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兽医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什么

兽医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27 08:18:52

Ⅰ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有哪些能产生局部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能使感觉消失,特别是痛觉消失的药物称为麻醉药。麻醉药根据作用及给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被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功能受到抑制,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及骨骼肌松弛,但延髓生命中枢的功能仍然保持。全身麻醉药的麻醉范围广,一般适用于大型手术。

全身麻醉药包括吸入性全麻药和非吸入性(静脉)全麻药。常用的吸入性全麻药有氟烷(三氟溴氯乙烷)、麻醉乙醚、麻醉氯仿及氧化亚氮(一氧化二氮)等。常用的非吸入性(静脉)全麻药有盐酸氯胺酮、戊巴比妥钠、硫萨利妥钠、硫喷妥钠、水合氯醛、乙醇等。

局部麻醉药是应用于局部,可逆性地阻断神经末梢或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使局部发生感觉和痛觉消失效果的药物。其主要特点是不影响大脑意识、麻醉范围小,多适用于小型手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有盐酸普鲁卡因(奴佛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辛可卡因、盐酸丁卡因等。

为了增强麻醉药的作用,减低毒性与副作用,扩大麻醉药的应用范围,常先后或同时应用几种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如骨骼肌松弛剂、镇痛剂以及氯丙嗪等。我们把这种联合用药的麻醉方法称为“复合麻醉”。

常用的产生局部麻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表面麻醉也称粘膜麻醉,是将丁卡因、利多卡因等穿透性较强的局部麻醉药涂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2)浸润麻醉是将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药液注入皮下,或深部组织,使麻醉药液所浸润的区域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纤维麻醉。

(3)传导麻醉又称阻滞麻醉或神经干麻醉,是将普鲁卡因等药物注入有关的神经干周围,使该神经干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多用于四肢手术、诊断及腹壁部外科手术等。

(4)椎管内麻醉分为硬脊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以麻醉后躯为主,临床上用于难产、剖腹产及后躯其他手术。

硬脊膜外麻醉是将药液注入到荐尾之间或腰荐椎之间的硬脊膜外腔内,使脊神经根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或脊髓麻醉)是将药液注入到腰椎和荐椎之间的凹陷处(百会穴)的蛛网膜下腔内,阻断脊神经根的传导。

(5)封闭疗法是将0.25%~0.5%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注射于患部周围或神经通路,阻断病灶部的不良冲动向中枢传递。减少疼痛,改善神经营养。

Ⅱ 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给药方法有哪些

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蟾蜍等。
主要给药方法有喂食(将药掺入水或食物中),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Ⅲ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不同的给药途径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个别药物也因给药途径不同,甚至影响药物作用的大小。鸭由于个体小,大都集约化饲养,其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常用的给药方法①经口给药:此法适用于鸭群体小,在病重时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适的胶管直接注入嗉囊。虽然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可靠。
②注射给药:药物通过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③吸入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以及气雾剂可用此法。其特点是作用快而短暂,且给药方法简便。此法常用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规模养鸭场气雾免疫。
④体表用药:主要是发挥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疗皮肤损伤或消灭体表寄生虫等。
⑤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在集约化养鸭场,用于群体防治疾病时,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法。(2)注意事项①针对性用药:不同疾病,用药不一样,要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②用药拌料时混合要均匀:这样才能使所有鸭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防止个别鸭超量中毒。
③选择适宜的剂量:剂量小,疗效不可靠,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大,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毒副反应和药物残留。
④合理的疗程:一般3~5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用药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浪费和残留。
⑤注意休药期:根据药物残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够的时间停药,以免药物残留于肉食品内。

Ⅳ 请问兽药怎样正确进行使用呢

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动物生病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我们要对动物进行治疗,这就需要我们正确使用兽药,那么兽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观点?

1、对疫病要做出正确诊断

对症下药 正确和明确的诊断是正确选择用药的前提。不能在畜禽发病还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仅凭想当然就随意、盲目地用药。当发生疾病时,必须仔细观察其症状,必要时还要进行剖检或采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只有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才能获得应有的疗效。不同的疾病用药不同,同一种疾病也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治疗,因为有的病菌会产生抗药性。临床上,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药物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用药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及早用药能迅速控制病情。但细菌性痢疾却不宜早止泻,因为这样会使病菌无法及时排除,使其在体内大量繁殖,反而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腹泻。

6、合理控制用药疗程

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须达到一个疗程以上。疗程不够,致使药物不能维持有效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的病原体只能暂时被抑制,并没有被杀灭。一旦停止用药,受到抑制的病原体会重新生长、繁殖,使疫病复发,最终造成治疗失败。因此,不可使用1~2次无疗效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因为很多药物,需使用一个疗程后才显示出疗效。用药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遵医嘱,严格控制用药疗程。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如和正确使用兽药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Ⅳ 猪场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1)猪场合理用药的原则①要根据猪场与本地区猪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特点、季节性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高疗效、安全性好、广谱抗菌的药物用于预防,方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切不可滥用药物。
②使用药物预防之前最好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择高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预防。
③保证用药的有效剂量,以免产生耐药性。不同的药物,达到预防传染病作用的有效剂量是不同的。因次,药物预防时一定要按规定的用药剂量,均匀的拌入饲料或完全溶解于饮水中,以达到药物预防的作用。猪场进行药物预防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的药物,即可防止耐药性菌株的出现。
④要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和毒副作用。有些药物进入机体后排出缓慢,连续长期用药可引起药物蓄积中毒,如猪患慢性肾炎,长期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可在体内造成蓄积,引起中毒,有的药物在预防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长期大剂量使用喹若酮类药物会引起猪的肝肾功能异常。
⑤要考虑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与个体差异。
⑥要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时,如果配合不当,有的会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使药物发生沉淀、分解、结块或变色,结果出现减弱预防效果或增加药物的毒性,造成不良后果。如磺胺类药物与抗生素混合产生中和作用,药效会降低。维生素B1、维生素C属酸性,遇碱性药物即可分解失效。
⑦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方法。不同的给药方法,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程度、药效出现时间及维持时间,甚至还可引起药物性质的改变。药物预防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混饲给药、混水给药及气雾给药等,猪场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给药方法。
(2)猪场合理用药的方法①混饲给药法 将药物拌入饲料中,让猪只通过采食获得药物。混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药物用量要准确无误;药物与饲料要混合均匀;饲料中不能含有对药效质量有影响的物质;饲喂前要把料槽清洗干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喂完。
②混水给药法 将药物加入饮水中,让猪只通过饮水获得药物。混水给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使用的药物必须溶解于饮水;要有充足的饮水槽或饮水器,保证每头猪只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饮到足量的水;饮水槽和饮水器一定要清洗干净;饮用水一定要清洁干净,水中不能含有对药物质量有影响的物质;使用的浓度要准确无误;药物饮水之前要停水一段时间,夏天停水1~2h,冬天停水3~4h,然后让猪饮用含有药物的水,这样可以使猪只在较短的时间内饮到足量的水,以获得足量的药物;饮水要按规定的时间饮完,超过规定的时间药效就会下降,失去预防作用。

Ⅵ 在鸡病防治中常用的药物分几类用药时需注意哪些原则

根据用途常用药物可分为消毒、抗生素、抗寄生虫、解毒药和作用于消化、神经等系统的药物和添加剂类等。前四类药在抗病防病中最常用。

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首先要根据鸡的疾病防治目的确定药品种类,切忌乱用药、滥用药。在鸡群发生疾病的情况下,要及时确诊疾病性质,根据具体治疗目的和鸡群的品种、大小、生产性能,合理选用药物。因为实际上,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影响鸡的正常机能。比如有的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具有抑菌作用,但同时又能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和影响肠道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利作用。又比如有的微量元素,只有在动物营养代谢缺乏时加入才有作用,如不缺乏则会因加入过多而产生毒性。所以,在确定鸡病性质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且尽可能地少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有的广谱药对其已失去作用,所以最好先做一个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

(2)要在了解药物性质的基础上确定给药途径和次数、用量及时间等。鸡对某些药物比较敏感,比如呋喃类药,雏鸡对磺胺类药和链霉素也较敏感,成年鸡服用磺胺类药物会影响产蛋和食欲。而且长期使用某一种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会诱发病原菌或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此外,有些药物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即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由于作用相反,结果互相抵消),还有些药物之间在混合使用时,会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药物性质改变,结果失效甚至于产生毒性作用。这在药理学称作配伍禁忌。所以,在确定药物品种后,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要求使用,不得随意改变。

一般说来,为保持鸡体内药物的有效浓度,使用时需根据不同药物的代谢特点每天多次给予(无论是投喂还是注射),并维持一定时间(5天左右),但不宜过长,必要时可停药2~3天再使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应了解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以便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避免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和配伍禁忌,即减弱药效和产生毒性。

(3)做好药物的检查、保存和记录。选购后的药品首先必须检查药品包装内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注意标明的药品名称(药品名称有商品名和化学名,如速灭杀丁是商品名,它的化学名是氰戊菊酯)、批准生产文号、商标、药物含量及数量、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及生产厂名、厂址等。每一项都不可缺少,必须逐一认真查明。比如我国药政部门规定,没有批准生产文号的药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药品的保存应根据药物性质和贮藏要求,保存在避光、干燥处。药品使用情况要有记录,以便了解药效,选择价廉有效的药品;同时可避免长期重复使用单一的药品。

(4)药物制品使用计算单位的一般介绍。

药品的剂量单位:

固体、半固体剂型以克(g)或毫克(mg)为计量单位。

液体剂型以毫升(m1)为计量单位。

部分抗生素、维生素以单位(U)或国际单位(IU)为计量单位。

兽医药品使用剂量的表示:

用药时按鸡的每千克体重或每只的药量表示:如10毫克/千克体重或只。在鸡群群体给药或消毒时,必须把药物混入饲料、饮水或水,则药物以百分浓度(%)来计算和表示。比如浓度为0.1%,是将1克药物投入1000克饲料或1000毫升水中。以此类推。

(5)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通过拌料或饮水内服,注射,喷雾和体表或局部外用。选择给药的途径是根据药物性质和用药目的决定的。比如有的药物在消化道容易分解失效,就只能注射;有些杀灭体表寄生虫的药物有毒性,所以只能外用。

在用药时还需注意:①根据说明书配制或拌入饲料或饮水,不得随意改变浓度;尤其是不能随意加大浓度,人为地造成药物中毒。②在拌入饲料时,一定要混合均匀,防止由于服药不均,造成个别鸡药物中毒,而有的则用药量过少不起作用;如作为饮水,则要搅拌均匀,同时注意水质状况。③为保证鸡群都能服入预定的药量,在用药前停饲或停饮水数小时;雏鸡可滴喂。

Ⅶ 奶牛疾病给药方式及其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经鼻投药

即用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将药液投入胃内的方法。是投服大量药液时常用的方法。胃管投药时,必须正确判断是否插入食道,否则,会将药液误灌入气管和肺内,引起异物性肺炎,甚至造成死亡。药液灌入气管和肺内时,动物表现不安,频繁咳嗽,呼吸急促,鼻翼开张或张口呼吸;继则可见肌肉震颤,出汗,黏膜发绀,心跳加快,心音增强;如灌入大量药液时,可造成动物的窒息或迅速死亡。在灌药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灌药,抽出胃管,并使动物低头,促进咳嗽,呛出药物。其次应用强心剂或给以少量阿托品兴奋呼吸系统,同时应大量注射抗生素制剂,直至恢复。严重者,可按异物性肺炎的疗法进行抢救。

(2)经口投药

是投服少量药物经口投入胃内的方法,应注意:①每次灌入的药量不宜过多,不要太急,不能连续灌,以防误咽。②头部吊起或仰起的高度,以口角与眼角呈水平线为准,不宜过高。③灌药时,病牛如发生强烈咳嗽时,应立即停止灌药,并使其头部低下,使药液咳出,安静后再灌药。

(3)静脉注射给药

静脉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入静脉内,治疗危重疾病的主要给药方法。用于大量的输液、输血;或用于以治疗为目的的急需速效的药物(如急救、强心等);或注射药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又不能皮下、肌内注射,只能通过静脉内才能发挥药效的药物。注射部位在牛颈部静脉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先用左手握住注射部位下端,然后用拇指压紧,使静脉膨胀,右手拿针头倾斜30°~40°向心刺入静脉(采血时离心刺入),血从针头流出后,将针头平行于血管推进2/3长,松开左手,迅速接上注射器或输液导管。注射过程中如发现推不动药液、药液不流或出现注射部位肿胀时,采取如下措施:①针头贴到血管壁上。轻轻转动针头,即可恢复正常。②针头移出血管外。轻轻转动注射器稍微后拉或前推,出现回血再继续注射;或拔出后重新刺入。

注意事项:①注射前要确实将牛保定,以免发生危险或造成注射困难。②在针头刺入血管前,首先要做好输液瓶接导管的准备工作,要排净管内及注射器内的空气。③针刺部位要准确,动作要利索,避免多次刺扎。④输液速度不能太快,以每分钟20~30毫升为宜。⑤输液前要加温药液至35~38℃。⑥油类制剂不能静脉注射。

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针头移出血管,药液漏(流)入皮下。发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停止注射,用注射器尽量抽出漏出的药液。如果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水合氯醛、高渗盐水等强刺激类药物漏出时,向漏出部位注入10%的硫代硫酸钠或10%硫酸钠(或硫酸镁)10~20毫升。也可用5%的硫酸镁局部热敷,以促进漏液的吸收,缓解疼痛,并避免发生局部坏死。

(4)肌内注射给药

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厚的地方,如颈侧中部、臀部等。注射部位在剪毛、消毒后,先将针头对准部位快速垂直刺入5厘米针头,约刺入3/4,检查无回血时,接上针管,注入药液。拔下针头,然后碘酒消毒注射部位。注意针头不能全部刺入,以防针头折断。强刺激药,如水合氯醛、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不能肌内注射。

在肌内注射时发生针头折断,应尽快取出断针。当断针露出皮肤时,用止血钳等器械夹住断头拔出。断头在深部时,保定动物,局部麻醉后,在针眼处手术切开取出。

(5)皮下注射给药

是将药液注于皮下组织内,一般经5~10分钟起作用。没有强刺激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疫苗或者血清,常常采取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是颈部的两侧或者肩胛后方的胸侧,皮肤容易移动的部位。皮下注射的方法是:一手捏起皮肤做成皱褶,另一只手把注射器的针头从皮肤皱褶处的三角形凹窝刺入皮下2~3厘米,抽动活塞,不见回血,就可推注药液。注完药液后迅速拔出针头,局部以碘酊或酒精棉球压迫针孔。针头是刺进皮下还是刺入肌肉中,检验的方法是:刺入皮下时,针头可自由活动。如果刺进了肌肉内,针头则不能左右摆动。皮下注射药量大时,可采取多点注射。

(6)气管内注射给药

常用于肺部驱虫,治疗气管和肺部疾病。站立保定动物,抬高头部,术部剪毛消毒,用手保定气管。治疗气管炎时,针头刺入第3~4软骨环之间。治疗肺炎时,在接近胸腔处的气管内注射。注射的药液加温至38℃左右,以免冷药液刺激气管黏膜而将药液咳出。病畜咳嗽剧烈时,先注射2%普鲁卡因5~10毫升,以减低气管敏感性。

(7)瘤胃内注射给药

瘤胃内注射是指药液经套管针(或其他针头)注入瘤胃的注射方法。主要用于牛、羊瘤胃臌气的止酵及瘤胃炎的治疗。注射部位在左侧腹部髋结节与最后肋间连线的中央,即肷窝部。牛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若选用套管针,术者右手持套管针对准穿刺点,呈45°角迅速用力穿入瘤胃10~20厘米,左手固定套管针外套,拔出内芯,此时用手堵针孔,间歇性放出气体。待气体排完后,再行注射。如中途堵塞,可用内芯疏通后注射药液(常用止酵剂有:鱼石脂酒精、1%~2.5%福尔马林、1%来苏儿、植物油、0.1%新洁尔灭等)。无套管针时,手术刀在术部切开1厘米小口后,再用盐水针头刺入。注射完毕,视情况套管针可暂时保留,以便下次重复注射用。注意事项:①放气不宜过快,防止脑贫血的发生。②反复注射时,应防止术部感染。③拔针时要快,以防瘤胃内容物漏入腹腔和腹膜炎的发生。

(8)瓣胃内注射给药

瓣胃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牛、羊等反刍动物瓣胃的注射方法。将药液直接注入瓣胃中,主要用于治疗瓣胃阻塞或某些特殊药品给药(如治疗血吸虫的吡喹酮等),注射部位在瓣胃位于右侧第7~10肋间,其注射部位在右侧第9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相交点的下方2厘米处。术者左手稍移动皮肤,右手持针头垂直刺入皮肤后,使针头朝向左侧肘头左前下方,刺入深度8~10厘米,先有阻力感,当刺入瓣胃内则阻力减小,并有沙沙感。此时注入20~50毫升生理盐水,再回抽如混有食糜或胃内容物时,即为正确。可开始注入所需药物(如25%~30%硫酸镁、生理盐水、液状石蜡或其他药品),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术部涂碘酊,也可用碘仿火棉胶封闭针孔。注意事项:①操作过程中宜将病畜确实保定,注意安全,以防意外。②注射中病畜骚动时,要确实判定针头是否在瓣胃内,而后再行注入药物。③在针头刺入瓣胃后,回抽注射器,如有血液或胆汁,表明误刺入肝脏或胆囊位置。④瓣胃内注射,可每日注射1次,最多连注2~3次。

(9)乳腺内注射给药

是指经导乳管将药液注入乳池的注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奶牛的乳腺炎,或通过导乳管送入空气,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用左手将乳头握于掌内,轻轻向下拉,右手持消毒的导乳管,自乳头口徐徐插入。再以左手把握乳头及导乳管,右手持注射器与导乳管连接(或将输液瓶的乳胶导管与导乳管连接),然后徐徐注入药液。注射完毕,拔出导乳管,以左手拇指与食指捏闭乳头开口,防止药液外流。右手按摩乳房,促进药液充分扩散。如治疗产后瘫痪需要送风时,可使用乳房送风器(或100毫升注射器或消毒后的手用打气筒)。送风之前,在金属滤过筒内放置灭菌纱布,滤过空气,防止感染。先将乳房送风器与导乳管连接(或100毫升注射器接合端垫2层灭菌纱布与导乳管连接)。4个乳头分别充满空气,充气量以乳房的皮肤紧张、乳腺基部的边缘清楚变厚、轻敲乳房发出鼓音为标准。充气后,可用手指轻轻捻转乳头肌,并结系一条纱布,防止空气溢出,经1小时后解除。如为了洗涤乳房注入药液时,将洗涤药剂注入后,随后即可挤出,反复数次,直至挤出的液体透明为止,最后注入抗生素溶液。注意事项:①导乳管前端在使用前必须涂布消毒的润滑油。如使用针头,尖端一定要磨光滑,防止损伤乳头管黏膜。②送风时要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感染,特别使用注射器送风时更应注意。③注入药液一般以抗生素溶液为主,洗涤药液多用0.1%雷佛奴尔溶液、生理盐水及低浓度青霉素溶液等。

(10)涂擦给药

涂擦水溶性药剂、配剂、擦剂、流膏及软膏等,主要用于皮肤或黏膜疾病的治疗。对皮肤涂擦药剂前,应先行剪毛和清洗患部皮肤。水溶剂、配剂、擦剂用毛刷,流膏与膏剂用软膏篦、竹片、木板等,充分涂擦在皮肤表面,要求涂布均匀。口腔溃疡时用棉棒浸上鲁格尔氏液、碘甘油等,涂布在黏膜上。为了防止动物舔食涂擦药剂,可将患部用绷带包扎,必要时可带口笼。

Ⅷ 养鸡常用给药方法有哪些求大神帮助

由于鸡只个体小,数量大,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它的原则是保证药效,能同时服药和省工、省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混料给药 这是鸡场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大群鸡同时服药,省工、省时。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用药和不溶于水或加在水中适口性差的药物。
(2)饮水给药 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紧急治疗,短期给药和溶于水的药物。因病鸡虽不采食但还能饮水,有些药物虽难溶于水,只要它的溶解度足以达到治疗目的者,也可用饮水法给药,如呋喃类药物。
(3)经口投药 此法是把药物直接投入口腔、食管或嗉囊中,虽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可靠,此法适用于小群鸡或比较贵重的品种,在病重时鸡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
(4)体内注射给药 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其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5)体表用药 是把药涂擦或喷洒在体表,多用于治疗外伤和体表寄生虫。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说预防或鸡群食欲较好时采用混料或饮水给药,当病情严重时只好经口或注射给药。

什么是兽药药剂、制剂和方剂常用兽药制剂的剂型有哪些

常用兽药制剂的剂型可分为:

(1)固体剂型

①片剂系指药物、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药材细粉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以内服普通片为主,也有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等。中药片剂又可分为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

A.泡腾片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泡腾片中的药物应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有机酸一般用枸橼酸、酒石酸、富马酸等。

B.缓释片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C.控释片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D.肠溶片系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为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对胃的刺激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对片剂包肠溶衣;为治疗结肠部位疾病等,可对片剂包结肠定位肠溶衣。

②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胶囊剂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主要供内服用。

A.硬胶囊(通称为胶囊)

系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或小丸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

B.软胶囊系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赋形剂中制备成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质囊材是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材料单独或混合制成。

C.缓释胶囊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D.控释胶囊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E.肠溶胶囊系指硬胶囊或软胶囊是用适宜的肠溶材料制备而得。或用经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或小丸充填胶囊而制成的胶囊剂。肠溶胶囊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而释放活性成分。

③粉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粉剂和局部用粉剂。局部用粉剂可用于皮肤、黏膜和创伤等疾患,亦称撒粉。

④可溶性粉剂系指药物或加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可溶于水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专用于饮水给药。

⑤预混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预混剂通过饲料以一定的药物浓度给药。

⑥颗粒剂系指药物、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颗粒剂可分为可溶性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供内服用。

A.混悬颗粒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剂。临用前加水或其他适宜的液体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供内服。

B.泡腾颗粒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的颗粒剂。泡腾颗粒中的药物应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有机酸一般用枸橼酸、酒石酸等。泡腾颗粒应溶解或分散于水中后服用。

C.肠溶颗粒系指采用肠溶材料包裹颗粒或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颗粒剂。肠溶颗粒耐胃酸而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避免对胃的刺激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

D.缓释颗粒系指在水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颗粒剂。

E.控释颗粒系指在水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的颗粒剂。

⑦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⑧胶剂系指动物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⑨锭剂系指药材细粉与适宜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

(2)液体剂型

①注射剂系指药物、药材经提取纯化后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A.注射液系指注射入体内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乳状液型注射液或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

B.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无菌粉末用溶剂结晶法、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等方法制得。

C.注射用浓溶液系指制成的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②内服液体制剂包括内服溶液剂、内服混悬剂、内服乳剂:

A.内服溶液剂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供内服的澄清液体制剂。

B.内服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供内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剂。

C.内服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制成供内服的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制剂。

用适宜的量具以小体积或以滴计量的内服溶液、内服混悬剂、内服乳剂的液体制剂称为滴剂。

③酊剂系指将药物、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内服或外用,如橙皮酊、龙胆酊等。通常100毫升相当于生药10~20克。而挥发性药物(多半为挥发油)的醇溶液称醑剂,如樟脑醑。碘酊本应为醑剂,但人们习惯称为碘酊,也称碘酒。

④外用液体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通过动物体表给药以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及供临用前稀释的高浓度液体制剂。一般有涂剂、浇泼剂、滴剂、乳头浸剂、浸洗剂等。

A.涂剂系指药物与适宜溶剂、透皮促进剂制成的涂于动物特定部位,通过皮肤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液体制剂。

B.浇泼剂系指药物与适宜溶剂制成的浇泼于动物体表的澄清液体制剂。浇泼剂易于在皮肤上分散和吸收,使用量通常在5毫升以上,使用时沿动物的背中线进行浇泼。

C.滴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滴至动物的头、背等部位局部给药的液体制剂。滴剂的使用量通常在10毫升以下。

D.乳头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用于乳头浸洗的液体制剂。乳头浸剂供奶牛挤奶前或挤奶后(必要时)浸洗乳头用,降低乳头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污染,通常含有保温剂以滋润和软化皮肤。

E.浸洗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对动物进行全身浸浴的液体制剂。

⑤乳房注入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基质制成的、通过乳头管注入乳池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乳膏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的无菌制剂。乳房注入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泌乳期动物乳腺炎的治疗或预防,另一类用于泌乳后期和干乳期动物乳腺炎的治疗或预防。

⑥阴道用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直接用于阴道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制剂。阴道用制剂包括阴道药棉及阴道药栓等。

A.阴道药棉系指药物经溶解后定量吸附在海绵基质中,经干燥后制成的通过塞入阴道一定时间以发挥药效的单剂量固体制剂,其体积应适合阴道给药。

B.阴道药栓系指药物分散或溶解于适宜的基质中制成供阴道给药的单剂量固体制剂,阴道药栓通常为卵形,其体积和硬度应适合阴道给药。

⑦合剂系指药物、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又称“口服液”)。

⑧灌注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以适宜的溶剂制成的供子宫、乳房等灌注和灭菌液体制剂。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浊型。

(3)半固体剂型

①软膏剂、乳膏剂、糊剂

A.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有溶液型软膏剂和混悬型软膏剂之分。溶液型软膏剂为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为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制成的软膏剂。

B.乳膏剂系指药物、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乳膏剂由于基质不同,可分为水包油型乳膏剂与油包水型乳膏剂。

C.糊剂系指大量的固体粉末(一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可分为单相含水凝胶性糊剂和脂肪糊剂。

②滴眼剂系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水性或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的眼用液体制剂,也可将药物以粉末、颗粒、块状或片状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制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

③眼膏剂系指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溶液型或混悬型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常用基质有油脂型、乳剂型及凝胶型基质。所用基质应纯净、均匀、细腻;易于涂布,对眼部无刺激性;便于药物分散和吸收。

(4)兽用新剂型

①颈圈是一种将杀虫药与增塑的固体热塑性树脂通过一定工艺制成的缓释制剂。主要用于犬、猫。

②微型胶囊系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芯物)包裹成直径1~5000微米的微型胶囊。

Ⅹ 猪投药问题

口服投药是病猪常用的给药方法。口服的药物,可依据药物的性味、形态及剂量的不同,采用以下几种投药方法。

(1)拌饲法 凡是还能吃食的病猪,最简单的给药方法,就是将一次要喂的药物,均匀地混合在少量的饲料中,让猪自由采食。但是,这种药物必须没有特殊气味。

(2)胃管投服法 病猪不吃食,或者药物剂量大,药有异味时,可用胃管投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投服液体或经溶化后的固体及中药煎液。投服方法是:把猪确切保定后,将猪嘴用木棒撬开,放入开口器,然后将橡皮小胃管或导尿管,通过开口器的小孔缓慢地送到咽喉部,等猪出现吞咽动作时,趁机将胶管送进食道。这时胶管略有阻力。经过负压试验(即手用力压迫胃管中间小球)或将管口靠近耳边听,看是否有呼吸气流冲出,检查确认已正确插入食道,再继续送入适当深度,接上漏斗,就可以投药。

(3)丸剂或舔剂投药法 将药物加入适量粉料,调成糊状。待猪保定好后,用木棒撬开猪嘴,用薄竹板或薄木板将药物涂抹在猪的舌根部,使它吞咽。若制成丸剂,只需将药丸扔至口腔深部,便可吞下,对发病较多的小猪,这种方法是简单、迅速而安全的喂药方法。

(4)汤匙投药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液体药物、溶化后的固体药物或中草药煎剂等。猪只保定好后,用木棒将猪嘴撬开,手拿小匙,从猪舌侧面靠近腮部倒入药液。等它咽下后,再灌第二匙。如猪含药不咽时,可摇动木棒促使咽下。采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必须坚持有间歇、每次少量、慢灌的原则,防止过急或量多,使药液呛入气管,引起异物性肺炎或窒息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阅读全文

与兽医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眼镜片卡槽拉丝与镜架安装方法 浏览:459
有什么方法可以矫正近视眼 浏览:540
亿万台电脑列数字说明方法 浏览:34
初中生高考题解决方法 浏览:439
特殊测量技术方法特点 浏览:539
用化学方法鉴别真金和假金子黄铜 浏览:7
羊五号病怎么治疗土方法 浏览:484
增强手指肌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182
擦车的正确方法 浏览:213
民间治疗失眠的方法 浏览:502
断奶后正确的回奶方法 浏览:362
联想电脑打开麦克风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71
如何测量水温传感器方法 浏览:444
桥梁钢腹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746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71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6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54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45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