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论证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具体介绍如下: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1)常用且好用的论证方法扩展阅读: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
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
同因异果也是事物之间的常见的相互联系。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同样一项改革措施,对不同条件和状况的人们所造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在运用因果论证时,有时就必须分析同因异果的关系,才能使论点深化和得以确立。
互为因果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生态平衡的领域里,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仅要提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而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因果才会发生互相转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非。
Ⅱ 文章中论证方法有哪些
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理论论证。事实论证,又叫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1、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作用: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让人信服。
3、比喻论证:能直接证明观点的比喻句。
作用:使论证生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让读者有了深刻的印象。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Ⅲ 常见论证方法有哪些
演 绎 法
根据已知的一般性原理、原则,推断证明某个具体的论点。(一般→个别)
———— 例句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泰山还要重的。
归 纳 法
举出许多事实,经过归纳,证明一个一般性结论。(个别→一般)
———— 例句 ————
滴水有恒,能穿透有来头;绳子有恒,能锯断木头;海浪有恒,能冲垮堤岸。所以恒心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分 析 法
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剖析、分解,以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 例句 ————
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了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
反 证 法
揭露和批驳对方的谬误,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
———— 例句 ————
言多必失,祸从口入。话过多,把自己底牌亮出,让自己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暴露自己的隐私与弱点,陷入被动的境地,极易破财。所以话多不是金。
类 比 法
用与论点在本质属性上基本相同或相似,且又知道其结果的事物做论据,通过类比证明论点。
———— 例句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荆有长松文梓榆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引 证 法
以理论性论据证明论点。
———— 例句 ————
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
归 谬 法
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以之为前提,进行合乎情理的引申,得出一个十分明显而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观点。
———— 例句 ————
赫尔岑是俄国着名的文学批评家。他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
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
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比 喻 法
用人们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或道理,来解释较为深奥的事物或道理,但不能作为直接论证。
Ⅳ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第一种是比喻论证。它可以使论证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种方法是对比论证。通过事物之间的对比,更加突出论证内容。
第三种方法是道理论证,通常采用一些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可以使论证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第四种方法是事实论证,也叫举例论证。可以使论证内容更具体有力。
Ⅳ 9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一般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
常用论证方法
一、举例论证又叫事实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
二、道理论证就是运用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三、比喻论证又叫喻证法,就是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Ⅵ 常见论证方法和作用有哪些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接下来分享常见论证方法和作用,供参考。
1.事实论证
简介:事实论证,又叫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作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更加全面概括总体事实。
2.道理论证
简介: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
作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3.对比论证
简介: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用: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4.比喻论证
简介: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
作用:通过比喻论证使所论述的道理浅显透彻,形象易懂,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Ⅶ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四种常用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详细介绍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1、类比法
所谓类比,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2、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Ⅷ 有什么论证方法
《普通逻辑学》说: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选言证法”、“分解法”、“例证法”、“类比法”和“喻证法”。
论述一:引证法
引证法,又称“直接演绎法”,它是引用一些已为人们认同的真实判断,运用演绎推理形式从论据直接确立论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论证方法。
引证法是论证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马克思主义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实践,而仅仅是实践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简单的论证运用的是第二格AEE式三段论,虽然论据只有两句话,但逻辑性很强,因为三段论是必然性推理,而论据的真实性也是无可怀疑的。
引证法的一般模式是:
提示:上式中a,b等是作为论据的判断;“>”表示由这些论据可以逻辑地推出p。
除了“三段论”外,引证法经常运用的推理形式还有“假言推理”等。
权威的言论常常是人们引用的论据。对权威要做具体分析,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科学、学术上的权威,由于有丰富经验和真知灼见,他们的言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种观点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是因为它是权威说过的。因此,对任何权威都不能盲从,权威也会犯错误,尤其是在他们不熟悉的领域。
论述二:反证法
反证法是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根据排中律确定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
例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因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丢掉这面旗帜,实际上就是根本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正确路线,就是要放弃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绝对不会同意的”。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设立反论题——要证明一个论题“p”为真,就先假定一个与“p”相矛盾的判断“非p”为真。
第二步:归谬推演——从反论题出发,加上其它明显为真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明显虚假的结论“q”来(如果非p,那么q)。
第三步:证明反论题为假——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由“q”为假,可以必然推出“非p”为假。
第四步:证明论题为真——根据排中律,“p”和“非p”不可同假,“非p”为假,“p”就必然为真。
上述步骤的基本模式是:
从思维过程分析,反证法总要有上述四个步骤,但在反证法的语言表达中,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些过程。
例如,上例就省略了第三、第四步的语言表达。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论证方法。
论述三:归谬法
归谬法是一种常用的反驳方法。
这种方法由被反驳的判断(对方的论题或论据)合乎逻辑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揭露它的虚假性。
例如,“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不但经不住事实(历史的和现实的)检验,而且也经不住逻辑的推敲。试想,如果“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能够成立,那么我们为了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就应该为青少年去创造“逆境”了,如此推演下去,“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都反而不利出人才了吗?真是荒谬之极!
归谬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要证明一个论题“p”为假,就先假定“p”为真。
第二步:从“p”出发,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明显虚假的结论“q”。
第三步: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由“q”为假,必然推出“p”为假。
上述步骤的基本模式是:
归谬法所使用的主要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这是它与反证法相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反证法的目的是确立“p”为真,而归谬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p”为假;反证法在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出“非p假”的结论后,还要根据排中律推断“p”为真(尽管在语言表达中这一步可以省略),而归谬法在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出“p假”的结论时,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