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底肥:亩用硫酸锌0.5-2公斤,可将锌肥和有机肥、生理酸性化肥(不要和磷肥混合)、细土混合使用。锌在土壤中移动能力差,表施效果不好,应随耕地翻入土中,施肥要均匀。锌在土壤中残效较长,基肥不必每年施用,可隔年施用。
2.蘸根:用氧化锌(0.1%-0.2%浓度)溶液蘸根,但蘸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分钟即可,时间过长会产生药害。蘸根特别适用于水稻移栽。
3.浸种:将硫酸锌配成0.02%-0.05%的溶液,种子和浸种液以1∶1为宜(即一公斤种子配一公斤溶液),浸6-12小时后捞出晾干(切忌在太阳光下暴晒,应阴干)。水稻浸种可用0.1%浓度浸24小时。花生、大豆等种子不宜浸种,否则种皮会发皱易破裂而影响出苗。
② 锌肥有哪些品种怎样施用
目前所用的锌肥品种有硫酸锌、氯化锌等,其主要性质列在表8中。锌肥施用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①基施。旱地一般每667米2用硫酸锌1~2千克,用前与10~15千克细土混合后撒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也可条施或穴施。用于水田可作耙面肥,每667米2用硫酸锌1千克,拌入细土后均匀撒在田面;也可与尿素掺和一起,随掺随用。作秧床肥时,每667米2用硫酸锌3千克,于播种前3天撒于床面,而后和土壤混匀;②追肥。水稻一般在分蘖前期(移栽后7~20天内),每667米2用硫酸锌1~1.5千克,拌干细土后均匀撒于田面,也可作秧田“送嫁肥”,在拔秧前1~2天,每667米2用硫酸锌1.5~2.0千克施于床面,移栽带肥秧。玉米在苗期至拔节期每667米2用硫酸锌1~2千克,拌干细土10~15千克,条施或穴施;③浸种。把硫酸锌配成0.02%~0.1%的溶液,将种子倒入溶液中,溶液以淹没种子为度。如水稻,先将稻种用清水浸泡1小时,再放入0.1%硫酸锌溶液中,早、中稻浸48小时,晚稻浸6~8小时。浸种浓度超过0.1%时会影响种子发芽;④拌种。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克,肥料先用少量的水溶解,喷于种子上,边喷边搅拌,用水量以能拌匀种子为度,种子阴干后即可播种。水稻也可在种子萌发时用1%的氧化锌拌种;⑤叶面喷施。水稻以苗期喷施为好,施用浓度为0.1%~0.2%硫酸锌溶液,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天;玉米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7天,每次每667米2用液量为50~75千克;果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以在新芽萌发前施用比较安全,落叶果树喷施浓度为1%~3%,常绿果树喷施浓度为0.1%~0.3%左右。
表8 常用锌肥的主要性质
③ 锌肥的使用方法
基施:由于锌在土壤中移动很慢,且有一定的残效,所以锌肥一般作基肥,作追肥施用效果差。一般每公顷用15千克硫酸锌,与300千克细土掺匀,作基肥撒施或条施。
浸种:以0.1%~0.5%的硫酸锌溶液浸种12小时,捞出晾干种皮,即可播种。
④ 谢谢各位老师的解答,我再请教一下,硼肥,锌肥水稻上什么时候用最恰当
水稻施用硼肥,在拔节孕穗期使用最好,可以进行叶面喷施。锌肥在水稻栽插以后就可以使用,可以撒施,也可以喷施,可以促进水稻僵苗不发,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⑤ 锌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锌肥可增强光合作用,直接施加就行。
锌肥作用: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促进代谢:促进作物氮素代谢,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生长: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锌肥使用方法:直接施加:在缺锌的土壤中可直接施加锌肥。叶面喷施:可以使用锌肥对叶面进行喷施。作为基肥隔年施加:将锌肥作为底肥施加后,可以在隔年再次施加。
直接施加:在缺锌的土壤中施加锌肥的效果比较好,如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缺锌的症状,就不需要在土壤中施加锌肥了。如果作物在早春的时候出现了缺锌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温度较低导致了微生物的活动比较弱,从而出现肥料没有完全溶解的现象,等到气温升高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叶面喷施:在种植作物的时候可以使用锌肥进行叶面的喷施,可以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使用2-3次就可以起到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作为基肥隔年施加:种植作物之前如果把锌肥作为底肥施加,就需要隔年再施加,因为锌肥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不需要每年都施加。
⑥ 如何科学施用锌肥
答:缺锌主要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烂泥田、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强还原性条件,抑制根系对锌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锌。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还有过量施用磷肥、新开垦的梯田、贫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锌。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可作为土壤缺锌的临界指标。
对缺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为敏感。施用锌肥对防治水稻缺锌“坐蔸”和玉米缺锌“花白苗”,以及果树小叶病有明显作用。锌有促进作物细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对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锌肥品种为农用硫酸锌(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常用方法为叶面喷施,谷类作物、果树、蔬菜均可采用。小麦以拔节、孕穗期各喷一次,用0.2%~0.4%硫酸锌溶液,每次每亩喷施50千克。水稻秧田2~3叶喷施,本田苗期和分蘖期喷施2~3次0.1%~0.3%的硫酸锌溶液,每亩50千克,能防治缺锌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施两次,亩施50~70千克,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浓度,萌芽后喷施浓度宜降至1%~1.5%,还可以用2%~3%的硫酸锌溶液涂刷一年生枝条。
⑦ 如何科学施用锌肥
答:缺锌主要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烂泥田、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强还原性条件,抑制根系对锌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锌。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还有过量施用磷肥、新开垦的梯田、贫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锌。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0.5mg/kg,可作为土壤缺锌的临界指标。
对缺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为敏感。施用锌肥对防治水稻缺锌“坐蔸”和玉米缺锌“花白苗”,以及果树小叶病有明显作用。锌有促进作物细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对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锌肥品种为农用硫酸锌(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常用方法为叶面喷施,谷类作物、果树、蔬菜均可采用。小麦以拔节、孕穗期各喷一次,用0.2%~0.4%硫酸锌溶液,每次每亩喷施50kg。水稻秧田2~3叶喷施,本田苗期和分蘖期喷施2~3次0.1%~0.3%的硫酸锌溶液,每亩50kg,能防治缺锌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施两次,亩施50~70kg,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浓度,萌芽后喷施浓度宜降至1%~1.5%,还可以用2%~3%的硫酸锌溶液涂刷一年生枝条。130.如何科学施用硼肥?
答:南方酸性红壤为缺硼区,包括红壤、砖红壤、赤红壤以及黄壤、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壤均缺硼。北方黄土区发育的土壤缺硼面积也大。含游离碳酸钙的石灰性土壤和排水不好的草甸土也易缺硼。其土壤有效硼缺乏的临界值为小于0.25mg/kg。
对硼敏感的作物主要为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花生、大豆等),其次为甜菜、果树、甘蔗、蔬菜和棉花等作物。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对硼不太敏感。施用硼肥对防治棉花的“蕾而不花”、油菜的“花而不实”、果树的“落花、落果”等症状,均有明显作用。硼肥对作物开花结果、加速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增强光合作用、形成豆科作物根瘤均有作用,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能力,有利于防止作物发生生理病害。
硼肥品种有硼砂和硼酸,常用的为硼砂。其施肥方法以叶面喷施为主。用0.1%~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每亩喷施50kg左右,喷施2~3次,油菜以幼苗后期、抽薹期、初花期喷施。果树在蕾期花期、幼果期喷施。需要注意的是,作物需硼适量和过量,造成毒害的范围很窄,且硼效有后效,要严格掌握用量,均匀施用,一次肥效可延续3~5年,以防施用过多造成毒害。131.如何科学施用钼肥?
答:南方酸性土壤,包括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等有效态钼含量低。北方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通常全钼、有效钼含量都较低,表现出缺钼。土壤中有效钼含量小于0.1mg/kg为缺钼的临界值。
钼肥是我国研究和应用最早的一种微量元素肥料,广泛应用于豆科作物(大豆、花生)、豆科绿肥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和甜菜等。对促进豆科作物根瘤的产生,提高固氮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常用的钼肥品种有钼酸铵、钼酸钠,使用最多的为钼酸铵,主要用于叶面喷施,先用少量温水溶解钼酸铵,再用凉水兑至所需浓度,一般使用0.02%~0.05%的浓度,每次每亩用溶液50~70kg,连续喷施2~3次。也可用0.05%~0.1%钼酸铵溶液浸种12h,种子处理同叶面喷施相结合,可节省肥料。132.如何科学施用锰肥?
答:土壤中锰的有效性受土壤pH和碳酸盐含量的影响,在pH4~9的范围内,随着土壤pH的提高,锰的有效性降低。在酸性土壤中,全锰和交换性锰(有效锰)含量都较高,缺锰主要发生在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有效锰的丰缺指标以小于5.0mg/kg为临界值。
对锰较敏感的作物有麦类、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甜菜、豆类、花生、烟草、油菜和果树等。作物施用锰肥对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及生殖器官的形成、促进根、茎的发育等都有良好作用。
常用锰肥品种有硫酸锰、锰矿粉。硫酸锰为粉红色结晶,含锰24%~28%,易溶于水,可作叶面喷施,在花期和结籽期各施1次0.05%~0.1%的硫酸锰液体,亩施50~75kg。锰矿粉难溶于水,只能作基肥,亩施10kg左右,撒施土表,随翻耕入土。
⑧ 怎样给稻田科学施用锌肥
答:缺锌主要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烂泥田、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强还原性条件,抑制根系对锌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锌。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还有过量施用磷肥、新开垦的梯田、贫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锌。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可作为土壤缺锌的临界指标。
对缺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为敏感。施用锌肥对防治水稻缺锌“坐蔸”和玉米缺锌“花白苗”,以及果树小叶病有明显作用。锌有促进作物细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对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锌肥品种为农用硫酸锌(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常用方法为叶面喷施,谷类作物、果树、蔬菜均可采用。小麦以拔节、孕穗期各喷一次,用0.2%~0.4%硫酸锌溶液,每次每亩喷施50千克。水稻秧田2~3叶喷施,本田苗期和分蘖期喷施2~3次0.1%~0.3%的硫酸锌溶液,每亩50千克,能防治缺锌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施两次,亩施50~70千克,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浓度,萌芽后喷施浓度宜降至1%~1.5%,还可以用2%~3%的硫酸锌溶液涂刷一年生枝条。
⑨ 如何给农作物科学施用锌肥
锌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植株矮小,节间短簇,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抑制,出现小叶,叶缘出现扭曲和皱折等。玉米白化苗、水稻僵苗等都是缺锌引起的。实践证明,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上施用锌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强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提高产量10%-30%,并能显着改善农产品品质。
一、锌肥的施用方法
1.作底肥:亩用硫酸锌0.5-2公斤,可将锌肥和有机肥、生理酸性化肥(不要和磷肥混合)、细土混合使用。锌在土壤中移动能力差,表施效果不好,应随耕地翻入土中,施肥要均匀。锌在土壤中残效较长,基肥不必每年施用,可隔年施用。
2.蘸根:用氧化锌(0.1%-0.2%浓度)溶液蘸根,但蘸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分钟即可,时间过长会产生药害。蘸根特别适用于水稻移栽。
3.浸种:将硫酸锌配成0.02%-0.05%的溶液,种子和浸种液以1∶1为宜(即一公斤种子配一公斤溶液),浸6-12小时后捞出晾干(切忌在太阳光下暴晒,应阴干)。水稻浸种可用0.1%浓度浸24小时。花生、大豆等种子不宜浸种,否则种皮会发皱易破裂而影响出苗。
4.拌种:硫酸锌拌种量,每公斤种子拌2-6克为宜。具体操作是,首先以少量水溶解锌肥,再用清水稀释,拌种时以所有种子都沾上锌液为止,溶液不宜过多,最后能够将全部溶液吸完为好。一般是500克种子用50克水为宜,花生、大豆可适当增加一些。
5.追肥:亩用硫酸锌0.5-1公斤与一定数量细土等混合或对水,于作物生长期中施入土中。稻田可用细土拌和撒施,也可对水泼施。撒施应在晴天露水干以后进行,否则肥料会沾附叶面造成灼伤。施肥后需及时薅秧,关好田水,不让肥水外流。旱地一般是对入干粪和水粪中施用。根外追肥,每亩用硫酸锌50-100克,用清水溶解后对水50公斤,于下午4时后进行叶面喷施。玉米喷施时,注意溶液尽量不要灌进心叶,以免灼伤植株。叶面喷洒锌肥浓度和喷洒量可以随植株的大小,酌情增减。在喷洒中,如果浓度过大会伤害叶片,最好加入0.2%熟石灰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二、注意事项
1.施用锌肥应因地而宜,因作物而异,切忌盲目施用。对缺锌的地块和对锌较为敏感的作物施用锌肥,效果较好。一般来说,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公斤时,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显着;当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1.0毫克/公斤时一般不需要再施用锌肥。就作物而言,对锌最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等,中等敏感的作物有马铃薯等,对这些作物应特别重视锌肥的施用。
2.锌肥不能与磷肥同时施用。因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容易形成磷酸锌沉淀物,不仅降低锌的有效性,而且也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3.锌肥不能与碱性肥料、碱性农药混用。锌肥一般不要与石灰、草木灰、氨水等碱性肥料混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肥效;同样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碱性农药混合施用,避免降低锌和农药的有效性。(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