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间继电器接线的技巧是什么
在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系统中都会用到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还可以传递信号,更好的控制电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间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吧~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结构: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外壳。
说到中间继电器我们很容易想起交流接触器。因为两者的结构原理相同,不同的是交流接触器有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多使用交流电;而中间继电器没有主触头,而是一些辅助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多使用直流电,而且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因为中间继电器的多个辅助触头,可以进行信号传递,或者控制电路中的一些元件工作。它在整个电路系统中主要起保护作用。在一些工作中我们需要控制某些输入量(比如:电压、电流、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当等输入量达到设置的预定值时继电器就会启动,发挥控制保护作用,改变电路当前的工作状态。
中间继电器的种类有:JZ7系列和JZ8系列。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线圈通电后,动铁芯被吸合后,动触点动作使得常闭触点分开,而此时常开触点闭合;断电则恢复原来的状态。
中间继电器接线技巧
不同的继电器接线方法会有些差异。下面介绍的是8个接线端子的接线方法。
5和6是一对公共端子,1和2是一对常闭触点,3和4是一对常开触点。7、8不通电时,5—6和1—2接通,通电后就会断开1—2,而5—6不断,再和3—4接通。
一般中间继电器是双刀双掷开关,7—8端子接内部的线圈,使用时会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二极管接入时的极性和继电器端子标注相反(8+接二级管的负极,7-接二级管的正极),达到预定值时,继电器会工作驱动电路断开,那一瞬间会因为自感电压产生很高的的电流,而这个电流会流过续流二级管,而不会经过起到电路,从而保护了电路中的元件。
中间继电器的选择
1.考虑触头容量:即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额定电压)、电流;
2.根据需求选择触头的数量、种类;
3.电磁线圈的电压等级和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相等;
4.继电器的操作频率;
5.继电器系统的工资制;
6.使用的环境、气候等客观因素;
以上是小编对中间继电器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B.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用在什么电路中。
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它的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在工业控制线路和现在的家用电器控制线路中,常常会有中间继电器存在,对于不同的控制线路,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有所不同,其在线路中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2.增加接点数量
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例如,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而是在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
3.增加接点容量
我们知道,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应开关、三极管的输出去控制负载比较大的电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转换接点类型
在工业控制线路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才能达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触器本身所带的常闭接点已经用完,无法完成控制任务。这时可以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原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去控制相应的元件,转换一下接点类型,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如
5.用作开关
在一些控制线路中,一些电器元件的通断常常使用中间继电器,用其接点的开闭来控制,例如如彩电或显示器中常见的自动消磁电路,三极管控制中间继电器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消磁线圈通断的作用。
6.转换电压
7.消除电路中的干扰
在工业控制或计算机控制线路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抑制措施,但干扰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C. 中间继电器怎么接,接近开关
1、3线的接近开关:有一根是地线,一根电源,另一根是输出。
2、接近开关分为NPN或PNP三极管输出的,NPN型有效时为低电平,继电器线包接在电源与输出端之间。
3、PNP型有效时为高电平,继电器接在地线与输出端之间。
4、上述接法当接近开关动作时继电器吸合。
5、3跟线的接近开关还有反向输出的,输出逻辑与上述相反。
6、也有4根线的接近开关,除了电源的两个线,其他两个分别是正向输出和反向输出。
(3)中间继电器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两线制接近开关的使用方法如下:
1、与电源进行连接时需确定接近开关先经负载再接至电源,若直接将开关接至电源会使开关内部元件受损。
2、当负载电流小于3mA时,则会产生假动作。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与负载并联一分支 电阻,使负载电流达到3mA以上,即可消除此一现象。并联电阻与消耗功率的计算方式为:
R ≤ Us/(3 - IL)
P 》 U2S/ R
式中,P为分支电阻之消耗功率;IL为负载电流(mA); t/s为供应电压(V)。
3、交流两线制接近开关通常不能用于串联。若需要如此连接,建议经由继电器串联至负载。
当使用两只串联的接近开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论供电电压是AC110V还是AC220V,若接在ON状态,负载电压应等于20V.
2、如果电压低于负载的操作电压,负载无法动作,因此必须先确定负载电压。要用串 联接近开关于电路时,不可使用三只以上的开关。
3、在一般情况下,两只以上交流开关不能用于并联电路。若需并联,可采用并联继电 器来连接负载。
D. 中间继电器与接触器在PLC输出端怎么用
首先你要知道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
中间继电器在线路中的常见作用
一、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二、增加接点数量
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A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会在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
三、增加接点容量
我们知道,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应开关、三极管的输出去控制负载比较大的电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四、转换接点类型
在工业控制线路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才能达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触器本身所带的常闭接点已经用完,无法完成控制任务。这时可以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原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去控制相应的元件,转换一下接点类型,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五、用作开关
在一些控制线路中,一些电器元件的通断常常使用中间继电器,用其接点的开闭来控制、。如彩电或显示器中常见的自动消磁电路,三极管控制中间继电器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消磁线圈通断的作用。
六、转换电压
在工业控制线路控制线路中电压是DC24V。接触器KM2需控制电磁阀KT的通断,而电磁阀的线圈电压是AC220V。如果按照图5a所示的电路,将电磁阀的线圈直接与接触器的接点相接,在原理上不是不可以,但考虑到维修习惯和使用安全问题。应该在另一个地方安装一个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电磁阀。如图5b所示。这样做可以将直流与交流、高压与低压分开.便于以后的维修并有利于安全使用。
七、消除电路中的干扰
在工业控制或计算机控制线路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抑制措施,但干扰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如图6a所示,PLC的输入点10.1由于存在线路耦合现象,线路中存在有很小的感应电流,而PLC输入所需电流也很小,当感应电流大于PLC输入所需电流时,就会使PLC的控制出现误动作。也就是说此时虽然没有操作按钮SB。但PLC也会输出相应的动作。这时可以在控制线路中串联一个小型中间继电器,相应的控制线路改为如图6b所示。一般的感应电流不会引起中间继电器的动作,只有当原来10.1线路中按钮操作时才会使得中间继电器动作,给PLC一个正常的输入信号,这样就达到了消除干扰的目的。
E. 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如何连接的
中间继电器原理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
中间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和接触器完全相同,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间继电器的触点组数多,并且没有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之分,每一组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小是相同的。
因为它的触点容量较小,所以在电动机的控制线路里一般不能用在主电路中,而是利用他的小电流来控制接触器的线圈,以达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作用。
(5)中间继电器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1、动作电压:不大于70%额定值。
2、返回电压:不小于5%额定值。
3、动作时间:不大于0.02S(额定值下)。
4、返回时间:不大于0.02S(额定值下)。
5、电气寿命:继电器在正常负荷下,电寿命不低于1万次。
6、功率消耗:直流回路不大于4W,交流回路不大于5VA。
7、触点容量: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A的直流有感负荷(时间常数τ=5±0.75ms)中,断开容量为50W;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3A的交流回路中为250VA(功率因数CosΦ=0.4±0.1),允许长期接通5A电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间继电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接触器
F. 中间继电器的使用方法
继电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挺广泛的一种电子原件控制器,说白了就是工业开关类似吧,日常见到的开关是我们的手控制的,继电器用“电”来带动的,开关的动力来源就是里面有个带线圈的电磁铁,线圈通电了,磁性吸合了衔铁同时又带动了与衔铁一起的触点,从而使开关导通,这个线圈失电了,这个吸力也就没有了,由于有弹簧的作用使触点恢复原状(触点断开),
这个线圈设计是220伏电压的,我们就叫这个继电器是220V的,设计时是按380V的我们就叫这个是380V的继电器,当然能通过电流的大小还得看触点的大小和材质,这点与开关一样能达到多少电压也就看所用的绝缘材料如何了触点也可多个做在一起成为同轴的,这就成为多触点继电器了、、、通常继电器可用在自动控制、远距离电信号控制、航天等电路中。
依据负载容量大小和负载性质(阻性、感性、容性、灯载及马达负载)断定参数十分主要。以为触点切换负荷小必定比切换负荷大可靠是不准确的,一般说,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的75%最好。电流小于100mA会使触点积碳增添,可靠性降落,故100mA称作实验电流,是国内外专业尺度对继电器生产厂工艺条件和程度的考察内容。由于一般继电器不具备低电平切换才能,用于切换50mV、50μA以下负荷的继电器订货,用户需注明,必要时应请继电器生产厂协助选型。 继电器的触点额定负载与寿命是指在额定电压、电流下,负载为阻性的动作次数,当超越额定电压时,可参照触点负载曲线选用。当负载性质转变时,其触点负载才能将产生变用,用户可参照下表变换触点负载电流。
G. 中间继电器的使用问题
只要线圈电压、触点容量符合器件参数要求,现在的天气,40的温度是正常的。
可以长期工作,如果温度比较高,就要检查线圈电压是否正常,器件质量是否可靠。触点容量是不是超标,周围是否有热源,密闭空间要注意散热。
H. 怎么使用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的使用,就是通过此接触器的触点连接用电器和电源!
I. 求教!中间继电器的使用原理!
这两样都是很简单的。中间继电器,上面是4付常闭角触点,下面是4付常开角触点,当线圈通电后,利用电磁力把动*铁拉下来,使上面4付常闭角触点分开,下面4付常开角触点闭合。空气开关,手柄扳上,闭合。手柄扳下分开,跟普通开关没大的区别。只是还有脱扣功能,当过载、失压、欠压时,自动断开。实际上,你把这两样东西拆开就能看得懂。
J.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如下: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中间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它的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作用:
在工业控制线路和现在的家用电器控制线路中,常常会有中间继电器存在,对于不同的控制线路,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有所不同,其在线路中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2、增加接点数量
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例如,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而是在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
3、增加接点容量
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应开关、三极管的输出去控制负载比较大的电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