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黄花的介绍
地黄花 ,主要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有治消渴,肾虚腰痛等功效。
B. 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地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1、降血糖:怀庆地黄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
2、止血:生地、熟地煎剂、生地炭、熟地炭灌胃,
对小鼠均可缩短血液凝固时间(毛细管法).
3、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地黄70%甲醇提取物抑制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有抗凝血酶作用,
对内毒素引起的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对抗作用.
4、治疗肝炎:临床报道地黄和甘草合用,无论是肌注或口服对传染性肝炎都有一定作用,促进肝功能恢复,尤以ALT下降显着且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5、治疗白喉:以生地黄为主,配合连翘、黄芩、麦冬、玄参的抗白喉合剂,服用后多在4天内退热,假膜消失,咽痛好转。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
地黄的食用价值
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有着久远的历史记载。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被历代列为皇封贡品;唐宋时期,四大怀药已久负盛名,经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明代郑和将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近代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红楼梦》中亦有宝玉为晴雯改药方加地黄的情节。
1、宜食
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2、忌食
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同时,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地黄的观赏价值
地黄适于盆栽,若在温室中促成栽培,可在早春开花。因其高大、花序花形优美,可在花境、花坛、岩石园中应用。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地黄为重要药材。
C. 怀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怀地黄是人们熟知的地黄,也就是人们常见的常吃的生地或熟地,只不过它们不是等同的关系,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等等功效。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怀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吧。
怀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 缓解痛经,大姨妈来了不可怕
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生地配合其他中药,能帮助月经不调、经常痛经的女性减轻病痛。
2、 促进肠道蠕动,脂肪不积聚
有些人因大肠干燥,导致大便不畅,治疗时,加用生地,能增加肠道内的润滑作用,使大便顺利解下。
3、 养颜美容,面色如桃花
明朝时期着名的医生李时珍对地黄就有这样的评价:“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虽然说有点夸张,但也足以说明古人早就发现了地黄的美容功效。
4、清热解毒,无毒一身轻
地黄是一种中草药才,清热解毒是其主要的作用之一。对于伤寒温热不能出汗的病人,在与其他中药一起用的时候,能起到清除体内热毒的功效。
5、 养阴生津,身体棒棒的
对于因体内热量过多,导致口渴的病人,运用生地能起到滋阴、消渴之功效。
怀地黄的食用方法
怀地黄猪蹄煲
原料: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精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做法: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烹饪技巧:
猪蹄一定要刮净皮上的油脂,以免有异味。盖上锅盖用小火长时间煲制。
怀地黄泡水喝的好处
1、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生活中很多人睡眠质量不好,就是由于身体出现亏损,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睡眠。熟地可以有效治疗失眠多梦,出冷汗,心悸不安,眼花耳鸣,口干舌燥等症状。虽然怀地黄可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用的哦。
2、对高血压人群是良好的降压食物
怀地黄对心血管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着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下降。
3、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经过中医论证,常使用怀地黄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不错的强身健体之效。为了不被寒风吹走,可以适当食用熟地黄哦。
4、对于肾虚、脸色发黄的男性是不错的补血补精食物
我们都知道气血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一旦气血不足就会让其他疾病乘虚而入。女性朋友气血不足不仅仅脸色枯黄,而且还会影响月经不调。所以调理气血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怀地黄不但可以大大改善气血问题,同时能有效改善男性朋友遗精等补精问题。
猜你喜欢:
1.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 熟地黄泡水喝功效作用和禁忌
3. 地黄的作用及鉴别
4. 熟地黄的介绍 熟地黄的功效作用
5. 熟地与生地的区别以及功效作用
D. 地黄花的功用主治
治消渴,肾虚腰痛。
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同地黄。
②《纲目》:治肾虚,腰脊痛,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E.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生地因刨制加工不同有熟 地黄、熟地炭、大熟地之名。那么地黄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一看吧。
1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2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4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5常用量:每日12~30克。水煎服。
食用方法:地黄饮: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八珍汤: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
首乌地黄粥: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炮制后的何首乌)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先将熟地黄、何首乌放入砂锅中,水煎取汁,然后用药汁熬煮粳米,出锅前调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三才炖鸡汤:熟地黄30克,人参10克,天门冬20克,大枣10克,生姜2克,母鸡5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 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后一同放入鸡腹中,加水炖煮,直至肉烂即可。佐餐食用。
熟地茶:熟地黄、麦冬各10克,酸枣仁15克,远志5克,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纱布中,把布包置于保温杯内,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熟地酒:熟地黄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将上述三味药物研磨后包入纱布中,然后把纱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 毫升)。
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黄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姜汁浸则不泥膈。酒制则不妨胃。鲜用寒,干用凉。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每年10—11月采集,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临床医生和消费者切记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着名的补肾良药,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可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曾有一位着名老中医常用六味地黄汤随症加肉桂、五味子治疗糖尿病、尿崩等症获得良效。专家研究还发现,六味地黄丸对人体食管癌前病变有一定疗效,并具有降低致癌剂诱发肺癌和胃鳞癌的作用。
中医上认为熟地黄性微温味道甘甜,服用后对于肾脏等的保健效果非常的好,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保养作用,特别是滋阴补血以及生精补髓、延年益寿的效果非常的好。
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将熟地黄作为一种补血药材来使用,若是身体出现了月经不调、失眠、崩漏、血虚萎黄以及眩晕心悸等毛病,都可以将熟地黄泡酒服用,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
F. 地黄叶功效与作用
地黄叶功效与作用
地黄叶功效与作用,这是一种中药材,运用历史悠久,不适合的禁忌人群千万要注意,长期食用它会对人体产生比较好的作用,不适量食用药材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以下是地黄叶功效与作用。
1、地黄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 地黄 的 叶片 。
【功能主治】 治恶疮,手、足癣。
【用法用量】 外用:捣汁涂或揉搓。
【附方】 治恶疮似颊者:地黄叶捣烂日涂,盐汤先洗。(《千金方》)
【摘录】 《*辞典》
对于地黄叶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在平时食用的时候也能够更有针对性了,更合理的用药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2、地黄叶有什么用?
地黄药用部位是根,根鲜用或烘干至八分干。煎服或鲜品倒汁入药。地黄叶药效就很小甚至没有了。可以作为野菜来各种吃,如果想利用他的药性,可以用热水烫一下,加点佐料拌一下吃。
地黄叶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种植中药的专着《山居录》(唐代)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从现在地黄的有效成份来分析,有效成份主要成份主要是梓醇,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黄叶与块根中均含有梓醇。地黄叶在前期生长的过程中,梓醇含量迅速上升,最高时期是地下部分梓醇含量的两倍以上。一直持续到采收期之前,也就是地黄叶要枯萎的时候,地黄叶中都含有大量梓醇,由些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学都对地黄研究之透彻。
鲜地黄的叶子还做成各种保健食品。疗效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黄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养阴生津:它是很好的养阴生津的中草药,很多时候都是拿来治疗津伤口渴,对于体内产生内热具有很好地治疗效果。
治疗便秘:体内较为燥,肠子中燥热容易引发便秘,使用这种药材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起到通便的作用,会利于排出。
清热凉血:它有很好的清热凉血功效,对于口干有一定的帮助。
喉咙咽痛:体内燥热会导致喉咙出现咽痛的感觉,可以使用这类药物进行缓解。
降低高血压:用来入药后可明显的降低高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
治疗遗j:肝肾阴虚所导致遗j现象,可以用它来治疗。
注意事项
在使用时最好询问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生的地黄使用剂量过大的话,可能会对心脏产生抑制的作用,在使用时一定注意用量。脾虚者也不能使用。
G. 鲜地黄叶与花能吃吗
能。
地黄叶就是植物地黄的新鲜叶子,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重要存要,用户在采集新鲜嫩叶后,可当绿色蔬菜食用,在采集干燥的叶子以后,经晾晒加工则能入药。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新鲜的地黄叶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做凉拌菜,而干燥以后的地黄叶则能用来煮水或煲汤喝。
鲜地黄的叶子还做成各种保健食品。效果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黄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7)地黄的花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地黄种植注意事项:
1、地的土壤消毒:在4月中旬覆盖覆盖膜以确保幼苗完全播种。
2、地黄适宜种植时间:4月中旬采取地膜覆盖,确保一播全苗。
3、地黄种苗浸种:25%使百克1500×或菌克毒克250×或OS-施特灵250倍液中浸泡30分钟,晾干待播。
4、地黄除草方法:土壤封闭化学除草,从3月底到4月初,播种前的苗木用200毫升施天布和45-50千克水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H.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有什么食用禁忌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又叫生地,怀庆地黄,小鸡喝酒等,常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鲜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而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姜汁地黄粥
原料:地黄汁50ml(或干地黄50g),大米50g,生姜3片。
做法:
1、将鲜地黄洗净,切段,榨汁;或将干地黄水煎取汁备用。
2、将大米淘净,与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
3、待熟时,调入地黄药汁或鲜地黄汁,再煮一、二沸即成。
用法: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鲜地黄具有刺激骨髓,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作用。
地黄的食用禁忌
1、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2、宜食: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3、忌食: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
I. 地黄的叶和花能食用吗
可以吃啊,都是药物。鲜地黄的叶子还做成各种保健食品,疗效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黄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黄花、种子属于温性,地黄根属于寒性,所以地黄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地黄叶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种植中药的专着《山居录》(唐代)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从现在地黄的有效成份来分析,有效成份主要成份主要是梓醇,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黄叶与块根中均含有梓醇。地黄叶在前期生长的过程中,梓醇含量迅速上升,最高时期是地下部分梓醇含量的两倍以上。一直持续到采收期之前,也就是地黄叶要枯萎的时候,地黄叶中都含有大量梓醇,由些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学都对地黄研究之透彻。
临床中总结发现,地黄叶对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老年痴呆、脑萎缩、糖尿病、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地黄怎么栽种?
地黄的种植对于土壤有特别的要求。《本草乘雅半偈》:“种植地黄后其土便苦,次年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种植地黄这块地8年到15年都不能种植地黄,所以地黄都是一年一熟,第二年就要重新换土再种。
J.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生地黄的食用方法:
(1)百合生地黄粥。百合30克,生地15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生地、枣仁浸泡半小时后煎汤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煎,粥成后加入冰糖适量服用。具有滋补肝肾、凉血安神的功能。适用于肝肾阴虚证,症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不安、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脾胃虚寒或脾虚湿盛者不宜服用。
(2)地黄羊肉粥。羊肉50克,粳米50克,生地黄汁30克,肉桂末3克。羊肉及粳米加水炖至快熟时加入地黄汁及肉桂末,再加入五香粉及少许盐进行调味。具有补肝肾、填精髓的功用,虚火妄者不宜食用。
2、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滋养补血。生活中我们使用熟地黄更多的是发挥出这种药材的补血功效,建议身体出现了眩晕心悸、皮肤萎黄、失眠多梦以及女性月经不调以及崩漏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服用熟地黄来进行治疗,除了单独使用之外,也可以将这种药材和白芍、川穹、当归一起制作成四物汤服用,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
(2)治疗精血亏虚。精血亏虚对于身体的损害是比较大的,不仅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耳鸣耳聋以及头晕眼花的症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毛病,最终还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寿数减短等。而服用熟地黄可以很好的治疗精血亏虚的毛病,生活中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3)抗衰健体。中医学说认为精血是我们生命最为根本的基础,人体渐渐出现衰老的状况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精血流失所导致的。而熟地黄敲好可以补充体内的精血,所以是一种非常好的抗衰保健中药材。生活中我们可以将熟地黄用于防治多种老年疾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等,效果都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