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酒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这是谣言。喝高度白酒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75%浓度的酒精等可有效灭活病毒。
所有的病毒都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用来包裹和保护其中的遗传物质。
高温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衣壳发生变性作用从而失去对其所包裹和保护的遗传物质的保护作用,所以高温是可以杀死病毒的。
75%浓度的酒精既能使细菌的蛋白质成分凝固,又无法让细菌形成自保的薄膜,酒精从而能继续向细菌内部渗透,而使其彻底消灭杀菌。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可以确认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就是说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存在于感染者的呼吸道中,更多是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而喝下的酒精是进入消化道,无法进入呼吸道,更是无法“遇到”呼吸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
其次,高浓度白酒一般浓度都不超过65%,达不到75%的酒精浓度。
再次,即便饮用了高度白酒,喝下的高度白酒在人体消化道停留时间较短,并且无持久效力,无法起到预防作用。
75%浓度的酒精是指医用酒精,是用于消毒医疗器件、皮肤等,并不是让人去喝酒。
对于使用酒精消灭病毒的正确做法是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如手机屏幕、桌面等地方使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定期去消毒一下。
另外,喝酒伤肝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为了无效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而损害了肝脏,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饮用高度白酒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过度饮用还可能会伤身体,不建议饮用高度白酒。
2. 新冠时期用什么消毒
我是做消毒剂这块的,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先来看消毒剂的定义:是通过无害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真菌),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病原微生物一旦进入人体内,就只能交给抗生素来对付。
新型冠状病毒得以传播的本质是我们当前缺乏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我们目前的预防手段是被动式的,哪里出现新冠病例,就在哪个区域进行消杀,很难真正实现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并通过持续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将新冠病毒消灭于进入人体之前。
当前新冠病毒预防的困境与痛点主要体现在:
1、被动式防护,如何变“事后消杀”为“主动防御”:
“事后消杀”问题重重,新冠病毒在哪里我们的消毒措施就跟随到哪里,而病毒主要附着在物表(包括人类的皮肤、脸部、口罩等)、织物以及室内空气气溶胶中,80%的病毒和细菌通过手传播。因此我们消毒手段就需要对所有物表、织物、室内空气进行全面覆盖的消毒。不去考虑我们常规使用的乙醇类、碘类、过氧化类、含氯类消毒液不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物表、室内空气消毒的安全性、健康性要求的客观事实。现实情况中我们被新冠病毒带着跑,疲于应付、被动式防御的手段,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此这般严防死守还存在防控不精准的问题。
2、常规消毒剂安全性的不足:
目前防疫主要使用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液。而含氯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漂白粉/水、次氯酸钠,氯本身对人体是有一定的毒性,因其含有强氧化的作用,长期吸入会造成眼结膜、球结膜、鼻腔内黏膜周围的受伤和表皮层脱落,对肺有刺激性,皮肤长期接触出现红肿、皮疹,对不锈钢、皮革、纺织物、涂饰板材等造成加速老化变色。
二氧化氯消毒液,主要释放氯气,有刺激性气味,长期吸入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咳嗽、喷嚏、流眼泪。
含氯消毒液均为有毒性、致突变致蛋白突变性(即致微核为阳性)、有刺激性、有腐蚀性、挥发气体有毒级和刺激性的消毒液)。
过氧乙酸消毒液,有刺激性气味,并带有乙酸气味,对热不稳定,易燃烧,高浓度存放的过氧乙酸可由剧烈碰撞或高热引起爆炸。过氧乙酸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眼睛、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均有明显刺激性和腐蚀性,对金属类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过氧化氢(双氧水)消毒液,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接触中毒。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30min后还需要用清水擦拭干净。
乙醇类消毒液长期使用对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副作用,能够溶解人体皮肤细胞膜的磷脂,会给皮肤及毛囊细胞造成损坏,造成毛发脱落,皮肤萎缩、血管扩张等反应,不能用于物表消毒和频繁用于手部消毒。
3、常规消毒剂持续防护能力的不足:
乙醇类、碘类、过氧化类、含氯类等消毒液都是“瞬时消毒”特性,也就是说“生效即失效”,在消毒数秒至20分钟后立即失效,而新冠病毒目前已经蔓延全球,且在不断变异出新的毒株,常规消毒剂已经无法满足常态化新冠病毒防疫中消毒作业的覆盖率与杀灭的长时有效性。
以上表明,当前常规使用的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在疫情当下提升防疫消毒质量和消毒效率,迫切需要绿色、安全、无刺激性、无残留、持续主动的、消毒效率更高的,且能降低防疫消毒劳动强度的新型科技国标消毒产品。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毒类产品,胍(gua)类消毒剂拥有常规消毒剂所不具备的性能,包括长效、安全、无刺激性、广谱、母婴适用、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喷洒一次可实现对病毒连续30天的长效灭杀,使我们在新冠病毒的日常防护中做到主动防御。
3. 用酒精杀死新冠病毒是利用蛋白质变性的以下哪种因素
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浓度过高(超过80%)的酒精会使细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反而形成了一层“保护壳”,使得酒精无法深入菌体内部,从而影响酒精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物理方法,比如用高温,因为冠状病毒在56℃的环境下只能存活30分钟,所以一旦在高温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被灭活;紫外线,可以使蛋白质、RNA变性,从而使其灭活;
2、从化学角度,含氯的消毒剂、75%酒精都可以使蛋白质进行变性,从而使得病毒被灭活;
3、从医疗治疗学方面,研究的疫苗也可以使其灭活,病毒被分离出来之后,将其做成没有毒性的病毒,它植入到人体当中,植入到人体当中之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受到激活,免疫系统激活之后就会对病毒产生相关抗体。所以疫苗是体内对病毒的治疗手段。在体外用的方法主要就是通过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对病毒进行杀灭。
4. 84消毒液能杀死病毒吗,84消毒液对预防病毒有用吗
84消毒液能杀灭病毒吗?
84消毒液对病毒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副主任吴晓松表示,含氯消毒剂和75%酒精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包膜。 ,从而灭活病毒。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1%-1.3%。 其主要功能是杀灭肠道病原体、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我们在使用84消毒液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 专家表示,我们购买的84消毒液是浓缩液,应该按照消毒液上的标签使用。 稀释,稀释后的84消毒液即可消毒。 消毒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戴手套,否则消毒液会损伤皮肤。 戴上手套后,擦拭家里的家居用品表面,如地板、桌面、墙壁、窗户、门等家具都需要消毒。 擦拭后记得开窗半小时,以免吸入消毒成分后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5. 什么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杀灭病毒。
84消毒液是能够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来使用。
75%酒精。纯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时使保持蛋白质几何形状的各种吸引力松弛,蛋白质才会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目的。 医学实践证明,75%医用酒精消毒效果最好,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也能够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漂白粉。漂白粉属于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是一种有较强氯臭的白色粉末。主要用于游泳池、工业循环水、饮用水、杀菌卫生防疫、纸浆纱布等的消毒,针对此次冠状病毒,漂白粉也有很高的消毒效力。
滴露是最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消毒水,其有效成分是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但它对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氯己定。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杀菌消毒药。但卫健委已明确指出,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杀灭绝大多数微生物,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灭毒剂。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细胞壁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有效地氧化细胞内的酶,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达到灭活的目的。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十分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其安全性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AI级
三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这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毒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三氯异氰尿酸纳的杀毒作用与氯酸盐和氯一样,都是氧化型的杀毒剂。但是氯异氰尿酸钠有微毒,对金属也有一定的腐蚀性,还会使有色棉织品褪色。所以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更加安全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双氧水。双氧水是较为常见的医用消毒液,又称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作用于伤口消毒和食品消毒,可以消除物体表面的细菌。作为环境消毒时,适用于化工生产和除去异味。双氧水对病毒的杀灭作用主要来自于它的强氧化性,在双氧水与病毒接触时,可以迅速分解出新生态氧,这些新生态氧进入病毒内破坏其核酸结构,达到病毒灭活的效果。
双氧水有多种浓度,最常见的是3%浓度的医用双氧水,对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来说,这个浓度已经足够了。需要注意的是,双氧水活性很强,受热或光照下都很容易出现分解。所以在放置双氧水时应选择阴凉和遮光处,以免影响其杀灭病毒的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选用。例如,医用酒精并非浓度越高越好,75%酒精的消毒效果是最好的。又比如,84消毒液不可与酒精以及酸性物质(例如醋,洁厕灵等)混用,混用后可能产生氯气,氯气是剧毒气体,人体吸入后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
6. 新型冠状病毒怎么消毒
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多来自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在56℃的坏境下30分钟,75%的酒精,乙醚,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已定的消毒剂。病毒是不能独立存在和繁殖的,离开生命体,它就无法长时间存活更无法繁殖。
更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怎么消毒,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c3a5d161609996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7.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传播用什么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传播用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病毒对热敏感,56°C,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病毒是不能独立存在和繁殖的,离开生命体,它就无法长时间存活,更无法繁殖。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7)灭火新型冠状病毒的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预防指南:
一、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