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野芋和滴水观音的区别
大野芋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倒圆锥形,粗3-5(-9)厘米,长5-10厘米,直立。叶丛生,叶柄淡绿色,具白粉,长可达1.5米,下部1/2鞘状,闭合;叶片长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可达1.3米,宽可达1米,有时更大,边缘波状,后裂片圆形,裂弯开展。
花序柄近圆柱形,常5-8枚并列于同一叶柄鞘内,先后抽出,长30-80厘米,粗1-2厘米,每一花序柄围以1枚鳞叶;鳞叶膜质,披针形,渐尖,长与花序柄近相等,展平宽3厘米,背部有2条棱凸。
佛焰苞长12-24厘米:管部绿色,椭圆状,长3-6厘米,粗1.5-2厘米,席卷;檐部长8-19厘米,粉白色,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基部兜状,舟形展开,直径2-3厘米,锐尖,直立。肉穗花序长9-20厘米,雌花序圆锥状,奶黄色,基部斜截形;不育雄花序长圆锥状,
长3-4.5厘米,下部粗1-2厘米;能育雄花序长5-14厘米,雄花棱柱状,长4毫米,雄蕊4,药室长圆柱形。附属器极短小,锥状,长1-5毫米。浆果圆柱形,长5毫米,种子多数,纺锤形,有多条明显的纵棱。花期4-6月,果9月成熟。
滴水观音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株高达2米,地下有肉质根茎,叶柄长,有宽叶鞘,叶大型,盾状阔箭形,聚生茎顶,端尖,边缘微波,主脉明显。
地上茎粗壮,有时高达2-3米,全株最高可达5米。匍匐根状茎粗5-8厘米,圆柱形,有节,常生不定芽条。叶多数螺旋状排列;叶柄粗大,长可达1.5米、下部1/2具鞘,基部连鞘宽5-10厘米;叶片革质,表面稍光亮,绿色,背较淡,极宽,箭状卵形,边缘浅波状,长50-90厘米,宽40-80厘米,前裂片宽卵形,先滴水观音图片荟萃端渐尖,长宽几相等,
后裂片半卵形;长约为前裂片的1/3,基部联合较短,弯缺圆形,后基脉互呈直角或锐角;前裂片Ⅰ级侧脉6-10对,略宽。花序柄2-3 丛生,圆柱形,各被以长50厘米,宽约8厘米的苞叶(鳞叶),后者披针形,绿色;花序柄长(12-)50-60厘米,淡绿色。
佛焰苞管部席卷成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白绿色,长3-5厘米,粗4厘米;檐部白绿色、黄绿色,后变白色,舟状,长圆形,先端稍突尖,略下弯,长(10-)20-30厘米,展开宽(4 -)5-8厘米。
(1)野芋的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大野芋(学名:Colocasia gigantea),是天南星科、芋属的植物。分布于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石灰岩地区、沟谷地带、林下湿地或石缝中。
滴水观音(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学名:Alocasia macrorrhizos,天南星科海芋属,又名佛手莲等,台湾地区称姑婆芋,原产南美洲,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观赏植物,俗称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大虫芋、天芋、天蒙等,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水观音。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其叶汁入口会中毒,根茎有毒。在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花语是志同道合、诚意、有意思、内蕴清秀。
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严重的还会窒息,导致心脏麻痹死亡。
皮肤接触它的汁液会发生瘙痒或强烈刺激,眼睛接触汁液可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故应尽量减少接触滴水观音,有小孩的家庭最好不要种植。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滴水观音喜温暖湿润及稍有遮阴的环境,但花期要阳光充足,否则佛焰苞带绿色,影响品质。须保证每天3-5小时光照,不然叶柄会伸长影响观赏价值。 滴水观音耐寒力不强,10月中旬要移入温室。夏季需要在遮阴情况下,经常喷水降温保湿。
滴水观音喜湿润、肥沃土壤,即常说的"大肥大水",生长期间要多浇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饼水等液肥与化肥(复合肥或磷酸二铵)轮换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时,切忌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腐烂。
硫酸亚铁的使用 在盆栽滴水观音中,追施硫酸亚铁能使滴水观音叶片变大、变厚、变绿,平滑有光泽,叶柄不易伸长,从而保证叶片美观。同时能促进花蕾形成,延长花期。具体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稀释成2%的溶液,每隔1个月浇施一次,每次要浇透。
⑵ 生姜买回后为啥皮是脆的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食用方法
生姜可为甜味或咸味食物比如汤类、肉类、家禽、海鲜、蔬菜、米饭、面食、豆腐、卤汁、调味汁、水果、蛋糕和饮品等调味。生姜还可用来制成果酱和糖果。生姜精油是一些啤酒和软饮料(姜汁汽水)的成分之一。生姜特别适合与苹果和香蕉搭配食用。新鲜生姜的味道比干生姜和生姜粉要强烈,干生姜和生姜粉只是作为替代品使用。生姜粉在西方国家食用广泛,常用来为蛋糕、姜饼和蜜饯等提味,有些咖喱里面也放有生姜粉。
嫩一点的姜可以制成咸菜,在日本,腌生姜是寿司和生鱼片的传统搭配辅料。稍老一点的姜可以用来制姜汁,姜汁红茶不仅可以去冷散寒,还有解毒杀菌的作用。姜汤补暖,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还可以使人们轻松远离“空调病”。
新鲜生姜可切片、磨碎、剁碎或切成姜丝使用。和大蒜一样,生姜的味道浓淡取决于其加入菜肴中的时间。在烹制快结束的时候放入生姜其味道最为浓烈,如果喜欢比较温和的味道,可在刚开始烹制的时候放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这是我国民间常流传的话,生姜的功效很多,是治疗恶心、呕吐的良药,有“呕家圣药”的美誉,特别是夏天,适当吃些生姜,可以抑治肠胃细菌的滋生,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生姜治百病”的说法,是我国中医主要的药用食材。中医讲究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但姜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比如阴虚体质的人是不能吃姜的。
宜食:姜适宜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吐白色黏痰以及胃寒疼痛、寒性呕吐、腹痛吐泻;也适宜误食生半夏、生野芋、魔芋、生南星等发生中毒,口舌发麻之人食用;还适宜妇女产后、女性经期受寒、寒性痛经、晕车、晕船之人食用。注意: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
忌食:忌吃烂生姜;阴虚内热、内火偏盛之人忌食;患有目疾、痈疮、痔疮、肝炎、糖尿病及干燥综合症者不宜食用;孕妇忌食;忌食用过多,否则易生热损阴,可致口干、喉痛、便秘等症。此外,鲜姜汁可治疗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⑶ 农村山沟里生长出来的野芋禾有毒吗有什么好的办法去除毒素用来喂猪呢
农村的山沟里,水田旁的渠沟湿地,都会生长有野芋荷。野芋荷有毒,茎叶能用于喂猪吗,块茎可以食用吗,我们可以利用野芋荷吗?
野芋荷是湿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芋艿、野芋头、红芋荷、野山芋、麻芋子、土芝、石芋、野芋、老芋。
我们这里没有用野芋荷喂猪的习惯,但想必人都可以食用野芋荷块茎及茎杆,经过加盐闷煮烧熟了的野芋荷,毒素无疑会被大量分解,喂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⑷ 大野芋的药用价值
大野芋的药用价值:解毒消肿 、祛痰镇痉,用于治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中风等。
大野芋的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倒圆锥形,粗3-5(-9)厘米,长5-10厘米,直立。叶丛生,叶柄淡绿色,具白粉,长可达1.5米,下部1/2鞘状,闭合;叶片长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可达1.3米,宽可达1米,有时更大,边缘波状,后裂片圆形,裂弯开展。
(4)野芋的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大野芋的生境和外形均与海芋(滴水观音)相同或相似,滴水观音有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其叶汁入口会中毒,根茎有毒。在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花语是志同道合、诚意、有意思、内蕴清秀。
滴水观音的优点是可清除空气灰尘,但它有很大毒性,它的茎汁中含有海芋素及生物碱等甾醇类化合物,被人误食或直接接触后会引起中毒,它能对人体的任何部位产生毒害作用,可引起口咽舌部的不适、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损害肝肾功能,甚至产生窒息,引起心衰。
而皮肤接触滴水观音的汁液会发生瘙痒、疼痛及红肿、甚至全身症状;汁液进入眼睛,会引起较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
⑸ 海竽的吃法和用处
海芋的简介
【通用名称】海芋
【其他名称】海芋 (《纲目》)
【异名】天荷(《本草拾遗》),羞天草(《庚辛玉册》),隔河仙、观音莲(《纲目》),尖尾野芋头、狼毒头(《生草药性备要》),独脚莲(《分类草药性》),野芋、木芋头(《岭南采药录》),广东万年青(《中国植物图鉴》),老虎芋(《贵州民间方药集》),大虫芋、毒芋头、天蒙(《广西中兽医药植》),老虎蒙、痕芋头(《南宁市药物志》),大叶野芋头(《中国药植图鉴》),野芋头、奚芋头(《岭南草药志》),土塘、天河芋(《湖南药物志》),广东狼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朴薯头(《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根茎。
【采集】全年可采。加工时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用刀削去外皮,切片,以清水浸漂6~7天,多次换水,取出晒干或鲜用。
【药材】干燥的根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不一,长者可达90厘米,直径3∼6厘米或更粗。有时可见未除尽的栓皮及环状的节和圆形的根痕。质坚实,横断面白色粉质,维管束呈淡黄色点状散在,内皮层环清晰。气微,味淡,嚼之发麻。 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此外,本品在广东地区,习惯作狼毒使用。参见"狼毒"条。
【化学成分】球茎含水分17.4%,粗蛋白4.11%,粗脂肪0.84%,粗纤维4.99%,灰分3.76%,无氮抽出物68.9%。另含山芋碱,有毒。
【性味】辛,温,有毒。 ①《纲目》:"辛,有大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淡,性寒,有大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毒。"
海芋的功效与作用
【功用主治】治瘴疟,急剧吐泻,肠伤寒,风湿痛,疝气,赤白带下,痈疽肿毒,萎缩性鼻炎,瘰疬,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①《纲目》:"治疟瘴,毒肿,风癞。"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肿毒,末,酒涂。"
③《天宝本草》:"敷疔疮、疥癣。"
④《广西中药志》:"治肺结核,痧症,热病等。"
⑤《四川中药志》:"治内外痔疮。"
海芋的用法用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须久煎),1∼3钱(鲜者0.5∼1两,切片与大米同炒至米焦后加水煮至米烂,去渣)。外用:焙贴、煨热擦或捣敷。
海芋的禁忌注意
【宜忌】不宜生食。否则中毒而致口舌肿胀,甚至窒息而死。体虚者慎服。 姚可成《食物本草》:"误食之令人闷绝。'
海芋的选方
【选方】
1、治感冒暑气,头痛身倦:野芋根用湿纸封,煨热之,擦头额及腰脊、前后心、手弯脚弯,可令人遍身顺适。(《岭南采药录》)
2、治风热头痛:野芋头苗(切片),贴患部。(《广西中草药》)
3、治绞肠痧腹痛:野芋头四两(炒黄),扫管叶(岗松)二两(炒黄)。先将野芋煎好,再将扫管叶趁沸放下煎片刻,去渣温服。忌饮米汤。(《岭南草药志》)
4、治肠伤寒:野芋头(切片)四两,加米一两及生锈铁钉二枚炒黄,加水适量煎服。(《广西中草药》)
5、治妇人赤白带下:野芋切细和米炒,加糖煮食。(《岭南采药录》)
6、治风湿骨痛:野芋头一厚片。先将樟脑少许置于芋片中央,用火烤樟脑,趁火未熄,速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7、治痔疮便血:痕芋头二斤煮鸡,煮十二小时,取汤饮之,亦可将鸡共服下。(《岭南草药志》)
8、治痈疽肿毒大疮:尖尾野芋头切片,火焙热贴,冷又换热者。(《生草药性备要》)
9、治背痈:痕芋头和酒糟捣烂敷患处(已溃者勿用)。(《岭南草药志》)
10、治慢性萎缩性鼻炎:独角莲100公分,蟾酥1.5公分,麝香1公分,冰片2公分,香油适量。先将蟾酥用黄酒化开,后将独角莲根捣碎,周香油熬枯去渣,冷凉后,再加上麝香、蟾酥、冰片和原有的香油混合,便成油剂。用时装入滴管滴鼻
⑹ 滴水观音的根,也就是说的野芋部分能否捣碎泡酒搽淋巴结核起的肿块
滴水观音的根有毒,肯定不能内服,但能不能外敷我不知道。
西药治淋巴结核,无论大医院还是小诊所,用的药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么几种药。西药治结核全国一个用药方案。
另外,要是找专门医院的话,那么各地均按国家要求设有结核病医院,不过用药也是那个样的。
西药治疗淋巴结核一是服药时间长,一年以上;二是西药的副作用大,能伤肝伤肾,医生在开给患者结核药的同时,会同时开给养肝护肝的药,并且,开药前会先让患者去查血看一下肝功、肾功,如果肝肾不好的话,还不能吃那个西药了,因为吃药后会使肝肾雪上加霜。长时间吃这西药身体受不了。三是西药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大。
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块的中药丸来治。只要找对了药则是会者不难。笔者深知中药的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包括肺结核兼有淋巴结核的患者(肺结核已形成积液),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
若是手术切除,一是创口长时间难以愈合,二是会复发。
平时要注意别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多食海带、紫菜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⑺ 野芋杆怎么吃
山芋杆中的皂角苷成分高过山芋块茎,因而,这类枝条需要开展充足的烹制,保证其烂熟,不然服用时候给人一种涩涩的口味,服用以后还会继续造成咽喉不舒服,尤其是过敏性体质的人吃完乃至造成皮肤过敏。
山芋杆怎么做好吃
芋荚干
食物:山芋杆。
作法:
1.将山芋杆除掉首尾,放进沸水中开展几秒的绰水解决,除掉皂角苷,防止皮肤过敏。
2.将绰水的山芋杆放到冷水中,剥掉表层的皮,抽去在其中较粗的化学纤维丝,浸洗几个小时。
3.再捞出控干,待山芋杆变松后用铁夹夹好,挂在荫凉出晾晒就可以。
特性:这类晾晒的山芋杆基本上没有皂角苷,合适和各种各样熬汤的肉类食品一起煮着吃,以纯天然的翠绿色健康保健食品。
⑻ 东北野生山芋头怎么食用
多数野生芋头是有毒的,不能直接煮食,否则,吃过野生芋头的人,轻者喉咙和消化道痒痛麻木,皮肤发疹,症状重的会中毒身亡。
但是野生芋头是能吃的,经历过饥荒岁月的长辈们,往往懂得野生芋头的吃法。但是被各地被称为野芋头的食物。各个地方被称为野芋头的有很多种植物,有的毒性太强,去毒处理比较麻烦,因此不建议食用。
野生芋头入口涩痒难当而且有毒,多数野芋头用火烤就能去毒,一定要用明火烧烤,把野芋头的表层烤得焦黑,然后剥掉焦掉的那层,吃里面未烧焦的部分。这种方法无论在野外或者在家里,都要这样做。用这种方法烹调出来的野芋头一定要趁热食用,这样才会有特殊的香味,野芋头冷掉之后的味道不好。
野芋头可以用油炸,这样也能够祛毒,先用猛火把野芋头用油炸至熟透,然后捞出来晾凉,撒点盐,在二次下锅猛火油炸至表面焦黄。
⑼ 茎是紫色的叶是绿色的野芋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Yě Yù
【英文名】rhizome of Taro
【别名】老芋、野芋艿、野芋头、红芋荷、野芋荷、野山芋、土芝、麻芋子、石芋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Aum colocasia L.;C.esculentum(L.)Schott var. antipuorum (Schott)Hubbard et Reh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味辛;性寒;大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痈疮肿毒;乳痈;颈淋巴结炎;痔疮;疥癣;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汗涂。
【注意】本品有毒,禁生服,一般不作内服。《本草经集注》:根杀人,人不识而食之,垂死者,以土浆及粪汁饮之,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