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原理
下面以使用本仪器测试“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和“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为例,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
1.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试原理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和二极管两端电压U的函数关系称为“二极管伏安特性”。本仪器通过显示“伏安特性曲线”来定量显示被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由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正向区)可知,当我们将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由0逐渐增大时,二极管中的电流I会按照“二极管方程”的规律逐渐增大。
二极管方程式中:在环境温度为300K时,UT≈26mV 。
将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称为“电压扫描”。根据特性曲线所在的象限,用本仪器“X轴作用”和“Y轴作用”的“移位”旋钮调整扫描的原点在示波器屏幕的左下角或右上角。当测量二极管正向特性曲线时,由于曲线位于第一象限,所以应将原点调整至屏幕左下角。(而反向特性曲线位于第三象限,应将原点调整至右上角,并将扫描电压极性选择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的值经“X轴放大器”放大后,控制示波器光点在X轴方向的运动。当电压由0逐渐增大时,光点从最左边的原点处向右水平移动,光迹的长度和电压值成正比。同时,用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的值(需变换成电压)经“Y轴放大器”放大后,来控制示波器光点在Y轴方向的运动。当电流由0 逐渐增大时,光点由最下边的原点处向上垂直运动,光迹的长度和电流成正比。两者的共同作用就会使示波器的光点在在屏面上显示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可根据示波管上的刻度定量读出电压、电流的数据。
测试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时,仪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将“测试选择”开关扳向中间(“关”),被测二极管插入测试台左侧“E”和“C”插孔中,这时二极管没有加电;当其它选项调节好后,再将“测试选择”扳向“晶体管A”侧,进行加电测量。
(2)测试二极管时,基极“阶梯信号”不起作用。加在被测二极管上的电压由“集电极扫描信号”单元提供。
“集电极扫描信号”单元输出的是频率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波形如 的正电压或 的负电压,由“极性”旋钮控制,可选“+”或“-”;电压的峰值由“峰值电压范围”选择,可选“0~20伏”或“0~200伏”,再由“峰值电压”旋钮细调,可产生上述范围之间的任意值。注意:测量半导体器件一般选择“0~20”,而“0~200”用来测试器件的反向击穿电压。“功耗限制电阻”串连在电路中起保护作用,避免过大电流流过被测管。
测量二极管时,调节JT-1的“集电极扫描单元”的控制旋钮,使“极性”为“+”,“峰值电压范围”为“0~20V”,“峰值电压”先旋为“0”,正式测量时加大到所需值。 “功耗限制电阻”在测量大电流二极管时可选几Ω或几十Ω,小电流管可选几十Ω至几KΩ。
(3)“X轴作用”用来选择X轴放大器的测量对象和X轴放大器放大倍数,当扳至“集电极电压”0.1“伏
B. 有谁知道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怎么用呀,最好举个列子,然后讲下详细的操作步骤。还有怎么校准
最好是视频图片!谢谢! 要全说清需讲几十页、图片需百张。现学测三级管、电压选10V档、电流取1mA、校Y为10格、R取100欧、插管子看B值、旋峰值
C. 电脑修理有哪些必备工具与软件
在电脑坏了的时候,最重要的掌握维修技巧后还要懂得使用好维修的工具软件,那么都有哪些维修修理的工具软件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电脑修理必备工具软件,希望能帮到你。
一、学会使用万用表
万用表是电脑故障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和电阻等,万用表分很多种,目前常用的有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1.指针式万用表
指针式万用表是以表头为核心部件的多功能测量仪表。测量值由表头指针指示读取。指针式万用表的档位主要是:
标有“Ω”标记的是测电阻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DCmA”标记的是测直流电流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DCV”的是测量直流电压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ACV”的是测量交流电压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HFE”的是测晶体管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LI”的是测量负载的电流、电压的刻度尺;
标有“DB”的是测量电平的刻度尺。
2.数字式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在万用表的下方有一个转换旋钮,旋钮所指的是测量的挡位。数字万用表的挡位主要是:
“V~”表示测量交流电压的挡位;
“V-”表示测量直流电压的挡位;
“A~”表示测量交流电流的挡位;
“A-”表示测量直流电流的挡位;
“Ω”表示测量电阻的挡位;
“HFE”表示测量晶体管的挡位。
二、学会使用示波器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于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
示波器的主要功能是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不但能观察到电信号的动态过程,而且还能定量地测量电信号的各种参数,例如交流电的周期、幅度、频率、相位等。另外,示波器还可将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用来测量温度、压力、声、热等。
三、学会使用晶体管图示仪
晶体管图示仪简称“图示仪”,它是一种能对晶体管的特性参数进行定量测试的仪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面板上主要旋钮及功能说明:DNJSB.COM
(1)“电压(V)/度”旋钮开关:此旋钮开关用来选择图示仪X轴所代表的变量及其倍率,在测试小功率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时,该旋钮置“VCE”的有关挡。测量输入特性曲线时,该旋钮置于“VBE”的有关挡。
(2)“电流/度”旋钮开关:此旋钮开关是用来选择图示仪Y轴的变量及其倍率,在测试小功率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时,该旋钮置于“IC”的有关挡,测量输入特性时,该旋钮置于“基极电流或基极源电压”挡(仪器面板上画有阶梯波形的一挡)。
(3)“峰值电压范围”开关和“峰值电压%”旋钮:它们的共同作用是用来控制“集电极扫描电压”的大小,不管“峰值电压范围”置于哪一挡,都必须在开始时将“峰值电压%”置于0位,然后逐渐小心地增大到一定值,否则容易损坏被测管,一个管子测试完毕后,“峰值电压%”旋钮应回调至零。
(4)“功耗限制电阻”旋钮:“功耗限制电阻”相当于晶体管放大器中的集电极电阻,它串联在被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集电极扫描电压源之间,用来调节流过晶体管的电流,从而限制被测晶体管的功耗,测试小功率晶体管时,一般选该电阻值为1k欧姆。
(5)“基极阶梯信号”旋钮:此旋钮给基极加上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信号,每两级阶梯信号之间的差值大小由“阶梯选择毫安/级”来选择。为方便起见,一般选10µA/级。每个周期中阶梯信号的阶梯数由“级/簇”来选择,阶梯信号每簇的级数,实际上就是在图示仪上所能显示的输出特性曲线的根数。DNJSB.COM分享
(6)“零电压”、“零电流”开关:此开关是控制被测晶体管基极状态开关,当测量管子的击穿电压和电流时,都需要使被测管的基极处于开路状态。这时可以将该开关设置在“零电流”挡(只有开路时,才能保证电流为0)。当测量晶体管的击穿电流时,需要使被测管的基、发射极短路,这时可以通过将该开关设置在“零电压”挡来实现。
四、正确使用电烙铁
电烙铁是电脑硬件维修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常用的电烙铁有外热式电烙铁、内热式电烙铁、恒温式电烙铁、吸锡式电烙铁等几种:
(1)外热式电烙铁:烙铁头安装在烙铁芯里面的电烙铁称为外热式的电烙铁。其体积较小、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焊接金属底板或者比较大的元件,可以用45W~75W的外热式电烙铁。
(2)内热式电烙铁:烙铁芯装在烙铁头里面的电烙铁,称为内热式电烙铁。其发热块的热利用率高,而且更换烙铁头也较方便。普通电子制作(如焊接印刷电路板)都用20W~30W的内热式电烙铁。
(3)恒温式电烙铁:在烙铁头内,装有带磁铁式的温度控制器,控制通电时间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电烙铁,称为恒温式电烙铁。由于在焊接集成电路、晶体管元器件时,温度不能太高,焊接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就会因温度过高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因而对电烙铁的温度要加以限制。恒温式电烙铁就是专门针对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其价格自然较贵,体积也较大。
(4)吸锡式电烙铁:吸锡式电烙铁是将活塞式吸锡器与电烙铁融为一体的拆焊工具。一般电脑硬件维修都用20W~30W的内热式电烙铁。当然有一把25W~50W的外热式电烙铁能够有备无患。
五、正确使用热风焊台
热风焊台是维修电子设备的重要工具之一。热风焊台主要由气泵、气流稳定器、线性电路板、手柄及外壳等基本组件构成,其主要作用是拆焊小型贴片元件和贴片集成电路。
六、正确使用吸锡器
拆卸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时,吸锡器用来将元器件上的焊锡吸掉,以方便拆卸。吸锡器分为自带热源和不带热源两种。
七、正确使用编程器
编程器主要用来修改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编程器通常与计算机连接,再配合编程软件使用,在维修时,通常使用编程器刷新主板BIOS芯片、显卡的BIOS芯片、网卡的启动芯片、EEPROM串行芯片等。
八、正确使用故障诊断卡
故障诊断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内部自检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代码一一显示出来,这样可以很快知道电脑的哪个部件无法正常工作,继而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尤其在电脑不能引导操作系统或出现黑屏等故障时,使用故障诊断卡更能体现其便利。
九、正确使用打阻值卡
打阻值卡主要用来测量内存插槽、PCI插槽、PCI-E插槽、AGP插槽的各种信号。由于这些插槽的金属触点都在槽内,且针脚较多,不容易观察,因此就用打阻值卡插在相应的插槽内,然后在打阻值卡测量。打阻值卡上面一般会表明时钟信号点、复位信号点、电压信号点、地址红线信号点、数据线信号点等,比较容易测量。
十、正确使用CPU假负载
假负载主要是用来测CPU的各点电压是否正常,因为在维修主板的过程中如果CPU电压不正常,可能将CPU烧掉,所以在检查主板时一般先用假负载检查各点电压,只有在各点电压正常之后才能在故障主板上安装CPU。CPU假负载除了测量CPU各点的电压外,它还可以用来测CPU通向北桥芯片或其他通道的64根数据线和32根地址线是否正常。
十一、准备螺丝刀
螺丝刀是维修中经常使用到的工具,其种类比较多,维修时常用的螺丝刀有十字形螺丝刀和一字形螺丝刀,维修电脑时使用的螺丝刀一般要用带磁头的螺丝刀,这样方便安装小螺丝。
十二、准备钳子
维修时常用的钳子主要有尖嘴钳、鸭嘴钳子、剥皮钳子和斜口钳子等,
(1)尖嘴钳和鸭嘴钳子:它们的作用是用来拆卸、安装、调整、插拔跳线、修正变形的器件等。
(2)剥皮钳子:剥皮钳子的作用是用来剥去导线外层的保护套皮。
(3)斜口钳子:斜口钳子的作用是用来剪掉无用的管脚或导线等。
十三、准备镊子
在拿取硬盘、主板与光驱的跳线时,由于其体积较小且空间有限,此时使用镊子夹取会变得很轻松。另外,也可用其拾取掉入机箱内的小螺钉或跳线等。
十四、准备清洁工具
清洁工具主要用来清洁电脑部件(如主板等)。由于电脑中经常会沾染很多灰尘,而灰尘会腐蚀电路板等,因此需要定期清洁灰尘。
一般常用的清洁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1. 光驱清洁盘
光驱清洁盘用来清洁光驱激光头。由于光驱的激光头沾上灰尘后会使光驱的读盘能力下降,因此需要清洁光驱激光头。
2. 光盘清洁纸和清洁喷剂
光盘清洁纸和清洁喷剂主要是用来清洁光盘的,如果在使用光盘的过程中,不慎用手摸到了光盘的数据面,或光盘上沾上灰尘将会使光盘不好读。
3. 小毛刷
小毛刷是专门用来清洁主板等电路板或部件的,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灰尘可能使主板、显卡、内存等部件工作不正常,这时需要用小毛刷清洁灰尘。
4. 棉签
棉签一般用来清洁电脑板卡等元件上的污垢的。
5. 橡皮
橡皮经常用来清洁内存、显卡等部件的金手指上的污垢等。
6. 吹气球
吹气球用于吹去硬件上的灰尘。
十五、准备工具软件和工具盘
除了必备的硬件工具外,在进行电脑维修时还需要准备一些软件工具来完成一些操作,包括以下几种:
1. 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或者PE也可以】一张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是必不可少的。
2. 驱动程序
其中包括主板、显卡、声卡和网卡等设备的驱动程序,以便在排除故障或重装系统之后正常地使用硬件。
3. 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用于病毒的检测和清除,以确保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这类软件有很多,如腾讯电脑管家。
4. 维护工具软件
这类软件主要用于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优化,如腾讯管家、2345安全卫士(可以保障您的推广主页不被篡改)。
1、CPU温度过高致死机
故障现象:电脑在启动后,运行一段时间就会慢下来, 而且经常出现无故死机和自动重新启动的现象。
处理方法:CPU在排除了病毒和使用不当的原因后,应检查一下CPU和内存。CPU的性能是引起死机的一个常见原因 ,如果CPU的温度过高就会导致死机或重启现象,可考虑更换一个好的散热风扇,解决CPU温度过高导致的情况。
2、导热硅胶造成CPU温度升高
故障现象:要让CPU更好的散热,在芯片表面和散热片之间涂了很多硅胶,但是CPU的温度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
处理方法:硅胶是用来提升散热效果的,正确的方法是在CPU芯片表面薄薄地涂上一层,基本能覆盖芯片即可。涂多了反而不利于热量传导,而且硅胶容易吸收灰尘,硅胶和灰尘的混合物会大大的影响散热效果。
3、开机机箱发出“嚓擦”碰撞声
故障现象:新组装的一台电脑工作一切正常,但是经常听到机箱里有“嚓嚓”的声音。
处理方法:从现象分析,应该是CPU的散热风扇在转动过程中碰到了机箱中的数据线了。打开机箱把里面的线整理下就好了
4、CPU超频导致系统蓝屏
故障现象:CPU超频后使用Windows系统经常出现蓝屏现象,无法正常关闭程序,只能重启电脑。
处理方法:把CPU的超频选项参数更改到默认值即可,如还要使用超频请慢慢调整到合适的数值。
1、CPU最好不要超频过高
现在的CPU和显示卡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所以都具有不错的超频性能,追逐高频、超频CPU也成为时下攒机的流行。但是,就在您欣喜超频为您带来的高速工作时,死机正在静静地威胁着您的电脑。
超频极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甚至电脑死机。对于由超频引起的死机现象,应当及时予以降频,或恢复其额定工作频率,以保证电脑稳定工作。
2、硬拔硬件设备时要小心
硬拔硬件设备时要小心操作,以防止板卡接触不良。有些朋友频繁地插拔板卡,这样做最轻易导致卡件与插槽接触不良而产生死机现象。在更换CPU后一定要插好。有些启动时的死机就是因为CPU没有插好。
3、BIOS设置要恰当
在减少电脑死机的诸多方法中,有一个会被频频提起的单词“BIOS”。虽然提倡BIOS最优设置,但所谓最优是相对的,有时最优的设置反倒会引起启动或者运行死机。
若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死机,应立即将BIOS恢复到出厂时的缺省设置。还有,在升级主板或是显示卡的BIOS之前,一定要先确定所要升级的BIOS的版本号是否与板卡的型号相符,同时建议您备份原来的版本,以防万一。
4、软件未正常结束不能关机
在应用软件未正常结束时,不要关机,否则可能会造成系统文件的损坏而导致电脑死机。此外,在安装应用软件出现是否覆盖文件的提示时,最好不要覆盖。通常系统文件是最稳定的,不能根据时间的先后来决定覆盖文件。
5、及时清理机箱灰尘
D. 请问有谁会使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啊
1. 集电极电源极性按钮,极性可按面板指示选择。
2. 集电极峰值电压保险丝:1.5A。
3. 峰值电压%:峰值电压可在0~10V、0~50V、0~100V、0~500V之连续可调,面板上的标称值是近似值,参考用。
4. 功耗限制电阻:它是串联在被测管的集电极电路中,限制超过功耗,亦可作为被测半导体管集电极的负载电阻。
5. 峰值电压范围:分0~10V/5A、0~50V/1A、0~100V/0.5A、0~500V/0.1A四挡。当由低挡改换高挡观察半导体管的特性时,须先将峰值电压调到零值,换挡后再按需要的电压逐渐增加,否则容易击穿被测晶体管。
AC挡的设置专为二极管或其他元件的测试提供双向扫描,以便能同时显示器件正反向的特性曲线。
6. 电容平衡:由于集电极电流输出端对地存在各种杂散电容,都将形成电容性电流,因而在电流取样电阻上产生电压降,造成测量误差。为了尽量减小电容性电流,测试前应调节电容平衡,使容性电流减至最小。
7. 辅助电容平衡:是针对集电极变压器次级绕组对地电容的不对称,而再次进行电容平衡调节。
8. 电源开关及辉度调节:旋钮拉出,接通仪器电源,旋转旋钮可以改变示波管光点亮度。
9. 电源指示:接通电源时灯亮。
10. 聚焦旋钮:调节旋钮可使光迹最清晰。
11. 荧光屏幕:示波管屏幕,外有座标刻度片。
12. 辅助聚焦:与聚焦旋钮配合使用。
13. Y轴选择(电流/度)开关:具有22挡四种偏转作用的开关。可以进行集电极电流、基极电压、基极电流和外接的不同转换。
14. 电流/度×0.1倍率指示灯:灯亮时,仪器进入电流/度×0.1倍工作状态。
15. 垂直移位及电流/度倍率开关:调节迹线在垂直方向的移位。旋钮拉出,放大器增益扩大10倍,电流/度各挡IC标值×0.1,同时指示灯14亮.
16. Y轴增益:校正Y轴增益。
17. X轴增益:校正X轴增益。
18.显示开关:分转换、接地、校准三挡,其作用是:
⑴转换:使图像在Ⅰ、Ⅲ象限内相互转换,便于由NPN管转测PNP管时简化测试操作。
⑵接地:放大器输入接地,表示输入为零的基准点。
⑶校准:按下校准键,光点在X、Y轴方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10度,以达到10度校正目的。
19. X轴移位:调节光迹在水平方向的移位。
20. X轴选择(电压/度)开关:可以进行集电极电压、基极电流、基极电压和外接四种功能的转换,共17挡。
21. “级/簇”调节:在0~10的范围内可连续调节阶梯信号的级数。
22. 调零旋钮 :测试前,应首先调整阶梯信号的起始级零电平的位置。当荧光屏上已观察到基极阶梯信号后,按下测试台上选择按键“零电压”,观察光点停留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复位后调节零旋钮,使阶梯信号的起始级光点仍在该处,这样阶梯信号的零电位即被准确校正。
23. 阶梯信号选择开关:可以调节每级电流大小注入被测管的基极,作为测试各种特性曲线的基极信号源,共22挡。一般选用基极电流/级,当测试场效应管时选用基极源电压/级。
24. 串联电阻开关:当阶梯信号选择开关置于电压/级的位置时,串联电阻将串联在被测管的输入电路中。
25. 重复--关按键:弹出为重复,阶梯信号重复出现;按下为关,阶梯信号处于待触发状态。
26. 阶梯信号待触发指示灯:重复按键按下时灯亮,阶梯信号进入待触发状态。
27. 单簇按键开关:单簇的按动其作用是使预先调整好的电压(电流)/级,出现一次阶梯信号后回到等待触发位置,因此可利用它瞬间作用的特性来观察被测管的各种极限特性。
28. 极性按键:极性的选择取决于被测管的特性。
29. 测试台:其结构如图A-24所示。
图A-24 XJ4810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台
30. 测试选择按键:
⑴“左”、“右”、“二簇”:可以在测试时任选左右两个被测管的特性,当置于“二簇”时,即通过电子开关自动地交替显示左右二簇特性曲线,此时“级/簇”应置适当位置,以利于观察。二簇特性曲线比较时,请不要误按单簇按键。
⑵“零电压”键:按下此键用于调整阶梯信号的起始级在零电平的位置,见(22)项。
⑶“零电流”键:按下此键时被测管的基极处于开路状态,即能测量ICEO特性。
31、32. 左右测试插孔:插上专用插座(随机附件),可测试F1、F2型管座的功率晶体管。
33、34、35.晶体管测试插座。
36. 二极管反向漏电流专用插孔(接地端)。
在仪器右侧板上分布有图A-25所示的旋钮和端子:
图A-25 XJ4810型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右侧板
37. 二簇移位旋钮:在二簇显示时,可改变右簇曲线的位置,更方便于配对晶体管各种参数的比较。
38. Y轴信号输入:Y轴选择开关置外接时,Y轴信号由此插座输入。
39. X轴信号输入:X轴选择开关置外接时,X轴信号由此插座输入。
40. 校准信号输出端:1V、0.5V校准信号由此二孔输出。
7.2测试前注意事项
为保证仪器的合理使用,既不损坏被测晶体管,也不损坏仪器内部线路,在使用仪器前应注意下列事项:
1. 对被测管的主要直流参数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估计,特别要了解被测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最大允许电流ICM和击穿电压BVEBO、BVCBO 。
2. 选择好扫描和阶梯信号的极性,以适应不同管型和测试项目的需要。
3. 根据所测参数或被测管允许的集电极电压,选择合适的扫描电压范围。一般情况下,应先将峰值电压调至零,更改扫描电压范围时,也应先将峰值电压调至零。选择一定的功耗电阻,测试反向特性时,功耗电阻要选大一些,同时将X、Y偏转开关置于合适挡位。测试时扫描电压应从零逐步调节到需要值。
4. 对被测管进行必要的估算,以选择合适的阶梯电流或阶梯电压,一般宜先小一点,再根据需要逐步加大。测试时不应超过被测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
5. 在进行ICM的测试时,一般采用单簇为宜,以免损坏被测管。
6. 在进行IC或ICM的测试中,应根据集电极电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应超过本仪器规定的最大电流,见表A-3。
电压范围/V 0~10 0~50 0~100 0~500
允许最大电流/A 5 1 0.5 0.1
表A-3 最大电流对照表
7. 进行高压测试时,应特别注意安全,电压应从零逐步调节到需要值。观察完毕,应及时将峰值电压调到零。
7.3基本操作步骤
1. 按下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15分钟后,即可进行测试。
2. 调节辉度、聚焦及辅助聚焦,使光点清晰。
3. 将峰值电压旋钮调至零,峰值电压范围、极性、功耗电阻等开关置于测试所需位置。
4. 对X、Y轴放大器进行10度校准。
5. 调节阶梯调零。
6. 选择需要的基极阶梯信号,将极性、串联电阻置于合适挡位,调节级/簇旋钮,使阶梯信号为10级/簇,阶梯信号置重复位置。
7. 插上被测晶体管,缓慢地增大峰值电压,荧光屏上即有曲线显示。
7.4测试实例
1. 晶体管hFE和β值的测量
以NPN型3DK2晶体管为例,查手册得知3DK2 hFE的测试条件为VCE =1V、IC=10mA。将光点移至荧光屏的左下角作座表零点。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A-4。
表A-4 3DK2晶体管hFE、β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 置位 部件 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 0~10V Y轴集电极电流 1 mA /度
集电极极性 + 阶梯信号 重复
功耗电阻 250Ω 阶梯极性 +
X轴集电极电压 1V/度 阶梯选择 20μA
逐渐加大峰值电压就能在显示屏上看到一簇特性曲线,如图A-26所示.读出X轴集电极电压Vce =1V时最上面一条曲线(每条曲线为20μA,最下面一条IB=0不计在内)IB值和Y轴IC值,可得
hFE = = = =42.5
若把X轴选择开关放在基极电流或基极源电压位置,即可得到图A-27所示的电流放大特性曲线。即
β=
图A-26 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图A-27 电流放大特性曲线
PNP型三极管hFE和β的测量方法同上,只需改变扫描电压极性、阶梯信号极性、并把光点移至荧光屏右上角即可。
2.晶体管反向电流的测试
以NPN型3DK2晶体管为例,查手册得知3DK2 ICBO、ICEO的测试条件为VCB、VCE均为10V。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A-5。
逐渐调高“峰值电压”使X轴VCB=10V,读出Y轴的偏移量,即为被测值。被测管的接线方法如图1-28,其中图A-28(a)测ICBO值,图A-28(b)测ICEO值、图A-28(c)测IEBO值。
图A-28 晶体管反向电流的测试
表A-5 3DK2晶体管反向电流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项目
部件 位置
ICBO
ICEO
峰值电压范围 0~10V 0~10V
极性 + +
X轴集电极电压 2V/度 2V/度
Y轴集电极电流 10μA/度 10μA/度
倍率 Y轴位移拉出×0.1 Y轴位移拉出×0.1
功耗限制电阻 5KΩ 5KΩ
测试曲线如图A-29所示。
读数:ICBO=0.5μA(VCB=10V) ICEO=1μA(VCE=10V)
图A-29 反向电流测试曲线
PNP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与NPN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相同。可按测试条件,适当改变挡位,并把集电极扫描电压极性改为“—”,把光点调到荧光屏的右下角(阶梯极性为“+”时)或右上角(阶梯极性为“—”时)即可。
3.晶体管击穿电压的测试
以NPN型3DK2晶体管为例,查手册得知3DK2 BVCBO、BVCEO、BVEBO的测试条件IC分别为100μA、200μA和100μA。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A-6。
逐步调高“峰值电压”,被测管按图A-30(a)的接法,Y轴IC=0.1mA时,X轴的偏移量为BVCEO值;被测管按图A-30(b)的接法,Y轴IC=0.2m A时,X轴的偏移量为BVCEO值;被测管按图A-30(c)的接法,Y轴IC=0.1mA时,X轴的偏移量为BVEBO值。
表A-6 3DK2晶体管击穿电压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置位 项目
部件
BVCBO
BVCEO
BVEBO
峰值电压范围 0~100V 0~100V 0~10V
极性 + + +
X轴集电极电压 10V/度 10V/度 1V/度
Y轴集电极电流 20μA/度 20μA/度 20μA/度
功耗限止电阻 1 kΩ~5 kΩ 1 kΩ~5 kΩ 1 kΩ~5 kΩ
测试曲线如图A-30所示。
图A-30 反向击穿电压曲线(NPN)
图A-31 反向击穿电压曲线(PNP)
读数:BVCBO=70V(IC=100μA)
BVCEO=60V(IC=200μA)
BVEBO=7.8V(IC=100μA)
PNP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与NPN型晶体管的测试方法相似。其测试曲线如图1-31所示。
4.稳压二极管的测试
以2CW19稳压二极管为例,查手册得知2CW19稳定电压的测试条件IR=3mA。测试时。仪器部件置位详见表A-7。
逐渐加大“峰值电压”,即可在荧光屏上看到被测管的特性曲线,如图A-32所示。
表A-7 2CW19稳压二极管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 置位 部件
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 AC 0~10V X轴集电极电压 5V/度
功耗限止电阻 5 kΩ Y轴集电极电流 1mA/度
读数:正向压降约0.7V,稳定电压约12.5V。
5.整流二极管反向漏电电流的测试
以2DP5C整流二极管为例,查手册得知2DP5的反向电流应≤500nA。测试时,仪器各部件的置位详见表A-8。
逐渐增大“峰值电压”,在荧光屏上即可显示被测管反向漏电电流特性,如图A-33所示。
读数:IR=4div×0.2μA×0.1(倍率)=80 nA
测量结果表明,被测管性能符合要求。
图A-32 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 图A-33 二极管反向电流测试
表A-8 2DP5C整流二极管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 置位 部件
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 0~10V Y轴集电极电流 0.2μA/度
功耗限制电阻 1 kΩ 倍率 Y轴位移拉出×0.1
X轴集电极电压 1V/度
6.二簇特性曲线比较测试
以NPN型3DG6晶体管为例,查手册得知3DG6晶体管输出特性的测试条件为IC=10 mA、VCE=10V。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详见表A-9。
将被测的两只晶体管,分别插入测试台左、右插座内,然后按表1-8置位各功能键,参数调至理想位置。按下测试选择按钮的“二簇”琴键,逐步增大峰值电压,即可要荧光屏上显示二簇特性曲线,如图A-34所示。
表A-9 二簇特性曲线测试时仪器部件的置位
部件 置位 部件 置位
峰值电压范围 0~10V Y轴集电极电流 1 mA/度
极性 + “重复--关”开关 重复
功耗限制电阻 250Ω 阶梯信号选择开关 10μA/级
X轴集电极电压 1V/度 阶梯极性 +
当测试配对管要求很高时,可调节“二簇位移旋钮”(37),使右簇曲线左移,视其曲线重合程度,可判定其输出特性的一致程度。
图A-34 二簇输出特性曲线
E. 谁知道QT2晶体管特图示仪怎么用啊 现在有说明书,但是不知道怎样调出的波形是正确的。
要全说清需讲几十页、图片需百张。现学测三级管、电压选10V档、电流取1mA、校Y为10格、R取100欧、插管子看B值、旋峰值电压旋钮看扫巴线数B。测耐压限流电阻取大至10K、测二极管与测三极管耐压相同。波形正确否与元件的工作特征有关、涵内容太多、参照被测件数据、参考相应波形分析、需实践经验积累。
F. 有没有谁会使用<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小弟是新手什么都不会请各位高手指导一下小弟,谢谢!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可测量二极管、三极管的低频直流参数,最大集电极电流超过50A,能满足500VA以下器件的测试。本机附有高压测装置,可对5KV以下的二极管、三极管进行击穿电压及反向漏电脑测试。其测试电流最高灵敏度可达0.5μ/div。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特性:
三极管 输出电压范围 电流容量
0~10V 50A(脉冲阶梯)
20A(平均值)
0~50V 10A(平均值)
0~100V 5A(平均值)
0~500V 0.5A(平均值)
二极管 0~5KV 5mA(最大)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基极阶梯信号
阶梯电流 1μA/级~200A/级,分17档
阶梯电压 0.05V级~1V/级,分5档
阶梯波形 正常(100%),脉冲(10~40%)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Y轴偏转系数
集电极电流 1μA/div~5A/div,分21档
二极管电流 1μA/div~500A/div,分9档
倍率 ×0.5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X轴偏转系数
集电极电压 10mV/div~50mV/div,分12档
二极管电流 100V/div~500V/div,分3档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一般性能
有效显示面 10×10div(1div=0.8cm)
使用电源 AC220V/50Hz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JS198001009.htm 为你推荐一个网站,中国知识网,里边有该晶体管的介绍,不过收费的)
G. 请问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如何校准
注意关闭输出电压,不然很容易搞坏你的标准源。并且有专用的晶体管图示仪校准仪
H. 如何用4810图示仪区分硅npn和pnp管
如下为复制他人答案,供参考.
①测 NPN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②测 PNP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当三极管上标记不清楚时,可以用万用表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 (NPN 型还是 PNP 型 ),并辨别出e、b、c三个电极。测试方法如下 :
①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基极 b 和三极管的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R×lk" 处,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或约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同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 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 ),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PNP 型管。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原来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必须重新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再重复上述测试。
②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仍将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或"R × 1k" 处,以NPN管为例,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c上,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上,并用手捏住b和c极 ( 不能使b、c直接接触 ), 通过人体 , 相当 b 、 C 之间接入偏置电阻 , 如图 5-27(a) 所示。读出表头所示的阻值 , 然后将两表笔反接重测。若第一次测得的阻值比第二次小 , 说明原假设成立 , 因为 c 、 e 问电阻值小说明通过万用表的电流大 , 偏置正常。其等效电路如图5-27(b) 所示 , 图中VCC 是表内电阻挡提供的电池 ,R为表 内阻 ,Rm 为人体电阻。
用数字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挡位也能检测三极管的PN结,可以很方便地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但要注意,与指针式万用表不同,数字式万用表红表笔为内部电池的正端。例:当把红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 而将黑表笔先后接到其余两个极上, 如果表显示通〈硅管正向压降在 0.6V 左右 ),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 , 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
数字式万用表一般都有测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挡位(hFE), 使用时 , 先确认晶体管类型 , 然后将被测管子 e 、b 、c三脚分别插入数字式万用表面板对应的三极管插孔中,表显示出hFE 的近似值。
以上介绍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测试,要想进一步精确测试可以使用晶体管图示仪 ,它能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电流放大倍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