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证现场勘查箱的实地勘察有哪几种方式
实地勘查采取静的勘查和动的勘查两种方式。静的勘查是观察现场上由于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变化情况,观察各种物体和痕迹所处的位置、状态及其相互关系,但不得触及任何物体、痕迹或改变其位置。动的勘查是在不破坏痕迹的原则下,对怀疑与事件有关的痕迹或物品逐个进行勘验和检查,必要时可以翻转移动物品,也可以放在不同的光照角度下进行观察,或者采用各种技术方法进一步发现痕迹和细微物证,以研究各个痕迹形成的原因和各种物证的状态,以及它们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在动的勘查过程中,对有证据价值的痕迹、物品必须进行比例照相,并把痕迹、物品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拍摄下来。静的勘查和动的勘查是勘查每个或每一组痕迹、物品时互相联系的先后两个步骤,不是对整个现场进行勘查的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
⑵ 拍照有什么技巧和技术
拍照技术的技巧和方法:
1、学会简单的构图方法:手机的自带的构图不多,大家要善于利用手机里面简单的构图,比如九宫格的构图,这样的构图可以突出人物在照片中的重要性。
2、拍照背景要尽量干净:手机拍照,同样需要有好看的背景,不知道怎么选择背景的话,那就拍干净的背景吧,可以很大程度修饰画面,突出你想要的效果。
3、利用姿势显脸小:要想手机拍照看起来显脸小,除了拍45度角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姿势配合,比如假装脸颊痛遮住脸,利用书本、杯子、饮料、水果等道具挡住脸等,脸小的效果拍出来。
⑶ 怎样做好火灾现场照相工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类火电厂灾事故随之增多,火灾调查工人作日益显出重要性。然而,笔者发现,基层消防监督部门在火灾调查工作中往往对火灾现场照相工作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调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当前火灾现场照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火灾现场照相时效性不强。火灾事故发生后,有火调人员不能在每一时间赶赴现场,很可能使现场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火灾现场照相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场的原始情况。主要表现在拍照时遇到看似对立的痕迹,只拍摄对证明自己观点有利的痕迹物证,对不利的痕迹物证往往轻易舍弃;有的则是对被拍摄对象加以修饰、摆布,甚至移动和添减,使相片无法反映火灾现场的原始情景,从而减弱甚至导致其失去提示火灾原因的作用。——相片上的事物影像准确度、清晰度不高。火灾现场照片所表达的主要事物不够准确、清晰,有的甚至产生变形和模糊不清。——整套照片缺少系统性,不能完整地反映现场原貌并揭示火灾特点。主要表现在各幅照片的画面之间缺少内在的关联,不能形成系统的互相联系、互相印证的整体。二、加强火灾现场照相工作的措施1.真正认识火灾现场照相工作的意义,重视火灾现场照相技术在火调工作中的作用,是做好火灾现场照相工作的基础。火灾现场照相的目的在于通过照片反映火灾现场的位置和现场概况,提示火灾发生和蔓延痕迹、现场物证及其在火灾中的意义,从而为研究火灾现场情况,分析火灾原因和物证检验、鉴定提供依据和资料。做好火灾现场照相工作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客观记录现场环境、现场全貌、现场重点部位和痕迹物证等与火灾民生有关的场所和事物,为火灾原因调查提供线索和证据;二是在一定条件下能直接进行检验,揭示和证实火灾原因;三是收集和贮存火灾资料,为类似火灾提供对比样本,促进火灾的原因认定和火灾预防工作的开展。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火灾现场照相技术水平。火灾现场照相与普通照相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均有所不同,因而火灾现场照相除要具备摄影基理论和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现场照相的步骤和方法、内容、有关法律程序以及照片的制作编排等专业要求。火灾现场照相必须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则,全面、系统地进行拍照。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拍原始的,后拍移动的;先拍低处的,后拍高处的;先拍易消失的,后拍不易破坏和不易消失的;先拍容易的,后拍困难的。现场照相常用的方法有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回转连续拍照法和直线连续拍照法。对痕迹物证进行照相常用的方法有偏振光照相、原物大和直接扩大照相等。火灾现场照片在法律上具有证据作用,因此,现场照相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拍摄的照片必须能够反映事物间的联系,表明与火灾发生的有关情况。照片和笔录、现场图三者要能够构成一个整体,才能在证据体系中起到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作用。火灾现场照片冲印除有特殊需求,一般选择一家变通的冲印店即可,但冲印出的照片必须认真编排。现场照片的编排应当主题突出地反映整个火灾现场的情况和特点。一般按照现场照相的内容,以方位、概貌、重点(起火)部位和细目(起火点)的顺序进行编排,排列好的照片须粘贴在现场照片卡纸上。编排好的照片应当配以红色墨水做的标记,以便重点显示痕迹物证,并表明数张照片之间的关联。照片的文字说明应力求准确、精炼、通顺,客观地反映现场实际,不得使用分析、判断或模棱两可的词句。此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如照片不得留有白边或花边,选择适当的粘合剂(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的透明胶水,不得采用防腐化学浆糊等日久会使照片泛黄褪色的粘合剂)等。3.配备必需的摄影器材和工具,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为了适应各种现场拍摄的需要,完成现场照相的任务,必须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一是照相机。应选择既适用于拍摄现场,又能再加上近拍装置后拍摄痕迹和细小物体的照相机。有条件的话,再配以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最好配备倍率范围较大,并带有微距挡的变焦镜头,以适应不同的现场和痕迹物证的拍摄需要。二是近拍装置。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细小的痕迹,有的火调员感到束手无策。这时需要在照相机上配备近拍装置,如近拍镜、近摄接圈、延伸皮腔和带有微距档的变焦镜头等,采取实物大或直接扩大的方法进行拍照。三是三脚架。应配备升降方便、转动灵活、重量轻且稳固的三脚架,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的需要。四是滤色镜。现场常用的滤色镜有红、黄、绿、蓝滤色镜以及彩色校正镜等。五是照明设备。现场常用的照明工具有闪光灯、卤素灯、手电筒等。要特别注意照明设备是否防爆。六是遮光罩。用于防止四周光线射入镜头形成光景现象,尤其是在逆光拍摄时,应在镜头前配用遮光罩。七是快门线。用于在慢速长时间曝光时,避免手按快门按钮使相机震动。造成重影像模糊。八是比例尺。所有用于检验、鉴定或诉讼证据的痕迹、物证,拍照时均应在被拍对象的同一平面上放置比例尺,以示原物的大小。比例尺可用刻有厘米、毫米的透明塑料尺采用影印相的方法印制。4.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上予以保证。一是成立火灾事故调查机构,使火灾调查工作有专门的业务部门来抓;二是配齐配足火灾调查人员,将火灾调查工作、火灾调查人员进一步分工细致,使火灾现场照相真正作为火灾调查技术的一个重要的专业;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火灾调查人员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四是研究制订火灾现场照相程序规定,使现场照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并具有参照性、可比性。
⑷ 犯罪现场痕迹物品的常用保护方法有
犯罪现场痕迹物品的常用保护方法有利用标识的方法加以保护,利用记录的方法加以保护,利用遮盖的方法加以保护。
在发现有痕迹物证处用粉笔等物圈划出来,以免痕迹物证被人为破坏。如在保护过程中必须移动现场物品时,可将移动前现场的状况详细记录下来(注意任何人员不得擅自移动现场)。
因气候因素影响可能使痕迹、物证受到破坏时,可以用脸盆、塑料薄膜等洁净的遮盖物将其盖住,但忌用带有浓烈气味的器皿物品遮盖。
⑸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包括哪几种
痕迹勘验照相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如下:
1、拍摄接触点
2、拍摄物体分离痕迹
3、拍摄物体表面痕迹
4、拍摄路面痕迹
5、拍摄人体衣着痕迹
6、拍摄遗留物
人体照相
1、拍摄人体伤痕
拍摄人体伤痕的要求如下:
①、拍摄伤痕的形状、大小、特征,应尽量表现出创伤程度;有擦、挫伤痕迹和创口的,应放置比例尺,使之能够完整清晰地反映伤痕的细致特征和损伤程度。
②、拍摄伤痕在人体上的具体位置。在照片上能反映出伤痕距足跟的距离、伤痕所在的人体部位。
③、拍摄伤员伤痕,应在不影响救护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拍摄伤痕的原始状况。
尸体头部有伤痕的,应剪去局部毛发,显现伤痕后再拍摄。
在照片上注意反映伤痕周围有无油漆、油污、铁锈等附着物。
拍摄人体伤痕的方法是:
①、破裂伤:拍摄破裂伤时,应将伤口暴露,照相机应垂直于创伤平面,用较柔和、均匀的光线拍摄,必要时使用比例尺。
②、骨折:拍摄骨折时要根据其损伤程度来考虑光线处理。由于颅骨是球状的,用单灯很难照顾光的均匀性,可用两只灯左右两侧照射。对于骨裂痕很深,凹陷较大的骨折,还是容易反映的。对一些裂痕较小、较浅的骨折,用平均光很难反映,可用单侧垂直于伤痕的光束显露,拍摄的距离应近些。
③、血肿:拍摄血肿尽量不用仰角,以免使血肿形态改变,而影响真实性。为了加大照片反差,可加用蓝、绿滤色镜。在配光时用30°以下散射光,从隆起一侧照射可得到满意的效果。注意不要使用强光,以免阴影太重。
④、皮下溢血:拍摄皮下溢血一般常用绿和蓝的滤色镜,来加强色斑与肤色的区别。若皮下溢血很明显可不必加用滤色镜。
⑤、表皮剥脱:表皮剥脱和挫伤,其色泽为淡红色,线条特征细小的较多,最好用变焦镜头加绿滤色镜及较柔和的自然光,效果较好。有时有些表皮剥脱和擦伤具有立体状态,但色泽与肤色没有区别,可用阴影拍摄法来表现伤痕的形态,即利用单向全侧光(10°以下)所产生的阴影来表达伤痕的形态。
2、拍摄尸体
拍摄尸体是为了反映死者的原始状态(原始位置、原始着装等)、记录事故死亡人数、提供尸体辨认相片,满足辨认死者身份、事故存档备查及检验鉴定的需要。
拍摄尸体的方法:
拍摄遗留在现场的尸体原始位置时运用中心照相的方式,构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能够反映尸体与车辆、道路、路面上的血迹及其他有关物体的相关位置关系。
在现场拍摄单独尸体照片时,可把尸体移至光线较好,场地较宽的地方拍摄。拍摄时注意光照的角度,避免出现浓厚的阴影,可用反光板等补光。
在室内拍摄单独尸体照片时,最好用一只主灯和一只分灯。主灯在照相机的上方,向尸体照射,灯头稍向下俯。要注意尸体背景亮度,如背景太暗,俯角要小一些,使背景适当感光不致太暗。分灯在尸体头部上方,向尸体照射,这样配光的拍摄效果较好。
拍摄单独尸体照片时,尸体头部不要太仰,保持面部水平,可用砖石、枕头垫在头下,使之放平。
拍摄尸体正面半身照片时,若面部有血迹、泡沫等污物,应先拍摄面部的原始状态,然后用清水洗净污物,用棉花擦干后再拍摄一张。
拍摄尸体侧面全身照片时,应使照相机到尸体头、脚的距离基本相等。不可从头部向脚的方向或从脚向头的方向拍摄,避免出现躯干长四肢短或下肢长躯干短的现象。
3、拍摄肇事者
根据案情需要,拍摄造成重、特大事故无身分证明的肇事者全身或半身辨认照片时,可将肇事者安置在肇事车辆的号牌或车门旁,记录肇事者与肇事车辆的关系。
⑹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 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体现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关键的物件要重点拍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 、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是现场勘查的组成部分,是交警部门利用摄影的方法,对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人体及痕迹、物证等依法进行的记录活动,是固定、记录交通事故有关 证据 材料的重要手段。 一、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方位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地理位置及现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b) 现场地理位置的固定标识物,包括标志牌、里程碑、灯杆、桥梁以及医院、学校、商店等标志性建筑物;c) 现场周围环境,包括街道、隧道、桥梁、山体、悬崖、沟渠、涵洞、河流、植被等;d) 现场周围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监控设备等;e) 现场道路的形态特征,包括路口、路段、车道数量、视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摄要求a)、拍摄时取景范围应能反映出现场与现场地理位置标识物、周围环境、周围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和道路形态特征。b)、现场位于路段,应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摄,视角尽量涵盖现场所有车道,并反映是否弯道或坡道。c)、现场位于路口,应沿道路走向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对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拍摄,视角覆盖整个路口范围。 3、方位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a) 现场位于路段,纵向范围较大时,可将机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轴线)上,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b) 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或回转连续拍摄法拍摄;c ) 宜采用标准镜头拍摄,光圈不大于F8;d ) 有条件的,可将机位设置于较高地点,进行俯拍。 二、概览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概览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全貌及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宏观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概览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全貌;b) 现场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2、概览照相的拍摄要求a)、视角应覆盖全部现场元素,尽量避免现场元素之间相互遮挡,并能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各元素之间的宏观位置关系。b)、现场位于路段的,应结合道路走向或车辆行驶轨迹进行相向拍摄,视角涵盖现场所在车道。c)、现场位于路口的,应沿道路走向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进行拍摄,视角涵盖路口区域。 3、概览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a) 现场位于路段,可采用相向拍摄法拍摄;b) 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c) 现场范围较大,可从相对方向分别采用直线连续法拍摄。 三、局部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局部照相:反映部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范围内道路交通事故元素位置关系的专门照相。 1、局部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交通事故现场的重要局部;b) 现场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2、局部照相的拍摄要求a) 应能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间相互关系。b) 选择适当拍摄角度,避免被拍摄主体相互遮挡。c) 有地面痕迹突变点的,应拍摄路面痕迹突变点与道路交通事故元素之间的关系。d) 拍摄路面轮胎痕迹与车辆位置关系时,应将机位设置于痕迹起点处,视角应覆盖痕迹起点和车辆位置的空间区域,照片应能尽量反映痕迹的起点、止点、突变点和走向。 3、局部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 四、元素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元素照相: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的外观、状态的专门照相。 1、元素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 人(尸)体的拍摄内容如下:a) 人(尸)体在车内或车外所处位置;b) 人(尸)体姿态;c) 人(尸)体全貌及头面照;d) 人(尸)体衣着。 车辆的拍摄内容如下:a) 车辆在现场的位置和状态;b) 车辆外观特征。 道路设施的拍摄内容如下:a) 现场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b) 现场被撞的交通设施。 现场地面痕迹的拍摄内容如下:a) 地面轮胎痕迹,包括拖印、侧滑印、滚印、压印等;b ) 人体在地面上的痕迹;c) 地面其他痕迹,包括车体、车辆部件或物品在地面形成的痕迹。 散落物和血迹的拍摄内容如下:a) 散落物,包括车辆部件、物品等;b) 血迹和人体组织。 其它与事故有关的物证包括被撞的动物、树木、房屋等。 2、元素照相的拍摄要求 人(尸)体拍摄要求如下:a) 应先标划人(尸)体位置,再进行拍摄;b) 死亡两人以上的,应先对尸体进行编号,再拍摄;c) 应反映人(尸)体所在现场位置、姿态和衣着情况;d) 应反映人(尸)体体表及衣着表面的破损、痕迹、血迹、附着物等位置关系。 车辆拍摄要求如下:a) 应反映车辆位置和状态;b) 应反映车辆外观,包括车体、轮胎、号牌、灯光和附加物等;c) 应反映车辆破损变形情况。 道路设施拍摄要求如下:a) 应反映现场道路交通标志全貌、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b) 应反映被撞设施的整体状态和受损部位。 地面痕迹拍摄要求如下:a) 应反映痕迹的起点、止点、突变点和走向;b) 痕迹与背景反差小时,在确保不污染痕迹的条件下,可用粉笔标画痕迹外廓;c) 被拍摄元素不小于画面的2/3。 散落物和血迹的拍摄要求应反映散落物和血迹的位置、方向和形态特征。 3、元素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a) 拍摄尸体全身照时,应采用中心垂直拍摄的方法,持相机站于尸体一侧,保持相机镜头与尸体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使人(尸)体不小于画面的2/3;b) 拍摄面貌照时,应以鼻尖为中心,相机垂直于面部拍摄,记录面貌特征及附着物和伤痕情况;c) 拍摄多轮车辆时,应以相同高度、相同距离沿车辆对角线相对方向各拍摄一张;d) 拍摄两轮车辆时,应在垂直于车体两侧的中心位置各拍摄一张;e) 车体损伤变形较大的,可选取能反映车辆损伤变形情况的位置拍摄。f) 拍摄较大面积痕迹和散落物时,可持相机站于痕迹或散落物起点一侧,朝痕迹止点或散落物抛洒方向,保持相机水平拍摄,使被摄元素不小于画面的2/3;g) 拍摄较小面积痕迹和血迹时,应采用中心垂直拍摄方法。 五、细目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细目照相: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局部细节、物证及表面痕迹特征的专门照相。 1、细目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 人(尸)体痕迹拍摄内容如下:a) 衣着表面破损、刮擦、轮胎花纹等痕迹;b) 衣着或体表的油脂、泥土、漆、橡胶等附着物;c) 体表伤痕。 车辆痕迹和部件状况拍摄内容如下:a) 破损、变形、缺失的具体位置、形态;b) 擦划痕迹的位置、形态;c) 附着物的位置、形态、颜色,包括血迹、毛发、人体组织、纤维、指纹、掌纹及鞋印的位置及形态等;d) 轮胎的花纹形态及轮胎破损痕迹;e) 车内物品,包括鞋、包等;f ) 车内部件状态,包括方向盘、仪表盘、灯光及雨刮器开关、档位、驻车制动器、座椅、安全带、气囊、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和行驶记录仪等。 地面痕迹拍摄内容如下:a) 车辆轮胎痕迹的起点、突变点、止点、花纹形态和尺寸等;b) 车体在地面遗留痕迹的起点、突变点、止点、花纹形态和尺寸等;c ) 人体在地面遗留痕迹的起点、突变点、止点、形态和尺寸等;d ) 地面其他痕迹的起点、突变点、止点、形态和尺寸等;e ) 散落物上附着痕迹的形态、尺寸;f ) 血迹的形态、尺寸。 2、细目照相的拍摄要求a) 应贴放比例尺,比例尺的贴放和选择应符合GB/T 23865-2009中的3.4、3.5的要求。b)应清晰反映痕迹、损伤、微量物质的形态、颜色、质地和比例尺刻度。c ) 被拍摄主体应不小于画面的2/3。d ) 弱光条件下拍摄,可使用辅助光源。 3、细目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拍摄细目照应采用比例照相方法,保持镜头与痕迹面垂直,使比例尺与取景器一侧边框平行;单幅画面无法反映完整时,可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时相邻两张照片应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应避开主要痕迹损伤位置。 六、比对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比对照相:反映造痕体和承痕体接触部位和接触方式的专门照相。 1、比对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经勘查确定的承痕体与造痕体,应拍摄比对照片,拍摄内容如下:a) 车辆与车辆的接触部位和接触方式;b) 车辆与固定物(树、线杆、护栏等)的接触部位和接触方式;c) 车辆轮胎花纹与地面轮胎花纹的比对;d) 车体痕迹与地面痕迹的比对;e) 人体及衣着痕迹与车体痕迹、地面痕迹的比对;f ) 整体分离痕迹的比对。 2、比对照相的拍摄要求a)、应确认痕迹对应关系,分析判断承痕体与造痕体的接触部位和接触方式。b)、应垂直于痕迹所在平面,分别拍摄承痕体与造痕体接触部位的细目照片。c)、有条件的,应按接触方式摆放造痕体与承痕体,拍摄两者的关系照片。 综述,交通事故现场照片的内容大多能反映事故的成因经过结果,因此大都由专门交警人员进行拍摄。因此在遇见大型交通事故时及时报警拨打求救电话后不要随意走动,更不要触碰事故车辆,这样会导致事故现场环境被破坏,后期交警人员寻找证据较为麻烦。
⑺ 物证检验照相的要求有哪些
清楚
⑻ 刑事照相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艺术性,形式内容和谐统一
作用:1,固定犯罪现场状态,记录勘验,搜查,扣押等侦查活动过程和情况,发现,固定,收取和保存物证
2,复制技术检验资料,记录检验结果
3,显示客体特征,恢复,显现与犯罪有关的事实
4,收集和储存犯罪资料,用以辨认罪犯,查对赃物罪证内容和范围
1,刑事现场照相
2,刑事辨认照相
3,刑事物证照相基本要求
1,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2,及时迅速
3,清晰,准确,完整,客观地反映被摄对象
4,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标准进行
现场照相意义
1,客观记录犯罪现场
2,为研究案件性质分析作案手段提供资料
3,弥补现场勘察的不足,为现场复查,现场实验提供材料,4,为技术检验,坚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
⑼ 现场指纹照相的方法级技巧
大家都知道,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它还有以下特征
1,从出生到死亡,人的指纹模式是不变的。
2,当皮肤再生时,指纹也会再生,所以用酸烧或是动手术并不一定能改变指纹。
3,指纹在人死后是最后腐烂的几个部位之一,可以识别死去几年的死者身份。
4,手掌上的纹路和指纹一样,也可以帮助破案。
5,能留下指纹的物品包括纸,油漆过的物体,未漆过的木头,植物,玻璃以及大多数金属(橡皮手套上也会有,不过,除非歹徒离开前专门把它仍下,否则你没法搞到它)。不可能留下指纹的物品有石头,石材和砖头。
获取指纹有以下方法:
1, 适用于玻璃杯,窗框以及电灯开关灯光滑表面。首先,用细软的绒毛刷子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这些灰尘本来被汗粘在指印纹路中,去掉后,把干净的透明胶带按在指纹上,拿起后按在一张卡片上,注明时间,地点即可
2,对粗糙表面上的指纹,比如车内饰物之类的,可用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放在车内加热,并把车密封,这样会产生蒸气,是指纹变成白色,并固定在原地。在用方法1取下指纹。
3,对于纸上的指纹,用喷雾剂在纸上喷射茚三酮,用熨斗加热即可。
4,对于室内找不到指纹时,关掉房内所有的灯,用激光探测装置扫射房间,可以让指纹上某些化合物发光,把指纹拍摄下来就行了。(FBI早在1980年就用此方法了)
⑽ 毕业照有哪些拍摄方法与技巧
青葱岁月,校园生活一去不复返,留下来的唯有那几张笑意迎人的毕业照,想要把它拍的更美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毕业照的拍摄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拍摄设备的准备
在拍摄前要多准备一些电池,以确保在拍摄过程中电池用光了,以免错过重要的场面。当然,对于其它一些常用备件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要准备好录像带、Memory Stick记忆棒等。另外,还可以配备增距镜头、广角镜头、小型三脚架以及摄像灯和闪光灯等设备,以备后用。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录音,您最好自带一个麦克风,以便在宽敞的会场中清晰地进行现场录音。
二、记录同学的活动
同学们就要毕业了,心情肯定会有点特别,这时在宿舍里可以拍摄一些内容,如同学们在整理书籍、衣物,准备毕业礼物等。这是整个故事的第一个场面,不要忘了拍哦!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情都是很复杂的,这时要将宿舍里的同学挨个拍摄一下,特别是要注意拍摄他们的表情。为了将自己也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您可以把摄像机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遥控器进行自拍。还可以进行现场采访,让同学们谈谈此时的感受,这时拍摄镜头要尽量接近同学们,才能把访问的内容全部清晰录下。
三、拍摄学校环境
您可以稍微提前一点拍摄,这样可以在毕业典礼前拍摄校舍、校园及学校周围环境。在学校牌子前拍摄,这个一定不能忘了,它会让您留下永久的纪念,永远记住这个名字的。这时拍摄要用广角镜头,以便能清楚看到校名。
拍摄教学楼,这个也不能放过,几年的学校生活,天天看到,如果毕业了,就不可总回学校了,赶紧拍下来吧。 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时,尽量放低摄像机,然后把镜头朝上拍摄,这样可以显现教学楼的高大。
拍摄操场。整天在操场上玩、做操等,看到这个一定也能让您回忆起幸福的课后生活。拍摄宽敞的广场时,要从高处进行摄影,以便拍摄更加宽阔的场面。您可以用摇摄的方法,将整个操场收镜头之中。
另外还有图书馆、食堂、幽静的小路、广阔的实验田等等生活过的地方,应尽量将这些地方拍摄下来。
四、到教室拍摄
从今以后再不能和同学及老师在这间课室中度过。如果时间能够停顿下来就好了。拍摄时要先把整个教室扫描一下,再拍摄一下教室的牌子,很有纪念意义。您可以提前准备,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拍摄一下他们看书写字的情景。这时拍摄要注意,若站在走廊去拍摄课室内的情况,很容易出现逆光的情况,还是选择靠近窗户的位置进行拍摄吧。
对于老师教的最后的一堂告别课,老师会讲些什么呢?拍下来吧,让老师的临别赠言永远记在心中。这时要注意,如果不能占据有利位置,可能会出现逆光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逆光,可以使用变焦功能(将焦距拉远),使摄录的对象扩大,令劝器或液晶显示屏幕中的光线不太强烈,才进行拍摄。也可以使用摄像机的逆光补偿按钮来拍摄。
五、拍摄典礼会场
首先要选好拍摄位置,拍摄的位置应尽量靠在右前方或左前方,并选择背靠窗户的位置。
在拍摄时可以先拍摄进入会场的场面,看同学们是怎么进场的,当然特写镜头不能少。当您熟悉的同学进入会场时,不要慌慌张张地摆动摄像机,应留心当他来到面前时再开始摄录或摄影。当他们接近时,配合脚步的频率移动摄像机。
首先用广角拍摄整个会场的情况,这样就能让人了解整个过程,同时也不容易因为手的颤抖而使整个画面出现抖动。之后再用变焦将熟悉的同学们的身影拉近,这时需要将电子防抖功能打开。
在拍摄时不要总是在同一角度拍摄他们,这样的话,整个影像就会因缺乏变化而使人感到单调无味,所以应该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经常变换一下拍摄的位置,这样就更容易在拍摄后编辑出内容丰富的杰作,如果要变换角度,应从过道或靠在墙边上拍摄,这样有利于画面的稳定。在动作较少的场面,可以选择使用摄像机拍摄一些照片,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可以拍摄校长致辞,学生代表致辞等场面。这时可以用外置麦克风将声音同步录下来,因为会场比较嘈杂,摄像机的内置麦克风虽然能提供整体现场的录音,但选用外置麦克风可以更准确地控制,使收录的音响更清晰,达到高水平的效果。
六、现场采访同学
会后,同学们在互相交谈,依依不舍地在说一些道别的话,这时千万不要错过。另外,他们手中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也要用特写镜头摄下来。
在进行拍摄时,一般都是采用纪录片的制作方式,因此在整个影片的过程,会显得冗长乏味,欠缺生动活泼的画面内容。这时不妨来个即兴访谈,让同学们谈谈心情。在拍摄前最好能让被采访者简单准备一下,如对衣装进行简单整理、对讲话内容默念一下等,访问内容不宜过长,以祝福及勉励的话为主题。在拍摄采访时,您可以离被采访者远一点,然后将摄像机对着他的胸部以上,最好不要用全身景,将话筒递给他自己拿着进行拍摄,以免造成录音时周围的杂音过大,然后按键拍摄。拍摄时要提前几秒钟按下拍摄键,防止一次不成功耽误时间。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毕业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毕业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毕业照也应选择50毫米焦距段。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毕业照时,安排队列一定要用专业的合影站架,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8排站在合影站架上,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但人数多的时候,就不能将就这个石梯了,石梯是直形的,拍摄出的照片要透视变形的情况。
拍毕业照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也不能让两边有太多空位,到时出来也不好看。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毕业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一) 慎选地点
虽说很多时候拍摄大合照都身不由己,限制很多,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可能小心选择场地。因为大合照本身就混合了太多面孔、太多不同服饰,所以背景要尽可能简洁。一般来说,花园、海滩之类的自然景观与色彩,不会与拍摄对象有太多冲突.
(二) 注意光线
在户外拍摄时,尽可能选择早上或下午,阳光较柔和温暖的时候来拍;如果一定要在正午时份拍摄,则必须避免光线不均,所以如果拍摄位置会有大树遮荫,或大厦的阴影,就要格外小心处理甚至避免。 (光线平均这点,在室内大合照亦适用)
(三) 使用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