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一正宗鱼饵使用方法

一正宗鱼饵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6 20:40:17

Ⅰ 鱼饵的使用方法什么

一般鱼饵有俩种
一种是昆虫鱼饵
还有一种就是面食
也有成品鱼饵就是鱼店里卖的鱼饵
像昆虫鱼饵
一般用蚯蚓比较多
蚯蚓俗称万能钓饵
所以很多人喜欢用蚯蚓钓鱼
方法
用手抓一条蚯蚓放在手上然后把它拍一拍
(因为蚯蚓是活的
活的就很容易动
不好穿钩,当然不要恨拍
拍晕不动就可以了)
如果蚯蚓很长
把它掐掉一半
然后一半穿在钩上
但是不要露出钩尖
面食鱼饵直接把面食捏在钩上就行了
也是不要露出钩尖
这样钓鱼效果很好

Ⅱ 用鱼饵钓鱼的最佳方法 用鱼饵钓鱼的最佳方法介绍

1、以麦麸为主原料,这类饵料材好质轻,呈粉屑状,吸水性好,膨胀性好,雾化快,这种饵适合钓浅水,适于在深1-1.5米 的水域使用。

2、是以薯类为主料粉碎后加工的鱼饵,饵的比重较麦麸饵大,在水中雾化的时间长,适宜于钓比较深的水域。

3、钓鲫鱼、鲤鱼等底层鱼,饵料黏度可以 大些,这种饵料雾化慢,耐侵泡。

4、钓鲌鱼、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应选择黏度相对比较小一些,粉屑状物质多一些的饵料,以麦麸、饼粉为主要原料的饵料,这种 饵料入水雾化快,会在钩周围形成一片雾化的饵料粉末,中上层的鱼吃食方式是滤吸式,而不是吞咬式,粉状饵正适合这种吃食特点。

5、在气温高的夏季、初秋季,钓鱼时饵料的气味就应淡一些。

6、春天、晚秋、冬季钓鱼时应选用气味较浓的饵料,这样的饵料无论是诱鱼还是作为钓饵效果都好一些。

7、在养鱼塘钓鱼,由于鱼多、胆大,对饵料觅食,可用松软、雾化快的粉状物为主要的饵料。

8、野钓中,应选用黏度相对较高以薯 类物质为主原料的饵料。因为野钓时鱼的密度小,鱼进窝慢,而且野外水域的鱼胆小,吃食谨慎,对食物往往是先用尾鳍试探,再用嘴唇触拱,闻闻气味,如果饵料 雾化过快,此时就会脱钩,只有黏性大的饵料才经得起野鱼的折腾,而且这种饵料应调配得稍硬一些。

9、采用台钓法和悬坠钓法时,用饵特点是不单独使用诱饵,而是诱钓合一。

10、其使用方法是开始投入水中钩上的饵团松软一些,入水雾化较快,使垂钓区形成饵的雾化状, 用飘散在水中的粉状饵料吸引鱼。

11、当饵团入水后抖动竿子,让饵料脱落到水中,这样的做法可以多次使用,使水中形成饵料区,然后再使用较硬黏度大一些 的作钓饵。

12、即使用传统钓法,也可以采用诱钓合一的方法,是以饵料诱鱼,边诱边钓,又诱又钓,诱鱼商品饵料质量高,比起传统钓法中使用的粗制诱饵钓鱼效果更好。

Ⅲ 黄面面鱼饵使用方法有哪些

一、黄面面的使用原理

通过高频率抛竿,使用干散饵料,主要目的是诱鱼,饵料入水后快速雾化,形成立体的雾化区,诱使更多鱼进入钓点,形成鱼抬头抢食。饵水比是1:0.3—0.4 ,饵料尽量开的干散一点,开制的时候应该先加水后加饵,开饵盆尽量大些,饵料在盆内平铺,利用手掌碾压,使开饵更均匀。保持干散状态,不能有面疙瘩,不用成团,使用时直接抓取合适大小,捏饵挂钩即可。

二、 垂钓使用技巧

初期:捏大一点的进行诱鱼,浮漂到达调目要快速提竿,这备段抛竿频率要高一点,每分钟至少1-2竿的频率。饵料入水后,开嫩速雾化。

中期:若出现空竿,则配合颗粒或软粘小搓饵使用较好,可以以散炮+颗粒或软粘小饵的形式,使诱和钓相结合,效果会更显善。

三、 黄面面的特点

适用于密度较大的生口鲤鱼,小药添加量不易过大,诱鱼阶段要捏的大一点,抛竿要勤,适合老鱼滑鱼和野钓,中期要配合颗粒或搓饵使用。

Ⅳ 钓鱼鱼饵怎么使用

们平时使用的商品饵基本上包括四个部分,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和添加剂。什么是基础饵,就是占整个饵料比重最大的那部分饵料,一般来说使用的都是麸类或谷物类的饵料,在一份完整的饵料中,基础饵占据的比例大约在40%到60%。通常情况下基础饵的没有特殊的功效,雾化、香腥味都比较平均,所以需要加入其它类型的饵料来混合使用。主攻饵,就是用来弥补基础饵的不足,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鱼,来调整饵料的香味和腥味。

状态饵,我们常见的就是一些轻麸产品、雪花产品和谷类产品,它们的主要作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调整饵料的状态,让饵料在入水后可以呈现出一种适合鱼类吸食的状态,但是要注意的是,状态饵并不是必须的。一般来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使用状态饵,需要综合鱼情、水情来使用状态饵。比如水中酱层较厚的时候,我们需要加一些轻麸或是丝麸绒来减轻饵料的重量,避免饵料如泥,当鱼口较稀的时候,我们需要让饵料的雾化增加,并形成固定的丝状雾化区域,就需要加一些丝麸绒。

添加剂,往小了说就是我们常用的小药,往大了说就是各种可以增加或是改变饵料气味的东西。简单来说添加剂的使用,就是为了让饵料能够更快的诱鱼。很多气味在进入水中后,穿透力是十分强的,而且传播速度比雾化要快的多,所有人们常说鱼能不能进窝,就要看添加剂的使用。具体添加剂的在饵料中的比例,这个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我们要知道的就是,添加剂用多了不好,用少了也不好。想要掌握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自己多实践才行,钓无定法,慢慢摸索出来的知识,才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我们来说说一些常见的饵料的作用,拉丝粉和小麦蛋白:主要作用是增加饵料的持钩性,同时能够让饵料蓬松重量下降,钓各种鱼都适用。雪花粉:主要作用是增加饵料的雾化,同时也可以减轻饵料的重量,还能够增加饵料的适口性,钓鲫,鲢,鳙鱼时使用最佳,但容易吸引小杂鱼。蚯蚓,这个不多说,基本算的上野钓神饵了。红虫。和蚯蚓差不多,尤其是在冬季天冷,气温低鱼不喜欢活动的时候最好用,一般没有冬季比红虫更好用的饵。黄豆面,黄豆炒香磨碎,天然香饵,鲫鲤草鳊鲢鳙都爱吃,有一定的粘性,雾化性一般。红薯,蒸,煮,烤均可,专钓水库大鲤鱼,不散不化,小杂鱼基本不会来。红薯面,有红薯的特有甜味,水库钓鲫鲤草鳊鲢鳙均可用,比重大,雾化好,适合台钓使用。蚕豆粉,适合传统钓鲫鱼,雾化不好。麸皮,小麦外壳,散化快,炒香后适合当基础饵使

Ⅳ 鱼饵的用法鱼饵如何制作

鱼饵,即鱼吃的食物。是垂钓时引诱鱼类上钩的食物,如何使用鱼饵对于钓鱼人士来说尤为重要,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鱼饵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鱼饵的用法

软与硬

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像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因为当饵太硬时,钩从食中脱出穿透鱼嘴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可能钩得薄,当鱼用力挣脱时即会脱钩。饵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且这将影响诱鱼与集鱼的效果。若鱼饵过软,将很难抛出,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损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钩上基本没饵了。

松与粘

鱼饵的松与粘取决于搅拌时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鱼饵过粘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对软硬进行调整。当饵硬时,少搓几下即可,直到与正常饵相似的作用;当饵偏软时,多搓几下也可当作正常饵使用。这种调整的饵料与正常饵料在作用上的差别,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目前市售各种钓鱼饵料,对搓饵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万能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拌饵。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饵过程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饵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拉丝饵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饵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饵过软加料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轻与重

这里所说的轻与重,是指鱼饵的比重。这已是钓鱼用饵中较为高深的问题,需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涉及。简单来说,比重大的鱼饵下沉快,但不利于鱼的吸入;比重小的则相反。此外,饵的比重对浮漂的灵敏度还有影响,调漂时要考虑到饵的比重这项因素。比如正常的“调4钓2”,饵重即偏钝,饵轻则偏敏。一般说来,粘硬的饵比重都较大;松软的饵比重则较轻。饵的比重可以通过调整浮标时测试。比如你调的是4目(空钩半水),上好双饵后抛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应以下降3~4目为宜。如下沉过多,需将标目得再高些;若下沉过少则应对标目再低些。当然,这与漂尾的粗细以及上饵的大小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大与小

钓鱼时,上饵的大小是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饵的大小起码是应随着鱼的大小而变化的。然而即使如此,总归还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来说,像泡开的黄豆那么大就差不多。鱼饵过大,影响鱼吃饵时顺利吸入,会有标动没鱼的现象。也可能吸人后鱼嘴钩得薄而脱钩。太小则不利于窝子的形成,诱鱼效果不佳。

鱼饵的特点

总体上说,现代饵料具有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但是这些饵料对个别地区针对性不够强的特点有时也比较明显。正是因为各地水情鱼情的差异,龙王恨鱼饵公司不仅生产了像蓝鲫、野战蓝鲫、大鲫友、旺鲫、大新鲫、速胜者、大荒食等数十种成品饵料,也生产了像拉丝粉、雪花粉、胚诱一类的基础饵料,增氧雾化香精、中药水剂、腥味水剂、第三代水剂等数十种添加剂。这些基础饵料和添加剂,可以让钓友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有经验的钓友针对当地特殊的鱼情对饵料的味型进行调整,甚至只使用香精,掺入自制饵料,就可以钓得很好,达到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钓获的目的。

具体地说,现代饵料有以下特点。

使用了最先进的诱鱼剂。现代科技的发展,使诱鱼技术得到大大提高。结合对不同鱼类嗜食特性的研究,现代饵料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鱼类有了相当高的针对性和通用性。比较多地采用了膨化技术。通过膨化加工,饵料中产生了适口性很好的糖类和糊精,营养成份和有效诱鱼成份都得到加强;膨化加工使粮食中的淀粉彻底变熟,不会回生,于是饵料有了很轻的比重、很好的雾化、柔软的状态和良好的味道

借鉴了传统饵料的优秀加工方法。比如发酵工艺,它是传统饵料加工中最优秀的方法之一。通过发酵产生各种复杂的芳香物质,使饵料的味道变得更醇和、口味变得更芳香、诱鱼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

一般来说,新加工的饵料,添加剂没有挥发,诱鱼成份完整。但是“酒是陈的香”,龙王恨公司有一款饵料和酒类一样,反而是放的时间稍长更好用,这就是俗称 “酵字辈”的发酵饵料。由于采用了渐进式发酵工艺,饵料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还在继续发酵,所以在有效期内,饵料贮存的时间越长,发酵程度越深、口味越醇和。那种根据生产时间来判断发酵饵料好坏的做法,对这一类产品来说并不正确。

鱼饵的制作技巧

鱼饵的色泽 鱼类的视觉相对来说较迟钝。但在常钓的淡水鱼中,如鲫鱼,鲤鱼,草鱼等,在清水中也能见到数米,十几米远处的食物。利用鱼类偏爱的各种色泽,刺激其条件反射,钓取对象鱼,亦是垂钓高手的重要一招。 深褐色,咖啡色。杂食性鱼类中的鲤鱼,由于长期习惯在池底,河浜底端、湾子口的淤泥里觅食,故对以上色泽的饵料感兴趣,菜籽饼粉,发酵过的酒糟,烘过的麦麸等饵,其本身的自然色泽较为接近褐色,咖啡色,故引诱鲤鱼效果特好。

黑色,暗红色。相近这些色泽的饵也比较多,如螺蛳肉,芝麻粉,蚯蚓粉,猪肝,商品颗粒料饵等等,这类饵其天然色泽对青鱼,鲤鱼,鲶鱼等有很大的诱感力。

白色。对淡水鱼来说,喜欢白色饵的比较多,特别是鲫鱼,草鱼,湖泊中,溪流中白鱼,餐鲦鱼等,它们可能由于习惯生活于水的上,中层干净水域,所以对食物的色泽也偏向白色和淡色,以大变,小麦粉,玉米面为主配制的饵料均近似白色,引钓上述几种鱼效果极佳。高手们时常在本身不太白的粉料中添加点“白粉”,把饵料染成白色。在肥水,深水体垂钓中常能起到现奇制胜的效果。

绿色。以青草色为代表的草绿色,也许是草鱼,鳊鱼经常吃青草,菜叶,树叶等缘故,因此它们特别偏爱此色,不少商品饵中均添加了海藻,水藻植物,使其饵与天然草绿色十分接近,加上它的天然青香,草鱼,鳊鱼见饵就有吞上钩率明显比其它色饵要高。

淡黄色。小米,玉米磨成的粉一般是淡黄色,以这类原料为主,经加工的商品饵市场上也已不断出现。用这些饵在肥水和水色较浑浊的水区垂钓,鱼儿在数米远就能见到,刺激它们的索食兴趣。淡黄色,黄色,黄色的饵也是鲫鱼,草鱼,鳊鱼,喜爱之色。

总之按笔者的垂钓经验,色泽这一饵料的物理性能的应用,也要因水,因鱼,因地而宜,不同的水质,天气,鱼情,特别是平常鱼吃的食物之“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手们能泡制出本处鱼喜爱之色的饵,很快引鱼“竞吃”。也是制胜一着。

Ⅵ 挂饵料的正确方法

一般可以把粉制饵料搓成大米形、圆滚滚豆子形、两头尖的枣形、或者鸭梨形、还可以是球形。

大米形饵料主要用来钓浅水和浑水中的小型鱼类,比如小鲫鱼,使用方法是把米粒样的饵料装到钩尖儿位置。搓成蚕豆、豌豆大小的饵料主要用来垂钓鳊鱼、草鱼、鲤鱼等可以用沉坠钓法和悬坠钓法,饵料的位置要挂到鱼钩上。

(6)一正宗鱼饵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如果水中的目标鱼开口较小,不一定是大鱼开口就一定大,比如鲤鱼在遇到缺氧的时候其开口也小,这个时候挂的鱼饵却大了,那么鱼肯定是不会一口把饵料吸入口中的,会慢慢啄食饵料,进而造成一定的上下动作的漂相。

要根据目标鱼来捏出不大不小的饵,让鱼能一口吸入。然后是不干不湿的饵,湿度合适的饵,用手捏着能感觉到其韧性,揉搓着这种饵就好像揉搓一团肉或橡皮泥,能感觉出来鱼吸之就会连同钩线一并吸入。

Ⅶ 新手钓鱼鱼饵怎么使用

如果你买的鲤里饵是腥香型的话,你可以加一些红薯泥、蚕蛹粉等;如果你的鲤鱼饵是香甜型的话,你可以加一些蜜糖和香类添加剂。花生麸(榨油后花生粉)+南北鲫鱼料5:1正大颗粒饲料.麦麸.豆面一个土方法,用煮熟的芋头来钓鲤鱼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的鱼饵

Ⅷ 夜钓鱼饵的制作及使用技巧是什么

夜钓鱼饵的制作及使用技巧是什么?

夜钓饵料的配制:白天他们的饵料秘方一般都是以香甜味为主,而夜钓时,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在饵料中添加适当的荤腥味饵料了,大家知道,荤腥味的饵料入水后,穿透性比素饵快许多,能尽早诱鱼进窝。就春冬时节我们所用的蚯蚓、红虫、血虫等,这时候也能派上用场,鱼口不好时,不妨试试,会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佳时间

暮春:暮春夜钓最佳时间有2个,其一是18时至20时,到22时随着水温越来越低鱼往往会潜进深水区,等鱼适应水温后又会再次回到浅水区寻食,这个时间大约在凌晨2时至4时,这时万物沉静,大鱼警觉性低,最容易上大鱼。夏天:夏天夜钓最佳时间有三个,其一是18时至20时,其二是22时至第二天0时,其三是凌晨2时至4时,其中18时至20时小鱼相对来说多,22时至第二天0时小鱼大鱼参半,到了凌晨2时至4时基本上都是大鲫鱼、大鲤鱼在寻食。

Ⅸ 饵料的使用技巧和配制方法

钓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俗话说“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这充分说明了饵料在钓鱼过程中的重要性。“三年练竿,五年练饵”配制一款符合鱼儿口味的饵料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下面我教你饵料的使用技巧和配制方法,欢迎阅读。

一、配饵公式

基础饵+主攻饵(腥+香)+状态饵+添加剂=钓饵

基础饵

基础饵是由多种纯谷物、胚芽类、豆粕类等按照比例组成的本味型的单品饵饵料,如;超诱、颗粒粉、酵香型、谷物香型、底窝料等都属于基础饵。

颗粒饲料、超诱等谷物类饵料都可以当作基础饵使用。

主攻饵(腥)

主攻饵腥是由多种动物尸体经过精心加工制作粉碎而成的充当动物蛋白质来添加到单品饵饵料中,通过不同的载体混合制成有腥味或者腥香味的单品饵饵料。很多商品饵料里面添加虾粉、蚕蛹粉、螺肉粉等,这都属于腥味饵料。

主攻饵(香)

主攻饵香是由少部分基础饵加上大量的复合型香味剂制成载体混合到单品饵饵料中,香味标准就是“浓香”,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能够带动钓饵整体的统一味型。

鲫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鲫鱼饵料

鲤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鲤鱼饵料

状态饵

状态饵是由麸类、雪花粉、轻质状态粉等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而制成的松散型、蛋白饵型、剥离型、连接型、雾化型等不同功效的饵料,它的作用是根据不同鱼情的钓法和不同钓饵的作用而制作出的功效型单品饵饵料。

拉丝粉拉饵垂钓时使用,雪花粉增加饵料的雾化性,尺上、轻麸等都可以减轻饵料的比重增加饵料的雾化

添加剂

添加剂俗称(小药),小药的组成是多种做样,一般小药组成是各种促食剂、诱食剂、香味剂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添加剂制作而成,另一种是中药配制,通过酒的侵泡方式,提取出中药内在不同药性机理味型,就能很好的刺激鱼类的好食性,饵料中能够合理添加小药,钓饵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各种味型的钓鱼小药

二、鱼饵搭配原则

1、注重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

实际垂钓中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对饵的感觉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所以饵料配置时首先要树立“以鱼为本”这一理念;我们发现“诱鱼、钓鱼、留鱼”是用饵之道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颗粒饵主要用于留鱼,粉饵主要用于诱鱼;

所以饵料搭配一定要考虑使用足够的颗粒饵,这往往在钓事中容易被钓友所忽视,重粉饵轻颗粒饵是普遍现象;颗粒饵是指通过机械等工艺流程形成的颗粒状饲料,也包括粮食类颗粒,竞技钓中大家都想找到“本塘颗粒”(亦称“原塘颗粒”),因为找到了“本塘颗粒”就等于找到了鱼的美食和万能饵,所以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基础的饵料搭配组合原则。

2、注重饵料比重的搭配

商品饵都有比重,开饵前要看清标识,一般情况下,浮钓用饵比重要轻,底钓用饵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个问题,比重轻往往就是雾化好的饵,也就是说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台钓用饵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或过轻,调钓关系就很难掌握准确,要么极钝要么极灵,漂象可能会紊乱,这样一来鱼的很多有效吃口就抓不住,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就要用比重轻的饵进行适当调整。

3、注重饵料的味型搭配

“尊重鱼的味型”是饵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处,“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淡水鱼类最为喜欢的几种主要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为常见的饵料搭档,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饵料中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季节和对象鱼的偏口嗜好”是考虑味型搭配的两大主要因素,钓什么鱼用什么味型的饵,喂什么味型的饵料,用什么味型的钓饵;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节中的不同使用原则即可,一般情况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

4、注重主攻饵和辅助饵的搭配

开饵时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主饵和辅饵,盲目选用饵料和想当然地开饵是钓不到鱼的;鱼事前,要根据所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辅助饵料,实践中一般按照“主攻饵料+基础饵料+状态饵料”的公式来进行具体配置,主攻饵侧重对象鱼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础饵侧重对象鱼在吃口上的广谱性,状态饵侧重饵料状态的调整和对象鱼的最佳适口性。

5、注重饵水比的搭配

精确饵水比非常重要,过稀附钩性差,过干雾化性差,开饵时,一定要根据钓场的水情和钓棚的水深,计算好雾化时间,严格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这样才能开出最佳状态的饵料。

6、注重按鱼的适口性搭配

“鱼情决定饵料搭配”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当遵循的基本用饵之道,也是垂钓活动中开饵搭配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饵料的硬软度和黏度以及钩饵的大小是考虑适口性的几大主要因素,既要追求饵料的雾化性,又要追求饵料的附钩性,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软,鱼喜欢什么就搭配什么,不是鱼去适应饵料,而是饵料去适应鱼,不迷信饵料,但却要顺应鱼的口味,设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简单,“一方水土养一方鱼”,这永远都是不变之道。

三、饵料的状态

主要有四点:雾化,融散,持钩性,和比重

雾化

就是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状带的现象。不同的鱼情适用不同的雾化状态,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情有独钟,在赛场上主钓对象为鲫鱼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雾化状态最佳的拉饵,并让饵料在水的中上层雾化,这是由鱼的密度所决定的。

但在野钓与竞技钓对雾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钓鱼稀,水面上的杂鱼多,过度雾化有时会适得其反。拉饵虽然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钓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雾化。拉饵把鱼的泳层搅乱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鱼在情理之中,有搓饵,始终将鱼控制在水的底层,鱼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

雾化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他的优点更多的体现在诱鱼的层面。在钓鲫鱼技术上,我们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但也必须认识鱼饵雾化的利弊,正确把握尺度,切勿滥用,必须根据所钓水深、对象鱼、钓法来合理选择使用雾化,这样才能钓有所获,否则也会适得其反。

融散

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内逐层脱落的现象。雾化和融散是相辅相成的,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两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雾化主要表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融散现象主要是在饵料到位静止后出现。

持钩性

是指钓饵在鱼钩上的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黏度大持钩性就强,黏度小持钩性就弱。不同状态的饵料有着不同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的雾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诱鱼的层面上。而持钩性则表现在钓鱼的行为上。诱钓合一,就是说既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饵料的持钩性,因此,在掌握饵料雾化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强调雾化而忽略饵料的持钩性也是失误。

比重

是指饵料在入水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饵料比重就大,所压浮标的示目就多,反之则轻,所压浮标目数就少。这是有由鱼饵所用的材料决定的,也与对水量的多少有关。钓手友必须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钓法,鱼情水情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要求,这点也不容忽视。

四、配制鱼饵基本原则

1、主次分明的原则

饵料的配制有许多原料可以选用,也常是数种原料的混合。但并不是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有了麦麸,就不要糠粉了;有了香精就不要加芝麻油,应以一两种原料为主料,再加些辅料就行了。例如,以粉状的麦麸、豆粉和颗粒状小米、碎米为主料,然后再加些有气味的蒜汁、药酒为辅料即可,而且应该主次分明,尽量做到少而精。通常的做法是,或以粉类物质为主以颗粒状物质为辅,或以颗粒状物质为主以粉类物质为辅。

2、吃不了、吃不饱、不想跑

这也是配制诱饵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十多年前对我说的。其意思是指配制的诱饵使鱼不能吃完、吃净,也不能吃饱,可又舍不得离开。若是一次投的诱饵量过大,鱼吃饱了,就对钓饵不感兴趣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配制饵料时常常用粉末状物质,如麦麸、小米的原因。小米体积极小,一粒一粒的散落水底,鱼怎么也吃不饱,可又不愿离开。这也要求钓鱼人在投放诱饵时要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放太多。应该在投了第一次以后,等适当的时间继续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窝内始终有诱饵,可是始终都是那么一小团,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诱鱼的作用。

3、虚实兼备

气味,我们叫它虚的饵料,然而是必不可少的;粉末状的饵料,也可以称之为虚的,因为在水中雾化开以后很分散。实的是指颗粒状、块状物质,如米粒、饭粒、饼块等。虚的物质起到把鱼吸引过来的作用,实的物质是可以供鱼食用的,不过骨头类也是靠它的气味来诱鱼。配制诱饵虚实兼备是经验之谈。单纯使用小米、玉米糁当然也可以诱鱼,但是在小米中加些酒、中药液、蜂蜜类物质,其诱鱼效果会更好。酒、中药液、蜂蜜也属于虚的范畴。

4、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配制诱饵或使用钓饵都应该遵循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原则。饵料中的成分可以酌情增添或减少,灵活运用,其根据就是水情、鱼情。养鱼场的鱼吃惯了主人喂得饲料,钓这里的鱼应以该处的鱼饲料为主,适当加些自备的饵料。

5、以一种气味为主

无论是钓饵还是诱饵,其中的气味十分重要,因为鱼的嗅觉十分灵敏,其程度是人的500倍。鱼若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气味会循着气味的来源方位游过去,游过去以后才会发现饵料。鱼类较喜欢的气味有芳香味、甜味、腥味、酸味,因鱼种的不同,习惯的气味也不同。

根据鱼的这一生理特征,为了投其所好,在配制饵料时应注重气味的选择。在调配饵料的气味时应突出一种气味,不能将多种气味混合,结果出现怪味或无味,这样反而弄巧成拙,白白浪费饵料。

气味的浓淡也应注意一个”度“,并非越浓越刺激越好,就是想味和甜味使用也是如此,过于浓烈的气味鱼是不喜欢的。气味的浓淡往往与气候、水温、水质都有关系,水质较好,水中食物丰富的水域,饵料的气味应该淡一些。若水质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节钓鱼,饵料的气味应该浓一些。

五、配制钓饵注意事项

1、颜色

鱼的视力弱,为了尽快让鱼发现钓饵,必须首先考虑钓饵的颜色。我们知道,成品饵也是很注重颜色的,都是鲜亮的白色、红色、金黄色,没有灰暗的颜色。我们配制钓饵也应突出这几种颜色,如有的钓友用白面粉加维生素,使饵料成为金黄色,此法是可取的。总之,钓饵的颜色应比诱饵的颜色更加鲜明。

2、体积的大小

也就是饵团的大小。有人用极小的饵料挂在钩尖上,据说钓鱼效果也不错,但大多数钓者还是用较大的饵团。面团饵要包住钩柄,蚯蚓饵也要穿满整个鱼钩。饵团的大小应与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为浮漂都是事先调试好的,饵团过小过大,都会影响浮漂的信号。另外,还应考虑鱼种,不同的鱼,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钓鲫鱼,饵团则应小;钓大型鱼,饵团应大。

3、软硬度

饵团过软过硬都不行。过软了,经不起水泡浪击;过硬了,钩尖不容易挂鱼嘴。软硬度应近似鱼的耳垂那样。

软硬度还应考虑水的深浅、风浪情况。有风浪时宜硬一些,无风浪时可以软一些。水浅水面小宜软,水深宜硬一些。鱼密度高,可软一些,鱼密度小,饵团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宜硬一些。

4、动态

若是用动物类的钓饵,不应把小动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让蚯蚓、泥鳅、蚂蚱等小动物在水中能够蠕动,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易被鱼发现。鱼也有吃活不吃死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更是如此。即便是用素饵垂钓,在特定环境下也要适时逗鱼,以引起鱼的注意。

六、拉饵、搓饵开饵手法以及拉饵搓饵技巧

拉饵的开饵手法,把各种饵料以及拉丝粉等混合在一块后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倒入饵料中一样的效果

Ⅹ 钓鱼鱼饵如何使用

鱼饵是钓鱼的关键物品,好的鱼饵能够使鱼更容易上钩,那么鱼饵应该如何选用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钓鱼鱼饵如何使用。

鱼饵的选用:

在我们钓鱼人队伍里有一句俗话:“三分钓技七分饵料”,它说明饵料在整个钓鱼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于是,不少的钓友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手段搜寻“祖传秘方”,配制“绝杀饵”,购买进口饵料,但通过一段时期的使用,效果往往并没有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好,即使自己陷入很茫然的状态时也浑然不知缘由。就我几十年的用饵经历体会到,饵料不分贵贱,关键是要能“对症”,要能有针对性地灵活用饵。

用饵随季节而变

鱼类是变温性动物,冬季鱼类为了抵御严寒,生理上需要大量摄入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饵料,这种需求一般要延续到仲春及产卵过后的高温时节。这段时间用饵我们应该多选择如:蚯蚓、红虫、蛆虫、虾肉或含以上营养成分的商品等荤腥类饵料,上钩的机率较用面饵等素食要大的多。但是,到入夏过后,随着水温的升高,鱼类的生理机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它们对含高蛋白、大卡量较高的饵料需求逐步下降,开始喜欢觅食如:面团、米饭、嫩草叶、玉米粒等素食类饵料,尤其是个体较大的成年鱼类,偏素的食性更明显。

此时作钓,我们就要顺应鱼类的喜好,改荤腥类为素食类饵料,满足鱼类的生理需求以求提高上钩率。当到了深秋以后水温快速降低,鱼类又开始逐步恢复喜食荤腥饵料的习惯,鱼类一年四季的这种食性变化如此循环往复,我们在用饵方面也要随着鱼类的口味走,以变用变地用饵,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不能根据鱼类得这些喜好选饵用饵,即使你的饵料在名贵,品牌再响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收获也不会理想。

用饵随水质而变

我们垂钓的水域有肥水(包括工业轻度污染)与瘦水之分,它们的酸碱度、富营养化程度分别左右着鱼类的耐氧性、活动、觅食习惯及食欲等方面,特别是在鱼类觅食的饵料种类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要针对不同水质里鱼类的不同觅食习惯,选择不同的饵料类别,以求效果的最大化。

肥水中由于浮游生物、藻类较多,滋生了很多的小鱼小虾,鱼类的食源丰富因而饥饿程度很低,因此,鱼类对于饵料的质量、种类也较挑剔。我们在钓肥水鱼的时候,就要力争饵料的少而精,既要防止将鱼喂饱又要唤起它的觅食欲望,这就要我们做到针对性地用饵,在饵料的质量、味型、状态上下工夫。冬季寒冷时节小鱼闹钩较少,应选择大腥大香或主腥的饵料,夏季由于肥水里小鱼小虾闹钩厉害,应多用素饵降低小鱼骚扰,再结合天气、气压、风力等因素,及时总结肥水鱼的活动特征,效果会得到不少提高。

在瘦水水域里,由于其水体里的天然饵料贫瘠,里面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及小鱼、小虾较少,鱼类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的状态,鱼类的食欲很强,这样,我们相对于肥水用饵就要轻松多了,饵料的种类可以多样化,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荤腥饵料,相比较而言,在瘦水里用腥香饵料的效果及几率要多些。

用饵随鱼种而变

我们常钓的鱼类根据习性大致可分为素食性、杂食性和荤食性三种,它们的觅食习性基本上是受遗传基因所决定。素食类的代表如:鲢鱼、鳙鱼,杂食类的代表如:鲫鱼、鲤鱼,草鱼,荤食类的代表如:黑鱼、桂鱼。鲢鱼、鳙鱼喜欢吃浮游生物(藻类)及人工雾化饵、鲫鱼、鲤鱼、草鱼兼容素食性与荤食性,既吃澡类、嫩草叶,也吃蚯蚓、红虫等荤腥饵料,而黑鱼和桂鱼等则只喜食动物性荤腥饵料,如小鱼、小虾、蚯蚓等。我们在用饵之前就要了解各种鱼类的觅食习性,有针对性的去选择使用饵料。举例说,你想钓鲢鱼、鳙鱼就要用雾化好的藻类或雾化好的饵料、或有酸、臭味的面饵,而不能用小鱼小虾。同理,你要钓桂鱼、黑鱼、鲶鱼等就不要使用面团、米饭等素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钓什么鱼用什么饵”。

用饵随“规格”而变

鱼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对饵料的营养成分需求是不同的。我们垂钓常遇到的现象是:小鱼嗜荤腥大鱼喜素香。在常温状态下,一般100克以内个体的小鲫鱼多喜欢觅食含蚯蚓粉、蚕蛹粉或鱼骨粉类荤腥饵料,而超过150-200克以上鲫鱼则多喜食含玉米、大米、花生等经膨化或炒制的植物饵料。就营养成分看,腥荤饵料含动物蛋白质较多,而素香类饵料主要成分为植物蛋白。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在垂钓不同个体的鱼类时,在购买或自己配制饵料的类别上有着指导作用,从而可以节省饵料成本和垂钓时间.

用饵随“偏口”而变

现在,随着商业化理念的普及,很多的地方出现了专为我们钓鱼爱好者开辟的垂钓中心、商业化运作的水库、塘口,在这样的环境里塘主经常投放饲料喂鱼,鱼类老是吃一种饵料慢慢地会形成一种偏口习惯,对于外来的其它饵料的气味、状态短期内不愿接受,给我们的用饵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用饵时候就应该迎合它们的喜好,用塘主喂养的饵料来钓,或在自己的饵料里掺入一定量的原塘饵料,这样将会大大提高上钩率。

曾经随喜欢钓“黑坑”的朋友到鱼塘垂钓,见他们每到一处塘口大多先询问喂料情况,或到喂料点(塘主大多有固定的喂鱼地方)观察洒落的饵料种类,然后再决定用什么类型的饵料,见他们钓绩常比别人的好,甚至有的塘主用鸡粪喂鱼他们也跟着在饵料里掺入,令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用饵之道。

用饵随鱼情而变

我们在强调用饵种类(味型)要有针对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饵料状态的针对性,如果没有根据鱼情用好饵料的状态也会影响垂钓的效果。我们在垂钓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鱼情,生口、猾口、快口、慢口、底层、上浮的等,特别是我们在台钓鲫鱼的时候,饵料的状态尤为重要。这里讲的饵料的状态主要指饵料的软硬、大小、雾化、比重等等,那么,要根据鱼情来针对性用好饵料的状态并达到最佳效果,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深入了解所用饵料的性能及调配方法、比例、所需的时间等,才能为开出理想状态的饵料打下基础。

开出好状态的饵料。我们目前所用的商品饵料不少都有反水现象,要保持饵料状态的持久性,我们必须重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此建议:(1)在饵料里掺入适量麸素类系列饵料;(2)用温开水开饵;(3)一次少开一点饵料,一般够用2小时左右即可,用完了再开发现反水了就抛弃;(4)在温度高的季节,为了使饵料保持状态,应该避免太阳暴晒和水分挥发过快,可以用湿毛巾遮阳。

钓不同的深度用不同的状态。当鱼群的泳层较浅需要钓浮的时候,所用的饵料应达到快速雾化散落的状态,饵料的比重要轻或在购买的中性饵料里,加入适量的雪花粉来改善饵料的比重,而要达到快速雾化状态饵料就要松散,以“拉饵”垂钓为好。在钓底的时候,为了保持饵料在快速到底的过程中而不散落,要加入适量的拉丝粉(小麦蛋白),以增强饵料的附钩性,也可以用“搓饵”方式加以辅助。

钓鱼的过程就是个应变的过程,选饵用饵更是如此。饵料不分贵贱适者为佳,关键的是我们否能灵活地结合水情、鱼情季节等因素来针对性地使用好饵料,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既要不断学习用饵的理论知识,更要勤出钓多实战,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升用饵水平。

看过钓鱼鱼饵如何使用的人会看:

1. 垂钓养殖鲶鱼的方法有哪些

2. 流水中传统钓鱼的方法

3. 传统钓鱼方法

4. 夏季钓鱼方法

5. 野钓鲫鱼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一正宗鱼饵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儿童痣治疗方法 浏览:485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教学 浏览:397
fema安全分析方法 浏览:304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浏览:796
搜派风水机使用方法 浏览:693
猪肉价格下跌的解决方法 浏览:934
泉州学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浏览:962
神经源性膀胱工伤治疗方法 浏览:965
如何选择设计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浏览:15
电缆线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777
湖南烟熏肉食用方法 浏览:313
钓具的连接方法 浏览:135
细胞增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834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168
舒适进入安装方法 浏览:226
用什么方法粘胶最快 浏览:609
无线加湿器的安装步骤及使用方法 浏览:803
欧莱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浏览:819
win8怎么设置锁屏图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41
烂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简单 浏览: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