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鸭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鸭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7 23:16:57

‘壹’ 鸭内金 可以治疗小儿积食吗

鸡内金可以,鸭内金没有入药的记载。

‘贰’ 鸡内金的功效作用禁忌和正确食用方法

凡是杀过鸡的人都知道,鸡“胃”里有一层金黄色角质内壁,那就是“鸡内金”。鸡内金的功效大家了解过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鸡内金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鸡内金的功效和作用

消食化滞,本品为鸡胃之内膜,消食之力甚强,珠甘能健脾强胃,为健脾化食消滞之妙品,《滇南本草》曰:“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故临证用治食积内停,消化不良诸症,皆有神效。

宽中健脾,本品甘平,归脾胃经,有健脾和胃之功,助运中焦运化升降,可治脾胃虚弱之泄泻,升降失常之反胃呕吐。

解毒消肿,本品味甘能和缓,性微寒能清热,有解毒消肿之力,故《本草纲目》曰:“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固涩止遗 《本草备要》论本品曰:“甘平,性涩”。又《本草经疏》载本品:“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甘可补益升提,涩以收敛固涩,入大肠膀胱,能分清泌浊摄约膀胱,有固涩止遗之功,多用治遗尿,遗精等症。

通淋利尿,膀胱湿热,久蕴不解,煎熬尿液,凝为砂石,则为石淋。《中藏经》曰:“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宜乎急攻”。法当化石通淋止痛。《医学衷中参西录》曰:“鸡内金,鸡之脾胃也,…… 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用本品通淋利尿,削坚化石,砂石去,水道通,尿液畅,痛可止。《医林集要》以本品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其理可知。

除热止烦《杂病源流犀烛》曰:“内热心烦目烦,故烦者,但心中郁烦也……内热属有根之火,其原本于热”。本品微寒,寒凉泄火清热,烦因热而生,热去烦自止。故《名医别录》论本品:“除热止烦”。

敛疮生肌 《本草纲目》载,本品同绵絮焙末外搽,治发痛已溃。发背,乃发于背部肤表之阳性疮疡,患处焮红,根囊高肿,剧烈疼痛,疮面腐烂,形似蜂窝。本品局部外用,功专病所,化瘀生新,解毒泄火,风火毒去,疮痈消复。

散结消瘀,鸡内金,鸡之脾胃,消化水谷之所,善化瘀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故临床用治气血瘀滞,经脉不利,痰湿聚结之痃癖、癓瘕、闭经等证。

截疟,疟邪于半表半里,徘徊不去,邪正相争,往来寒热。本品散积化瘀,开结除邪,和解少阳枢机,兼补后天脾胃。正如《本草纲目》所述用治“小儿疟疾”更效。

鉴别应用,鸡内金与山楂,山楂酸甘微温,鸡内金甘平微寒,均擅助脾健胃,消滞化积,山楂尚可活血化瘀,鸡内金能固涩止遗,同可消积,兼长则异。

鸡内金的食用 方法

鸡内金山药饼

鸡内金30克,干山药100克,共研细粉,加入面粉500克,用水和成面团,再加入黑芝麻、白糖,烙成薄饼10张,每天吃1张,10天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此饼治疗小儿疳积、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钙、缺铁等。

鸡内金炒米粉

鸡内金30只,糯米1000克,白糖适量。先将鸡内金用中火炒至发黄鼓起,质脆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再将糯米浸泡2小时,捞出晾干,上笼蒸熟,再烘干或晒干,磨成粉,过100目筛;将两味混匀,装瓶备用。每次2汤匙,每日2次,可加白糖,用开水冲调服之,3个月为1疗程。此粉补中益气、健胃消食、化石止泻、强健身体,尤适宜于小儿与老人的日常保健,而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有结石、胃下垂者,更为适宜。

内金生肠(健脾缩尿)

猪生小肠500g,干鸡内金10g,葱丝,姜丝,白糖,盐,胡椒粉,香油,味精,湿淀粉各适量的,鲜汤50g,黄酒20g,花生油75g。把生肠剖花刀纹,切段;将鸡内金焙黄,研成细末;将锅烧热,放生油,待油至七成热时,把生肠倒进爆炒,并用铁勺翻动,至八成熟时,把生肠倒进漏勺沥油;原锅下油30g,烧至六成热时,加各类调料。烧滚后,再把生肠倒进,并且加入鸡内金粉,颠翻几下,用湿淀粉着腻,淋上香油即可。

鸡内金陈皮粥(养胃健脾)

鸡内金6克,陈皮3克,砂仁15g研成末,粳米30g煮粥,粥成入药末,加白糖食用。

糯米内金粥(活血通经、健胃消食)

鸡内金15g,生山药45g,糯米50g。先以小火煮鸡内金60分钟后,加入糯米和山药再煮为粥。每天分两回服。

鸡内金的药用配方

鸡内金为家禽类鸡的胃内膜(鸡肫内的黄皮)。杀鸡时取出沙囊剖开,趁热将内壁剥下洗净晒干即可入药。 ­

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化积排石,固摄缩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鸡内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增加胃液分泌量和胃肠消化能力,加快胃的排空速率等作用。是一种很常用的中药。 ­

治小儿疳积症、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锌、缺钙,可用干山药100克,鸡内金30克,共研细末,加入面粉500克,用水共和成面团,再加入适量白糖、黑芝麻,烙成薄饼10张,每天嚼食薄饼一张,1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 ­

治饮食不节、食积胃脘、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消化不良等,可用鸡内金10克,槟榔10克,莱菔子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连翘10克,枳壳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

治小儿遗尿或成人尿频、夜尿多,可用鸡内金10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黄芪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

治胆、肾、膀胱各种结石症,可用鸡内金10~15克,金钱草30~60克,海金沙10~12克,郁金10~12克,胆结石者加茵陈12克,枳壳15克;泌尿系结石者加滑石12克,甘草梢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

鸡内金的禁忌

有健脾消食、消症化石、涩精止遗、敛疮生肌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药,但鸡内金也有配伍禁忌。

因鸡内金含酶类成分,含鞣酸成分的中药能与消化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构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和物,从而改变其性质,使酶失去消食的功效。

故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虎杖、狗脊、扁蓄、大黄、茶叶、儿茶、四季青、仙鹤草、侧柏叶等含鞣酸的中药不宜与鸡内金配伍使用。

冲服鸡内金时,也不要同时食用富含鞣酸的柿子、苹果、茶叶、咖啡等,机理同上。

鸡内金可煎服,也可研磨服,研磨服效果好;煎服易导致所含的胃激素等成分受热被破坏而失效。

更多鸡内金的相关知识:

1. 鸡内金的药用价值

2. 鸡内金的功效禁忌

3. 鸡内金怎么

4.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5. 鸡内金的功效和禁忌

‘叁’ 鸭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鸭内金为中药材,是雉科动物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鸭内金可治:治诸骨鲠,噎膈翻胃。用法与用量,研末内服,2.5~5克。鸭内金还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作用,可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等。鸭内金主要指的是鸭子胃部的黏膜,本身属于一种中药。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鸭内金可以健脾开胃、促进食欲,有利于加速身体内结石的代谢,对于胆结石和肾结石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选择把鸭内金风干之后碾成粉末,通过温水冲服,这样可以有效的达到加速代谢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食欲,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3)鸭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鸭内金粳米粥,鸭内金粳米粥是一道美食,可用于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鸭内金粳米粥:主要原料,粳米、鸭内金。

主要食用功效: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配 料:水。

主料:粳米100克。辅料:鸭内金8克。

做法

1、将鸭内金用小火炒至黄褐色后研成细末。

2、将粳米淘洗净后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烧沸。

3、改用小火煮至粥将稠时,加入鸭内金粉继续煮至粥稠即成。

‘肆’ 内金的鸭肫衣的功效介绍

【异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采集】将鸭杀死后,取出鸭肫,剖开,剥取内壁,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砂囊内壁,呈类圆形盘片状,如鸡内金而较厚,表面呈黑绿色或紫黑色,稍有皱纹。
【鸭肫衣的功效】治诸骨鲠,噎膈翻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2.5~5克。
【选方】
① 治诸骨鲠:鸭肫衣炙研,水服5克,取其消导。(《纲目》)
② 治噎膈翻胃:鸭肫衣数十个。 晒干微炒,为末,每早烧酒送下六分,频服。
参考资料:(《经验广集》鸭肫散)

‘伍’ 鸭肉功效和营养价值

一、营养分析
鸭肉中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二、功效与作用
1、鸭肉、鸭血、鸭内金全都可药用。
2、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3、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4、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5、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陆’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鸡内金功效消食健脾,化石通淋,涩精止遗。那么,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为您详细介绍。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1

功效 :健胃消食、通淋化石、涩精止遗。

作用 :适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石淋涩痛、遗 精、遗尿、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

禁忌 :脾虚无积滞人群慎用鸡内金。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1、鸡内金治消化不良积聚痞胀。

鸡内金有治消化不良积聚痞胀的作用,可以用若干鸡内金晒干并捣碎,研成粉末后过筛,在食饭前60分钟用汤或者开水冲服3克,每日2次。

2、鸡内金治湿热型尿路结石。

鸡内金有治湿热型尿路结石的作用,可以用120克荸荠与15克鸡内金煎汤代茶饮用。

3、鸡内金治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或食积不消。

鸡内金有治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或食积不消的作用,可以先以文火加水煮15克鸡内金1小时,然后加50克糯米与45克生山药再煮,每日分2次服。

4、鸡内金治小儿疳积虚损。

鸡内金有治小儿疳积虚损的作用,可以用1条黄鳝去肠切段与10克鸡内金加水共煮,调味服用,每日1次。

鸡内金的副作用、禁忌、注意事项

在使用鸡内金时,可以单独使用鸡内金,也可以搭配山楂、青皮、麦芽、白术、使君子、山药、芡实、莲肉、菟丝子、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金钱草等中药来使用,脾虚无积滞人群慎用鸡内金。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2

1、【处方用名】鸡内金、生内金、炒内金。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消食健脾,化石通淋,涩精止遗。主治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砂石淋证,胆结石,肾虚遗 精、遗尿等。

【临证运用禁忌】 鸡内金以消导之功见长,故脾虚无积滞者慎用,以防克伐脾胃之气。

【临证炮制注意】本品微炒研细末后内服,疗效较人汤剂为佳。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入散剂量酌减。

【临证用药体会】1、中医传统用鸡内金消食,多用砂炙者,以其质松脆,入煎易于出汁。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鸡内金含胃激素,易被高温破坏,故认为生用或研末吞服为适宜之举。

2、鸡内金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瘕化石。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 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其健脾之功,对消化不良症情较轻者,可单用研末吞服;若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常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兼呕吐、泄泻者,可再配以半夏、藿香、厚朴;若小儿脾虚疳积,每与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等健脾药共用。其固精缩尿作用,可以鸡内金炒干后研末服用,或配伍菟丝子、芡实、莲子肉,益肾涩精,以治肾虚遗 精;与桑螵蛸、牡蛎、覆盆子、益智仁配伍,以加强其收涩止遗之功,用于治疗遗尿及小便频数。通淋消石可配伍金钱草、海金沙、川牛膝,以治泌尿系结石;或配用金钱草、郁金、木香,以治胆囊结石。

3、由于鸡内金临床需求量较大,目前市场上制假、掺假、加重等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地区将鸭、鹅的干燥胃内壁或称鸭内金、鹅内金充鸡内金使用。由于两者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区别,故不宜互相代用。鸡内金与鸭内金的主要区别是:鸡内金呈囊形片状,具条棱般的纵横纹,金黄或黄褐色,质脆易碎,断面呈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淡微苦;鸭内金呈蝶形片状,平坦少皱,暗绿或紫黑色,一般比鸡内金为厚,质轻松,气臭腥,味微苦。至于鹅内金则为类白色,表面平坦,没有皱纹,呈不规则的圆片状,片厚而质韧。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功效与作用3

药名:鸡内金

功效分类:消食药;健脾药。

别名:鸡肶胵里黄皮、鸡肶胵、鸡盹内黄皮、鸡盹皮、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化石胆、化骨胆。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

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 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

药材基源:鸡内金为雉科动物鸡的沙囊内膜。

功效作用

1、鸡内金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本草纲目》

2、鸡内金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陆川本草》

3、鸡内金治发背已溃:鸡内金,同绵絮焙末搽之。(《纲目》)

4、鸡内金治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

5、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本草经疏》

6、鸡内金治眼目障翳。《本经逢原》

7、鸡内金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鸡内金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鸡内金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种食滞证。病情较轻者,单用研末服有效。若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可与山楂,麦芽、青皮等同用。鸡内金治小儿脾虚疳积,可与白术,山药、使君子等同用。

8、鸡内金治遗 精:鸡内金六钱,炒焦研末,分六包,早晚各服一包,以热黄酒半盅冲服。(《吉林中草药》)

9、鸡内金尚能通淋化石,可用治砂石淋证及胆、肾结石等,多与金钱草同用。

10、鸡内金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鸡内金皮五钱。阴干,烧存性。作一服,白汤下。(《医林集要》)

11、鸡内金治痃癖症瘕,通经闭。《医学衷中参西录》

12、鸡内金治痟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鸡内金一两(微炙),黄耆半两,五味子半两。上药,粗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圣惠方》)

13、鸡内金治噤口痢疾: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纲目》)

14、鸡内金治痞气积:黄牛脑子一个(同鸡肶胵酒浸一宿),公鸡鸡内金一个,朴硝一碗(提净),轻粉、沉香、砂仁、木香——_---钱、上件牛脑用铜锅焙干,将各项药入杵千下,焙。每服一钱,烧酒调下,日三服。(《圣惠方》)

15、鸡内金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日华子本草》

16、鸡内金治小儿温疟:烧鸡肶胵中黄皮,末,和乳与服。(《千金方》)

17、鸡内金治走马牙疳:鸡内金(不落水者)五枚,枯矾五钱。研搽。(《经验方》)

18、鸡内金治骨结核,肠结核:鸡内金炒焦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三次,空腹用温黄酒送下。(《吉林中草药》)

19、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滇南本草》

20、鸡内金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鸡内金烧灰,酒服。(《千金方》)

21、鸡内金化痰,理气,利湿。《本草再新》

22、鸡内金用于肾虚遗 精、遗尿:鸡内金治遗 精,可与芡实、菟丝子、莲肉等同用,鸡内金治遗尿,多与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同用。

23、鸡内金治食积腹满:鸡内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24、鸡内金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鸡内金二两(微炙),菟丝子二两(酒浸三宿,曝干,捣为末),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沮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25、鸡内金小儿疳积病,乃肝脾二经受伤,以致积热为患。鸡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故后世以此治疳病也。《要药分剂》

26、鸡内金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名医别录》

27、鸡内金治喉闭乳蛾:鸡内金勿洗,阴干烧末,用竹管吹之。(《青囊杂纂》)

28、鸡内金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29、鸡内金治消瘅。《本草述》

30、鸡内金治小儿疳病:鸡内金廿个(勿落水,瓦焙干,研末),车前子四两(炒,研末)。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寿世新编》)

食用方法

1、鸡内金粥

材料:鸡内金20克(捣碎),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鸡肉金择净,研为细末备用。先取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入鸡肉金粉,煮至粥成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 效:健胃消食,固精止遗。

主治: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遗尿,遗 精及泌尿系结石等。另适宜气结型肾结石者食用(表现为腰痛或少腹痛、血尿、神疲乏力)。

2、山楂鸡内金

做法:鸡内金3克,山楂、麦芽、神曲、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次服3克,日服3次。

功效:治小儿消化不良。

3、鸡内金肉清汤

材料:鸡内金7克,鸡脯肉50克,清汤皮子20张,鸡蛋黄一个,精盐、味精、甜酒汁、胡椒粉、生柚、麻油、葱花、鸡骨汤各适量。

制作:

1、将鸡内金焙干碾成细末;

2、鸡脯肉斩成茸,装碗内加甜酒汁、鸡蛋黄、精盐、味精、胡椒粉、鸡内金粉搅拌均匀备用;

3、取清汤皮子将馅心包入,投入沸水中煮熟、捞出装入调好味的鸡汤中(预先将鸡骨汤烧沸,盛碗内,调好味,少许生抽、麻油、撒葱花和胡椒粉)即成。

功效:健脾消食,止遗尿,适用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小儿疳积、消瘦无力、食欲不振以及小便频繁等症。

4、山药鸡内金粥

材料:山药1两、鸡内金3钱、山楂3钱、粟米4两。

做法: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成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对脾胃虚弱、饮食积滞引起的饮食减少、食人难以消化、胃脘部饱胀、嗳气酸腐臭味、肠鸣腹泻者有效。

5、黄芪内金粥

材料: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效:消食和胃,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6、内金鸡肫粥

材料:鸡肫1具,鸡内金粉3g,大米100g,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鸡肫洗净,切细,同鸡内金粉、花椒粉、宫桂粉、胡椒粉,料酒、酱油、淀粉拌匀、先取大米煮沸后。下鸡肫煮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l剂。

功效:健脾消积,化食开胃。适用于脾胃亏虚,纳差食少,消化不良等。

‘柒’ 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

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

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鸭肉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而且鸭肉的做法是有很多,鸭肉是一种美味佳肴,它不仅是餐桌上的上乘佳肴,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以下看看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及相关资料。

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1

从中医讲鸭肉一般具有滋阴补虚、补血行水、利水消肿等功效。鸭肉味甘、微咸,性偏凉,入脾、胃、肺及肾经。鸭肉性质略寒,因此可以滋阴补虚,清理体内的热毒。

食用后清热去火,适合阴虚内热的患者食用。鸭肉还可以补血行水、养胃生津,可以提高人体脾胃功能,预防脾虚泄泻,还能缓解人体的消化不良。鸭肉是一种味甘而咸的食材,可以通利小便,也能补肾固本,平时食用后可以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

老鸭肉的功效:

1、能够滋阴养胃,因为从中医食疗的角度上来讲老鸭肉性平,味甘、咸,入脾经、胃经,对于虚劳骨蒸发热、阴虚火旺、咽喉干燥、声音嘶哑、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的人,如果适当食用老鸭肉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2、能够利水消肿,对于小便不利导致的腹水、浮肿的人,有通利小便、消肿的作用。

3、能够清虚热,对于虚热所导致的阳亢头痛、头晕的人,如果适当食用老鸭肉有清除虚热的作用。

鸭肉-具有补气益阴、利水消肿的功效,治疗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的病证。鸭肉性味甘、平、微咸,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益阴、利水消肿的功效,所以它可以治疗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的,像虚痨病,阴虚火旺导致的骨蒸劳热,气虚不利、

肺气不足所出现的'咳嗽,气虚水湿不运、水湿停聚溢于肌肤所出现的水肿等症。鸭肉一般来说像外感病人,还有像脾虚失运、大便溏泻的病人,还有就是肠风下血的病人,一般我们都不能用。再有就像痰湿比较重的,这种情况下由于它可以助湿生痰,所以一般我们也不太使用。

鸭肉作为一个能够经常吃的食物,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很多的,鸭是为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但在中医看来,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

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民间还传说,鸭是肺结核病人的“圣药”。

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2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1、性味归经

鸭肉,味甘、微咸,性凉;归肺、胃、脾肾经。

2、医学经典

《名医别录》:“补虚、除热、调理肠胃。”

3、中医辨证

鸭肉,大补虚劳、清肺解热、滋阴补血、定惊解毒、利水消肿,对痨热、骨蒸、咳嗽、水肿、阴虚失眠、疮毒久溃不愈、食欲不振、体弱乏力等症具有食疗促康复之效。

4、现代研究

鸭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等,历来是滋补上品,经常食用能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其滋补作用优于鸡肉。鸭为水禽,性偏凉,有滋阴养胃、利小便、退肿的功效,体内有热者宜食,民间常用鸭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低烧不退、虚弱少食、大便干燥、水肿不消者食之尤为补益。此外,癌症患者和放疗、化疗后的阴虚病人也宜食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鸭肉性凉,故凡平素体质虚弱,或因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痛、腹泻、腹痛及经痛等症患者,以暂不食用鸭肉为宜。

(2)不应多食烟熏和烧烤的鸭肉,此类方法制作的鸭肉中含有较多的化学物质苯并芘,容易致癌。

(3)据前人经验,鸭肉与鳖肉同食会便秘,与核桃、木耳和荞麦同食也可引起消化不良。

附注:

(一)鸭头颈

鸭头颈,味甘、咸,性平,有滋阴降火、健脾养胃的作用,可治阴虚内热、情绪躁动、睡眠不安、口干咽痛、口腔溃疡、牙髓肿痛,消水肿、利小便,中成药“鸭头丸”即据此药理而制。

(二)鸭肝

1、鸭肝性能

鸭肝,味甘、咸,性微寒,有维持正常视力,保护眼睛,增强上皮细胞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可帮助机体抑制日常难避免的少量致癌的化学物质。

2、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鸭肝同鸡肝一样,有心血管疾病、胆固醇高及痛风患者不宜多食,不宜与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同煮,与抗凝血药物、左旋多巴、优降灵和苯乙肼等药同食用影响药效。

(三)鸭掌

将鸭掌烧研成粉,可治疗化脓性脚气以及各种疖肿等。

(四)鸭舌

鸭舌,有治疗痔疮,杀虫的功能,可滋阴养血,益胃生津,有消热祛燥的功效。

(五)鸭心

鸭心,味甘、咸,性平,有养心、安神、祛惊的作用,可治惊悸怔忡、自汗、恍惚等症状:11一

及具有补血、补心的功效。

(六)鸭肫

1、鸭肫性能

鸭肫,味甘、咸,性寒,无毒,可治疗鱼骨鲠喉及噎膈反胃,将鸭肫烧后研成末,每次用水送服5克,有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食积不化,脘胀腹满,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等症。还有名家论述指出:鸭内金能消人体脏腑各处之积,还能生肌收口。

治消化性溃疡。科学实验证明,鸭肫含有胃激素,可使胃酸及胃液分泌量增加,增强胃的蠕动,加快胃内容物的排空,故能消食化积。鸭肫本身并不含任何消化本酶等,故影响胃分泌及活动,需要鸭肫成分,消化吸收后的过程才能有效用。

2、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鸭肫一次食用不可过多,过多反而不易消化,鲜鸭肫清洗时要剥去内壁黄皮。

(七)鸭血

1、鸭血性能

鸭血,味咸,性寒,无毒,有补血、解毒的作用,可治劳伤吐血及痢疾等病,例如:金、银、砒霜、盐卤、鱼虫等百毒以及小儿白痢的消毒杀菌。

2、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鸭血,平素脾阳不振、寒湿泻痢之人忌食,鸭性寒,与兔肉同食易致腹泻。

(八)鸭胆

鸭胆,清肝明目,解毒,用于眼目红肿、痔疮。

(九)鸭内金

鸭内金,消导积滞、止痢、止遗,用于食积不化、反胃呕吐、泻痢、遗尿、尿频。

从中医讲鸭肉的功效3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1、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等功效;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2、 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3、 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4、 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捌’ 鸭内金吃了有什么好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9

‘玖’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鸭肉是平时人们最常吃的一种肉类食材,它营养价值极高,有良好的滋补功效,能有效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的。下面看看鸭肉的功效与作用及相关资料。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1

1、性味归经

鸭肉,味甘、微咸,性凉;归肺、胃、脾肾经。

2、医学经典

《名医别录》:“补虚、除热、调理肠胃。”

3、中医辨证

鸭肉,大补虚劳、清肺解热、滋阴补血、定惊解毒、利水消肿,对痨热、骨蒸、咳嗽、水肿、阴虚失眠、疮毒久溃不愈、食欲不振、体弱乏力等症具有食疗促康复之效。

4、现代研究

鸭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等,历来是滋补上品,经常食用能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其滋补作用优于鸡肉。鸭为水禽,性偏凉,有滋阴养胃、利小便、退肿的功效,体内有热者宜食,民间常用鸭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低烧不退、虚弱少食、大便干燥、水肿不消者食之尤为补益。此外,癌症患者和放疗、化疗后的阴虚病人也宜食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鸭肉性凉,故凡平素体质虚弱,或因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痛、腹泻、腹痛及经痛等症患者,以暂不食用鸭肉为宜。

(2)不应多食烟熏和烧烤的鸭肉,此类方法制作的鸭肉中含有较多的化学物质苯并芘,容易致癌。

(3)据前人经验,鸭肉与鳖肉同食会便秘,与核桃、木耳和荞麦同食也可引起消化不良。

附注:

(一)鸭头颈

鸭头颈,味甘、咸,性平,有滋阴降火、健脾养胃的作用,可治阴虚内热、情绪躁动、睡眠不安、口干咽痛、口腔溃疡、牙髓肿痛,消水肿、利小便,中成药“鸭头丸”即据此药理而制。

(二)鸭肝

1、鸭肝性能

鸭肝,味甘、咸,性微寒,有维持正常视力,保护眼睛,增强上皮细胞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可帮助机体抑制日常难避免的少量致癌的化学物质。

2、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鸭肝同鸡肝一样,有心血管疾病、胆固醇高及痛风患者不宜多食,不宜与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同煮,与抗凝血药物、左旋多巴、优降灵和苯乙肼等药同食用影响药效。

(三)鸭掌

将鸭掌烧研成粉,可治疗化脓性脚气以及各种疖肿等。

(四)鸭舌

鸭舌,有治疗痔疮,杀虫的功能,可滋阴养血,益胃生津,有消热祛燥的功效。

(五)鸭心

鸭心,味甘、咸,性平,有养心、安神、祛惊的作用,可治惊悸怔忡、自汗、恍惚等症状:11一

及具有补血、补心的功效。

(六)鸭肫

1、鸭肫性能

鸭肫,味甘、咸,性寒,无毒,可治疗鱼骨鲠喉及噎膈反胃,将鸭肫烧后研成末,每次用水送服5克,有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食积不化,脘胀腹满,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等症。还有名家论述指出:鸭内金能消人体脏腑各处之积,还能生肌收口。

治消化性溃疡。科学实验证明,鸭肫含有胃激素,可使胃酸及胃液分泌量增加,增强胃的蠕动,加快胃内容物的排空,故能消食化积。鸭肫本身并不含任何消化本酶等,故影响胃分泌及活动,需要鸭肫成分,消化吸收后的过程才能有效用。

2、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鸭肫一次食用不可过多,过多反而不易消化,鲜鸭肫清洗时要剥去内壁黄皮。

(七)鸭血

1、鸭血性能

鸭血,味咸,性寒,无毒,有补血、解毒的作用,可治劳伤吐血及痢疾等病,例如:金、银、砒霜、盐卤、鱼虫等百毒以及小儿白痢的消毒杀菌。

2、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鸭血,平素脾阳不振、寒湿泻痢之人忌食,鸭性寒,与兔肉同食易致腹泻。

(八)鸭胆

鸭胆,清肝明目,解毒,用于眼目红肿、痔疮。

(九)鸭内金

鸭内金,消导积滞、止痢、止遗,用于食积不化、反胃呕吐、泻痢、遗尿、尿频。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2

1、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等功效;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2、 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3、 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4、 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3

1、预防神经炎

鸭肉这种食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的含量特别高,这种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可以预防神经炎也能减少脚气病发生,鸭肉中的维生素E与维生素B一起被人体吸收以后还能促进身体代谢,延缓人体衰老。

2、预防心脏病

鸭肉是一种高营养食材,它含有的烟酸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心脏,能提高心脏功能,也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无力等多种常见病发生,另外平时多吃鸭肉对人类的心梗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鸭肉不能和什么同食

1、黑木耳

鸭肉味甘性凉,平时它不能和人们常吃的黑木耳放在一起吃,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会引发腹痛、腹胀以及腹泻等多种不良症状,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而且黑木耳和鸭肉放在一起吃还会影响人体对它们所含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利用。

2、栗子

平时鸭肉还不能和栗子同食,因为它们是性质相克的存在,平时如果把栗子和鸭肉放在一起吃就会生成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让人们出现食物中毒。另外鸭肉还不能和兔以及海鲜等性质寒凉的食材同时吃,不然会让人体因寒毒过重而诱发多种疾病。

‘拾’ 鸭内金吃了有什么好处

鸭内金为中药材,是雉科动物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鸭内金可治:治诸骨鲠,噎膈翻胃。用法与用量:研末内服,2.5~5克。鸭内金还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作用,可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等。

阅读全文

与鸭内金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正确的刹车排空气方法 浏览:990
火龙果冰粉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82
宽带拨号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238
杜仲原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181
瓦尔基里之羽快速获得方法 浏览:887
塑料模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884
直管球阀试压方法如何减小误差 浏览:469
p2p年化收益计算方法 浏览:438
硬拉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41
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快速通过 浏览:462
哪些方法可以种大蒜 浏览:235
纸上标签怎么去除最简单方法 浏览:199
辣白菜腌制方法和步骤 浏览:362
设计控制器增益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77
洗砂机使用方法 浏览:962
手机上恢复视力的方法有用吗 浏览:809
比例尺两种计算方法 浏览:850
创造与魔法新手快速刷经验方法 浏览:617
苹果主页按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2
如何成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