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毛笔的拿法有几种怎么拿
正确的毛笔握法是这样的,五指执笔法:
擫,是用手指按的意思,是指用拇指指肚前端在笔管左侧按住笔管。
押,通压,是从上而下用力的意思,是指食指第一节在笔管右侧从上而下用力与拇指相对夹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前面。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推挡笔管。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管。
B. 哪位高手能说一下,拿毛笔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手怎样握
在现代学习书法所谓正确的握笔姿势指的是“五指握笔法”。如图:
C. 毛笔执笔的正确方法
毛笔执笔的正确方法如下:
所谓毛笔执笔法,插图较多的有《汉溪书法通解》、《历代书法技艺》等,其多认为“五字执笔法”(擫、押、钩、格、抵)是最好的执笔法,对其阐释也各不相同。书法中的执笔,主要是书法家如何使用毛笔的问题。
历来比较普遍运用的是“五字执笔法”。当代着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对五字执笔法极为推重,他在《书法论丛 ·书法论》中说:“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的,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
擫,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的第一节紧按笔管的左、后侧,力量由内向外。
押,通压,是指食指第一节压住笔管的右、前侧,力量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外侧,力量从外向内,中指与食指合力,对着拇指,以更稳地控制笔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侧向左外侧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指向外的推力。
D. 毛笔该怎么用
1、使用新笔时,可以先用手把笔毛轻轻地捻开,不要太用力,因为笔头是被胶住的,用力过猛或造成损伤。
E. 毛笔的姿势有哪些
三指执笔法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握管式的执笔法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正确握笔姿势:将手掌摊开后大拇指向上,让无名指和小指轻轻的向内弯曲。将毛笔放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中指和食指自然贴合毛笔,握笔的高度要距离笔根3-4cm。将大拇指放在中指和食指之间,大拇指方向朝上方放置,小指要紧挨无名指,握笔时手心要留余地。
F. 毛笔握笔姿势图片及方法
毛笔握笔姿势图片及方法:
一、三指执笔法:
这种握笔方法从壁画上能够看到。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这种握笔方法在魏晋时期比较流行,这种握笔方法非常适合于写草书,而且适合于席地而坐。进行书写这与当时的家居环境有很大关系。
G. 毛笔的正确握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H. 毛笔的运笔方法有几种
毛笔的运笔方法通常有8种,分别是中锋运笔、侧锋运笔、露锋起收、藏锋起收、提按、平移、转折。
在书法中,用笔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没有深刻的用笔领悟,没有正确的运笔方法和扎实的运笔基本功,想要把毛笔字写好几乎是不可能的。用笔或者说是笔法,在书写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于笔锋的不同使用。笔法不同,写出的笔划形态也会有差异。
I. 毛笔怎么握,
—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
首句中的“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
“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
“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第二句的“指实”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掌虚”是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该姿势非常多,二指蜷回掌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书写不稳状即掌心是空的。“腕灵活”是指手腕不能拿劲,要放松、灵活,以便在书写时运用手腕的运动而达到“巧”的效果。
第三句的“方向”是指笔尖和笔杆的方向,正确的笔尖方向一般应指向前方,而笔杆的朝向应是右后方。
第四句的“笔画轻重”是指书写时用力的轻和重,即让学生体会轻和重的不同结果。书写时用力轻则笔划就细,用力重则笔划就粗。要让学生知道在书写硬笔字时,用力是有变化的,遇到该细的笔划,如写点时下笔要轻,方可出现尖的效果,收笔时要用力要重,方可出现粗的效果。
J. 毛笔握笔方法有几种
毛笔握笔方法有三种: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手掌握管法。
1、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擫、压、钩、格、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这就是所谓的“五指执笔法”。
自古至今,毛笔的握笔方法可以说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据已故的着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就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值得一提的是:笔杆也不是一定要始终垂直于纸面,在书写的过程中,笔杆可以略作自然的倾侧,但幅度要小,一般写楷书时笔杆应经常保持垂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