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方法宜采用什么方法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方式宜采用重锤低击。
桩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毫米,一般配置4~8根主筋。为了抵抗锤击和穿越土层,在桩顶和桩尖部分应加密箍筋,并把桩尖处的主筋弯起,并焊在一根芯棒上。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具有制作简便、强度高、钢度大和可制成各种截面形状的优点,是被广泛地采用的一种桩型。
打桩的技术标准:
端承桩最后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贯入度数值时,桩端设计标高可作参考; 摩擦桩端标高达到设计规定的标高范围时,贯入度可作参考。打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有关质量控制的规定。桩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要进行检验。
打桩工程是隐蔽工程,施工中应做好每根桩的观测和记录,这是工程验收时检验质量的依据。打桩质量的控制包括两方面, 一是控制标高,二是控制好打桩的偏差,并且桩顶、桩身不被打坏。
打桩是隐蔽型工程的施工,因此施工时要做好观测和记录,包括桩的入土速度快慢,锤的落距大小,每分钟的打击次数多少等,将其作为验收工程时鉴定桩质量的依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钢筋混凝土
② 常见的预制桩施工方法
沉桩方式
1、打入桩(锤击桩)
打入桩是通过锤击(也可以高压射水辅助)将预制桩沉入地基。此种施工方法适用于桩径较小(一般桩径0.6m以下),地基土土质为可塑性粘状土、砂性土、粉土、细砂以及松散的碎卵石类土的情况。
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是将大功率的振动打桩机安装在桩顶,一方面利用振动以减小土对桩的阻力,另一方面用向下的振动力使桩沉入土中。此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可塑性的粘性土和砂土,用于土的抗剪强度受振动时有较大降低的砂土等地基,其效果更为明显。
3、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是借助桩架自重及桩架上的压重,通过液压或滑轮组提供的静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此种施工方法适用于较均质的可塑性粘性土地基,对砂土及其他较坚硬土层,由于压桩阻力过大不宜采用。
4、射水沉桩
射水沉桩适用在密实砂土、碎石土、砂砾土。黏性土及重要建筑中附近慎用。
5、钻孔埋桩
钻孔埋桩适用在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
(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施工区附近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3)场地应辗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必要时填铺砂石、钢道板、枕木等施工措施,进行地面加固。
(4)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做上标志,便于施打。
(5)打试验桩。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人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③ 桩基础施工的方法有哪些
预制桩的施工预制桩的施工方法有:锤击法、振动法、压入法和射水法。
锤击法:
桩基施工中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沉桩方法。以锤的冲击能量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预定深度。一般适用于硬塑、软塑粘性土。用于砂土或碎石土有困难时,可辅以钻孔法及水冲法。常用桩锤有蒸汽锤、柴油锤(见打桩机)。
振动法:
振动法沉桩是以大功率的电动激振器产生频率为700~900次/分钟的振动,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入土中。一般适用于砂土中沉入钢板桩,亦可辅以水冲法沉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用于振动沉桩的振动机的常用规格为20吨及40吨。目前,使用高频率达10000次/分钟的沉桩机头,震动与噪声小,沉桩速度快(见振动沉桩机)。
压入法:
压入法沉桩具有无噪声、无震动、成本低等优点,常用压桩机有80吨及120吨两种。压桩需借助设备自重及配重,经过传动机构加压把桩压入土中,故仅用于软土地基。
射水法:
锤击、振动两种沉桩方法的辅助方法。施工时利用高压水泵,产生高速射流,破坏或减小土的阻力,使锤击或振动更易将桩沉入土中。射水法多适用于砂土或碎石土中,使用时需控制水冲深度。
④ 打桩的方式有几种阿
分打入桩、压入桩、旋入桩和振沉桩四种类型:
1、打入桩
打入桩是靠机具动力冲击将桩体挤入地基土中的。古代木桩都是人工打入的,而现代打入桩则采用各种专门打桩机械,如柴油锤打桩机等。
为了减少震动,尤其克服较大的沉桩阻力,先在地基桩位处钻一浅孔或较细的桩孔,然后再将桩体打入。这在打桩遇到局部硬土层或透镜体面难以穿越时常有采用。
2、压入桩
压入桩是靠专门的压桩机以静力将预制桩体压挤入地基中。压入法施工几乎不存在打入桩那样的振动与噪声等问题,但沉桩能力小于打入法,因而适用于对桩承载力要求不很高的情况,如既能建筑物基础的托换加固等。
3、旋入桩
旋入桩是在桩端处设一螺旋板,利用外部机械的扭力将其逐渐转入地基中。这种桩的桩身断面一般较小,而螺旋板相对较大,在旋入施工过程中对桩侧土体的扰动较大,因而主要靠桩端螺旋板承担桩体轴向的压力或拉力。
4、振沉桩护筒设置及桩机定位:
振沉桩即振动沉入桩,利用振动沉桩机械的上下振动作而将预制桩沉入地基中。这种施工方法基本上介于打入法与压入法之间。
(4)桩的制作方法常用的扩展阅读:
打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重锤自由下 落。先用卷扬设备将重锤提起,使其具有足够 的重力势能,重锤释放后作自由落体运动,其全 部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
②重锤与桩的完全非弹性碰撞。由于重锤与桩 之间相互作用的冲力极大,桩所受到地面的阻 力可忽略,碰撞时重锤与桩的总动量保持守恒。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M)V,其中 m与v为重锤的质量和其碰撞前的速度,M为桩的质量,V为重锤和桩在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③重锤与桩共同运动。它们共同的质量为 m+M,初速度为V,所遇到的土壤阻力比其重 力大很多,重力可忽略。利用碰撞后重锤与桩 的剩余动能,使它们克服土壤的阻力作功而进入土层。
利用桩锤的冲击能量克服地基土对桩的阻力,而将桩打入到预定深度,适用于软塑或可塑的粘性土层。使用的主要设备有桩架、桩锤、动力设备等。常用的桩锤有落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和柴油锤等四种。落锤的锤体用铸铁做成,重量为250~2000千克,用人力或卷扬机提升,靠锤体自由下落的冲击能量打桩。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打桩速度慢。单动汽锤是利用蒸汽或压缩空气的能量提升锤体,靠锤体自由下落的冲击能量打桩;锤体重量为1500~10000千克,每分钟锤击次数为25~30次,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桩锤。双动汽锤是汽缸固定在桩顶,靠蒸汽或压缩空气的能量推动锤体在汽缸内上下运动:
因其冲击频率高,不仅可打桩,还可拔桩,被广泛应用于打桩施工。柴油锤有杆式和筒式两种,其工作原理与柴油发动机汽缸的原理相似,打桩效率也较高,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桩锤。桩锤的重量是打桩施工中的重要参数。
打桩宜用重锤轻打,落距不宜太大,以免将桩顶打裂,或使桩顶以下1/3桩长范围内产生水平裂缝;轻锤重打,锤击动能很大部份被桩身吸收,工效低,还易于打碎桩头。因此,锤重应根据土质、桩重和桩的类型慎重选用。
打桩时为避免先打入的桩被后打入的桩推挤而发生水平位移,要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多排桩时,可逐排改变推进方向;同一排桩,可间隔跳打;大面积打桩时,一般从中间先打,逐渐向四周推进。
⑤ 灌注桩按成孔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爆扩灌注桩四种。
1、钻孔灌注。
指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在孔中浇筑混凝土(或先在孔中吊放钢筋笼)而成的桩。
根据钻孔机械的钻头是否在土的含水层中施工,又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及套管护壁三种方法。
2、沉管灌注。
指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或先在管内放入钢筋笼),边锤击或振动边拔管而成的桩。前者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后者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3、人工挖孔。
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为了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时必须考虑预防孔壁坍塌和流砂现象发生,制定合理的护壁措施。
护壁方法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喷射混凝土护壁、砖砌体护壁、沉井护壁、钢套管护壁、型钢或木板桩工具式护壁等多种。以应用较广的现浇混凝土分段护壁为例说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4、爆扩灌注桩。
指用钻孔爆扩成孔,孔底放入炸药,再灌入适量的混凝土,然后引爆,使孔底形成扩大头,再放入钢筋笼,浇注桩身混凝土。
(5)桩的制作方法常用的扩展阅读
灌注桩安装钻孔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再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确的安装钻孔机,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
钻孔内若能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为孔壁平衡孔外地下水压力或者加大孔内向水力、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还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制作护筒的材料有木、钢、钢筋混凝土三种。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cm,潜水钻、冲击或冲抓锥约大40cm),每节长度约2~3m。一般常用钢护筒。
⑥ 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方桩应该怎样制作
混凝土预制桩断面主要有实心方桩和管桩两种常见形式,有些地方开始大量使用空心方桩。实心方桩截面尺寸一般为200mm*200mm~600mm*600mm。单根桩长度取决于桩架高度,一般不超过27m,如图所示。如需打设30m以上的桩,则应将桩分段预制,在打桩过程中逐段接长。现场分段预制桩时,应整体支模,纵向主筋先通长铺设,再在分段处切断。分段长度应考虑桩架有效高度、场地条件、装卸和运输能力,并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桩的预制方法有并列法、间隔法、叠浇法和翻模法等。现场预制桩多采用重叠法间隔制作,重叠层数根据地面承载能力和施工条件确定,一般不宜超过4层。场地应平整、坚实,做好排水,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桩与桩之间用塑料薄膜或隔离剂做好隔离层,上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方可进行。预制桩钢筋骨架中钢筋位置应准确,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时,不得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5d(d为主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注:同一截面是指35d区域内,但不小于500mm。预制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30~C50。混凝土粗集料应使用碎石或碎卵石,粒径宜为5~40mm。混凝土应机拌机捣,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严禁中断。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桩尖对准纵轴线,桩顶平面和接桩端面应平整。桩顶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制作完成的预制桩应在每根桩上标明编号及制作日期,如设计不埋设吊环,应标明绑扎点位置。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