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插胃管术的操作方法
安置好患者的体位,一般取平卧位。清醒的患者先要做好解释告知工作,让患者知道你在做什么,取得患者的配合。
下面就是戴手套,打开胃管的包装,取出胃管,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的。
接下来就是将胃管妥善的放在手里,用石蜡油润滑一下胃管的前端。然后进行长度的测量了(患者发际至剑突的距离)。左手拇指和食指需要紧扣在记号的地方,不放松。
胃管润滑好后,下面就是进行插胃管的操作了,右手持胃管的前端,从患者的一侧鼻腔插入,再送入胃管喉部的时候嘱患者进行吞咽的动作,使得胃管顺利的进入食管,右手快速的将胃管送到胃部(左手做记号的地方)。
然后就是进行检查胃管是否在胃里。简单的方法就是讲胃管末端浸入有水的碗里,查看有无气泡冒出,没有就代表胃管在胃内了。(有3种检查方法,我这里就说这一个方法吧,干临床的应该都知道怎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里)
最后一步就是固定胃管了,然后再安置好患者,处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B. 拔管的三个要领是什么
拔管的三个要领是1.拨管和人体皮肤都要清洗干净卫生。2.拨管的位置要找准,疗效才会更好。3.拨管时间要掌握好不要对皮肤造成伤害。
C. 胃管的使用
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
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用备好的长约50-60cm的布带子(带子宽1.5cm)在鼻孔处环绕胃管打一结(打结时勿影响胃管引流),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结,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
除掌握整个过程外,最好到医院见习护士的操作,以保证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现病人黏膜损伤,声带破损等后遗症.
D. 胃管最新固定方法哪个电视台在播乔家的四个儿女
两点固定法、浙江卫视。
1、胃管使用医用胶带固定,最新的固定方法是两点固定法,要注意选用合适的胶带,固定位置等,在正确置入胃管后,需要使用胶带固定。
2、2021年8月17日《乔家的四个女儿》起在浙江卫视首播,浙江卫视电视台是很不错的电视平台。
E.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
先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
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
插入深度为45--55cm(相当于病人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然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处。
注意事项:
注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抽: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内。
听:用注射器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表示胃管已插入胃内。
看: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气泡连续逸出且与呼吸一致,表示误入气管内。
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末端折叠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住,置病人枕旁备用。
F. 鼻饲法的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对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讲清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情绪,使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2)协助神志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3)戴无菌手套,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段约15-20cm,一手用纱布托持胃管,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时(约14-16cm处)病人可能出现恶心反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缓慢插入。如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不畅时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向前推进。
4)胃管插入长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或发际至剑突的长度),成人约为45-55cm。在临床应用时,认为用此方法置管时胃管前端仅达到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用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察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
5)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临床采用双枕垫头快速插管法,即将两枕垫于患者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置胃管入鼻腔后双手快速插管,使管端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方法适用于昏迷不能合作者,快速有效,可减轻对咽喉部粘膜的刺激。
6)置管到预定长度时,可用抽吸胃液法或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
7)用胶布粘贴法固定胃管于鼻翼或颊部。由于病人鼻部出汗或分泌油脂、病人翻身活动等,胶布都有可能脱落,从而导致胃管脱出。我病区的固定方法是使用两根小线穿过胃管,系于患者的耳后,定期观察患者耳后皮肤情况。 1)鼻饲前: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
2)鼻饲法: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ml),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灌注鼻饲药物或流食。药物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灌入。鼻饲速度应缓慢,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
3)鼻饲后:用温水20ml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胃管内发酵或变质,引起病人胃肠炎或堵塞管腔。将胃管末端盖帽固定,并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
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将注射器洗净后放入治疗碗内,盖纱布备用。
5)根据医嘱记录病人反应及鼻饲量。 用于患者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需要更换胃管时。
1)准备换药碗至病人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
2)将弯盘置于患者颌下,揭去固定物。
3)戴无菌手套,用纱布包裹鼻孔处的胃管,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待慢慢呼气时轻柔地一次性完成拔管动作,纱布包裹胃管置于弯盘内。昏迷病人拔管到咽喉处时返折胃管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
4)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5)护理记录单及时记录拔管时间和病人反应。
6)如为更换胃管的患者,应于夜间末次鼻饲后拔出胃管,次日清晨鼻饲前从另一侧鼻孔置管。
G. 插胃管术的操作方法
安置好患者的体位,一般取平卧位。清醒的患者先要做好解释告知工作,让患者知道你在做什么,取得患者的配合。
下面就是戴手套,打开胃管的包装,取出胃管,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的。
接下来就是将胃管妥善的放在手里,用石蜡油润滑一下胃管的前端。然后进行长度的测量了(患者发际至剑突的距离)。左手拇指和食指需要紧扣在记号的地方,不放松。
胃管润滑好后,下面就是进行插胃管的操作了,右手持胃管的前端,从患者的一侧鼻腔插入,再送入胃管喉部的时候嘱患者进行吞咽的动作,使得胃管顺利的进入食管,右手快速的将胃管送到胃部(左手做记号的地方)。
然后就是进行检查胃管是否在胃里。简单的方法就是讲胃管末端浸入有水的碗里,查看有无气泡冒出,没有就代表胃管在胃内了。(有3种检查方法,我这里就说这一个方法吧,干临床的应该都知道怎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里)
最后一步就是固定胃管了,然后再安置好患者,处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H. 为什么要插胃管插胃管难受吗什么时候可以拔除胃管
1. 为什么要插胃管?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有些病人合并应激性溃疡、肠梗阻,就需要插胃管将胃内的胃液、出血、气体抽出来,是治病的一种手段。有些不能进食的患者,或者经口进食营养不良的患者,插胃管后可能多喂一些食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疾病恢复。
3. 插胃管后什么时候能拔掉?
留置胃管一般建议每个月更换一次,以免胃管被胃酸老化、堵塞、断裂、感染。在病人恢复经口进食,且经口进食量可以满足日常需要量的时候就可以拔除胃管了。
留置胃管有时候是为了救命,所以在必要时,家属不需要犹豫不定是否插胃管,插胃管是一种救命的方法,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顾虑太多。
I.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
先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
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
插入深度为45--55cm(相当于病人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然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处。
注意事项:
注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抽: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内。
听:用注射器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表示胃管已插入胃内。
看: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气泡连续逸出且与呼吸一致,表示误入气管内。
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末端折叠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住,置病人枕旁备用。
J. 怎么固定胃管
您好
建议;将棉线弹力皮筋材质的固定带,连接左挂耳绳和右挂耳绳,在固定带的前表面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根胶条,利用胶条将胃管固定在鼻部下方即可.结果 全新的鼻胃管固定贴设计,通过固定带前表面沿水平方向的固定胶条,简便的固定胃管,有效代替了传统的胶布固定.特别是需要同时放置吸氧管和鼻饲管,护士操作固定十分简便,患者的面部也显得比较美观和整齐.松紧度舒适的弹力棉绳固定在患者耳部,不受压不过敏.沽面也较方便,遇到分泌物等污染时方便更换,操作简便.结论 通过简单的创新设计达到了有效固定鼻胃管,规范监控留置胃管的护理安全,患者感觉舒适,面部外观相对整洁美观,有效提升留置胃管的护理质量的目的.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