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对于盲孔应用,如何正确涂覆螺纹锁固胶
以乐泰胶水为例,对于盲孔应用,需要将螺栓进入封闭壳体内,应在外螺纹和内螺纹上都涂覆螺纹锁固胶,以确保完全覆盖和固化。如果仅在外螺纹上涂覆并施加扭矩,装配时空气压力会将大部分锁固胶挤出来。
❷ 钢结构工程中的“涂履”方法是指
涂履法 所谓涂覆法就是在支撑体上涂覆一定的有机溶液,干燥后再炭化,这样在炭支撑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分离层。涂覆法是有效、方便的调整孔隙的方法,通过改变涂覆液浓度、涂覆次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调整涂层中所需的孔尺寸。合适的涂覆液必须具备高含碳率,含碳率至少在40%以上,最好和支撑体有相同或相近的含碳率。此外,涂覆液同支撑体必须有相容性,即能和支撑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会破坏支撑体结构,这样炭化后才能形成均一的炭膜层。同时,涂覆液浓度及涂覆次数也须合适,涂覆液浓度低,其中有效成分的量少,不能有效地覆盖大孔;涂覆液浓度较高,容易形成连续的薄层,对大孔的堵塞效果好,但浓度过高时,涂层较厚,炭化时会形成裂纹。一般一次涂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重复几次涂覆-干燥-炭化过程
❸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互换装配法
互换装配法是在装配过程中,同种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分为完全互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
(1)完全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就是装配时各装配零件不需进行任何修理、选择、调整或修配即可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其特点是装配质量稳定可靠、对装配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低、装配效率高等,有利于组织流水线装配和自动化装配。但对零件的精度要求严,因此零件的生产成本高。故这种装配方法,仅适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
(2)不完全互换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与完全互换法相似,但允许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所规定的公差大。因此,有利于零件的经济加工,装配过程与完全互换法一样简单、方便。但在装配时,可能会出现达不到装配精度要求的概率为0.27%。
2、选配装配法
选配装配法是将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公差放大到经济精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组成环又不多的成批或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等。选配法,按其形式不同分为直接选配法、分组选配法和复合选配法三种。
(1)直接选配法
即装配时,从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精度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这种方法不必事先分组,能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但需要有经验的工人挑选合适的零件进行试配,因此装配时间不易控制,装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2)分组选配法
即将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公差放大若干倍,使其尺寸能按经济精度加工,然后按零件的实际加工尺寸分为若干组,按各对应组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由于同组零件有互换性,故也称为分组互换法。
分组选配法的关键是,保证零件分组后各对应组的配合性质和配合公差必须满足装配精度要求,同时,对于组内的相配件数量要相配套,配合件的公差应相等。
(3)复合选配法
该种装配法是分组装配与直接选择装配的复合形式。是将组合环的公差相对互换法所求值增大,零件加工后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工人还在各对应组内进行选择装配。这种方法既能提高装配精度,还可以不必过多地增加分组数。但装配精度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人技术水平,工时也不稳定。
3、修配装配法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对于产品中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较多的零件装配时,如按互换法或选配法装配,会造成零件精度过高而难以加工,有时甚至无法加工。此时,常用修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所谓修配法,就是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的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按实测结果,通过修配某一组成环的尺寸,用来补偿其组成环因公差放大后产生的累积误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精度的一种装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而零件可按经济精度制造;缺点是增加了一道修配工序。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于模具装配采用。
采用修配法时,关键是正确地选择修配环和确定其尺寸及极限公差。在生产实践中,修配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单件修配法
在多环装配尺寸链中,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为修配件(补偿环),装配时用去除其表面层的方法改变其尺寸,以满足精度要求。如冲裁模间隙过小,将凸模作为固定修配件进行修配,以保证满足间隙精度要求。
(2)合并加工修配法
这是将两个或更多零件合并在一起进行加工修配,合并后的尺寸可视为一个组成环,这样就减少了组成环的环数,从而减少修配工作量。
这种方法由于零件合并后再加工和装配,需对号入座,给生产带来一些不便,也仅适于单件小批生产,如冲裁模凸、凹(中间)模的装配等。
4、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的实质与修配法相同,也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值放大,使其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选定尺寸链中的某一环作为调整环,采用调整的方法改变其实际尺寸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公差要求。预先选定的环称为“调整环”,是用来补偿其各组成环因公差放大而产生的累积误差。
根据调整方法的不同,调整法可分为可动调整法和固定调整法两种。
(1)可动调整法
这是在装配时,通过改变调整件的位置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模具装配中也经常应用。例如,在冲裁模的装配中,为使冲裁间隙保持均匀,可先装好凹模后再进行凸模装配,并以凹模型孔为基准调整凸模的相对位置,使间隙均匀后用固定销钉将凸模固定板定位在模座上。或者与上述情况相反,先装配好凸模,然后再以其为基准调整凹模的相对位置,使间隙均匀后固定凹模即可。
这种方法在调整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比较方便,在模具装配中应用较广。
(2)固定调整法
这是一种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调整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与修配装配法比较,两者都能用精度较低的组成零件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所不同的是,调整装配法是通过更换零件或调整零件位置的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而修配法是通过去除表面层一定修配量来达到装配精度。
不同的装配方法,不仅装配工作效率不同,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技术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选择装配方法时,应从装配的技术要求出发,根据生产类型和实际生产条件合理地进行选择。
❹ 防腐工程中的涂覆方法主要有
防腐涂料在石化行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在与一些企业的业内人士接触并对这些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在防腐涂装的实际应用存在着几个误区:
1.注重防腐材料,轻视表面处理:
①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防腐涂装之前,必须对基体表面进预处理,这是防腐涂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表面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涂层对基体的附着力、涂层的品质及对基体的保护性能、涂层使用寿命、涂层外观等,分析表明表面处理的质量是影响涂层质量的主要因素。
②对几大石化企业进行调查了解,表明影响防腐涂层达不到设计防腐年限的主要因素大都是表面处理不符合要求,在材料选用、配套性、环境条件等几大因素中占 50%强,尤其对钢结构及装置区内的非保温储罐、反应釜、管道外壁等,更是如此,有的管廊钢结构和储罐外壁短短六个月就出现点蚀,不到一年开始大面积锈 蚀,流“黄水”。
③有关人员只比较关心防腐涂料品质、在行业的应用效果及业绩,忽略表面处理要求,甚至于对我们提出的表面处理的基本要求归咎于防腐涂料施工条件苛刻,相对而言,不愿意在表面处理上花钱、花精力,这样,势必造成防腐保护寿命大大缩短。
2. 注重材料选用,轻视防腐配套:
①由于防腐涂料性能各异,在不同的环境介质、被涂物特性、施工条件及防腐设计年限下,应该作不同的选择,因此不能仅仅简单的评价防腐涂料的“好”“坏”,而应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选择防腐涂料,即配套性。
②配套性的考虑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关的和涂料本身有关的被涂物特性、底、中、面涂层的重涂适应性腐蚀条件、涂料的成膜/固化条件表面处理要求、涂层的涂覆厚度涂装方法、防腐设计年限、技术经济指标。
③在实际业务中,不注重防腐体系配套性的情形比比皆是,有的工程选用的防腐涂料很好,按长效防腐年限设计,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中漆/聚氨酯面漆,但表面处 理却采用动力打磨只达ST2/ST3要求,甚至于仅仅使用电动钢/铜刷清理表面,根本无法满足8年以上的长效防腐要求;有的表面处理采用喷砂,达到 Sa2.5,底漆却选用红丹,“着洋装,穿草鞋”;特别是维护工程,在旧涂层上重涂,不考虑覆涂的涂层与旧涂层的适应性,出现咬底、起泡等现象,导致涂装 失败
3. 注重材料单价,轻视综合造价:
①相比较而言,性能好的防腐涂料,一些大的厂商,如AKZO NOBEL公司的国际牌油漆、海虹老人公司的老人牌油漆等,由于其原材料选用限制、产品技术含量等等因素,生产成本较高,每公升(公斤)价格自然较高,但 有很大一部份产品由于是高固体份产品,其额定膜厚下的涂布面积较高,在同样的设计膜厚条件下,防腐涂层的综合造价并不高,而品质则有很大提高。因而,在防 腐涂料的技术经济对比过程中,还应关注涂布面积和涂层寿命。
②构成防腐施工中防腐涂料成本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设计膜厚、涂料性能指标(如固含量)、涂料损耗、施工方法等。
③在与用户业务往来过程中,一些用户常常只注意材料单价,不计算综合造价,选用了小厂生产的低价位防腐涂料,品质差,固含量低,涂布面积低,最后的总费用并不低,这类现象极为普遍。
4. 注重短期投入,轻视长期费用:
①“防腐维护年年有,只是大小各不同”,这是笔者对石化行业防腐的戏言,笔者对几家大型石化企业调查表明:70%以上的装置钢结构三年已开始锈蚀,五年已上则“面目全非”,管廊钢结构五年已是锈迹斑斑,非保温管线也是类似情形。
②在防腐涂装体系选定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防腐寿命设定,避免选用寿命过短的体系,这些体系看起来初始投资小,但后期维护费用高,由于维护的复杂性,很多项目在后继维护上的费用甚至于高于初始投资。
③维护后的防腐寿命通常不及新建时选用防腐年限较长的涂装体系来的效果好,在石化项目的总投资中,防腐必竞占的比重较小,为确保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完全有条件选择防腐年限较长的涂装体系,减少后期的“修修补补”,避免后期因防腐不到位,影响正常生产,增大维护投入。
深圳市前海国创防腐除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历经数次改制而成的较大施工企业,最早的施工队伍成立于1990年,具备相关所有施工资质,是同行业中较早实现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是国家认可的具备专业防腐施工、烟囱施工、翻新施工、防水防火保温施工、高空施工、装修施工和建筑工程等全业务资质的企业。
公司具有28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我司在防腐工程(烟囱、水塔、冷却塔等)施工方面设备精良。我们在运用(高空作业不搭脚手架;设备设施长效防腐蚀;在线施工不停产;带压快速堵漏)特色新技术,经多次科学摸索并长期反复施工论证,探索出多套丰富施工经验。施工人员持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特种行业技术操作证上岗,并全部参加人身保险,对建设单位绝无后顾之忧。我公司完全具备履行大中型工程合同的能力,是为您企业创一流的坚强后盾。
公司始终遵循"诚信第一,专注、专心、专业,建精品工程,造百年品牌"的经营宗旨,依靠优势的装备和一支爱岗敬业的施工管理队伍,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网络化的管理体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努力将过硬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新进的设备,完美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奉献给社会大众,力争与各界朋友达成共识、携手并进,为创造新型的双赢合作关系而不懈努力,共创企业美好明天!
❺ 机械装配的常用方法有哪四个
1、修配法。
装配中应用锉、磨和刮削等工艺方法改变个别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配合达到规定的精度,装配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在大型、重型和精密机械装配中应用较多。
2、调整法。
装配中调整个别零件的位置或加入补偿件,以达到装配精度。常用的调整件有螺纹件、斜面件和偏心件等;补偿件有垫片和定位圈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和中小批生产的结构较复杂的产品,成批生产中也少量应用。
3、互换法。
所装配的同一种零件能互换装入,装配时可以不加选择,不进行调整和修配。这类零件的加工公差要求严格,它与配合件公差之和应符合装配精度要求。
4、选配法。
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高精度部件如滚动轴承等,为了提高加工经济性,通常将精度高的零件的加工公差放宽,然后按照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使各对应的组内相互配合的零件仍能按配合要求实现互换装配。
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 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 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 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 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环境条件:
为保证机械产品的装配质量,有时要求装配场所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如装配高精度轴承或高精度机床(如坐标镗床、螺纹磨床等)的环境温度必须保持20±1℃恒温;对于装配精度要求稍低的产品,装配环境温度要求可相应降低,如按季节变化规定为:夏季23±1℃,冬季17±1℃。
❻ 整机装配的工艺原则及基本要求是什么
工艺原则:
1、预处理工序先行,如零件倒角、去毛刺与飞边、清洗、防锈、防腐处理、涂装、干燥等。
2、先进行基础零部件装配,使机器装配过程中重心处于最稳状态。
3、先进行复杂件、精密件和难装配件装配,因开如装配式,基准件上有较开阔安装、调整、检测空间,有利于较难零、部件装配。
4、先进行易友坏后续工序装配质量工序。如冲击性质装配、压力装配、加热装配等,补充加工工序应尺量安排装配初期进行,以保证整个产品装配质量。
5、集中安排使用相同工装、设备和个有共同特殊环境工序,以减少装配工装、设备重复使用,避免产品装配迂回。
6、处于基准件同一方位装配工序应尽可能集中连续安排,止基准件多次转位和翻身。
7、电线、油管路安装尖与相应工序同时进行,止零、部伯反复拆装。
8、易燃、易爆、易碎零部件或有毒物质安装,尽可能放最后,以减少安全防护工作量,保证装配工作湎利进行。
9、清晰表示装配顺序,常装配系统图来表示,结构比较简单、组成零部件少产品,可只绘制产品装配系统图。结构复杂、组成零、部件多产品、则还需绘制各装配单位装配系统图。
10、装配单元系统图上加注所需要工艺说明,就形成装配工艺系统图。此图较全面反映所映了装配单元划分、装配和装配工艺方不法,它是装配工艺规程中主要文件之一,也是划分装配工序依据。如图表示床身部件装配工艺系统图。
基本要求:
1、未经检验合格的装配件(零、部、整件)不得安装,已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 认真阅读工艺文件和设计文件,整机装配 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装配完成后的整机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3、严格遵守装配的一般顺序,防止前后顺序颠倒,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不要损伤元器件,整机装配,避免碰坏机箱和元器件上的涂覆层,以免损害绝缘性能。
5、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保证质量,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制度。
(6)装配过程中常用的涂敷方法扩展阅读
整机装配组装方法:
组装在生产过程中要占去大量时间,因为对于给定的应用和生产条件,必须研究几种可能的方案,并在其中选取方案。目前,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从组装原理上可以分为:
1、功能法。这种方法是将电子设备的一部分放在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内,该部件能完成变换或形成信号的局部任务(某种功能)。
2、组件法。这种方法是制造出一些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上都统一的部件,整机装配步骤,这时部件的功能完整退居次要地位。
3、功能组件法。这是兼顾功能法和组件法的特点,制造出既有功能完整性又有规范化的结构尺寸和组件。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是200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费小平。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及电子企业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教材。
❼ 什么是pcba生产工艺流程
PCBA生产工序可分为几个大的工序, SMT贴片加工→DIP插件加工→PCBA测试→三防涂覆→成品组装。
一、SMT贴片加工环节
SMT贴片加工的工序为:锡膏搅拌→锡膏印刷→SPI→贴装→回流焊接→AOI→返修
1、锡膏搅拌
将锡膏从冰箱拿出来解冻之后,使用手工或者机器进行搅拌,以适合印刷及焊接。
2、锡膏印刷
将锡膏放置在钢网上,通过刮刀将锡膏漏印到PCB焊盘上。
3、SPI
SPI即锡膏厚度检测仪,可以检测出锡膏印刷的情况,起到控制锡膏印刷效果的目的。
4、贴装
5、回流焊接
将贴装好的PCB板过回流焊,经过里面的高温作用,使膏状的锡膏受热变成液体,最后冷却凝固完成焊接。
6、AOI
AOI即自动光学检测,通过扫描可对PCB板的焊接效果进行检测,可检测出板子的不良。
7、返修
将AOI或者人工检测出来的不良进行返修。
二、DIP插件加工环节
DIP插件加工的工序为:插件→波峰焊接→剪脚→后焊加工→洗板→品检
1、插件
将插件物料进行引脚的加工,插装在PCB板子上
2、波峰焊接
将插装好的板子过波峰焊接,此过程会有液体锡喷射到PCB板子上,最后冷却完成焊接。
3、剪脚
焊接好的板子的引脚过长需要进行剪脚。
4、后焊加工
使用电烙铁对元器件进行手工焊接。
5、洗板
进行波峰焊接之后,板子都会比较脏,需使用洗板水和洗板槽进行清洗,或者采用机器进行清洗。
6、品检
对PCB板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返修,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三、PCBA测试
PCBA测试可分为ICT测试、FCT测试、老化测试、振动测试等
PCBA测试是一项大的测试,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客户要求,所采用的测试手段是不同的。ICT测试是对元器件焊接情况、线路的通断情况进行检测,而FCT测试则是对PCBA板的输入、输出参数进行检测,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四、PCBA三防涂覆
PCBA三防涂覆工艺步骤为:涂刷A面→表干→涂刷B面→室温固化5.喷涂厚度:喷涂厚度为:0.1mm—0.3mm6.所有涂覆作业应不低于16℃及相对湿度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PCBA三防涂覆用的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一些温湿度比较恶劣的 环境,PCBA涂覆三防漆具有优越的绝缘、防潮、防漏电、防震、防尘、防腐蚀、防老化、防霉、防零件松脱及绝缘耐电晕等性能,可以延长PCBA的储存时间,隔离外部侵蚀、污染等。其中喷涂法是业界最常用的涂敷方法。
五、成品组装
将涂覆后测试OK的PCBA板子进行外壳的组装,然后进行测试,最后就可以出货了。
PCBA生产是一环扣着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体的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需要对每一个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
❽ 管道防腐涂料的涂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空气喷涂,静电喷涂,人工刷涂,高压无气喷涂
❾ 螺纹防松胶的涂覆方法
螺纹防松胶
螺纹防松胶一般是厌氧胶,厌氧胶又叫缺氧胶是一单液自硬化型固定密封剂和粘合剂。
厌氧胶根据用途性质可分为:螺纹锁固剂、圆柱固持胶、厌氧结构胶。螺纹防松胶也叫螺纹锁固胶。
螺纹防松胶有两种:一种在装配时涂的,还有一种预涂胶
各种型号的螺纹防松胶适用的螺纹和材料都不一样,详细可以参考各厂商提供的资料
可以参考《JB/T 7311-2008厌氧胶、硅橡胶及预涂干膜胶应用技术规范》
螺纹防松胶涂的时候不能将整个配合面全涂,否则会很难拆卸,只需要涂几扣或沿一侧面涂一条纵线就好
❿ 常用涂料的涂覆方法有哪些
1.涂刷法。涂刷法是最常用的涂漆方法。这种方法可用简单工具进行施工。
2.喷涂法。喷涂法是用喷枪将涂料喷成雾状液,在被涂物面上分散沉积的一种涂覆法。
(1)高压无空气喷涂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效高,效率比一般喷涂法高十余倍,漆膜的附着力也较强。
(2)静电喷涂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漆雾的弹回力小,大大降低了漆雾的飞散损失提高漆的利用率。
3.浸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零件和内外表面的涂覆。
缺点是一般不适用于干燥快的涂料,因易产生不均匀的漆膜表面。
4.电泳涂装法。电泳涂装法是一种新的涂漆方法,适用于水性涂料。
来源于问问我建筑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