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度烘焙咖啡和深度烘焙什么区别,怎样煮好喝
1、烘焙时间不同
这是烘焙度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烘焙时间的不同。中度烘焙大约需要10分钟,表面以褐色为主;
深度烘焙大约需要12分钟,表面颜色以深褐色为主。不同烘焙机所需要的时间略有差异。
2、咖啡豆重量
不同咖啡豆烘焙的过程中会一直处于吸热的状态。中度烘焙的失水率大约在15%左右,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失水率大约在20%左右。
对于单粒咖啡豆,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是要比深度烘焙咖啡豆稍重一些。
3、咖啡风味不同
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会经过一系列物理与化学的变化而生成最终的咖啡风味。
中度烘焙:酸度与醇厚度较为平衡,以焦糖、坚果风味为主。
深度烘焙:酸度低,醇厚度高,以烘烤、香料风味为主。
煮咖啡的方法:
主料:咖啡豆25克
调料:水300克
做法步骤:
1、秤称出25克咖啡豆,倒入研磨器研磨
㈡ 意利浓缩咖啡食用方法是需要过滤纸过滤吗
不需要,意式浓缩咖啡也就是用咖啡机加压出来的,直接可食用 喝起比较香醇 提神 不过一般人喝比较苦 外国人就很喜欢!也用来做卡布奇诺 拿铁咖啡的底!过滤纸是拿来冲单品咖啡的!那个不是过滤东西的!
㈢ 咖啡从做法口味分类主要有哪些
品种
蓝 山
是较受一般大众欢迎的咖啡,产于中美洲牙买加、西印度群岛,拥有香醇、苦中略带甘甜、柔润顺口的特性,而且稍微带有酸味,能让味觉感官更为灵敏,品尝出其独特的滋味,是为咖啡之极品。
曼 特 宁
盛产于印尼的苏门达腊,当地的特殊地质与气候培养出独有的特性,具有相当浓郁厚实的香醇风味,并且带有较为明显的苦味与碳烧味,苦、甘味更是特佳,风韵独具。
摩 卡
产于伊索比亚,此品种的豆子较小而香气甚浓,拥有独特的酸味和柑橘的清香气息,更为芳香迷人,而且甘醇中带有令人陶醉的丰润余味,独特的香气以及柔和的酸、甘味。
巴 西
从盛产咖啡豆的巴西精选的极品,口感中带有较浓的酸味,配合咖啡的甘苦味,入口极为滑顺,而且又带有淡淡的青草芳香,在清香略带苦味,甘滑顺口,余味能令人舒活畅快。
肯 亚
是出自于品质较高的阿拉比卡种,而阿拉比卡也是台湾咖啡的种类之一,味道更为香醇浓烈而厚实,并且带有较为明显的酸味,抓住许多喜爱这种特性的咖啡迷,也是德国人的最爱。
阴 干
它与一般咖啡不同的是阴干在水洗后,是采用自然烘干法,在自然的状态下烘干6个月,之后再经过一些手续,与一般咖啡豆的处理方式不同,而阴干属于中焙程度的豆子,它所含有的咖啡因少 。
那 加 雪 飞
是属于顶级摩卡,而名字是用英文直接译成。
牙 买 加
是蓝山中级数较高的豆子。
曼 巴
结合曼特宁及巴西咖啡特有的风味,味道丰厚浓郁,而且还有淡淡的清香,曼特宁与巴西的组合,两者互相柔和在一起,是个不错的组合。
曼 蓝
是由曼特宁和蓝山大多以1:1的比例混合而成,当曼特宁的苦味遇上了蓝山的微酸,两者相互中和,香味更是香醇。
拿 铁
意大利浓缩咖啡加入高浓度的热牛奶与泡沫鲜奶,保留淡淡的咖啡香气与甘味,散发浓郁迷人的鲜奶香,入口滑润而顺畅,是许多女生的最爱。
意式卡布其诺
将浓醇的意大利浓缩咖啡混合细致香鲜的泡沫鲜奶与香滑可口的巧克力粉,充分调和的柔顺口感与迷人的香气,加上优雅的装饰,突显个人品味。
摩卡
巧克力咖啡意大利浓缩咖啡加入巧克力、泡沫鲜奶、糖浆、可可粉,浓郁的
咖啡及巧克力香气扑鼻,而且甜味与咖啡中和,顺口而不腻,是适合大众的口味。
爱尔兰咖啡
把风味独到的特制 Espresso 佐以威士忌、糖和鲜奶油,让Espresso的香浓被威士忌提升得更为明显,并与鲜奶油调和出香滑顺口、甘苦适中的滋味。
玛琪雅朵
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中,不加鲜奶油、牛奶,只要在咖啡上添加两大匙绵密细软的奶泡,如此就是一杯玛琪雅朵。
康宝兰
属意大利式的维也纳咖啡。搅拌奶油既可以搅和在咖啡里,也可以当作小点心另外上,供宾客边吃边饮。后来,用加压方式煮咖啡后,便改称“搅拌奶油配浓咖啡”。
......................................................................
关于咖啡的常用词
风味【Flavor】:对香气、酸度、与醇度的整体印象。
酸度【Acidity】:所有生长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辛强烈的特质。此处的酸辛与苦味、发酸(Sour)不同,与酸碱值也无关,它是指促使咖啡发挥提振心神、涤清味觉等功能的一种清新、活泼的特质。
咖啡的酸度不是酸碱度中的酸性或酸臭味,也不是进入胃里让人不舒服的酸。在冲调咖啡时,酸度的表现是很重要的,在良好的条件及技巧下,可发展出酸度清爽的特殊口味,是高级咖啡必备的条件。
咖啡的酸味是形容一种活泼、明亮的风味表现,这个词有点类似于葡萄酒品评中的形容方式。假若咖啡豆缺乏了酸度,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尝起来空洞乏味、毫无层次深度。酸度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像来自叶门与肯亚的咖啡豆,其酸度特征就有着袭人的果香味以及类似红酒般的质感。
醇度【Body】:饮用咖啡后,舌头留有的口感。醇度的变化可分为清淡到如水到淡薄、中等、高等、脂状,甚至默写印尼的咖啡如糖浆般浓稠。
气味【Aroma】:咖啡调配完成后所散发出来的气息与香味。用来形容气味的词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麦芽味,等等。
苦味【Bitter】:苦是一种基本的味觉,感觉区分布在舌根部分。深度烘焙的苦味是刻意营造出来的,但常见的苦味发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过多,而水太少。
清淡【Bland】:生长在低地的咖啡,口感通常相当清淡、无味。咖啡粉分量不足、而水太多的咖啡,也会造成同样的清淡效果。
咸味【Briny】:咖啡冲泡后,若是加热过度,将会产生一种含盐的味道。
泥土的芳香【Earthy】:通常用来形容辛香而具有泥土气息的印尼咖啡,并非指咖啡豆沾上泥土的味道。
独特性【Exotic】:形容咖啡具有独树一帜的芳香与特殊气息,如花卉、水果、香料般的甜美特质。东非与印尼所产的咖啡,
通常具有这种特性。
芳醇【Mellow】:用来形容中酸度平衡性佳的咖啡。
温和【Mild】:用来形容某种咖啡具有调和、细致的风味,用来指除巴西以外的所有高原咖啡。
柔润【Soft】:形容像印尼咖啡这样的低酸度咖啡,亦形容为芳醇或香甜。
发酸【Sour】:一种感觉区主要位于舌头后侧的味觉,是浅度烘焙咖啡的特点。
辛香【Spicy】:指一种令人联想到某种特定香料的风味或气味。
浓烈【Strong】:就技术上而言,形容的是各种味觉优缺点的多寡,或指特定的调理成品中,咖啡与水的相对比例。就通俗的
用法而言,形容的是深度烘焙咖啡强烈的风味。
香甜【Sweet】:本质上像是水果味,与酒味也有关。
狂野【Wild】:形容咖啡具有极端的口味特性。
葡萄酒味【Winy】:水果般的酸度与滑润的醇度,所营造出来的对比特殊风味。肯亚咖啡便是含有葡萄酒风味的最佳典范。
另:咖啡豆只有经过烘焙才能变成供研磨和引用的咖啡豆,一般分为浅度、中度、深度和特深度烘焙。
......................................................................
咖啡的种类
咖啡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列举几种:
Espresso(single shot):
传统的Espresso咖啡,味道香浓的同时也奇苦无比,不过许多人正是因为这双重味道迷倒而爱上它。喝的时候,将一下口咖啡含在口中,让它的香气尽情散发,再细细品味。
Espresso(double shot):
与上一种咖啡做法一样,但咖啡豆用量加倍,味道自然更浓郁也更苦,神经敏感者慎喝。
Cappuccino:
用1/3的Espresso咖啡加1/3的淡奶,再将1/3鲜牛奶用机器打成泡沫,最后在杯口洒上一层肉桂粉,高手通常可将肉桂粉做成各种形状。
Americano:
一份或双份的高级Espresso,加入大量热水稀释成综合咖啡。
Latte:
在一份或双份Espresso中加入热牛奶,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不同分量的糖浆,是最受人欢迎的咖啡,类似于雀巢的1+2。
Breve:
做法与Latte基本相同,只不过用热鲜奶油代替鲜牛奶。
Mocha:
在Espresso中加入热牛奶和巧克力粉,搅拌均匀后在咖啡上挤上一层奶油,在淋上巧克力酱,是一种外观上最赏心悦目的咖啡。
Granita:
这是夏天最受欢迎的饮品,在Espresso中加入鲜牛奶、可可、糖,再与雪泥结合,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上果汁。
从豆种上分市面上主流就是:阿拉比卡(Arabica)罗巴斯塔 (Robusta)前者品质风味比较好~
咖啡豆的品牌比较知名的:意利(ILLY)拉瓦萨(LAVAZZA)悠诗诗(UCC)这些是大陆常见的品牌,还有台湾地区的蜜蜂咖啡豆在当地也是很有力的品牌,还有大连锁咖啡厅用的咖啡豆都是有自已的咖啡烘焙基地或代加工~
咖啡主要分两个品种:Arabica种,Robusta种
那么我们常听的蓝山,曼特宁是怎么回事呢?咖啡习惯以产地命名,蓝山是牙买加的一个山名,曼特宁在印尼,故此得名,它们都是Arabica种。这两种都是顶级咖啡,不过大家都喝不到纯种,太贵了,大家喝的也就是口味近一点罢了。而巴西,哥伦比亚等等呢,显然是巴西,哥伦比亚出品的。因为这类咖啡主要由一个品种组成,习惯上把这类咖啡叫做单品咖啡。
另一种为混合豆,因为每一品种的咖啡豆都有不同的风味,因此又不同品种的咖啡豆,进行适当的混合能使咖啡有更丰富的口感,所以,意式咖啡基本上选用混合豆,这样,做出来的浓缩咖啡(Espresso)口感才更丰富,才更好喝。
煮咖啡的几种主要方法:
1.滤泡式 适合手感稳定,有碶而不舍的试验精神及口感敏锐,能分辨咖啡细微差别的人。全世界都用。
2.摩卡壶式 适合喜欢咖啡的浓浓香味,还有那份浪漫情调的人。欧洲用的多。
3.虹吸壶式 适合有闲时间,不怕麻烦,谨慎,不打碎玻璃的人。好像也是日本人用的多。
4.滤压壶式 适合懒人,但不会忘了还在煮的咖啡。哪国人最懒,法国人吧,所以好像法国人用的多。
5.美式咖啡机式 适合短时间大家喝的咖啡,主要用“闷蒸”方式。
6.意式咖啡 用意大利咖啡机做的咖啡,它采用的是“萃取”的方式。好贵,穷人,及家庭别用。“辛巴克”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为什么“辛巴克”会选用这种方式,我的理解是,首先,这种方式能最好的把咖啡的风味表达出来,保证了咖啡的质量。第二,速度快,连续制作咖啡,可以平均10秒钟一杯咖啡。第三,咖啡因少,同样数量的咖啡,这种方式的咖啡因是泡煮式咖啡的一半都不到,所以,喝这种咖啡对人影响不大,喝这种咖啡,不要太多,晚上就不会兴奋的睡不着觉。所以,“辛巴克”把这种方式拿来,加入美国的东西,进行改良,加入多一点的奶,使之不要太苦,使大多数不喝咖啡的人也能接受,这样,“辛巴克”风靡了全世界,成了咖啡世界的老大,可是意式咖啡的发明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为什么是两国呢,有一些小故事就不讲了)却最气不过,自己的好东西,在别人手里发光,不气才怪,我店里的一个意大利顾客,当我和他探讨这个问题时,他就很生气,把“辛巴克”斥为咖啡垃圾。
㈣ illy意利 espresso 咖啡粉深度烘焙100%阿拉比卡怎么冲
....包装上是这么写的吗...
喝法,没有器具的话。
烧开水,凉一小会泡一包(差不多85度以上,低了没法用),泡两分钟把包丢掉可以喝了,要是没无纺布外皮需要把渣滓滤出来,一般10G左右应该。
或者直接丢咖啡机弄出来完事。
㈤ 咖啡粉怎么冲泡
滤纸冲泡
[特征]最简单的咖啡冲泡法。滤纸可以使用一次立即丢弃,比较卫生、也容易整理。还开水的量与注入方法也可以调整。一人份也可以冲泡,此乃人数少的最佳冲泡法。
[关于器具]滴漏器有一孔与三孔之分。在此使用三孔式。注入开水用的壶口最好是口尖细小,可以使开水垂直地倒于咖啡粉上,比较适当。
Cubita Coffee
在台湾地区,希腊咖啡或土耳其咖啡,并不常见,而它的口味,主要可以分为苦(Skaito)、微甜(Metrio)以及甜(Gligi),这三种口味。
它的烹煮方法,主要是以一种名为Briki的不锈钢锅,将咖啡粉磨得很细,直接放入锅中烹煮,一直到煮沸腾为止,然后再将火关掉,全部倒入杯中。
希腊人喝咖啡,残渣是不泸掉的,由于咖啡磨得非常细,因此在品尝时,大部份的咖啡粉,都会沈淀在杯子的最下面,不过在喝时,还是能喝到一些细微的咖啡粉末,这也是希腊咖啡最大的特色。
希腊咖啡还有一项特色,就是在喝时,是不加任何奶精,并且在烹煮咖啡时,先加入一些糖,而 糖的多寡,主要也是随个人喜好,有人喜欢喝苦的,一点糖都不加,而有些人,则喜欢较甜的口味。
另外,为了能真正品尝出希腊咖啡,独特的味道,贴心的老板,还会附赠一杯冰水,在喝希腊咖啡之前,最好先喝一口冰水,让口中的味觉,达到最灵敏的程度,之后就可以慢慢体会出,希腊咖啡那种微酸,又带点苦涩的感觉!
㈥ illy烘培咖啡粉可以直接冲泡吗
可以。
illy咖啡是很棒的研磨咖啡粉,如果要冲泡,需要买滤网,滤去渣滓。
可以选择瓷器或塑胶材质,买2或4号滤纸,使用4好滤纸较方便,将咖啡粉放入2咖啡匙,加热水绕圆圈,水要缓缓加入不要将咖啡粉冲起。约200-250℃就可以了。
资料拓展:
咖啡粉中度烘焙和深度烘焙的区别:是咖啡豆烘焙的时间不同:
深度烘焙的咖啡口感比较强烈,苦味稍重,适合喜爱口感浓郁的买家,味道会重一些,苦一点,浓郁一些,适合做浓缩咖啡(Espresso)然后调制成意式咖啡(拿铁,卡布奇诺,焦糖玛奇朵,摩卡)。
中度烘焙的咖啡口感适中,酸苦味均衡,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中度烘焙的咖啡豆会酸度高一些,味道淡一些,适合用滤滴方式煮咖啡。
㈦ 深度烘焙的咖啡粉需要煮吗
中焙的豆,适合手冲、法压壶、虹吸壶、滴漏咖啡机来萃取;
深烘的豆,适合摩卡壶、意式咖啡机、爱乐压萃取。
豆子烘烤的时间,会影响外观和味道。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豆子烘烤的时间越长,酸味越淡,咖啡因含量也越少。以下八斗麦咖啡简单列出不同烘焙时间会产生的咖啡风味,提供你参考。
极浅焙(light roast):有浓厚的青草味,香气不足,很少用来品嚐。
浅焙(cinnamon roast):酸度高,略带香气,常用来冲美式咖啡。
中焙(medium roast):口感偏酸带苦,香气适中,保留咖啡豆的原始风味,常用来做美式咖啡或混合咖啡。
中深焙(high roast):口感层次丰富、酸苦均衡且略带甜味,香气风味都好。
城市烘焙(city roast):比中深焙的酸度低一些,完美展现咖啡的风味,是标准的烘焙程度,最受一般大众欢迎。
深焙(full city roast):苦味比酸味强,馀味回甘,香气饱满,多用来做冰咖啡或黑咖啡。
法式烘焙(French roast):苦味浓、味道强烈,没什麽酸味,带有烟熏香气。
重焙(Italian roast):豆子表面有油光,苦味强,有焦味,主要用来做义式浓缩咖啡。
㈧ 意利咖啡豆怎么煮好
先将咖啡豆用磨子磨碎在漏斗内侧放一张过滤纸,将一杯量(8-10)的咖啡粉放入滤纸兜内,要避免咖啡粉漏出,先用温水将咖啡粉殷湿,杯子也提前用开水温一下,然后架在漏斗下方。根据自己的口味浓淡加入适量的咖啡粉。冲泡咖啡即可。
㈨ 咖啡怎样泡最好喝有冰冻咖啡吗这种怎么弄呢
你说的是特极冰咖啡.是不是听这名字都觉得蛮凉的呀.呵呵.随便给你几个自己看吧.
1、三叶苜蓿冰咖啡
深焙冷却咖啡(有糖)150cc;爱尔兰威士忌10cc;爱尔兰甜酒10cc;搅至七成的搅拌奶油20cc;方冰3~4块。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注入爱尔兰威士忌,爱尔兰甜酒和咖啡,上面用搅拌奶油浮盖。
三叶苜蓿是爱尔兰的国花,往往将含有爱尔兰威士忌的饮料称为 “三叶苜蓿某某”
2、新鲜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150cc;削皮的柠檬片5片。碎冰150g。
玻璃杯中放入碎冰、柠檬片,注入咖啡。
此款咖啡适合炎热夏季饮用。
3、方冰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160cc;咖啡方冰150g。
事先在水中兑入10%的咖啡,然后,放进冰箱冷冻成咖啡色的方冰。玻璃杯中放入方冰,再注入咖啡。
冰块本身舍有咖啡,因此,无须担心冰溶解后会降低咖啡的浓度。关于冰块的制作,也可以用一深盘冻成大冰块,然后,用碎冰锥捣碎。
4、爱尔兰冰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150cc;爱尔兰威士忌20cc;鲜奶油(含脂肪45%的重奶油)20cc。
玻璃杯须事先冷却好。在鸡尾酒调配器中倒入咖啡和爱尔兰威士忌进行调配(不加冰)。然后,倒在玻璃杯中,用茶匙将鲜奶油轻轻舀在上面。
这是在泡沫咖啡上加鲜奶油的方式。日本人感觉欧洲的冰咖啡过于甜,且又不加冰块, 因此,有一种不足之感。
5、牛奶冰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70cc;牛奶70cc。
玻璃杯中放进方冰,注入咖啡和牛奶。
该咖啡名称为英语与法语的混合语,牛奶咖啡实际是法国咖啡,但在法国不太普遍,美国人却很喜欢。这一款咖啡的饮用方式是从美国传到日本的。
6、小豆蔻冰咖啡
深焙的咖啡粉15g;热水150cc;小豆蔻5至6粒;碎冰150g;柠檬皮少许;橙皮少许。
小豆蔻放在咖啡粉中,用热水,滗出咖啡,将咖啡用冰水冷然后,在玻璃杯中放进碎冰,咖啡,上搭柠檬皮与橙皮。
给人一种不舍甜味、属健康饮料觉。在食用肉类菜肴之后,如果用小豆蔻,将有助于消化。
7、日式冰淇淋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150cc;香草冰淇淋l匙;方冰3~4块;鲜奶油(含脂肪45%的重奶油)15cc。
玻璃杯中放进冰,注入咖啡,放进香草冰淇淋,然后,将鲜奶油轻轻地浇在冰淇淋上。
这是日本发明的“冰淇淋咖啡”。鲜奶油一定要使用重奶油,如果使用轻奶油,则会沉底。
8、摩加冰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l00cc;朱古力糖汁20cc;方冰3~4块;泡沫牛奶60cc;朱古力屑少许。
用搅汁器将咖啡和朱古力糖汁搅匀,倒在玻璃杯中,放进冰,注入搅起泡沫的牛奶,再用茶匙将泡沫舀在上面,撒上朱古力屑。
这是冰的摩加咖啡。放冰的咖啡很受欢迎。
9、欢乐冰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150cc;可可甜酒l0cc;白薄荷酒5cc;碎冰150g;鲜奶油(含脂肪45%的重奶油)20cc。
玻璃杯中放进碎冰,注入咖啡、可可甜酒、白薄荷酒,再轻轻地浇上鲜奶油。
与思乡咖啡一样,是上世纪70年代旧金山最流行的饮料。最初是饮热的咖啡,后来,冰咖啡也被广为饮用。
10、阿卡普尔科咖啡
深焙的冷却咖啡(有糖)150cc;柠檬汁20cc;朗姆酒(深色)15cc;方冰3~4块;柠檬圆片l片。
玻璃杯中放进方冰,倒入咖啡、柠檬汁、朗姆酒,最后,放进柠檬片。
该咖啡在游览胜地阿卡普尔科很普及,尤其是在那里的餐厅或游泳池旁。柠檬的酸味能够解除疲劳,是令人清爽的咖啡
㈩ 意大利进口 illy意利 意式浓缩中度烘培咖啡粉 250g 可以直接冲饮吗
不可以,首先咖啡粉不溶解,不能冲,需要器具。然后意式豆是做意式浓缩咖啡的,需要意式咖啡机,直接泡不行,非常难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