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三唑酮使用方法

三唑酮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2 13:00:04

㈠ 三唑酮500毫升兑多少水视频

三唑酮使用方法

1、麦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至100公斤喷雾。

2、玉米、高粱丝黑穗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至400克拌种。

3、瓜类白粉病: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至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至2次。菜豆类锈病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至2次。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剂型

5%、及15%、及25%可湿性粉剂;25%、及20%、及10%乳油;20%糊剂;25%胶悬剂;0.5%、及1%、及10%粉剂;15%烟雾剂。

适用范围

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㈡ 有机蔬菜可以打三唑酮吗

三唑酮是农业上经常使用的一种菌剂,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剂。

三唑酮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熏蒸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 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对蜜蜂和天敌无害。

在蔬菜上使用三唑酮要控制用药量,过量用药会使蔬菜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色深绿等不正常现象。

以下是蔬菜各种病害时的三唑酮用量:

(1)瓜类白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三唑酮用量为亩用20%三唑酮乳油30~5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45~60克,对水喷雾,一般年份施药一次,病重年份隔15~20天再施药一次。在温室里用喷雾法防治时,用药浓度过高,易引起瓜叶变脆。新疆在哈密瓜白粉病发生初期,亩用20%乳油50毫升,对水喷雾,药效期可达30天以上,并可提高瓜的含糖量30%左右。

(2)蔬菜病害。对菜豆、豇豆、豌豆、辣椒白粉病,用15%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或用20%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温室蔬菜白粉病用土壤处理法,每立方米土壤用15%可湿性粉剂10~15克拌和,作为种植用土,药效期达2个月以上。

(3)防治豆类(菜豆、豇豆等)、辣椒的锈病,在发病初期,三唑酮用量为20%乳油1000~1 500倍液或25%可湿性粉剂2000~3 000倍液喷雾。

(4)防治黄瓜白绢病,在病害发生初期三唑酮用量为15%可湿性粉剂与200倍的细土拌匀后,撒在病株根茎处,防效明显。

(5)防治水生蔬菜慈姑黑粉病、茭白锈病、魔芋白绢病,发病初期三唑酮用量为:喷洒15%可湿性粉剂150倍液,7~10天喷1次,一般共喷2~3次。

防治荸荠秆枯病,在发病初期亩用20%乳油50~100毫升,对水75千克喷雾,重点保护新生荸荠秆。对已发病或病情较重的田块,亩用药量增至150毫升,以利于控制病害的蔓延。

(6)防治马铃薯癌肿病,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乳油1 500倍液浇灌;或于苗期、蕾期亩喷20%乳油2000倍液50~60千克。

㈢ 三唑酮可以用在鱼塘里治理蓝藻和铁锈水吗

三唑酮不可以用在鱼塘里治理蓝藻和铁锈水。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剂型
5%、及15%、及25%可湿性粉剂;25%、及20%、及10%乳油;20%糊剂;25%胶悬剂;0.5%、及1%、及10%粉剂;15%烟雾剂。
适用范围
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麦类黑穗病、锈病、云纹病等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对锈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至100公斤喷雾。
2、玉米、高粱丝黑穗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至400克拌种。
3、瓜类白粉病: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至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至2次。菜豆类锈病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至2次。

㈣ 三唑酮的作用有哪些特点

三唑酮:1.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体,具有特殊气味。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

2.作用特点: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该药被蔬菜植株吸收后,能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对白粉病、锈病具有铲除、治疗、熏蒸作用。

3.使用方法:瓜类白粉病用15%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均匀喷雾1次;豆类锈病可用1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病发始期均匀喷雾1次。

4.注意事项:若对种子拌药处理,可能会延迟出苗1~2天,但不影响出苗率,不影响中期生长及后期产量。

㈤ 三唑酮能在甜瓜上使用吗

唑类产品不建议使用于瓜类
甜瓜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瓜蔓和瓜。叶片发病初在叶面上产生近圆形白色小霉点(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扩大成霉斑,条件适宜,霉斑迅速扩大,彼此连片,白粉状物会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变脆,后期病斑上霉状物变灰白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重的,叶片出现不规则黄褐病斑,病斑连片致整个叶片褐色干枯,但不脱落。叶柄、瓜蔓和瓜染病,亦产生白色粉斑,发展后,病部布满白粉。 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㈥ 三唑酮在无花果上的应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5

㈦ 三唑酮可不可以与硫酸链霉素混用

摘要 农用硫酸链霉素与抗生素农药混用,避免和碱性农药、污水混合,否则易失效。 农用硫酸链霉素 理化性质 原药为白色粉末,制剂为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常温下比较稳定,在高温下长时间寄存及遇碱易分化失效。对高等动物低毒。 防治目标 它为抗生素类杀菌剂,对多种花木的细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真菌导致的病害也有必定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在发病前期,选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至5000倍液喷洒或灌溉,每隔7天一次,接连2次至3次,可防治下列病害:鹤望兰、菊花青枯病,月季根癌,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百合立枯病,唐菖蒲细菌性球茎腐朽病,花叶芋细菌性块茎腐朽病,马蹄莲、仙客来、君子兰、虎尾兰、喜林芋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朽病,天竺葵、报春花细菌性叶斑病,美人蕉细菌性芽腐病,桃花细菌性穿孔病,白鹤芋、花叶芋细菌性叶腐病。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②喷药后8小时内如遇雨,要补喷一次药液。 ③应将其储藏于阴凉、通风、枯燥处。

㈧ 三唑酮的使用方法

1、麦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 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 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
2、玉米、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 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400克拌种。
3、瓜类白粉病 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 菜豆类锈病 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
三唑酮又叫粉锈宁、百里通,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因而得一美名:“粉锈宁”。
三唑酮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原药和制剂生产厂家较多,开发的制剂种类也多,主要有15%、20%乳油,8%、10%、12%高渗乳油,12%增效乳油,10%、15%、25%可湿性粉剂,8%高渗可湿性粉剂,15%烟雾剂,以及众多含三唑酮的复配杀菌剂和杀菌杀虫剂、种衣剂。
三唑酮可以茎叶喷雾、处理种子、处理土壤等多种方式施用。
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街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阅读全文

与三唑酮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标杆企业调研方法有哪些 浏览:113
铅笔生活技巧和方法 浏览:537
烟气控制方法有哪些 浏览:693
中药分析验证方法 浏览:917
解决代沟的有效方法 浏览:693
王伯彤比特训练方法 浏览:87
脑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231
炒股的股利计算方法 浏览:751
传统生态学研究方法 浏览:443
认土鸭子的方法视频 浏览:201
栽种豆角更简便的方法 浏览:62
六字诀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56
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方法 浏览:318
用什么方法止痒好 浏览:633
瘦肚子后背运动方法视频 浏览:188
冬天怎么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79
胸部热敷的正确方法 浏览: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压 浏览:692
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28
uv胶水的使用方法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