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颈椎病的常用体格检查方法

颈椎病的常用体格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5 19:41:12

❶ 颈椎病的检查方法都有什么

第一,X线检查,在颈椎病的检查中X线检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检查主要是通过图像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能够得出其颈部所出现的一些状况,因此对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CT检查,在颈椎病的常规检查中CT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通常它是通过高清晰的图像,来观察患者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从而能够非常明确地判断出患者颈椎所出现的问题,对下一步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颈椎MRI,此项检查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检查手段,因为它可以非常清晰的检测到患者椎间盘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来说这种检查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也是患者需要去了解的。

❷ 颈椎病怎么检查

首先你要到骨科(有的医院设有头颈外科)进行物理检查,说白了就是先让大夫看看、摸摸,然后确定是给你拍普通X线(侧位加双斜位片)还是CT甚或核磁,我建议你还是先到正规医院查查,因为颈椎病是有分型的,千万不要盲目的进行治疗,治疗不当适得其反。
祝早日康复!!!!!!

❸ 颈椎病的检查方法都有什么

颈椎病的检查方法如下:1、X片检查:属于基础检查,如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片、张口位片,判断颈椎间隙,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有无狭窄;2、颈部CT、磁共振;3、血管彩超:排除其它疾病。患者可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查,如出现手部麻木、窜痛、放电样疼痛时,需考虑是否为颈部神经根受压,建议到医院检查。若长期头晕,可为颈部血管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

❹ 颈椎病怎么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局部是否有压痛点、颈椎活动范围及一些颈椎试验检查。此外,为了定位诊断或鉴别诊断,对感觉、运动、反射等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有时也酌情予以选择。例如:手部和上肢的感觉障碍分布区,与受累颈椎椎节定位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感觉障碍分界、积度及除痛觉之外其它感觉,如温觉、触觉及深感觉的检查,均有助于诊断。运动检查,主要是进行肌张力、肌力、步态等方面的检查。反射检查,一般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桡肌反射等深、浅反射及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
对于颈椎病一定检查,确诊之后,可用中医外敷药物苗父养生敷肩乐贴进行治疗,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规的辅助检查。主要为X线检查,可拍摄颈椎正位、侧位、斜位平片,也可拍摄动力性(过屈、过伸)侧位片。特殊的辅助检查,有断层摄影(或称体层摄影)、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另外,为了鉴别诊断,可根据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脑血流图等项检查。

❺ 颈椎病的检查方法都有什么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指对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水平进行检测和计量。体格检查是颈椎病检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地方诊断颈椎病时,忽略了体格检查,仅仅是依靠影像学诊断的结果,是不对的。毕竟,像CT扫描、MRI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检查,在确定其诊断价值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颈椎病体格检查的内容包括:(1)压痛点的部位:比如棘突间压痛多见于病变早期。(2)颈椎的活动度检查: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对颈椎的屈、伸影响比较大;椎动脉型颈椎病对颈椎旋转活动影响比较大等等。(3)颈椎病的感觉检查: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之后我们需要借助影像学诊断来进一步确诊所患颈椎病的类型和损伤程度。我们平时多见的就是X线片、CT以及核磁共振。那么,这三种检查手段有何意义,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2、X线平片检查
X线检查是颈部最常用的检查技术,而且一般是最先拍X线片。因为X线片比较简单,价格较低,而且若X线片可以确诊,可以不做CT、MRI之类的检查了。

凡颈椎病患者都应该拍正位及侧位、双斜位X线片。X线平片主要能够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张、椎间隙狭窄、椎体移位、小关节骨质增生等问题。
3、CT检查
可见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神经根管狭窄等。特别是对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4、MRI检查
MRI主要是测定各组织中运动质子的密度差加以判别,较CT更为先进,图像十分清晰,被称为活的解剖图谱,故其价格比较昂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了解椎间盘的突出类型、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的情况,髓内有无缺血和水肿的病灶等。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❻ 颈椎病体格检查要点

1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
Eaten
试验。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
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检查时,
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
手放于头部病侧

另一手握
住患肢的腕部,
沿反方向牵拉,

患肢感觉疼痛、
麻木则为阳性

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
做内旋动作,称为
Eaten
加强试验。

2
.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
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若
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
(
一侧
或两侧
)
痛或有酸麻感,则该试验为阳性。

3
.椎问孔挤压试验:又称
Spurling
试验。让患者取坐位,
头部微向病侧侧弯
,检查者
立于患者后方,
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
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原因在
于侧弯使椎间孔变小,
挤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
椎间盘突出暂时加大,
故神经根挤压症状更
加明显。

4
.杰克逊
(Jackson)
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
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称为
Jackson
压头试验阳性。

5
.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
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
此时,
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做纵轴牵引,
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
称为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6
.直臂抬高试验:患声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其
患侧肩,
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向外后上方抬起,
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
若患肢出现放射
性疼痛,
即为阳性。
可根据出现放射痛时的抬高程度来判断颈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受损的轻重。
此试验类似于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

7
.颈部拔伸试验:检查者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左、右耳部并夹头部,轻轻向上提起,

患者感觉颈及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本试验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8
.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
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
“落枕”等。

9
.头前屈旋转试验:也称
Fenz
试验。先将患者头部前屈,继而向左右旋转,如颈椎出
现疼痛,即为阳性,多提示有颈椎骨关节病。

❼ 得了颈椎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二、颈椎病的X线检查 正常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故有X线平片之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所见分述如后: 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三、侧位 1.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 2.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 3.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 4.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 5.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 6.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四、斜位 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五、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可产生自发性收缩。因此,在一侧或两侧上肢肌肉中出现纤维电位,偶而出现少数束颤位。小用力收缩时,多相电位正常,不出现巨大电位。大用力收缩时,呈完全于扰相。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和平均电位正常。振幅为1~2毫伏。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节段分布。 六、颈椎病的CT检查 CT业已用于诊断椎弓闭合不全、骨质增生、椎体暴破性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象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推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临床检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2)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3)椎间扎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4)椎间扎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5)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6)霍夫曼民征检查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预部脊髓、神经损伤。 (7)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8)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9)肌力的检查颈椎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阅读全文

与颈椎病的常用体格检查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0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5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6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68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08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87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29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3
食用方法可以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63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浏览:851
原始蜂蜜怎么食用方法 浏览:16
研究方法名词解释333 浏览:503
腿部伸展机使用方法 浏览:107
健腹轮训练正确方法 浏览:780
qq同步助手短信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25
风险识别分析方法培训 浏览:927
用什么方法识别身上的灵 浏览:734
中周的安装方法 浏览:636
嗓子肿了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218
老秤怎么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