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儿童摄影器材闪光灯如何使用
1. 跳闪闪光灯使用最常用的是跳闪。如果你用过外接闪光灯,应该能注意到直射的硬光会破坏照片美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大多数外接闪光灯的灯头都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将灯头指向天花板,经过天花板反射的光线同样也被柔化了。 2. 填充闪光 在户外儿童摄影时,若被摄体或人物脸部有阴影,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使用填充闪光。闪光灯使用常常需要填充闪光。这种方法正如其字面意思所示,是给阴影区加入少量的人造光。户外拍摄时你只需打开闪光灯,剩下的工作就可以交给相机去做了。 3. 离机闪光 在不使用柔光罩的情况下,离机闪光是唯一能拍出精彩照片的方法。离机引闪线非常便宜,却很有用。把闪光灯装在引闪线的热靴座上,放在相机左侧或右侧位置,这样可以避免直射的光线造成生硬的效果。你可以把离机闪光灯装在三脚架或专用灯架上。 4. 使用柔光罩 柔光罩可以削弱光线的硬度。它可以柔化光线,拍摄出更好看的照片。所有的外接闪光灯都可以使用柔光罩,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的机顶闪光灯也可以用。柔光罩很便宜,但是很实用。我自己的柔光罩是用白色的牛奶盒做的,用皮筋固定在闪光灯上。 儿童摄影正确的使用闪光灯能让你拍出精彩的照片,建议儿童摄影时最好不要使用闪光灯,如有必要请注意以上4个使用方法。
❷ 闪光灯的用法
闪光灯的使用
电子闪光灯有时又叫万次闪光灯。它发光照度高,但照明时间短(发光时间约为1/5000-1/2000秒,故快门对闪光灯无控制作用。),能与高速快门同步(帘幕快门和钢片快门除外),并能连续闪光,便于快速摄影时使用,是我们使用得最多的人工光源。
闪光灯属于点光源,因而照度的强弱变化直接受光照距离的影响,即光照射距离越远,照度(被摄物体直接受光程度)就越弱。
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来使用闪光灯:首先确定拍摄对象与照相机的距离,然后按“闪光指数(GN)/拍摄对象与照相机的距离(M)=应用光圈(F)”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当时条件下所应该使用的光圈。比如,闪光灯指数为24,拍摄对象与相机的距离为3米,那么,我们应使用F8光圈(24/3=8)。当然,我们也可以先确定拍摄时使用的光圈,然后变换上述公式,用“闪光灯指数/所用光圈=拍摄距离”来确定拍摄距离。
(注:①闪光灯指数一般都印刷在该闪光灯的背面;②使用闪光灯时,快门速度不得超过相机所支持的最高同步快门速度,但镜间叶片式快门可在任意快门速度下与闪光灯同步;③不得近距离对着婴儿的眼睛闪光,否则有可能伤害婴儿的眼睛,造成严重后果。)
个人补充以下:用闪光灯时可能会破坏了环境氛围的。
❸ 怎样使用闪光灯-正确利用闪光灯拍照片的技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大多数外接闪光灯的灯头都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将灯头指向天花板,经过天花板反射的光线同样也被柔化了。只有一种情况会有点问题——天花板有颜色。如果天花板不是白色的,那么光线也会带上同样的颜色。所以在拍摄前先试拍一下,看看效果能否接受。木质的天花板会形成暖色的光线,往往效果更好。4. 离机闪光在不使用柔光罩的情况下,离机闪光是唯一能拍出精彩照片的方法。离机引闪线非常便宜,却很有用。把闪光灯装在引闪线的热靴座上,放在相机左侧或右侧位置,这样可以避免直射的光线造成生硬的效果。你可以把离机闪光灯装在三脚架或专用灯架上。使用闪光灯拍摄,你需要不停地练习,直到掌握所有技巧。理解相机闪光灯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改变各项设置。只要熟悉了闪光灯的使用,你就可以自由发挥创造了。
❹ 闪光灯如何使用
导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拍摄人物肖像而使用外置闪光灯及TTL完成拍摄工作是一次非常绝妙的经历。如果在一些有趣的地点与位置这样做效果会更加美妙,使用外置闪光灯和TTL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如果能运用好闪光灯拍摄技术,会帮助你实现你丰富想法,以及更加突出的拍摄主体的个性特征及周围的环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闪光灯吧!
一、先分析自然光
自然光和周围的环境光其实是有着相同的方向,强度,颜色及柔和度的,很容易在拍摄的地方能看到。花点时间去观察和思考这些环境光线的特点,这样能帮助你决定怎样利用好外置闪光灯。把你拍摄的地方想象成一个时钟或者是罗盘,然后把拍摄主体放在中间,相机及其他光源以主体为圆心放在主体的周围。下图就是在主要利用自然光线拍摄的人物照。自然光从拍摄人物的背面照射过来,穿过树林,看起来也不会太过于明显生硬,作为背景光的话效果非常棒。
二、增加外置光源----各个灯源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在拍摄过程中,除了自然光,我还使用了银色反光板和一个外加闪光灯。这些光源都以拍摄主体为中心圆形排列开来。外置闪光灯放在以相机和拍摄主体为直线的45度的地方。
三、闪光灯位置
相机闪光灯的使用相对来说要求非常严格,一点都不轻松。相同的,光源从拍摄主体背面背后直射过来,使拍摄主体身上的光都非常的强烈,在传统人物拍摄方式中,这种方法并不经常使用。如下如所示,各个灯源相对于拍摄人物的角度分别是0度、90度、180度及270度。这些灯光位置并不是死位置,你可以随着自己的需要灵活的运用。
四、调整灯光位置
如下图所示,你可以在这些角度布置你的主光源,这样做能很自然地给拍摄人物塑造形象,此外,模特也不需要面对强烈的`闪光灯摆pose,动作能自然且更容易调整。对于摄影师来说,这样布光也会感觉更舒适,更能拍出符合主题的照片。照片也会因为高光和阴影的明显对比显得更有趣。总的来说,这种灯光布置方法在拍摄时更容易控制和调整。
五、添加局部闪光灯或反光板
如果你已经确定你的环境光线条件和放置好了你的主光源,这时你就可以决定哪个位置是可以布置局部光源(局部闪光灯或反光板)的最佳位置。这些灯光会使你的照片显得更有质感。但是记住,这些局部光源不能太靠近你的主光源。如下图所示,在初期布光时,每个光源之间至少要有90度的距离,使所有的光源相得益彰,避免其他光源的重复叠用和影响灯光效果的出现。
局部灯光相对主光线来说,起辅助作用。这是能够增强照片中的创作风格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你已经明白各个灯源之间是怎么工作和懂得如何使用和布置闪光灯位置,利用它们拍到最出色的人物肖像照,那么实现有创作风格的照片对于你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六、灯位图与效果对比
效果图
布光图
效果图
布光图
效果图
布光图
❺ 开车闪光灯的使用技巧与方法
闪光灯的使用是很关键的,但是有时候一些司机因为不会操作闪光灯往往就会因为这个遭到其他司机的白眼,那么该怎么使用才好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开车闪光灯的使用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危险报警闪光灯俗称双闪灯(或双蹦灯),这种灯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设置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把它理解成了“特权灯”。事实上,滥用双闪灯属交通违法行为,可以被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滥用双闪灯主要有这么2种情形:一是数辆车结伴而行,比如郊游、接亲、带路;二是赶时间,想开快车。其中,第一种情形颇为常见,我参加过很多次汽车厂家组织的试驾活动,主办方都要求我们开启双闪灯,事实上,这样做是很不妥当的。
1,能见度低于100米的路况下行车时;
2,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
3,牵引故障机动车时,牵引车和被牵引车应同时开启双闪灯;
4,在道路或公路上临时停车时。
1、行车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灯”,一般都是灯光开关的第一挡,这时车内的仪表灯全部点亮,车头和车尾也会点亮两盏小灯,这两盏灯的亮度不大,主要是为了让车身四角能被看见。一般在天色渐暗、雨天或在地下停车场等阴暗地方,都应该亮起这个灯。
2、近光灯:夜间在市区行车时使用。一方面城市的道路都有路灯照明,不需要远光灯来探照远处的路面,只需看清车前的路面状况即可;另一方面市区道路车流量大,开远光灯的话不仅在会车时造成对方车辆眩目,而且对马路两边行人的视线也有影响。 在大雨、大雪等能情况下,不仅能见度非常低,而且车辆的制动距离也会增加很多,所以此时最好打开近光灯,让其他车辆在最远的距离就能发现自己。
3、远光灯:远光灯亮起时,车内仪表板上会亮起醒目的蓝色灯号以作提示。 在荒郊野外或是没有路灯照明的公路上比较适合使用远光灯,但要记住会车的时候应该换回近光,以免造成对方司机眩目。如果道路上车辆很多,在靠近前方车辆时最好切换到近光模式,这样可以减少对前车驾驶员的干扰。
很多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超车时喜欢按喇叭,其实由于在车速较快时车辆的发动机噪音和风噪都很大,按喇叭前车是很难听到的,尤其是那些货车,所以在超车时按喇叭,不如把灯光拨杆向上拨动几下,用远光灯提示前方的车辆。
4、转向灯:转向灯最基本的用途便是在车辆转弯时给出其它车辆和路人转弯的信号,以提醒别人注意。有时候转向灯也可在狭窄的地方充当照明作用,以便司机观察两旁的障碍物。两边转向灯同时开启的时候起警示兼示宽作用。 当在没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上左转驶出所在公路,调头或者靠边停车时,应该提前打转向灯,并且把大灯切换到近光灯,因为如果开着远光灯打转向灯,对面的行人和车辆受大灯的炫目,很难看到转向灯的闪烁。
5、危险报警闪光灯: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闪”、 “双蹦灯”,它作为一种信号,主要是用来提醒其他车辆与行人注意本车发生了特殊情况。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双蹦灯呢? 一是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时, 二是牵引故障机动车时,牵引车和被牵引车均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有些朋友在遇到雾、雨、雪、沙尘、冰雹等能见度较差的气象条件时喜欢打开双蹦灯,不过此时转向灯就失去转向提示功能,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近光灯和雾灯,尽量不要使用双蹦灯,如果使用的话,在变道转向时一定要多观察前后情况。另外,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不能随意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6、雾灯:从名称上就很容易理解,雾灯是在大雾天气里使用的灯光信号,雾灯在雾中的穿透力更强,因此更容易让车辆或行人及早注意到。 有些朋友在雾天行驶时喜欢将雾灯和远光灯都打开,认为这样可以看的更远,其实这样效果并不好,由于远光灯的照射角度容易使光线发生较大的散射,它在雾天的穿透力反而最差,这时应该开启前后雾灯,使用近光灯、减慢车速行驶。
❻ 闪光灯的使用方法
在室内和阴暗的光线下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摄影。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很短,约千分之一秒,所以可以用闪光摄影来凝固快速动作。下面我为你介绍闪光灯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有些照相机(如镜间快门式照相机)的任何一级快门都能和闪光灯同步,但有些(如幕帘式快门照相机)则不行。所以使用闪光灯之前,应先搞清楚哪一挡是同步快门。大部份单反相机的同步档用“X”表示,也有的以字符的颜色(如红色)表示。
闪光灯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辅助工具,它是摄影光源的一种,当拍照时,周围环境的自然光源(日光)或人工光源(灯光等)不足的时候,闪光灯就成了弥补这一不足的机动光源。各种相机内置或外加的万次闪光灯,最通用的都是通过振荡和变压器升压,经电容器储存能量,在需要的瞬间释放并感应出高压,激发惰性气体发出脉冲光源,从而获得极强的瞬时功率。
1.闪光灯的曝光计算
用闪光灯拍摄时选用哪一级光圈取决于闪光灯自身发出的光量大小,胶卷的感光度及摄影距离。闪光灯的曝光量可以这样计算,f= GN/L GN:闪光灯指数,L:闪光灯距主体的距离。f:所需的光圈值。摄影时首先可遵循以下步骤:
将速度设定在闪光同步档上;
对焦;
从调焦环上读出距离;
用上述公式或从闪光灯背面的表里查出所需光圈值;
调节光圈,拍摄。
2.闪光灯的几种使用方式
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是将闪光灯直接装在照相机顶部的热靴内。但是这样的缺点是光线太平,看上去不够自然,因为自然界中几乎没有这样角度的光线。
如果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使之从侧上方闪射,就能利用光的投影使主体形成一定的立体感,使画面更接近自然光效果。将闪光灯移开,需要一根闪光同步线。此时曝光计算中的距离应是闪光灯到主体的距离。
有些闪光灯的`灯头是可以转动的(如银燕、Achieve等),此时可以将灯头对着天花板或墙壁,使光线经过反射到达主体,这种光线非常柔和,与室外薄云遮日时相似。用彩色胶卷拍摄时,应注意反射体必须是白色或接近白色的,否? 射光会影响主体的颜色。用反射光摄影时,曝光量一般比正常情况要加一到两级。
3.使用闪光灯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闪光灯摄影时,如果主体是多个,最好能将他们安排在闪光范围内同一距离,否则会出现有些主体曝光过度,而有些曝光不足。
尽量避免被摄对象背后有镜子、玻璃或高反射率的面,这些东西会在底片上留下反光斑。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可以改变摄影角度避开反射光。
计算曝光量时,如果计算值处于两档之间,最好选用曝光量大的一档(f值小的一个)。
两次曝光之间要有一定间隔,因为闪光灯充电有一定时间。要注意的是闪光灯上充电指示刚亮时并不意味着充电完成,而只是表明充电量已达到60-70%!!所以应再稍候一会儿。
避免“红眼”。所谓“红眼”是指用闪光灯摄影时人或动物的眼睛出现红色或琥铂色。这是由于闪光灯离照相机镜头太近引起视网膜反射的缘故。为避免“红眼”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增加环境光强度(如开灯、开窗);采用反射闪光法曝光。
❼ 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截取部分内容,需要的自己下,有PPT和PDF,GIF动画演示快门动作,轻松易懂;
互相交流!
平光:
平光人像是很常用的一个人像拍摄手法,引用fumac大侠的说法“光从机位而来就是平光”,这样其实我们平常把闪灯放在机顶热靴上直闪就可以看做类似于平光。“平光的特点当然就是比较平,拍出来的人像比较胖,适合过于瘦削的人。平光不能很好的表达人物的立体感,但是却可以有效的减弱人物脸部的凹凸痕迹”。
提取码: iifx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❽ 怎样使用闪光灯
导语: 对很多摄影新手来说,闪光灯的作用不过是“在不够光的时候有多一点光来拍照”。但其实闪光灯的作用远远不在于补光,还可以提供一个可控制光源,让你透过光线形造相片的效果和气氛。在了解怎样具体使用闪光灯之前,我们会先教你一些有关闪光灯的基本操作:
闪光灯模式(M、A、TTL) 这类所介绍的闪光灯模式指在外置闪光灯身上常见的不同闪光灯用法。
M:Manual Mode: 让用家全手动地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光量。如果拍摄对像不会移动,这种恒定的输出光量则变相提供了一个很稳定的光源,因此适合影楼之类的固定环境。
A:Auto Mode: 闪光灯根据闪灯机身上的感光器对现场环境光暗的测定,加上机身数据(焦距、光圈、ISO)去计算出需要输出的光量。因此镜头加上滤镜的效果,不能加入闪光灯运算输出光量的过程中,此外闪灯感光器须对着主体,所以只适合“直打”,不适用于加上配件。
TTL:Through The Lens Mode: 故名思义,闪光灯对输出光量的计算是根据相机机身的测光而定,所以镜头加入滤镜后的光量变化效果亦能较算在内。TTL 的好处是在变化的环境中,比较灵活,但在固定环境底下,轻微偏差也会导致输出不一致,因此不适合影楼之类。
飞灯/离闪
外置闪光灯可以透过传送和接收器,对外置光灯进行遥距的控制,令闪光灯的光源位置可以有更灵活的变化。
硬光和柔光(Hard/Soft light)
Hard/Soft light指光的质地。光得质地可以由做造成的影子去判断:Hard light造成的影子边沿明确,相片对比度较高。所以被Hard light所照射的主题的轮廓会变得十分明显,亦容易有明显的反光,因此适合拍摄气氛强烈的'影像;Soft light由于经过漫射或反射,造成的影子边沿模糊,对比度较低,但能表现细节。
柔光拍摄
硬光拍摄
内置闪光灯
一般小DC至单反相机都会配置有闪光灯。这种闪光灯由于照射角度不能改变,令主体受光后造成强烈的阴影而令相片整体感觉变得生硬。所以这种内置闪光灯的用法,通常都是在暗或逆光的环境下为主体补光。要注意的是,因为这种闪光的光强度通常较弱,所以只能作主体补光。
外置闪光灯
需要另外购买并安装于相机热靴(hot shoe)上的闪光灯。相对内置闪光灯,这种外置闪光灯可以有较强力的输出,而且可以改变其照射角度以便形造各种灯光效果。外置闪光灯亦可以加上滤色纸,以改变闪光色温,来配合现场环境的白平衡。
如何选购外置闪光灯
一般用家在选购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闪光灯的模式
上文有提及到闪光灯的各种闪灯模式,然而市面上的闪光灯未必会有齐所有的模式(部分低阶型号的闪光灯会舍弃了A mode),或者会有自家独有的闪灯模式。所以用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或机身功能,去购买闪光灯。
二手货品的状况
相对机身和镜头而言,闪光灯的寿命一般较短,而且难以判定其闪灯部分的使用的状况。所以购买二手闪光灯的时候唯有从机身情况,或是购买单据去判定闪光灯的使用情况。闪光管是可找厂商更换的,但价格或达 HKD1,000。
❾ 如何正确的使用闪光灯
步骤/方法 一、合理设置并注意检查数码相机的闪光模式 各种类型的数码相机,一般都内置了闪光灯,而且不少机型还可以外接闪光灯,因此,数码相机上一定会有个闪光模式的设置,通常至少包括3种基本方式:“自动、强制闪光、无闪光”,且多数相机会另加1-2种特殊模式:“防红眼、慢速”之一或全部,在操作方式上一般是有一个按键就可以控制,少数机型要配合菜单选择某些模式,使用前要仔细查看一下。另外,数码相机都有休眠模式,当从休眠唤醒时或者关机后又开机时,闪光模式可能会改变,不同的机型有不同的缺省模式,不一定都能记忆上次调好的状态,部分机型甚至在切换“浏览/拍摄”状态之后也会发生闪光状态的改变,最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按下快门后忽然发现闪光方式不对只好重来,所以,拍摄前一定要留意检查一下。 二、需要考虑用闪光灯的场合 以下场合一般是要用闪光灯的,除非有后面“禁用”那条中所述的情景,否则不要犹豫。 1.没有灯光,或者灯光昏暗,拍摄对象亮度不足的时候,比如晚上拍夜景人物照。 2.逆光、侧逆光拍摄,拍摄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反差较大的时候。比如阳光从人的后面照过来的时候,不打闪光灯则人物会很黑。 3.画面中同时有发光物体和不发光物体的时候,比如电视机屏幕,如果不用闪光灯则只能看到屏幕画面而电视外壳却是漆黑的。 4.拍摄对象不同部位亮度严重不均匀的时候,使用闪光灯可以让物体亮度均匀。 三、不要用闪光灯的场合 以下场合一般应考虑关闭闪光灯。 1.超出闪光灯作用范围,且无法通过调整距离进入这个有效范围的场合。白天一般不超过2米,晚上不要超过3米,才有好的效果,否则用不用都一样不会有理想效果,某些相机闪光灯比较强的例外,参考其说明书吧。 2.在昏暗的场合,如果拍摄对象的背景是大面积发光的场合,比如大家去海底世界,穿过海底隧道拍水下世界的时候,又比如彩色的音乐喷泉,用了闪光灯反而漆黑一团,此时用通过曝光补偿来解决。这么大范围的喷泉,用闪光灯是没有用的,什么都看不见了不用闪光灯,提高曝光时间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3.物体过近时,比如在15厘米以内近拍的时候一般不用闪光灯,否则物体表面亮度会不太均匀,某些部位可能曝光过度。 4.闪光灯与物体之间有障碍物的时候,比如近拍的时候,镜头可能会彻底阻挡闪光灯的光线,失去作用。 四、避免曝光不均匀或出现一个大亮点 当物体表面比较光亮的时候,闪光灯的强烈反光会在照片上留下一个大亮点,破坏了整体效果,比如拍摄玻璃橱窗里面的物体、包了一层塑料薄膜的物体、以及在拍电脑板卡等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反光点,有膜的最好去掉膜,易反光的可将相机尽量远离物体(通过变焦镜头调整画面大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适当变换相机的角度,侧着拍摄,就可以使亮点反射到画面之外了(如图)正面拍摄电路板,中间出了一个大亮斑侧一点就没有啦 五、用闪光灯做辅助光源 闪光灯并非只在晚上才用,在任何时候,只要被摄物体不同部位的明暗反差太大,就可以通过闪光灯来适当弥补。(如图)不用闪光灯,物体上面亮,下面黑使用闪光灯辅助照明,整体都明亮了 六、有灯光背景的夜间人像:正确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 使用闪光灯以后,快门速度会加快,但是如果背景是漂亮的彩灯,反而会因此显得曝光不足,现在很多数码相机都有慢速同步闪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快门的速度不因为闪光灯的开启而变快,闪光灯可能连续闪两次,期间保持快门开启,或者快门先开启一段时间再闪光,或者闪光后再保持一段时间,无论哪种处理方式,原理都是一样的,即主题和背景都得到了合适的曝光亮,要注意的是此时曝光时间延长,一定要拿稳相机,或配合三脚架,并提醒被摄者在闪光灯亮之前和亮完以后的几秒钟里保持姿势不要动,否则图象会因手的抖晃或物体的移动而有重影发虚。另外,当静止的灯光背景比较暗时,往往需要适当加大曝光补偿,而由于被摄者离得近,在闪光灯的作用下可能会过于明亮,此时建议适当减小闪光灯的光强,防止曝光过度,减小闪光强度的具体方法参看后面。使用标准闪光模式,主体明亮,背景则看不清使用慢速同步闪光,主体和背景都拍出来了 七、有荧光屏的物体 比如显示器、电视机等,其屏幕是发光体,而边框外壳是不发光的,所以需要用闪光灯才能拍得完整、明亮。但是由于屏幕玻璃的反光,最好侧着去拍(左右,上下角度均可),才能避免一个大亮点出现在中间。不用闪光灯,则屏幕亮,而边框黑使用以后,全都清晰了 另外,由于屏幕刷新速率的原因,与数码相机的扫描速率可能会有差拍,造成一条缓慢滚动的暗条,解决的办法是降低快门的速度(比如用慢速同步模式),有时要反复实验几次才有满意效果(如图)相机与显示器刷新频率差拍造成滚动的暗区降低快门速度后得到正常画面 八、避免闪光灯可能造成的红眼 很简单,几乎所有的相机都有防红眼闪光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此模式下快慢时间会延长,相机要拿稳,或者使用三脚架。 九、注意有效距离 一般的相机闪光灯功率都比较弱,因此距离范围有限。白天光线强的时候,逆光拍摄有效距离可能只有1-2米,夜间比较长,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闪光灯有效范围不超过3-5米。 十、在水下使用闪光灯 水对光线的吸收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水下摄影的光线很差,闪光灯的范围在水下只能达到其有效距离的一半,要注意避免曝光不足的问题。另外,如果是隔着玻璃去拍摄水里的物体,闪光灯应紧贴玻璃壁,否则光大多被反射掉了,但由于相机镜头往往比闪光灯的位置突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以实现,此时恐怕只有外接闪光灯才能解决问题,或者干脆不用闪光灯而靠延长曝光时间来拍摄。 十一、怎样调整闪光灯的亮度 闪光灯的最大亮度一般由其自身特性决定,要增加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减小强度还是可以的,方法是用纱布或者透明纸遮挡,一般一层纱布可以减弱到50%,2层可减弱到1/4左右。在实战中,往往没有这样的条件找纱布,那么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指直接挡住闪光灯!注意,不要挡在闪光灯的中央部位,而是要从其边缘开始向中央挡,手指要贴紧,这个方法很有效。 十二、注意镜头保持清洁 在夜间使用闪光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镜头是否清洁,这点相信是很多朋友想不到的。数码相机的镜头前一般有一片保护玻璃,其上如果有灰尘的话,白天用可能影响不大,但到了晚上使用闪光灯的时候,会造成明显的光斑。北京风沙大,笔者有一次在晚间拍摄中忽然发现画面有可疑的斑点。(图13)仔细看,这个画面中有大量白点。 一开始以为是灯光,后来才意识到可能镜头脏了,擦拭干净再拍果然全部正常了,但不少照片却需要删除重拍花费额外的时间,可见镜头要保持清洁的重要性。
❿ 相机闪光灯使用方法
01
1.理解闪灯指数
闪光灯指数(G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的标准之一。它有两种作用:一是厂商供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计算闪光灯曝光的光圈大小,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光圈设为F4曝光正常。当被摄物体距离改为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当闪光灯功率不够用时,可以使用加大光圈和增加ISO的方法。加大光圈可以增加进光亮,但同时景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获得更大功率会使用增加ISO的方法。
02
2.快门的作用
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举个例子,当你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00秒会亮的多。
03
3.闪光灯模式
手动模式,也是资深摄影师们一直使用的,利用GN值=光圈×距离的公式作相关的调整。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比如调整好输光量后使用曝光锁定,再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展示环境光。但缺点是每次调整需要时间,不利于抓拍。
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我们固定好闪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需一致),在闪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模式,也属于自动模式。TTL是“Throughthe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佳能有E-TTL,尼康有i-TTL,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当触发快门之后,闪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04
4.闪光灯曝光补偿
自动闪光模式只是给定一个正常的曝光量,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来满足拍摄需求。这和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方法差不多,闪光灯上的曝光补偿可以调节输光量,达到想要的效果。
05
5.闪光灯包围曝光
闪光灯包围曝光(FEB)与相机的自动包围曝光(AEB)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范围曝光(1/3、1/2或1Ev),通常一共会拍摄3张(0Ev,+Ev,-Ev),用包围曝光可令拍摄结果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