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潮州俗称的"猪头肥"用什么方法医治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猪头肥”,多见于儿童,也偶见于成年人。一般患过此病的人痊愈后,便具免疫力,但也有少数人会再患此病。中药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可以治愈。 本病的特点是,患者腮部红肿胀痛,当进食咀嚼时,腮部的酸痛尤其明显。多发生于冬春季,一般预后良好,但如不及时治疗,也可并发脑膜炎,青少年可并发睾丸炎。
临床上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患者可根据各型的症状特点,辨证治疗。
一、风热外感型:
这种类型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发热不高,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有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均感腮部有十分难受的酸痛,舌质红,舌苔多呈薄黄,脉多浮数(即轻轻一按即可感到脉博跳动且跳动很快)。
治疗应清热解毒,透表散结。可用:薄荷5克(后下),连翘12克,土金银花15克(即本地出产的金银花),玄参12克,夏枯草15克,虎杖12克,荆芥6克,板蓝根25克,牛蒡子9克,黄芩8克,黄柏6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4剂。
配合药物外敷,有助于提高疗效。可用黄柏粉6克,青黛粉4克调匀,加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腮部肿痛处,只要皮肤不敏感,可连敷8小时~10小时。休息3~4小时换药再敷。在农村可用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外敷,疗效也相当好。若无仙人掌,也可用蓝靛外敷。
二、热毒炽盛型:
除腮部肿大较为明显外,腮部胀痛明显,稍为轻触即感疼痛。进食咀嚼吞咽均感艰难,咽喉部红肿,大便硬结不畅,小便短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如按琴弦,且脉搏跳动快)。
治疗时应当荡涤热毒,消肿软坚。可用:黄芩12克,胡黄连8克,黄柏6克,蒲公英32克,马勃4.5克(布包煎),生蒲黄3.3克(布包煎),夏枯草18克,柴胡6克,玄参12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3天。
随症加减:
(1) 肿胀明显,可另服六神丸,成人每次10粒,每日3次,小儿依年龄酌减。
(2) 大便秘结不通,加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通过泻下解毒消肿。
(3) 高热至40℃或以上者加服紫雪丹,每次0.75克,每日2次。
(4) 如腮部硬肿明显,可于上方加海藻15克(另包,洗去盐分),昆布15克(洗去盐分)。外敷药则改用青黛、黄柏粉、大黄粉、生山栀子粉混合用水调成糊状湿敷患处,以助软坚消肿祛痛。
(5) 伴小便短少不利者,可于上方加木通6克, 蓄10克,以利尿排毒。
(6) 伴头晕欲睡者,加石菖蒲6克,僵蚕8克。
(7) 痰多者,可服三蛇胆川贝末,每日2~3次,每次1克;或上方加浙贝母12克,天竺黄6克。
(8) 合并睾丸肿痛者,应加荔枝核15克,川楝子8克(如缺川楝子可选用黄皮果核15克,橘核15克,芒果核15克,以其中一味代替荔枝核或川楝子)。
如经服上药1~2剂后仍高热不退,或病情未见好转,或病一发即高热,昏睡,或抽搐,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家庭护理:
由于本病属温热性疾病,因此十分讲究饮食及护理。
①宜给半流质饮食,如稀粥、素汤面、素汤粉等,忌食辛辣之品,如酒、辣椒、咖喱、油炸烧烤食物,尤其忌食麦当劳、肯德基类食品,以免对病情不利。
②注意口腔清洁,每日多次用淡盐温开水漱口,以最大程度清除腮腺发炎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殖,这对避免引起其它并发症大有好处。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方:凡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又接触过病人者,可煎服下列中草药,每天1剂,连服3~4天。
土金银花15克,板蓝根20克,鸭跖草12克,蒲公英18克,蜜枣5枚。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如上述药物不全,可用下列药物补充,缺一补一,缺二补二,依此类推。替补药物及剂量为:大叶桉树叶18克,虎杖15克,马齿苋20克,败酱草15克)。
另外,在天气异常时,可于上方加下列药物:天气潮湿季节加土茯苓15克,萆 10克;天气干燥季节加玄参10克,生地15克。
Ⅱ 脚癣,应该怎么治,用什么药最好,(会痒的)
脚癣!!
一、症状表现
脚癣俗名“香港脚”,又叫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脚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病,常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传播。症状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脚底及脚首边缘,剧痒,必须抓破为止。故常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二、选用非处方药
1. 西 药
外用:环吡酮胺(环利)、盐酸特比萘芬(疗霉舒)霜、硝酸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和联苯苄唑霜、水杨酸硫膏、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红霉素眼膏、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维生素B6。
2. 中 药
外用脚气散、如意金黄散、三黄膏加服小败毒膏。
三、调理事宜
手脚癣并不难治,但不易根除,原因之一是没有坚持治疗的毅力,只要不痒就忘记了搽药。所以必须坚持,直到皮肤都不白变,正常光滑了,还要坚持上药或泡脚1~2周。原因之二是有人认为手脚癣是养生病,治好了会得其他病,其实医学上并不承认此事。还有人因为反复感染而丧失信心,故分开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极为重要。
四、何时就医
1.甲癣或掌蹁部皮肤较厚经久不愈。
2.脚癣有继发感染,涂上述药膏后也还红肿疼痛。
3.双侧手足多处病损。
若不是脚气脚癣,可能与工作生活的环境有关,避免接触粉尘和水,注意脚部卫生,自己不要乱治,找大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做出结论和处方,以免病情恶化。
治疗脚癣验方
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趾间潮湿发白、奇痒,有时可见成群或分散的小水疱,搔搓后流出澄清的粘液体,甚至血水,常出现趾间糜烂,发臭,裂口,脱皮等。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方一:药物组成:蛇床子15克,苦参18克,蜂房18克,苍耳草40克,趾间水疱或糜烂加白矾20克,黄柏18克。
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瓦罐内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滤出药渣,再加入5~6倍的40℃温水泡脚,每次泡20~30分钟,每晚1次,连续3次。如未愈,2周后,继续按上述方法治疗。
方二:药物组成:蒲公英40克,苏木30克,茯苓20克,白矾20克,钩藤30克,防风20克,防己20克。
方法:诸药物放入洗脸盆中加水2500毫升,煮沸后待温,泡脚,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泡脚40分钟,3日为1个疗程。如未愈,再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Ⅲ 如意金黄散的用法用量
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Ⅳ 本人21岁,奶奶的,得了腮腺炎,靠,这病大部分不都是小孩得吗,谁给我解释解释现在第二天
是的,那个腮腺炎是小孩容易发病。现在你说的那个并发症很少见了,现在人对这个疾病预防及治疗比较及时,反正我在我们口腔科没有见过这个病的并发症。本人以前也得过,病程不长,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什么的啊!但是注意保护周围没有得够的人啊! 给你点资料你了解了解,这个病不可怕的!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有的地方也有”猪头肥”的说法.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 ,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腮腺炎分类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 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 2,腮腺导管口堵塞; 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三)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2.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着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腮腺炎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医治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一旦你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因为他已经能终身免疫。大多数地区要求学龄前儿童注射疫苗。如果未建立终身免疫,则需被动注射抗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疫苗。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本病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部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1)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2.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患者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达30%。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并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3.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4.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和虚脱。 5.其他0--14天出现症状。此外尚可发生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 6.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应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中草药疗效较好,可请中医开一些清热解毒、散结清肿的中药,如用板蓝根、夏枯草、蒲公英等煎水服用。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天换敷1次,一般2到3天就可以治愈。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将适量马齿苋洗净,沥干水分,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1次。另外一方:豆腐30克,绿豆6克,冰糖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如果孩子高热、头痛剧烈,应警惕脑膜炎,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一般说腮腺炎得过一次,人就会产生永久性的抗体,
Ⅳ 腮腺炎用打针么
腮腺炎治疗方法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医治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一旦你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因为他已经能终身免疫。大多数地区要求学龄前儿童注射疫苗。如果未建立终身免疫,则需被动注射抗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疫苗。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本病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部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1)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2.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患者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达30%。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并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3.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4.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和虚脱。
5.其他0--14天出现症状。此外尚可发生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
6.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应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中草药疗效较好,可请中医开一些清热解毒、散结清肿的中药,如用板蓝根、夏枯草、蒲公英等煎水服用。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天换敷1次,一般2到3天就可以治愈。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将适量马齿苋洗净,沥干水分,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1次。另外一方:豆腐30克,绿豆6克,冰糖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如果孩子高热、头痛剧烈,应警惕脑膜炎,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一般说腮腺炎得过一次,人就会产生永久性的抗体,不可能在得二次或几次以上.
腮腺炎单方治疗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4.鲜天花粉、车前草各50g洗净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每日1~2次、共2~5日。
5.鲜仙人掌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次,共4~6日。
6.冰片粉加冷米汤半匙调匀敷之,每日2~4次,共1~3日。
7.六神丸5~10粒以食醋或白酒调敷,每日2次,共2~4日。
8.黄柏粉与生石膏以3:7比例混匀后,用醋或酒调敷,每日1次,共2~3日。
9.榆、桃、柳、桑、槐于春天发芽时采枝混合煎煮两次,把两次煎汁一起浓缩成膏,敷局部,每日1次,共3~4日。
10.赤小豆50~70粒捣成粉,以温水或鸡蛋清或蜂蜜调糊,摊布上贴敷患处,每日1~2次,共2~4日。
11.鲜蓍草30~60g,分2~3次捣烂取汁加冷开水口服,渣加少许盐敷患处。
12.明矾50g,雄黄45g,冰片3~5g研成细末密封存用,取3~5g以75%酒精调敷患处,每日2~3次,共1~3日。
13.以醋将纱布浸湿,敷患处,30分钟至1小时,每日2次,共2~3日。
14.鲜鱼腥草连根洗净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共2~4日。
15.如意金黄散以醋调成糊状,每日1次敷至肿消。
16.以金不摸根块捣烂外敷,及注射液(每m1含8g生药)每天1次肌注至消肿,认为疗效显着。
1.腮腺炎饮食疗法1-马齿苋红糖饮
【组成】马齿苋300克,红糖适量。
【用法】马齿苋洗净切段,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入红糖,煮至糖融,去渣取汁。分1~2次服。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2.腮腺炎饮食疗法2-大葱浮萍汤
【组成】浮萍150克,大葱3根。
【用法】分别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取汁,分2次服。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3.腮腺炎饮食疗法3-蒲银绿豆汤
【组成】蒲公英50克,银花15克,白菜100克,绿豆50克。
【用法】现将绿豆用水800毫升煎至开裂,下入三药,再煮15分钟,去渣取汁。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4.腮腺炎饮食疗法4-枸杞菜鲫鱼汤
【组成】枸杞菜(连梗)500克,鲫鱼一条。
【用法】分别洗净,放入砂锅,加水600毫升,大火烧开后,加入橘皮、姜片和盐,转用小火煮熟。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两腮红肿热痛,风热头痛,肝热火眼
5.腮腺炎饮食疗法5-万寿菊银花粥
【组成】万寿菊、金银花各15克。
【用法】水煎2次,每次用500毫升,煎半小时,两次混合,去渣留汁,再加人粳米50克,慢熬成粥,下白糖。
【适应症】腮腺炎,乳腺炎
Ⅵ 如意金黄散治痘痘能不能敷8小时
如意金黄散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从使用来看,如意金黄散的用法还是较为简单的,并不是很难,另外,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那么如意金黄散敷多长时间才有效果呢?至于一次敷多久如意金黄散起效,这个主要就得看患者用药的实际情况了,一般来说,不同人用药的实际
Ⅶ 脸上长了疖肿要怎么办
1.如果是比较小的疖肿,可以先用酒精外涂进行消毒,在每天睡前涂抹如意金黄散可以使脓液排出,如意金黄散具有消肿排脓的功效。另外,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粉,如金银花、绿豆粉等。2.口服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如牛黄解毒片来清除体内热毒。3.如果疖肿的面积比较大,就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及时排脓,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