重结晶。
2.不完全退火就是将工件加热到半奥氏体化进行退火,而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进行退火。
3.不完全退火1般用于过共析钢,也可用亚共析钢,而完全退火1般用于仅用于亚共析钢。
4.完全退火1般取得片状珠光体,而不完全退火取得球状珠光体。2不完全退火的利用范围不完全退火可用于亚共析钢,也可用于过共钢。特点是退火后珠光体的渗碳体成球状,这类不完退火又称为球化退火。
对亚共析钢来讲不完全退火常由于以下情况:(1)
改良切削加工性能,这类退火主要利用于锻后的结构件,特别是含碳量较高的结构件,由于锻后珠光体过细,硬度偏高难于切削。(2)
改良冷变形性能的球退,这类退火用于需冷性变形的亚共析钢。3等温退火于普通退火的区分
等温退火与普通退火的工艺和冷却的方法存在1定区分,普通退火1般是工件保温进程完成后随炉缓慢冷却,当工件冷至500摄氏度以下可出炉空冷。而等温退火是工件加热保温后,以较快的冷却速度冷至Ac1以下某1个温度停留1段时间,使奥氏体等温分解为珠光体,然后以较快冷却速度(空冷)至室温。等温退火在于时间短,质量好。4等温退火的冷却方法
(1)工件自退火温度冷至等温温度的冷却速度可以任意,生产中经常使用两个炉中进行。
(2)等温温度1般都在Ar1以下1030摄氏度,也就是在珠光体转变温度。
(3)转变完后的冷却可任意5球退的方法(1)普通球退:将钢件加热到稍高与Ac1(1般为Ac1+2030摄氏度),保温后以2050摄氏度/h缓冷到500摄氏度以下,出炉空冷。
(2)等温球退:与普通球退相同的加热温度保温后,炉冷到稍低于Ar1温度进行等温,等温结束后出炉空冷。
(3)周期退球退:它是在Ac1以上和以下交替加热冷却,相当于冷屡次等温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