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体液细胞形态最常用染色方法

体液细胞形态最常用染色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07 21:38:59

‘壹’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何要用染色法常用的染色法有几类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何要用染色法?因为细菌细胞微小,透明,不易观察,需染上颜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染色法有:
1.简单染色法: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于观察个体形态与细菌排列。
由于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一种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 结晶紫对细菌进行染色。美蓝是美蓝的盐酸盐,可解离为带正电荷的美蓝,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菌体着色。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
简单染色过程: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涂片→ 固定→ 干燥→ 水洗、吸干→镜检→染色 1mim
2.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 Hans Christian Gram于 1884 年创立。它是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 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氏阳性菌(G + )和革兰氏阴性菌(G - )两大 类。
革兰氏染色过程: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乙醇脱色(95% 酒精,30s)→番红复染(30 秒)→干燥→镜检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贰’ 组织学的染色方法有哪些

1、HE染色也叫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是病理科切片染色技术中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HE染色法也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HE染色利用苏木素和伊红分别显示胞核和胞浆,可以区分出一般细胞的形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鉴别组织、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是诊断良恶性疾病的最基本的染色方法。
2、免疫组化染色。是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的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常用的辅助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预后预测等重要的病理学染色技术。
3、PAS染色。又称过碘酸-雪夫染色,糖原染色。一般用来显示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糖原和其他多糖物质。
4、巴氏染色。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的染色方法。收起全部↑

‘叁’ 体液细胞形态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简单染色法,常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等进行简单染色;

‘肆’ 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哪几种

印染行业的化验室一般的都是浸染法,就是拿染液通过染色工艺把布浸染到上色,还有扎染,卷染,

‘伍’ 细菌细胞染色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简单染色法: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例如番红.
1.涂片:用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
2.干燥:可自然晾干,或将涂片置于火焰高处微热烘干,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迅速通过火焰2-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加适量(以盖满菌膜为度)结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液),染l~2min.
5.水洗:用自来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
6.干燥
7.镜检
复染色:利用用两种以上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例如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需要碱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 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
碱性染料初染液的象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 violet).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 )是常用的媒染剂.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而且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为番红.
1.载玻片固定.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在火焰上加热以杀死菌种并使其粘附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去掉浮色.
4.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分钟,倾去多余溶液.
5.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95%)或丙酮酸脱色30秒,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无色.
6.用番红染液或者沙黄复染30秒,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

‘陆’ 微生物染色的染色方法

微生物染色方法一般分为单染色法和复染色法两种。前者用一种染料使微生物染色,但不能鉴别微生物。复染色法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有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亦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复染色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性染色法,此外还有鉴别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如芽胞、鞭毛、细胞核等)特殊染色法。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是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用一种染色剂对涂片进行染色,简便易行,适于进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一般情况下,细菌菌体多带负电荷,易于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因此,常用碱性染料进行单染色,如美兰、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和中性红等。若使用酸性染料,多用刚果红、伊红、藻红和酸性品红等。使用酸性染料时,必须降低染液的PH值,使其呈现强酸性(低于细菌菌体等电点),让菌体带正电荷,才易于被酸性染料染色。
单染色一般要经过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和干燥五个步骤。
染色结果依染料不同而不同: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着色快,时间短,菌体呈红色。
美兰染色液:着色慢,时间长,效果清晰,菌体呈蓝色。
草酸铵结晶染色液:染色迅速,着色深,菌体呈紫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现在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与碘和结晶紫的复合物结合很牢,不易脱色,阴性菌复合物结合程度底,吸附染料差,易脱色,这是染色反应的主要依据。
另外,阳性菌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为低,在相同PH条件下进行染色,阳性菌吸附碱性染料很多,因此不易脱去,阴性菌则相反。所以染色时的条件要严格控制。例如,在强碱的条件下进行染色,两类菌吸附碱性染料都多,都可呈正反应;PH很低时,则可都呈负反应。此外,两类菌的细胞壁等对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通透性也不一致,阳性菌透性小,故不易被脱色,阴性菌透性大,易脱色。所以脱色时间,脱色方法也应严格控制。

‘柒’ 细菌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常用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一2分钟,水洗,干后镜检,结果是细菌呈蓝色。 2.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法 染色方法同美蓝染色法,结果是细菌呈红色。 3.革兰(Gram)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按结晶紫染色液,染色2一3分钟,水洗。 (2)加革兰氏碘液于抹片上媒染1一2分钟,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秒至1分钟,水洗。 (4)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或沙黄水溶液)复染50一60秒钟,水洗。干后镜检。结果是细菌染成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阅读全文

与体液细胞形态最常用染色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