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黄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5 09:10:34

⑴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气、固本,敛汗、生肌、利水、消水肿等。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黄芪还有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
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
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

⑵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作用:1.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压的作用,调节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用药,黄芪同时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6.具有氧化性。黄芪的化学成分有: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
及其葡萄糖甙、
7.病弱体虚的人服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黄芪食疗价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
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食用禁忌: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结果也证实,服用黄芪的时候,最好不要服用环磷酰(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否则互相会相克。

食用方法:1、每天用黄芪1片,泡水喝。用黄芪1片,加枸杞子3粒,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黄芪2片,煎汤。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可以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温馨提示:黄芪泡水喝时,一定要刚烧开的开水,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多次煮泡效果最好。煎煮效果更佳。

⑶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很多人对黄芪这种食物并不是很了解,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了解清楚食物的本质,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以下是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

1、强壮身体

黄芪泡水有增强体质的功效,科学家曾用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的动物,明显比未服用黄芪水的动物体重增长快的多。中医方面认为,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可以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2、治疗骨质疏松症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那可以适当地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3、防治慢性鼻炎

将黄芪和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虚汗、盗汗、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4、增强心肌收缩力

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包括了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有效的预防身体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

5、治疗脾气虚症

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防治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6、治疗胃炎

如果是患有实验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黄芪对于胃炎的.治疗以及缓解胃病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若是患有胃炎,可常喝一些黄芪水。

7、防治高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8、缓解缺铁性心脏病

如果患者患有缺铁性心脏病,那么每天取出50克的黄芪用水煎煮,然后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对身体恢复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喝黄芪水还能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情况。

9、对付糖尿病浮肿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所以可以喝黄芪水,并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么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更好。

黄芪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

黄芪的食用方法

黄芪泡水

方法同沏茶一般。取两三片黄芪(5g到10g为宜、,用沸腾的开水冲泡,等待晾凉一点的时候就可以饮用了,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可以长期饮用,但是如果遇到身体不适,尤其是上火、湿热的时候则不能饮用,以免会上火更加严重。

黄芪炖鸡

1、取三黄鸡一只,适量料酒、香葱、盐、当归、黄芪、枸杞、鸡精。

2、将三黄鸡洗干净,切成小块;香葱打成小结的样子。

3、把鸡块放在凉水中,加入适量的料酒,大火煮沸焯水。

4、取另外一个锅,加入适量的凉水之后,用中火或者小火加热。

5、鸡块煮沸之后,在冒水花的地方将鸡块家出来。

6、将鸡块放入步骤4中的锅中。

7、放入当归、黄芪、姜片、葱结等,小伙慢炖一个小时。

8、放入枸杞,继续慢炖5分钟左右。

9、最后放入盐和鸡精调味。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剂中医古方,具有通络活血、补气温经的作用。临床上有治疗关节酸痛、末梢神经炎、皮肤炎和中风后遗症的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取9g黄芪、4个大枣、18g生姜、9g桂枝、9g芍药。

2、在煎药之前需要将药材浸泡半小时。

3、浸泡过之后再煎,需要1个小时左右。

4、水量则以高出药材表面为准。

5、不同的病症需要搭配不同的中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此方如果治疗颈椎病,可添加姜黄、当归、桃仁、红花、川芎;

此方如果治疗肩周炎,可以添加姜黄、秦艽、羌活、灵仙、防风;

此方如要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添加丹参、炙甘草、川牛夕、当归、蜂蜜、草乌;

此方如要治疗脑血栓,可添加地龙、当归、桃仁、红花、川芎;

此方如要治疗心绞痛,可添加三七粉、瓜壳、红花、薤白。

⑷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
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黄芪的功效】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的作用】
1.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
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压的作用,调节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用药,黄芪同时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6.具有氧化性。黄芪的化学成分有: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羟基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及其葡萄糖甙、2',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7,2'-
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及其葡萄糖甙、7,3'-二羟基-4',5'-
二甲氧基异黄烷、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及其葡萄糖甙等,其中有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7.病弱体虚的人服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食用禁忌】
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2、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

⑸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是中国的四大中药之一。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一起来看看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利胆作用

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或水醇浸提制 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黄 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 (B超测量) 。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2、保肝作用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达616.0U/100ml,正常对照组为289U /100ml,经大黄治疗后,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也比对照组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能显着逆转四氯 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及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脱落。此外,还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 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表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 (HBsAg)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中意醌类和大黄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用。

3、抗菌

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溶血性链球菌 (甲、乙) 、草 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 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 制作用,该菌可将复合型胆汁酸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 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4、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 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5、抗炎作用

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大黄煎剂能显着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 时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于酒炖 使有效成分流失而大黄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大黄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 的生成,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 抗炎作用,相反抗炎的同时,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黄煎剂不能延长切除肾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对抗切 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故大黄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6、止血作用

大黄用于止血,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年来发现应用大黄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各种动物实验均证明大黄可明显缩 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精和没食子酸等。它们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 的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显着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升高α2巨球蛋白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 和纤溶酶原活化素哎活力。没食子酸尚可降低纤溶活性。此外,还可增杖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7、降脂作用

对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则无效。

8、利尿作用

家兔灌服大黄素、大黄酸30mg/kg,2—4小时后,尿量、排钠和排钾量达最高峰,比对照经明显增多。芦荟大黄素和大 黄酚的作用较弱。大贵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对免肾髓质Na+、K+-ATP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9、对尿素氮的影响

大鼠喂食含0.75%腺哼Ⅲ饲料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雅黄水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可明显降低血尿 素氮和肌酐量,说明大黄对氮质血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机制一方面大黄可使肠道吸收的氨基氮减少,另一方面大黄可抑制体蛋白的分 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用二氯化汞皮下注射造成豚鼠急性中毒性肾炎模型,灌服大黄水浸剂可使尿素氮降低。

大黄的食用方法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取大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辨真伪

大黄又名将军、黄良,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每年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痛疡肿毒、疔疮、烫火伤等症,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

大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分为北大黄和南大黄两大类,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干燥的根茎,主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干燥的根茎,这两大类均载入《药典》。市场上大黄的伪品较多,均为同科植物,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信州大黄、土大黄等等,这些品种未入《药典》,不可做为大黄药用。

;

⑹ 黄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皮在我国多个地方均有种植,分甜黄皮、酸黄皮和苦黄皮三种种。也正因为这种差异,导致了它们在食用方法和功效上的差异。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黄皮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皮的功效与作用
1 在给人体补充大量养分的同时,还能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干扰。

2 健胃消食。黄皮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抗坏血酸、多种氨基酸等,能提高人体胃液的酸度,刺激胃液分泌。所含酚类,能调节气机,防治因气滞而导致的腹胀等症状。

3 痰平喘:黄皮果中所含的黄皮新肉桂酚胺A、黄皮新肉桂酚胺B、黄皮新肉桂酚胺c、黄皮新肉桂酚胺D以及酚类,多种氨基酸,黄酮甙等,不仅可以调节气机,还能收敛肺气。同时,还有缓解平滑肌的痉挛,起到化痰平喘的功效。

除此之外,黄皮还有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并且苦味偏重的黄皮,效果尤其明显。苦味的黄皮还有强心作用,能松弛胸腹肌肉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之时,必须是连皮带核的放入口中慢嚼,才能使得黄皮的功效和作用发挥到最大。
黄皮的食用方法
1 直接吃黄皮: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将果肉、果皮、果核一并放入口中嚼碎,并连渣带汁的吞下,不仅能消火降暑,还有治疗消化不良、胃胀气的功效。

2 将黄皮熬成果酱:黄皮去籽,果肉与果皮一同打碎,加入冰糖,熬成果酱,不仅酸甜可口,还能止咳。

3 黄皮泡蜂蜜:黄皮洗净,然后掰成三四块,把核丢掉,放到杯子里冲开水,放点蜂蜜或者白糖,那味道没得说,点赞指数绝对高到爆棚。

4 黄皮浸蜂蜜。黄皮浸蜂蜜有很好的止咳作用的。还可以将新鲜的黄皮蒸熟晒干去核,然后浸在纯蜂蜜(冬蜜),比例按冲茶的份量,等出味了就可以服用了。

5 拌盐吃。这是海南人的吃法,将黄皮洗净,挤开果肉放入碟中,撒上少许盐拌着吃,冰冻后食用口感更佳。
黄皮的适宜人群
1 消化不良的人群。在黄皮盛行的季节,将其连皮带核,细嚼慢咽,能够缓解胸腹胀气,心肺闷滞的状态。如果是有疝气病症患者,在病痛发生时,按照这个方法食用效果会更佳。

2 体内水分缺乏水分的人群。夏季外出游玩之时,暑气从四面八方袭来,人体会感觉到特别热燥,这时候吃上一些黄皮,尤其是带苦味的黄皮,不但能生津止渴,还有预防中暑的作用。

3 痰多或者有“痰喘”的人群。在晚上临睡之时连皮带核嚼上几个,能够更好的入睡,不会因为痰气积滞而无法入眠,对治疗痰疾有一定的疗效。

倘若不是在黄皮盛产的季节里想吃黄皮,或者是用它来缓解这些病症,可以到中药店购买黄皮核,放入瓷碟中,在饭上蒸软,嚼食。

另外,黄皮还有消风肿,去疳积的作用,其种子还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因此,无论是身体有这些疾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群,都应该多吃黄皮。

在黄皮的三个种类中,甜黄皮最可口也最讨人喜欢,酸、苦黄皮解暑消渴功效较甜黄皮要好一些,苦黄皮药用功效最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食用。

猜你喜欢:

1. 开心果吃白衣好还是黄衣好

2. 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3. 黄柏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4. 黄柏的功效与副作用

5. 吃百香果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⑺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医看病的时候总是会说到“气虚”这个词,而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中医说的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气虚的人就身体不好了呢?其实中医的气指的就是器官活动时候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影响,器官活动健康就能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好的防御,而气虚的人可以服用下面这个药材。

它就是温和味道发甘的黄芪,功效就是利尿和补气,有典籍记载黄芪还是补药里面最好的食材。除了中医之外现代营养学分析了黄芪的成分之后都认为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叶酸、黄酮类、单糖等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好处的元素,而且对中老年人的疾病特别有疗效。

那么除了一般用黄芪来煮汤这种吃法之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吃呢。

第一种最简单的就是取少数黄芪干嚼,不但味道不难吃还会吃到有一种豆类的香味。

第二种就是取片状黄芪5-10可,冲泡10分钟后就可以当成黄芪茶来饮用,而且还可以反复泡很多次。

第三种,其实黄芪还可以喝党参、粳米、大枣一起用来煮粥,党参和黄芪要先煎一下,然后把其它两种材料一起熬煮就可以了。

而黄芪这么好我们就要更加学会分辨优劣黄芪的办法,因为市面上假冒伪劣的黄芪非常多,我们第一个可以观察,一般黄芪都是黄色的圆锥型物体,表皮有皱纹而且有韧性,如果看不出来还可以拿一点来嚼一下,如果有都豆类的腥味而且味道发甘就应该是真的黄芪了。

⑻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⑼ 大黄怎样吃的正确食用方法和功效作用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那你知道大黄怎样吃吗?本文是大黄怎样吃,大黄的功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黄的简介
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黄的食用处理方法

1、加工炮制:

1.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1.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2、服用方法:

2.1、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2.2、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的吃法(做法)大全
1、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黄3~8钱,煎取150~500毫升(每剂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湿热敷及洗涤用,每天4~6次。治疗前先清洗局部,除净分泌物。本法对于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溃疡、皮肤毛囊炎及头部疖肿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转阴日数亦比较迅速。

2、治疗烫伤

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着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哪些人不能吃大黄、大黄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大黄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的患者均忌用。

2、大黄的适用人群

大黄的适用人群包括: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3、大黄的食用禁忌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忌用。

猜你喜欢:

1.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3. 大黄的用法用量

4.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⑽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力大功宏,使用面广,从古至今,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得到了很多医家的论证。如《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黄芪可治小儿百病。梁代《神农本草经集注》提出黄芪有活血和止渴作用。
金元时代《汤液本草》提出黄芪补肾脏元气。清代《本经逢原》提出黄芪泻阴火,止表虚自汗。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及《本草正义》指出黄芪不仅补气,兼能升气。总而言之,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所获赞誉颇多,其功效主要分为三类,即补气要药,气中血药,疮家圣药三个方面。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较多,如黄芪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元气,以裕生血之源,辅以当归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因而该方益气养血功效较为显着,只是煎熬制作稍嫌麻烦。
另外黄芪饮片泡水、黄芪颗粒等也是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因是生黄芪制成,因而更偏于托毒敛疮,补气血功效较弱,适合于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有利于生肌收口。
经炼蜜炮制的蜜炙黄芪则更长于滋补,而且蜜炙后口感更好,如扬子江药业的黄
芪精口服
液是蜜炙黄芪经独特工艺提取而成,完整的析出了有效成分多糖和皂苷,保证了药效的有效吸收,因而增长了滋补的功效——黄芪泡水只能利用三四成功效,而且该药服用方便。

阅读全文

与黄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学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浏览:681
哪些数学方法帮你解决了问题 浏览:852
卷帘百叶窗免打孔安装的方法 浏览:715
自拍杆拍手机的方法 浏览:550
bod5分析方法名称 浏览:255
小米5无线显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5
炖汆闷属于什么加热方法 浏览:209
激光方法治疗胃息肉有没有伤口 浏览:571
一个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鱼缸除油膜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40
咳嗽小便失禁锻炼方法 浏览:904
简单做鱼方法 浏览:104
大小脸自我矫正方法图片集 浏览:80
从台账中快速抓取数据的方法 浏览:785
高血压的剁辽方法有哪些 浏览:96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浏览:51
商业研究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浏览:248
帆布包变黄有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786
轻感冒怎么办速效方法 浏览:10
焦油含量检测方法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