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升阳补脾胃食用方法

升阳补脾胃食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07 12:16:40

‘壹’ 补阳益气的食物

中医里有一句话:“阳强则寿,阳衰则夭”,由此可见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具有温养人体的作用,就像我们感受到的太阳一样,人有了阳气才能让身体暖和起来。同时,阳气充足也是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所以,我们要重视补阳益气。不仅可以通过锻炼达到补阳益气,还可以通过膳食。那么,补阳益气的食物是什么呢?

补阳益气的食物

1. 豆制品

精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需成分,它可以促进体内一氧化氮的释放,起到放松血管和增加血流的作用,从而增进男性性欲。含精氨酸丰富的食品还有核桃、豌豆等。需要提醒的是,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并不会使男人女性化,并且还能减少男性骨质流失。

2. 韭菜

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韭菜可以壮阳还可以通大便,具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两次即可。阴虚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这是因为早上升阳,晚上应滋阴,如果晚上吃了温补升阳的韭菜,容易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夜间烦躁。

3. 黄牛肉

温补脾胃,益气养血,强壮筋骨,消肿利水。主治脾胃阳虚,院腹疼痛,泄泻,脱肛,水肿;精血亏虚,消瘦乏力,筋骨酸软等。

4. 蚌肉

滋阴养肝,清热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眼目昏花,耳鸣眩晕,眼干多眵;阴虚内热,烦热引饮,消谷善饥,多尿,月经过多,白带,痔漏,目赤等。

补血益气粥食谱

1、红枣粥

做法:将红枣清洗干净之后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将糯米淘洗感觉之后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将准备好的糯米以及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之后熬煮成粥。在煮好之后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之后撒上一些糖桂花,这样就可以直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补血以及养胃的作用,对于那些脾胃虚弱以及食欲不振、气血不足以及体虚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白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白茯苓研成细粉备用,每次取15克同粳米煮粥,日服1次或隔日1次。常服的话,可健脾利水、减肥,适用于肥胖症、冠心病及高血脂症。

3、阿胶粥

做法:将糯米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之后熬煮成粥;随后加入准备好的阿胶,煮熟之后在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这样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食谱具有很好的养血止血以及润肺等等的功效,一些怀孕期间的女性也是可以服用的。如果出现了咳血或者是吐血的情况,女性月经过多或者是孕妇胎动不安以及先兆流产等等情况都是可以食用这道食谱的。

‘贰’ 阳气不升病就生,这个方子专攻升阳健脾,湿气没了就轻松了

我周围有个亲戚,家庭条件比较好,工作上也总要出去应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肚子变胖了,而且还总爱头晕。

有的时候还会头疼,感觉脑子晕晕乎乎的,也没有力气。当时是趁着过年,就找我念叨了念叨。

我看完舌苔之后发现苔白腻,稍微有那么一点黄色,舌边还有一圈齿痕。因为他平时吃饭不规律,胃口也不怎么样,所以按照脾虚清阳不升来治疗,便给他开了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解

升阳益胃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方子,本方配伍精妙,其中包含多个大家熟知的方子。

现在一般用量为黄芪,党参(原方为人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防风,柴胡,白芍,羌活,独活,黄连,泽泻,炙甘草。

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遵医嘱进行辨证加减。

本方中包含很多有名的处方,例 如芍药甘草汤、六君子汤、痛泻药方 等,又有补中益气汤的影子。

方中以黄芪为主药,可以益胃健脾补气;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为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具有 补益脾胃,化痰祛湿 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风向上行,风属阳,所以用羌活、独活、防风、柴胡四味祛风之药,可以引清阳上行,并且风能吹干我们的湿衣服,所以风药又能除湿;

可以清热燥湿,泽泻可以使湿热从小便流走,使浊阴下降;白芍味酸,可以收敛阴液,可以避免燥湿以及热药对阴液的损害。

从中医五行的角度,肝木克脾土,脾虚时常常肝过亢,白芍又可以平肝以防患于未然。全方可以补脾益气,升阳降浊,清热祛湿。

全方可以补脾胃,升清阳,去湿热,可以治疗由于脾虚清阳不升,兼有湿热而导致的多种疾病。那么这类疾病是如何导致的呢?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升阳益胃汤能治疗哪些疾病呢?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疲劳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咽喉痛、头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中医虽然没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名,但是根据相关症状,若辨证属于 脾胃气虚,清阳不升 ,兼有湿热即可选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

主要辨证的要点在主症的基础上,有身体乏力,总想躺着休息或者睡觉,四肢沉重或疼痛,吃饭吃得少或没有食欲,舌质红,舌苔黄腻或白腻,可以兼有大便溏,胃口堵闷,消瘦或者虚胖,面色萎黄等症状。

伴有失眠的患者可以加酸枣仁,视物模糊可以加菊花,枸杞子。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肠运动功能紊乱,蠕动加速,导致粪便的性状及排便频率异常,尚无理想药物。

本病在中医属于“泄泻病”的范畴,认为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伤脾,年老体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功能失常,小肠无法正常将水谷精微和糟粕分清,大肠无法正常传导,导致水湿和糟粕一起传入大肠,发生泄泻。

举一个最常见或者说最耳熟能详的例子,有人每逢考试,都会拉肚子,这便是情志刺激所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表现用本方治疗。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而溏时而泄泻,反复发作,稍有诱因就会发作,可伴有粪便中杂有不消化的食物,腹胀腹痛等。

另外还可能伴有饮食减少,肠鸣音多,身体困重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此时可以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如湿邪偏重,可以加生薏米、苦杏仁、白豆蔻,取三仁汤之意。

临床正确辨证使用,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本方的时候,也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才能避免药不对症产生的不良后果。

‘叁’ 2022-07-14升阳益胃汤 补脾胃升阳祛湿泄阴火治疗脾胃虚弱诸证

升阳益胃汤

脾胃虚弱,风寒袭表,兼有湿热

芪、参、术、草以补脾胃

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升阳除湿

陈皮、半夏和胃

茯苓、泽泻利湿

白芍、黄连以泻阴火。

来源】《脾胃论》卷上,《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组成】黄芪二两,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人参去芦甘草炙,以上各一两防风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白芍药羌活独活以上各五钱橘皮连穰四钱不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泽泻不淋勿用柴胡白术以上各三钱黄连二钱

【用法】上哎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水三盏,同煎至一盏,去粗,温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

【功效】补脾胃,升阳气,祛湿热。

【主治】倦怠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不知味,不嗜食,食不消,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

【方义】本证因脾胃虚弱,风寒侵袭肺表,兼有湿热,故用芪、参、术草以补脾胃,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升阳除湿,陈皮、半夏和胃,茯苓、泽泻利湿,白芍、黄连以泻阴火。

【验案精选】

1.消化系统疾病

(1)胃下垂陈某,女,36岁,2000年10月7日初诊。自述胃脘部胀痛5年余,曾服用中西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近半年持续腹胀腹痛,胃脘部按之作痛,食后加重,吐酸,平卧休息后好转,泛胃,神疲乏力。察其形瘦气弱,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胃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低于髂嵴连线4cm,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

黄芪50g,党参15g,茯苓15g,炒白芍15g,柴胡10g,厚朴10g,羌活5g,防风5g,陈皮5g,炙甘草5g,黄连5g,砂仁3g,瓦楞子(研粉吞)2g,每日1剂,腹部按摩隔日1次,期间配合腹肌锻炼,共用3个疗程,诸症消失,1年后复在胃小弯狐线最低点恢复至骼峤道

线水平以上。

刘某,男,38岁,工人,1987年5月12日初诊。腹泻,加重10天。患者胃脘胀满,嗳气胁痛,泄泻反复发作,四处求医,疗效甚微。

刻下:脘腹胀满,嗳气少食,腹痛肠鸣,大便日2~3次,质稀而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

此乃久泄伤及脾胃,兼之平素性急暴躁,肝盛旺。

为脾土虚弱,肝木乘之而痛泻时作,治宜补土泄木,渗湿健脾。

宜用升阳益胃汤,方药:陈皮10g,白芍15g,防风10g,白术12g,人参(另煎)10g,茯苓15g,炙甘草10g,黄芪15g,半夏12g,羌活6g,独活6g,柴胡10g,泽泻12g,黄连2g,山药15g,生姜3片,大枣4枚。

二诊:上方服6剂后,病情大有好转,便次减少,腹痛肠鸣减轻,饮食增加。上方调服月余,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内伤发热李某,男,15岁,2008年9月16日初诊。发热近2月。患者1个半月前因发热39.5℃,咽痛,头痛,在本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经输液治疗1周左右,热退后出院。出院后每遇风即感到轻度恶寒,自汗,体温37℃。化验血象、X线检查未见异常。经口服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特来我科就诊。

刻诊:轻度恶寒发热,无咽痛流涕,自汗,神疲乏力,饭后胃脘有饱胀感,食欲不佳,睡眠尚可,大便偏稀,小便调,舌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脾胃气虚,卫外不固。治宜补气健脾,调和营卫。

药用:黄芪、茯苓各30g,党参20g,白术、白芍、焦三仙各15g,柴胡12g,陈皮、半夏、泽泻、羌活、独活、防风各10g,生姜3片,大枣3个。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剂。复诊时明显好转,守方7剂,药后诸症消失。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贾敏.冯五金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举隅。山西中医,2009,25(3):8-9]

哮喘(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齐某,女,23岁,农民,1997年3月8日初诊。

主诉发热、哮喘、憋闷7天,加重2天,4年前因外感发热,喉中哮鸣,气喘咳嗽,经当地县医院治疗,当时诊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经解痉、抗过敏、抗炎治疗,症状消失而出院。自此以后,每遇风寒则复发。

7天前因外感风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喷嚏频作,气喘发憋,喉中有哮鸣声,咳声低弱,咳痰清稀且少,神疲倦怠,体虚汗出,食欲不振,纳谷乏味,大便稀溏,经中西药治疗,病情仍未控制。

故特请姜老诊治,刻下:咳嗽,咳痰清稀,面色萎黄,四末不温,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证属肺脾气虚,卫气不固。治宜益肺固卫,健脾化痰,止咳平喘。

方选升阳益胃汤: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0g,炙甘草6g,黄芪12g,防风10g,白术12g党参10g,柴胡10g,羌活6g,独活6g,泽泻10g,白芍12g,炙麻黄6g,紫菀12g,款冬花10g,生姜3片,大枣4枚。

二诊:服上方3剂后,发热已退。

糖尿病胃轻瘫李某,女,68岁,1999年3月21日就诊。患2型糖尿病,糖尿病11年,近半年来每于进食后觉胃脘饱胀不适,持续时间2~3小时,食量较平时减少一半,嗳气频发,疲乏无力。

症见面色少华,精神倦怠,依据其临床症状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定为重度。患者空腹血糖12.6mmo/L。经胃镜、胃肠钡餐造影及B超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脾器质性病变。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中阳不运,湿浊中阻。患者曾服用西沙比利,疗效欠佳,并出现肠鸣腹泻,不能耐受。

改用升阳益胃汤(处方:生黄芪30g,党参、茯苓各15g,白术、陈皮、半夏、泽泻各10g白芍18g,黄连6g,柴胡、独活、防风各8g,生姜3片,甘草3g)治疗2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无胃脘饱胀,饮食、二便正常,血糖为6.5mmol/L。

顽固呃逆程某,男,34岁,2000年10月5日入院,患者呃逆连声,日无休止达年余,辗转求治于多家省市级医院,均诊断为膈肌痉挛,经中西药多方治疗无效,反增口干咽燥一症,饥不欲食,渴不欲饮。

我院门诊以“顽固性呃逆”收入住院治疗。人院后以和胃降逆法为治,住院2周无效询问得知患者有多次经风就湿,胸闷气短,咳嗽痰稠等宿疾,又有嗜酒之好察其舌体肥胖,齿印明显,苔黄腻少津,脉来沉涩不畅。遂悟本案证属湿困脾胃,郁而化热,升降失常。

以升阳益胃汤。处方:黄芪30g、人参10g、半夏10g、炙甘草10g、羌活12g、独活12g、防风10g、白芍15g、陈皮10g、白术10g、茯苓12g、泽泻12g、柴胡10g、黄连5g、生姜3片、大枣3枚。未料汤药入胃呃逆立止,诚属覆杯即安。呃逆止后,改用异功散以善后,观察1周痊愈出院。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47岁,1996年9月12日初诊。泄泻反复发作1年,加重半个月。

1年前因饮食生冷致腹痛、腹泻,经治缓解,但腹泻仍反复发作。

本次因喝冷饮而症状加重,腹泻每日3~5次,腹胀肠鸣,时有完谷不化,夹有泡沫黏液,偶带脓血,身重神倦,食减纳呆。活淡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结肠内镜检查示结肠黏膜呈多个浅表溃疡伴充血、水肿,肠黏膜粗糙,可见脓性分泌物覆盖。

证属脾胃虚弱,湿盛作泄。

治以健脾升阳、助阳化湿。

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人参、白芍、甘草各10g黄芪30g,焦白术、茯苓各20g,半夏、陈皮、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

3剂后泄泻次数即为每日1~2次,腹胀肠鸣减轻,饮食知味,仍以上方加减服用3周,诸症悉除,结肠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阅读全文

与升阳补脾胃食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