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铁皮做簸萁还可以做什么
用铁皮做簸萁还可以做防水板。
农村烟囱基本都是红砖砌的,想要补漏,就要先找到漏水之处,刷上水泥砂浆进行表面填充,只有再刷上防水涂料2~3遍,最好是柔性的防水材料。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并没有,现在很多业主家为了加长使用寿命,所以在烟囱的底部围上一圈铁皮。
铁皮可以保护防水层,充当防水板的作用,铺贴时需要用膨胀螺栓将它固定在烟囱的红砖上,保证铁皮和烟囱之间不存在一点缝隙,否则算是白铺了。
铁皮需要铺几层
这个不一定,最好是两层,第一层的铁皮切割成8cm,然后对半折叠,将拐角的位置紧贴烟囱底部阴角固定好。而第二层的铁皮宽度同样也是8cm,这些则是将拐角的位置沿着烟囱底部的阳角固定,不仅可以防水,而且还能保护烟囱底部防止碰撞以及避免开裂。
2. 用包装带编簸箕的方法
1.圆形打包带编筐编法: 用麻绳,十字交叉,系牢固。上下穿叉做。
2.但是要注意别太松,不然会很容易走形
3.编好底后就要编帮了,编帮也就是编边。
4.编边就是一层一层地向上编,一定要紧一点。
5.然后是收边、定形,底边不平,可能要用重物压个几天就好了。
簸箕,拼音是bò ji,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有三种,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手工簸箕是正宁县一个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优产品,这个盛产手工簸箕的地方就是周家乡核桃峪村。其编织簸箕的手艺是杨姓祖上在公元1489年由山西曲沃县侯马乡移民时带来的,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核桃峪簸箕之所以着名,正因为它有其独到之处。
核桃峪的簸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它的优点是窝深、掌平,不撒粮食和簸物。掌平利于播出杂物,不留残渣,好使换。在农家,簸箕是家庭生活的必备之物,一张簸箕用得爱惜点可以用人老几辈子,最少也可用十几年。
3. 用白铁皮怎么手工制作簸箕
以任意一个边划出一条水平直线,以这条为基准再两端中间纵向划出中心线。把钢直尺在水平线上用中心线找到已知地板边宽X高,已知地板上端为短边宽用直尺在中心线下端划出长边宽连线上端短边,把上端地板边高延长线划出两边边高与下端地线交汇,尾端划出斜线剪切把三边高敲打成直角然后检查制作完毕。 (地板俯瞰*等腰梯形)
4. 如图所示,用铁皮做这样一个畚箕,至少要用多少铁皮
用铁皮做这样一个柏忌,至少要用多少铁皮,如果用这样的铁皮做一个柏忌的话,用至少得需要¥6铁皮。
5. 手工铁皮簸箕的视频
1、这要分画平面图还是详图。一般来说都是画平面图,详图应该由厂家来完成。2、画铁皮板折边的话,必须先要将铁皮板折边的整体先画出来,然后进行细化。一般来说铁皮板折边指的是,一块金属板折弯。板厚,折弯半径,角度。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具体尺寸要根据设计要求来。3、这种常见的物件可以自己画,也可以从网上的图库下载下来。分门别类放好,下次再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复制以前画的。4、现在这种图网上非常多,而且都是分类收藏好了的。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中间的来使用,遇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再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
6. 如何用铁皮制作簸箕
贵州大曲、蜡染制品、刺绣与桃花、播娜摩簸箕画 、原木艺术、中药材、茶叶、刺梨、茅台酒、董酒、果核雕刻等1,中药材:杜仲,茯苓,天麻,党参,金银花,三七等2,土特产:火腿,香肠,臭豆腐,辣椒,贡面,茶叶,竹荪,豆腐干,各种新鲜水果等3,酒类:贵州各种名酒4,其他:蜡染,苗族银器等5,矿产:煤,铝钒土,重晶石等贵州小吃施秉酸汤鱼酸汤鱼,亦名活水煮活鱼。施秉境内,俗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老窜"之说,各族群众喜爱食酸。酸食中尤以酸汤鱼为最佳品。其制作方法是先将酸汤置于铁锅中,待开得翻冒冒之时,将事先已吐出过泥,并泻过腹的半斤至一斤重的鲤鱼取出,在其左侧胸鳍下约三片鱼鳞处,用刀横切一小口,挤去苦胆,放入锅中。鱼入沸汤(活水),尚窜游(活鱼)方死。然后放入鱼香菜(苗语叫呵可),以及姜、葱、蒜等作料,待熟即可盛食。谚有"鱼煮千滚,越煮越紧",煮的时间愈长,味愈浓。食之汤鲜肉嫩,美味可口,增进食欲。遵义豆花面一碗豆花面,下层是面条,上面放一团细嫩的白豆花。另有一小碟,上盛红油辣椒、味精、葱花、姜丝、肉哨、油炸花生等。食用时,把面条和豆花挑到碟子里,边蘸边吃,鲜香嫩滑,味美可口。榕江西瓜榕江位于贵州东南部,都柳江上游,气候温热,土地肥沃,适宜西瓜生产,据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榕江古州一带就种植过西瓜,曾远销到广西一带。1957年又重新试种。1978年以来西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榕江被誉为贵州西瓜名产区。现常年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总产西瓜2500万公斤。西瓜以个大皮薄、瓤胞肉沙,香甜适口,耐储耐运等优点而驰名省内外,不仅成为广大消费者消暑解渴的时令果品,而且近年两次进入中南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产品除供应贵州广大消费者外。还远销省外的重庆、成都、昆明、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香猪即黔桂香猪。榕江主要产地在八开区和三江乡等地。香猪是苗族人民将野猪长期驯化、精心培育而成的珍贵品种,具有皮薄、骨细、肉嫩、味美、清香、不腻的特点,既是烧烤猪的上乘原料,也是珍贵的试验动物,是我国独有的地方良种。施秉绿豆粉绿豆粉,亦叫米粉。因其制作方法不同,又分为盘子粉和锅粑粉。盘子粉是把磨好的米浆,舀入白铁皮长方盘内蒸熟;锅粑粉是把米浆舀入铁锅中烙熟,两面均成锅粑状,粉成型后均成带状收藏。吃时,把粉放入沸水中烫热,舀入碗中,伴以哨子(辣鸡、肉末、猪脚)等佐料即可。吃锅粑粉时,尤以切碎的酸菜做哨子,更有味道。粉,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现今早点之一。遵义羊肉粉主要原料是米粉和羊肉。吃时先将粉用开水熨过三次,以除酸味,然后把薄薄的肉片覆盖在粉上,用滚烫的羊肉汤浇上,加以辣油等佐料,热气腾腾,鲜香阵阵,色、香、味具佳。肠旺面是贵阳地区着名的风味小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一位姓苏的生意人首创。因系有猪肥肠、猪血旺做盖面的鸡蛋人工面条,故名"肠旺面"。肠旺面择料严格,制作考究,一碗面条,其主料、配料竞有20多种。制作时,面条要经过"三翻四搭九道切",细软如绸缎;肥肠加盐、醋反复搓洗,解刀后加花椒、山奈、八角、点葱、文火煨炖。经过精细加工制作的肠旺面,汤色鲜红,面条细脆,辣而不猛,油而不腻,吃时浓点满口,吃后回味悠长,深受群众喜爱。恋爱豆腐果是贵阳小吃中久负盛名的一种。豆腐先经过碱水洗泡发酵,然后切成长方形小块,用无味的柏木锯面作燃料,烤至两面发黄,食用时用薄竹片将豆腐当腰剖开,填进由胡辣椒、生姜米、点葱、蒜泥、酱油、醋、味精等调制而成的作料,趁热吃下,咸辣爽滑、满口喷香。雷家豆腐圆子相传为贵阳一位叫雷三娘的妇女首创,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制作时选用上等黄豆浸泡六至十小时,磨成浆汁,加上"菜油脚子"(菜油的沉淀质),煮沸并加入酸汤,起锅后再按一定比例掺入花椒、八角、茴香、桂皮、草果、山奈配制而成的五香粉末及味精、葱花等拌匀,抓出绒豆腐轻轻捏拢、压扁,缓缓放进热油中翻炸。雷家豆腐圆子色呈焦黄,外脆内嫩,芯似蜂窝。食用时用酱油、葱花、辣椒、麻油、醋配成蘸水,趁热蘸食,爽脆嫩滑,香气扑鼻,佐饭下酒均宜
7. 如图所示,用铁丝做成这样一个畚箕,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底面:25×40=1000(平方厘米)
后面挡板:25×10=250(平方厘米)
左右挡板:40×10÷2×2=400(平方厘米)
至少要用铁皮:1000+250+400=1650(平方厘米)
图解如下:
8. 铁簸箕做法
如果身边缺一个生活小工具(家把什)怎么办?如今大多数人早已经习惯了通过购物来解决,但退回几十年前的话,自己做或者找手艺人做,是更常见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农村来说。当时,筐、篓、簸箕、笤帚等工具,基本都是自己做出来的,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也有很多。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在坚持这种传统方式的老手艺人已经不多了。这组图片是烟台栖霞一位朋友在自己村拍到老手艺人进村做工的场景,带大家看一下这曾经熟悉的场景。
这位老手艺人已经年过八旬,不过或许是坚持做手艺的原因,他的思维和身手仍然显得比较敏捷。一个马扎,几块铁皮,两个工具包,就是他进村揽活带的装备。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因为常年低头劳作,老爷子的后辈也驼得比较明显了。
他主要做的是“铁撮(cuo)子”,撮子就是人们扫地时收集垃圾的容器。这个名字应该是一种方言式的叫法,但似乎很多地方都这么说。据说,撮子是从簸箕演变而来的,就是把簸箕的规模缩小,然后再上面加上一个把手。
做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大小,选出合适尺寸的铁皮。
然后选出底,折出边。
然后再打平。
大体成型之后,再用尺子量一量,准备做把手。
加上把手,用钉子固定住,一把铁撮子就做出来了。这样一把手工的铁撮子,老爷子卖15块钱,实际上就是个功夫钱。
除了铁撮子之外,老爷子也做其他的铁皮容器。
比如这种铁皮抽屉,甚至还能做大铁盆。进村忙活一下午,其实挣不了多少钱,但对于老爷子来说,他可能就是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年轻时学的手艺,一做就是一辈子。
3228阅读
搜索
白铁皮咬缝图解
自制撮子下料方法
铁撮箕的制作三维图
白铁下料展开图
簸箕为啥叫撮子
水簸箕做法图集
9. 簸箕手工编织步骤
做簸箕用的工具主要有铁镰(推刨)、方锥、槽锥、钩针、拨停、绳锤、捋篾刀、量舌、尺子等。铁镰用以刮簸箕舌头,要刮得平整、薄厚适中。近年来多用推刨推,推刨推下的舌头要比镰刀刮的效果好多了。方锥,用于在簸箕舌头上钻眼。槽锥,用来缠簸箕沿子。钩针,在簸箕舌头上用来钩绳子;用针是循环往复、错落有致、一气呵成的一整套动作,针脚密疏、缀条粗细平整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拨停,是打绳用的,有的也叫脱螺子。绳锤,用于缠绳,既省力,缠下的绳子松紧又合适。捋篾刀,刮缠沿子的篾子。量舌,用于丈量簸箕舌头上所钻孔眼的距离。簸箕尺子,有大小之分,是量簸箕条长短的。还有踏板子、捋篾棒、垫尺和刀子等。
编织簸箕时,
先将条子装在簸箕尺上,编结一片,叫做结掌子。
然后将掌子弓起结角子。结角子和做茬子以及捋篾子、缠沿子,最耗时间,技术含量也最高。做的簸箕是否美观大方、实惠耐用,关键在这些工序上,
所以编织簸箕者紧张时一圪蹴就是半天。
有时为了结好角子或做好茬子,连吃饭、上厕所都顾不上。
只有这样,才能编成一张成品簸箕。
10. 如何用铁皮制作簸箕
怎么样下料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