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采集大气污染物或受到污染的大气的仪器或装置。大气采样器种类很多。按采集对象可分为气体(包括蒸气)采样器和颗粒物采样器两种;按使用场所可分为环境采样器、室内采样器(如工厂车间内使用的采样器)和污染源采样器(如烟囱采样器)。此外还有特殊用途的大气采样器,如同时采集气体和颗粒物的采样器,可采集大气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或氟化氢和颗粒物等,便于研究气态和固态物质中硫或氟的相互关系。还有采集空气中细菌的采样器。
‘贰’ 空气釆样的基本原则
一.环境空气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1) 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采样。
(2) 空白样品数量应按照项目监测方法标准规定执行;如方法标准中无规定,每个项目在同一批次内至少采集1个空白样品。
(3) 平行样的采集及要求按照各项目监测方法标准执行。
(4) 多点采样时,各采样点采样须同步进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均应相同。
(5) 采样前后的流量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6) 推荐优先使用恒流且具有累计采样体积功能的采样仪器。
(7) 每月至少清洗1次采样管路,每月至少对仪器进行1次流量检查校准,其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长时间进行连续采样时,至少每周对采样系统进行1次流量检查校准。及时更换仪器防尘滤膜和干燥剂,一般干燥器硅胶有1/2变色则需更换。
(8) 采样结束后,检查仪器状态是否完好,清理仪器和附件,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点样品数量,核对无误后,将样品及时送交实验室分析。
(9) 遇到对监测影响较大的雨雪天气及风速大于8m/s的天气条件时,不宜进行手工采样监测。
(10) 采样点附近50m内不应有局地污染源,如:炉窑、小烟囱、建筑工地、停车场等,除进行交通污染监测外,采样装置距公路边至少20m,距绿色乔木或灌木绿化带的距离应大于15~20m。
(11) 用两台或两台以上采样器采样时,应保持一定 距离,以防互相干扰。小流量采样器,如普通空气采样器,仪器间距以1m为宜;中流量TSP采样器,仪器间距以2m为宜;大流量TSP采样器间距以3~4m为宜。
‘叁’ 大气采样器采样原理是怎样的
大气采样器是一种用以采集大气环境及车间现场气体的常用仪器。它广泛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卫生防疫、劳动保护、科研等单位使用,也可与有关仪器配套使用。通过对采样气体分析,以了解环境被有害气体污染的程度,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污染的实际情况,以采取对策,从而保障人们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采样器装置是将三根(上、中、下)采样管固定在支撑管上,一根采上部油样,一根采中部油样,另一根采下部油样,支撑杆上端连浮标,下端固定在罐底固定支座上。当液面升降时,浮标随之浮动,采样管亦随之升降,因此三根采样管的开口高度始终保持在规定的采样位置。
‘肆’ 职业卫生检测中空气样品的采集有哪几种
本文讲述了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中样品的采集和采样规范,主要内容有工作场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采样方法,作业场所 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场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采样方法。
重要性: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气体或蒸气状态存在,有的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态(气溶胶状态)分散于空气中。空气中毒物的存在状态决定着采用何种采样方法,使用正确的采用方法才能得到高的采样效率。
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在常温常压下,物质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态存在。
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气体或蒸气状态存在,有的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态(气溶胶状态)分散于空气中。
(一)气体和蒸气状态 1.特点:
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的毒物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能迅速扩散,其扩散情况与它们的比重和扩散系数有关,比重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飘浮,比重大者(如汞蒸气),就向下沉降;扩散系数大的,能迅速分散于空气中;气温及气流也影响毒物分子的扩散。
以气态或蒸汽态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基本上不受重力的影响,分子状态的毒物能随气流以相等速度流动。在采样时,能随空气进入收集器,不受采样流量大小的影响;在收集器内,能迅速扩散入收集剂中被采集(吸收或吸附)。
2.气体和蒸气状态的毒物采样方法:
直接采样法(容器采样法)
注射器
采气袋
有泵型采样法
液体吸收法(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
固体吸附剂管法
扩散吸收法
无泵型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容器采样法)
注射器
采气袋
大部分已经被淘汰
有泵型采样法----液体吸收法
吸收管 吸收液用量 采样流量 适用范围
ml L / min
大型气泡吸收管 5~10 0.5~2.0 气态和蒸汽态
小型气泡吸收管 2 0.1~1.0 气态和蒸汽态
多孔玻板吸收管 5~10 0.1~1.0 气态和蒸汽态
雾态气溶胶
冲击式吸收管 5~10 0.5~2.0 气态和蒸汽态
3.0 气溶胶态
有泵型采样法----固体吸附剂管法
固体吸附剂管 适用范围 优缺点
活性炭管 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水的影响小
硅胶管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较小、水的影响较大
分子筛管 非极性气体、蒸汽 吸附容量较大、水的影响较小
高分子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 水的影响小
多孔微球管
无泵性采样法
在采集空气中毒物时,不需要抽气动力和采样流量装置,而是利用毒物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作用,完成采样的,这种采样器叫做无泵型采样器。
(二)气溶胶状态 1.特点:
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根据气溶胶形成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可分成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固态凝聚性气溶胶(烟)、液态分散性气溶胶和液态凝聚性气溶胶(雾)四种类型。
雾---液态的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胶统称为雾。
烟---属于固态凝聚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也称为烟。常见的有铅烟、铜烟等。烟的粒径通常比雾小,在1微米以下。
尘---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如铅尘等。尘的粒径范围较大,从1微米到数十微米。
2.特点:
由于气溶胶颗粒有重力的影响,特别是比重大、粒径大的颗粒,在采样时,需要一定的采样流量,才能克服重力的影响,有效地采入收集器内。
2.采样方法:
有滤料采样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T 17061-1997)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采集作业场所空气样品所使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规格和技术性能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
2 术语
空气收集器(Air collector)
指用于采集作业场所空气中气态、蒸汽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仪器,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固体吸附剂管和无泵型收集器等。
空气采样器(Air sampler)
指与空气收集器配套,能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泵和流量控制装置等组成,有的还装备稳流装置和计时定时装置。
空气检测器
指能直接检测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仪器。
3 空气收集器 3-1.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空气收集器的采样效率应大于90%。
空气收集器的机械构造和形状要合理,质量要轻,体积要小,携带和操作要简便安全。
制作空气收集器的材料应为惰性材料,不含有和不产生影响采样或检测的物质,不吸附或吸收待测物质。
空气收集器应能在温度-10℃~45℃,相对湿度小于95%的作业环境中正常工作。
3-2 注射器
规格: 100ml或50ml医用气密型玻璃注射器。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
将注射器垂直架起时,芯子应能自由下落;当抽空气至满刻度,封闭进气口并朝下垂直放置24h后,芯子自由下落不得超过原体积的20%。
3-3 采气袋
规格:
容积可以有50、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ml等。
性能要求:
制作采气袋的材料应不透气。
进出气口打开时应畅通,关闭时应严密不漏气。
有方便的、能反复使用的取气装置。
3-4 气泡吸收管
规格:
分大型气泡吸收管和小型气泡吸收管两种,尺寸见图1;
制造用的材料应是优质的无色或棕色玻璃。
性能要求:
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内管出气口的内径为1.0±0.1mm,管尖距外管底不大于5mm,固定小突应牢固。
气密性检查:
分别在大型气泡吸收管和小型气泡吸收管中装入5ml和2ml水,将内管进气口封闭,连接外管出气口至抽气瓶,当两抽气瓶的水面相差1 m,吸收管内不再冒气泡时开始,10min内抽气瓶中水面应无变化。
3--5 多孔玻板吸收管
规格:
用无色或棕色的优质玻璃制造。
性能要求:
多孔玻板的孔径和厚度应均匀,当管内装5ml水,以0.5L/min的流量抽气时,产生的气泡应均匀,不应有特大的气泡,气泡上升高度为40~50mm,阻力为4~5kPa。
3-6冲击式吸收管
规格:
用无色或棕色的优质玻璃制造。
性能要求:
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
内管应垂直于外管管底,出气口的内径为1.0±0.1mm,管尖距外管底5.0±0.5mm;
固定小突应牢固。
气密性检查: 同气泡吸收管。
3-7 活性炭管
规格:
用优质的玻璃制造,内外径应均匀;
两端应熔封,并附有塑料套帽。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前段装100mg活性炭
后段装50mg活性炭。
热解吸型活性炭管:
内装100mg活性炭。
性能要求
使用的活性炭应有足够的吸附容量,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活性炭的两端和前后两段之间用清洁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进气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个弹簧钢丝固定。装好的活性炭不应有松动;所用的玻璃棉等固定材料不能含有影响检测的物质,不应发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在200ml/min流量下,活性炭管的通气阻力应小于4kPa。
活性炭管的空白值应低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检出限。
塑料套帽应能紧紧的封死管两端,不易脱落,不能产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3-8 硅胶管
规格:
用优质玻璃制造;
内外径应均匀;
两端应熔封,并附有塑料套帽。
溶剂解吸型硅胶管 管长80mm。
A型: 前段装200mg硅胶
后段装100mg硅胶。
B型: 前段装500mg硅胶
后段装250mg硅胶。
热解吸型硅胶管
A型: 内装200mg硅胶;
B型: 内装500mg硅胶。
性能要求:
使用的硅胶应有足够的吸附容量,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硅胶管的两端和前后两段之间用清洁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进气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个弹簧钢丝固定。
装好的硅胶不应有松动;
所用的玻璃棉等固定材料不应含有影响检测的物质,不应发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在200ml/min流量下,硅胶管的通气阻力应小于4kPa。
硅胶管的空白值应低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检出限。
塑料套帽应能紧紧的封死管两端,不易脱落,不能产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3-11 铝合金采样夹
规格:
用硬质铝合金制造;密封圈的内直径为35mm,使用的滤料直径为40mm。
已经废止
3-12 小型塑料采样夹
规格:
用优质透明塑料制造,使用的滤料和滤料垫的直径为20mm。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装上滤料,连接空气采样器,以2L/min流量抽气,封闭进气口后,流量计应无流量指示。
3-13 粉尘采样夹
规格:
用塑料制造,使用的滤料和滤料垫的直径为40mm。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装上滤料,连接粉尘采样器,以20L/min流量抽气,封闭进气口后,流量计应无流量指示。
4无泵型采样器
原理
利用毒物分子扩散和渗透原理设计制作的空气收集器;分为扩散型和渗透型两种。
特点
体积小,质量轻 ,采样流量低,可满足长时间样品采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1-2007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
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正确运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值,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监测,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主要为防止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健康损害。
PC-TWA的应用:
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估、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尤应着重进行TWA的检测、评价。
个体检测是测定TWA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
定点检测也是测定TWA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h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适用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防止劳动者接触波动的高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和其它有害效应。
PC-STEL的应用
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
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
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
1) 刺激作用;
2) 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3) 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4) 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
即使当日的TWA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PC-STEL。
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对制定有PC-STEL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的时段按采样规范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
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超限倍数的应用:
许多有PC-TWA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这些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即使其8h TWA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PC-STEL。
最大超限倍数
<1 3
1~ 2.5
10~ 2.0
≥100 1.5
最高容许浓度 (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对急性毒性、刺激作用和危害性较大的有
毒物质制订此标准。
保护劳动者免于急性毒性和刺激作用。
MAC的应用:
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59-2004
特点:
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
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
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
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空气样品
采集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检测的主要特点:
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现场调查
危害因素(评价、日常、监督、事故)
工人情况 (工种、工时、岗位、工作区域、个体防护情况)
生产情况(日生产量、有害化合物使用量、防护设施情况)
确定采样对象(工种、人数)
采样时间(结合生产情况)
预采样 (短时间的定点、个体)
二、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仪器(吸附管的解析效率实验)
称重(恒重、天平)
流量校正(吸附管、流量低)
三、现场采样------采样记录单
生产情况
防护设施情况(设备、个体)
采样对象工人工作写实
样品采集(开启前流量调试、读数)
空白对照样品
采样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采样流量 (开始流量、结束流量)
采样仪器编号
样品编号
采样人
采样日期
陪同人
注意事项:
穿透容量
硅胶管
铅烟和铅尘
吸收管采样
采样方法的灵活运用
粉尘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运输
粉尘样品
滤膜样品
吸收管
吸附管
空白对照
样品交接
样品形状描述
检测结果对送检样品负责
TWA样品采集
工人个体采样样品:
工人工作少于8h 少于40h工作周
工人工作大于8h 少于40h工作周
工人工作大于8h 大于40h工作周
工人非流动工作-----分时段采样的样品
工人流动工作------分地点采样的样品
STEL和 MAC样品采集
工人工作的岗位
工人工作停留的地点
操作时间
接触时间少于15min
接触时间大于15min 版权信息:本文来自职业卫生网:http://www.zywsw.com/
‘伍’ 空气采样的方法
可直接采集少量气样。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获得结果。常用的采样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样管、真空瓶(管)等。
(一)注射器采样
常用l00mL注射器,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3~5次,然后抽取100 mL,用橡皮帽密封进气口,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器内压
力约大于大气压。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应当天分析完。
(二)塑料袋采样
选择与气样中污染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吸附、不渗漏的塑料袋。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及聚酯袋等。为减小对被测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3~5次,再充满气样,夹封进气口,带回尽快分析。
(三)采气管采样
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l00~500 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
积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四)真空瓶采样
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或不锈钢制成的采气瓶,容积为500~1000 mL。采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将采气瓶内抽至剩余压力1 330 Pa左右;如瓶内预先装人吸收液,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采样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充人瓶内,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气瓶的容积。由于真空瓶瓶塞磨口处易漏气,抽真空后瓶口拉封,到现场采样时,从瓶口断痕线处弄断,空气即充进瓶内,然后套上橡皮小帽,带回实验室分析。如果采气瓶内真空度达不到l 330 Pa,实际采样体积应根据剩余压力进行计算。
‘陆’ 一类二类环境空气采样方法及时间
一类环境30分钟,二类环境15分钟。
1、溶液吸收采样法
(1)吸收管(瓶)的阻力、吸收效率、发泡的均匀性应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吸收管(瓶)不得使用。
(2)夏季、冬季采样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因温度过高、过低而导致吸收液蒸干、结冰、吸收管(瓶)冻裂等情况的发生。
(3)吸收管(瓶)阻力测定、吸收管(瓶)吸收效率测试(HJ 194附录)。
2、吸附管采样法
(1)若现场空气中含有较多颗粒物,可在采样管前连接过滤装置。为防止吸附剂颗粒进入采样器内部,采样器的进气口需有合适的过滤装置。
(2)空气中水蒸汽或水雾太大会影响采样效率,采样时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90%。
(3)采样时流量应稳定,采样前后的流量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4)吸附管采样法的实际采样体积应小于安全采样体积,必要时应在采样前按照监测方法标准要求进行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避免样品损失。
(5)样品箱要有防震和防撞措施,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3、滤膜采样法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手工监测方法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分别见GB/T 15432、HJ618和HJ 656。颗粒物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照各项目监测方法标准要求执行。
4、滤膜-吸附剂联用采样法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按照HJ 691和各项目监测方法标准执行。
5、直接采样法
(1)真空罐(瓶)采样法
①真空罐(瓶)清洗后,每20只应至少取1只注入高纯氮气分析,确定是否清洗干净。每个采集过高浓度样品的真空罐(瓶)清洗后,在下一次使用前均应进行本底污染分析。
②玻璃真空瓶易碎,不锈钢真空罐的内壁进行过惰性处理,强烈碰撞会导致内壁变形或涂层脱落,致使样品保存效率下降,因此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需小心谨慎,做好保护。
(2)气袋采样法
①进气管、接头或阀门等辅助装置需选用惰性材质,气袋体积应满足监测方法标准对采样量的要求。
②使用前需对气袋进行吸附或渗透检查,稳定性差的不宜使用。
③每批气袋使用前需进行空白实验和检漏试验。气袋的检漏方法:当气袋充满空气后,浸没在水中,不应冒气泡。
(3)注射器采样法
①注射器气密性检查:注射器内芯与外筒间应滑动自如,先吸入空气至最大刻度,用配套密封头封好进气口,垂直放置24小时,剩余空气应不少于60%。
②注射器及配套密封头的材质不能污染、吸附样品,不可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③新的或使用过的注射器,需及时清洗、烘干,以排除可能的干扰。清洗后的注射器应排尽内部气体,密封保存在洁净环境中。
‘柒’ 富思特甲醛大气采样器的连接方法
摘要 首先勾兑酚试剂,取一瓶酚试剂,加25毫升纯净水,每次取5毫升采样。
‘捌’ 检测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有几种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有凝胶膜过滤方法和撞击法两种方式;
MD8 空气采样器
台式空气采样器MD8 Airscan 和便携式空气采样器 AirPort MD8 设计用于检测空气中最小的微生物。
BACTair: 不同凡响
预装的琼脂平板采用即用型无菌包装,可直接用撞击法采样。
凝胶膜过滤器:连续主动空气监测
凝胶膜与 MD8 空气采样器结合使用(凝胶膜过滤法),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病毒。
‘玖’ 空气采集器故障
采样器使用时故障排查
显示屏无显示
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显示屏无显示,有可能是电源接触不良或保险丝显示屏损坏。
解决办法:重新连接牢靠,或更坏损坏部件。
泵不工作
启动采样泵时,泵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是泵卡住或是电路故障。
解决办法:清洗或更换采样泵,更换电路主板。
倒吸
操作失误等原因将吸收液倒吸进仪器,要立即进行处理,以免长时间滞留导致流量计、泵的损坏。
具体方法如下:将仪器进气口与干燥筒的连接处断开,从大气采样器进气口抽入10 ml~ 20ml无水乙醇,对整个气路进行清洗,让泵继续空转,待气路中没有液体后,再次抽入无水乙醇,如此反复数次,完全清洗干净后,继续让泵空转30分钟以上,直至完全挥发再停机,同时将防倒吸干燥筒内的硅胶倒出并清洗干燥筒,更换新的硅胶。
无泡、少泡
流量正常,但吸收液没有气泡或者气泡很少。故障原因有可能是漏气,计压会远远低于正常采样时的压力值。
漏气的原因:管路脱落、干燥筒漏气(无圈、杂质)
间歇性停机
启动时流量正常,但没过多久仪器就自动停止工作了,采样界面处于暂停界面。再次启动后恢复正常,但没过多久又出现上述现象。
故障原因:气路堵塞、管路结冰。计压会远远高于正常采样时的压力值。
流量计浮子不动
泵启动后流量计浮子不动,有可能是吸收液倒吸导致流量计浮子卡住。
解决办法:清洗或更换流量计。
‘拾’ 空气污染被动采样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被动采样器的使用方法是:
1-打开采样器并将密封盖放入干净的信封中(可以使用原装的塑料铝袋)。
2-将密封盖更换成带螺纹的空气网盖,并盖稳到采样器上(不可用力过度,强行压入)。
3-将Analyst采样器放在保护罩内的支架夹子中,开口向下。
4-取样后,取下保护罩中的采样器,取下空气网盖,并用密封盖紧紧关闭采样器。
采样后需尽快拿到实验室进行后续的溶剂萃取和计算等工作,最终得出被测污染物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