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鉴定真菌常用的方法

鉴定真菌常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18 05:20:58

A. 小培养方法最适合哪类真菌的鉴定,最简便的小培养如何

小培养是鉴定浅部真菌或丝状真菌最佳方法,用小培养方法可观察到孢子和小分生孢子生长的位置和形成的过程,可观察到完整的菌丝及原始的菌丝状态。是目前真菌实
验室鉴定丝状真菌的常规方法:①用无菌平皿制备无菌湿盒;②将无菌的载玻片置于无菌 湿盒中央并用V形玻璃小棒架起;③在载玻片中央浇注SDA或PDA,直径为1. 7 ~2cm, 厚度为0.4 cm的培养小块;④用接种针从培养小块侧面种人待检真菌;⑤在培养小块上 盖一块无菌的盖玻片,并使密封,盖好平皿盖;⑥置22 ~25℃培养2 ~3周,并随时补充水分;⑦当需要观察形态时,可随时取下盖玻片,占有培养物的面朝下均匀平放在另一块载玻片中央,作显微镜观察。

B. 真菌鉴定的种类有几种

现代真菌鉴定分型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434) 王端礼

真菌 的 鉴 定不仅是临床的需要,在植物病理学、生物退化、生物技术和环境的研究都很重要。许多真菌已经鉴定到种,但是分类学家仍在忙于新种的描述和其分类的研究。有些菌种由于经济学的关系或是病理学的重要性,有深人的研究,其他则需要现代手段来进行研究。
一 、 形 态学
用表 型 特 征来进行分类鉴定,是过去和现在都普遍应用的方法。致病真菌的鉴定,需要光镜,现在更加上荧光显微镜和细胞化学,还有各种染色法,如子囊泡子染色法。真菌在宿主体内鉴定比较困难,如菌丝只能看到有无分隔,有无色素。需要培养来鉴定菌种。某些病例用种特异性抗体探针非常有用,但此种技术尚未在医真菌学领域内作为常规技术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培养鉴定菌种,是常用的方法。
医学 真 菌 学家常见到的是半知菌,要看抱子形态和抱子发生,看产抱细胞,即分生抱子梗。有两种型,一是芽生抱子发生,在产抱细胞上有一小点产生分生抱子,另一是叶状抱子发生,整个细胞是产抱细胞,分成一至数个细胞。基于超微结构观察,有许多词语,但未能普遍应用。有的真菌没有分生抱子,但仍有一些特征,如菌核(sclerotia)、厚壁抱子和一些特殊的菌丝结构,如皮肤癣菌。在少数情况下,一些机会真菌产生有性结构,有许多特点用于菌种鉴定,如子囊菌、担子菌和结合菌。
电镜 , T EM是观察菌的断面,子囊菌酵母和担子菌酵母的横隔不同,SEM在实际应用有许多发现,如子囊菌的表面结构可以鉴定到种。
现 代 形 态学技术,如自动成像分析、电子颗粒体积、分数几何学分析形态学的特点。
由于 表 型 各种词语没有一定的标准,有很大的主观性,某些表型特征也不稳定,受环境影响,有的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有一些真菌尚未分类,分类概念有待近一步建立。
二 、分 子 生物学
表型 分 类 受限,生理生化技术在丝状真菌鉴定方面,或是费时费事或是结果不准。分子生物学非常适用。有两种技术,第一,PCR技术,可以分析少量真菌细胞,甚至单个真菌抱子。第二,选择通用寡核昔酸对真菌种特异性引物,测定其核昔酸序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目的由于生物多样性有四个目的。I)系统发生研究。2)分类学的研究,在属、种水平。3)鉴定应用,即决定明确的分类名称。4)流行病学和群体的遗传学研究。具体方法不再详述。
三 、其 他 :
I,生 理 学 和生物化学
在纯 培 养 上真菌生长比较快,可以使用生理、生化方法来鉴定菌种。如黑酵母的鉴定。不同的生长温度也用于鉴定。有性和无性是一个辅助工具。在一定的培养基上,有对照,其生长速度也可用于鉴定,如青霉。AP[系统也用于丝状真菌的鉴定。
2. 次 级 代谢产物
次级 代 谢 产物既不是为了生长需要,也不是介导基本代谢,常常发现它是一个与分了有关的混合物,有特殊的和极罕见的化学结构。常见的是固醇、菇、类碱、香豆素等,某些是真菌毒素。将小量从培养皿切下来的标本,直接进行层析色谱法检查,比传统浓缩抽取提纯法简单易行。此法用于地衣的鉴定较好。很少用于真菌分类,由于对环境有一定影响,而且比较难,较少应用,但有人用于子囊菌的分类。
3. 泛 酉昆 系统
是一 种 初 级代谢产物,起重要作用。泛酿即辅酶Q,是呼吸系统电子传播链的携带者。一些异戊二烯(isoprene)接触醒核各有不同,对鉴定到属或属以下水平很有帮助。主要鉴定细菌和酵母,也用于黑酵母和丝状真菌。
(Ya ma da Y ,e tal. In t.J.Genet 1989;5 6:309 Y ag uchiJ > e tal .M ycoscience 1996;3 7:55)0
4. 脂 肪 酸组成
此法 在 细 菌学方面是常规应用的。一是成分,二是相对浓度。极少用于真菌分类。使用热解气相色谱法、热解块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隔膜水相聚合物双相系统等,主要应用这些方法。近来应用气相色谱法合并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成功地用于丝状真菌,包括卵菌、担子菌、结合菌、甚至只有菌丝的真菌。用于种间水平。应注意许多变化,如培养状态和温度是最主要的。
5. 细 胞 壁组成
子 囊 菌 和担子菌含有几丁质和葡萄糖,结合菌含有脱乙酞几丁质(chitosen)和葡聚糖醛酸。不同的皮肤癣菌含有不同的糖分,醉母细胞壁或是缺乏或是含有少量其他多糖(如岩藻搪、乳糖、鼠李糖、木搪等)。
6. 蛋 白 质组成
用 电 泳 方法可以产生同工酶,可鉴定到属或种。电泳、免疫学方法、蛋白质分析等可解决种间特性。同工酶分析是一个经济和实用技术。等位基因酶(allozyme)通常用于系统发生的研究。

C. 鉴定真菌最常用的简便方法

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防治至关重要,要想对症下药,首先就要做到将作物几种病害区分开来,本文教您辨别作物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药害。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

(一)真菌性病害

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二)细菌性病害

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穿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1、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

2、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

3、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

4、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

(四)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

茄果蔬菜缺素症:作物龙头弯曲,自封顶很容易是缺硼。开花不结实也是缺硼。龙头下新出来的新叶干尖,干边是缺钙。龙头下新叶是黄叶为缺硫。龙头下新叶是白叶缺铁。下部叶片叶全变黄这是缺镁。下部叶脉绿,叶下垂、叶肉有黄斑这是缺锰。下部叶肉变黄,叶脉是绿色这是缺锌。下部叶全绿,黄边是缺钾。

D. 微生物室常用的病原真菌检查方法有哪些

您好!

1、真菌镜检
是最简单也是很有价值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其优点在于简便、快速,无菌部位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定真菌感染。但是由于阳性率较低,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诊断。直 接镜检对于浅表和皮下真菌感染最有帮助。在皮肤刮屑、毛发或甲标本中发现皮肤癣菌、念珠菌和马拉色菌的成分可提供对相应真菌病的可靠诊断。如在无菌体液的 直接镜检中发现真菌成分常可确立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例如在脑脊液中检测到带荚膜的新生隐球菌酵母细胞,或外周血涂片中检测到荚膜组织胞浆菌细胞。但一般在 有菌部位则只有发现大量真菌菌丝方才有意义,通过直接镜检一般可以区分念珠菌、隐球菌、暗色真菌、毛霉(接合菌)等菌的感染,进一步明确鉴定菌种需要通过 培养鉴定来完成。

2、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是实验室检查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出致病真菌是进一步鉴定菌种的前提条件。真菌培养第一步是从临床标本中培养真菌的初代培养,初代培养后进一步进行 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培养。不同致病真菌每一步所采用的培养基,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规的真菌培养需要在28-30°C温度下培养3-4 周,一般初代培养选用沙氏培养基(SDA)或者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采用试管培养,一般同时培养两管,其中一管可添加抗生素(氯霉素或庆大霉素均 可)。在培养1周内,应该每天观察有无真菌生长。一般培养4周后,如果无真菌生长可报阴性。发现培养出真菌,直接挑取少量菌体或者小培养后,用乳酸酚棉兰 制成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合菌落大体形态,典型菌种可直接报告种属。不典型菌种根据基本表现,采用适当的标准鉴定培养基,标准培养条件培养,必要时要结合 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3、真菌鉴定
对常见致病真菌要掌握的鉴定原则是首先区分酵母菌和霉菌。
如果初代培养基上培养出酵母样菌落,在鉴定前应进行分离纯化。在去除细菌和其他真菌污染,区分混合感染后,对纯菌落进行鉴定。酵母菌鉴定主要根据形态学特 征和生理生化特点,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首先根据菌落颜色进行分类。临床最为常见的是白色或奶白色菌落,这类菌进一步做芽管试验,若芽管试验是阳性则为白 念珠菌,若阴性则通过Vitek YBC或API20C及玉米吐温琼脂上培养的形态特征来鉴定。另外,还可以应用念珠菌显色琼脂、尿素酶试验等试验来辅助鉴定。
检验地带网

霉菌的鉴定非常复杂,有许多标准包括形态学特征、温度耐受性,放线菌酮抗性、双相性、营养需求、蛋白分解活动以及水解尿素能力等。现代分类学鉴定方法主要 依据分生孢子的个体发生过程结合其他特征来进行鉴定。初代培养后根据形态学特征一般可鉴定到属的水平,再依据不同真菌的鉴定要求,采用标准培养基和培养条 件进一步完成菌种鉴定。例如:曲霉属鉴定时需要采用标准培养基,即察氏培养基和麦芽琼脂,25℃培养7天后与曲霉形态鉴定检索表对应得到正确的结果。

E. 真菌最常用的鉴定方法是甚么

真菌主要是酵母,霉菌和大型真菌三种,最常用的鉴定方法就是表形观察,霉菌和大型真菌可以通过菌丝的颜色,孢子的形态进行区分,辅以23srRNA就基本ok,酵母可以通过发酵代谢观察辅以23rRNA进行鉴定。

F. 植物内生真菌的鉴定方法步骤有哪些

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一)来源鉴定法
又称基原鉴定法,是应用植(动、矿)物分类学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
1.来源鉴定的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2.原植物鉴定的步骤:①观察植物形态;②核对文献;③核对标本。
中药的原植物鉴定,除经典分类学方法外,还可使用化学分类学、细胞分类学、数值分类学、DNA分类学方法和技术。
(二)性状鉴定法
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 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的特征、气、味、水试、火试等。
1. 药材 :
⑴ 形状 :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
⑵ 大小 :指药材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度。
⑶ 色泽 :药材的颜色与成分有关,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应在自然光下观察药材的颜色,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
⑷ 表面特征 :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鳞片、毛茸或其它附属物等。
⑸ 质地 :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泡松)、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绵性、柴性等特征。
⑹ 断面特征:包括自然折断面和横切面。
⑺ 气 :“气”是由于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也是药材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
⑻ 味:药材的味感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药材品质的标准之一。
⑼ 水试 :有些药材放入水中,能产生特殊的现象,如沉浮、溶解情况、颜色、透明度、有无黏性、膨胀度、旋转与否及有无荧光等。
⑽ 火试 :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香气或臭气,会有颜色、烟雾、闪光或响声等现象出现,可据此鉴别其真伪甚至优劣。
三)显微鉴定法
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矿物的光学特性,以及利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以及对中成药是否按处方规定投料进行鉴定。
1.显微制片方法
包括有横切片或纵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磨片制片、含粉末药材的制剂显微制片等。
2.植物细胞壁和内含物的鉴别
3.显微测量
目镜测微尺先用镜台测微尺标化,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细胞及细胞内含物的大小。通常是在高倍物镜下进行测量,但欲测量较长的纤维、非腺毛等的长度时,则在低倍物镜下测量,记录最大值与最小值。
4.显微常数测定
常见的显微常数主要有用于叶类鉴别的气孔数、气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和脉端数等。这些显微常数常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而同种植物则较为恒定,对于叶类、某些带叶的全草类和花类药材的品种鉴定有重要意义。
5.常用封藏试液
⑴ 蒸馏水、稀甘油:适用于观察淀粉粒、油滴、树脂等细胞内含物及细胞壁的颜色。
⑵ 甘油醋酸试液:使淀粉粒不膨胀,特别适宜淀粉粒的观察与显微测量。
⑶ 水合氯醛试液:可使皱缩的细胞膨胀;可溶解多种色素,如叶绿素及树脂、淀粉粒、蛋白质、菊糖、挥发油,而各种晶体不溶解;有清净、透明作用,使细胞、组织透明,便于观察细胞形状和组织构造及细胞内含的各种结晶体。
6.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的应用
⑴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高,可达3nm,放大倍数一般可达几十万倍,图像富有立体感。
⑵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和分析矿物类中药的光学性质,也可用于研究动物和植物类中药的组织及细胞内含物,如淀粉粒、草酸钙簇晶等。对于透明矿物,一般使用透射光源的偏光显微镜;对于不透明矿物则使用放射光源的偏光显微镜。
(四)理化鉴定法
1.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这对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一般理化鉴别
⑴ 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⑵ 微量升华: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性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
⑶ 荧光分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时应加以说明。
⑷ 显微化学分析: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利用显微和化学方法确定中药有效成分在中药组织构造中的部位,称为显微化学定位试验。
⑸ 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红血球的性质,可测定含皂苷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
3.检查
⑴ 水分测定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有四种,即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⑵ 灰分测定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⑶ 膨胀度的测定:膨胀度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系指按干燥品计算,每1g药品在水或其它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ml)。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
⑷ 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酮类分解产物,因而出现臭味,影响药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
⑸ 色度检查:利用比色鉴别法检查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有色杂质的限量,如白术。
⑹ 有害物质的检查:中药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内源性的有害物质和外源性的有害物质。
①内源性的有害物质:
②外源性有害物质:
4.色谱法
⑴ 薄层色谱法:是用于定性鉴别最多的色谱法之一。
⑵ 高效液相色谱法
⑶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含挥发油及其它挥发性组分的中药及中成药的分析。
⑷ 蛋白电泳色谱法:用于动物药、果实种子类及根茎类等含蛋白质及氨基酸的药材的真伪鉴别。
⑸ 高效毛细管电泳
5.分光光度法
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2.5~25um(按波数计为4000~400cm-1)的红外光区。
6.色谱-光谱联用仪分析法
7.浸出物测定
对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尚未清楚或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中药,一般可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质选用溶剂进行浸出物的测定。通常选用水、一定浓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浸出物测定。有冷浸法和热浸法。测定前供试品需粉碎,使能过二号筛。
8.含量测定
⑴ 含量测定方法:既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现代仪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法等)。
⑵ 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有两种:①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②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五)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
1.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2.中药指纹图谱鉴定技术

G. 如果需要对真菌进行鉴定,需要用什么方法

如果需要对真菌进行鉴定,需要用什么方法
酵母的话,是可以做菌落PCR,跟细菌相似.如果是丝状真菌的话,建议还是提一下DNA吧.真菌鉴定目前常用的ITS序列,如果是单菌的DNA的话,

H. 如何把真菌鉴定到种

真菌主要是酵母,霉菌和大型真菌三种,最常用的鉴定方法就是表形观察,霉菌和大型真菌可以通过菌丝的颜色,孢子的形态进行区分,辅以23srRNA就基本ok,酵母可以通过发酵代谢观察辅以23rRNA进行鉴定

I. 菌种鉴定的方法

传统方法细菌做革兰氏染色 运动性试验 各种代谢 然后查伯杰氏细菌手册;用分子做的话提总DNA,pcr扩增16srDNA全长片段,上NCBI数据库比对,选择近缘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
真菌的话主要根据形态,特别是有性型生殖形态鉴定;分子的话一般扩增ITS区域,比对,建树鉴定。

J. 丝状真菌一般怎样鉴定已知可能是毛霉、根霉、米曲霉、红曲霉

1、传统的方法是:找一本真菌鉴定手册,对照手册上的描述进行显微观察:毛霉、曲霉是分生孢子;根霉是孢囊孢子,且有假根
2、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比对rRNA序列)。
这篇文章可以参考一下: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丝状真菌鉴定操作规程的研究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SPFX200608015

阅读全文

与鉴定真菌常用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菜鸟写作技巧和方法 浏览:760
闲置快速卖出去的方法 浏览:547
电脑用电压力锅做蛋糕的方法 浏览:3
建行随芯用使用方法 浏览:280
眼角的皱纹用什么方法可以弄掉 浏览:930
汽车螺纹测量方法 浏览:394
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的方法 浏览:842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方法 浏览:773
小弹力带的腿部训练方法 浏览:870
eminence使用方法 浏览:183
统计方法与资料分析课 浏览:417
如何挤奶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79
荣耀6电量提醒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9
黄褐斑国外治疗方法 浏览:616
煎包机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840
电脑怎么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浏览:606
轿车轮胎性能检测方法及其标准 浏览:439
pc肌锻炼方法教学视频 浏览:997
接触角测量仪使用方法 浏览:789
冰晶石用什么方法干燥好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