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海鸥测光表使用方法

海鸥测光表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7 05:58:06

1. 测光表的使用方法

测光表是用来测量被摄体的反射光的亮度或光源照度的一种仪器。根据感光片的感光度与摄影者创作意图的需要,用它来测量光线的亮度,确定光圈、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
常见测光表的使用大体上有五种方法:
⒈机位测光法机位测光法是在景物亮度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测光表同位于照相机取景方向对被摄体进行测光,所获得的亮度值是景物反射光的平均光值,依据这个亮度值来确定曝光,能较好地表现整个画面的影调。此法常用于拍摄远景或全景风光片。采用机位测光法,应注意景物亮度的分布,使测量范围内的景物明暗有适当的比例。测光表的感应窗应对着主体物,避开(或少包括)亮度很亮的天空或反光很强的水面,否则测光表指数偏高,而实际曝光偏低,容易造成底片曝光不足。在拍摄逆光景物时,要防止阳光直接射向测光表,不然也会因测光不准而造成曝光不足。即使阳光没有直接射向测光表,也应按逆光景物的反差及暗部面积大小,酌情增加半级到一级曝光量。
⒉近测法在拍摄近景(如半身人像)或景物中某一部分为被摄主体时,将测光表移近被摄主体进行测量,以使主体能获得正确曝光。近测时,测光表应同位于照相机取景方向,但不要使测光表本身的阴影投射到被测部位,测光表距被摄体以20厘米为宜。近测法多用于主体与背景亮度差较大的情况下,如雪地中的人物。如果被摄体的明暗反差较大时,可以用近测法测定几个有代表意义的明处、暗处,取其平均值来确定曝光组合,以适当照顾明、暗两面的影调。
当被摄主体不宜接近时,可用点测光表对主体进行测光,以获得与近测法相同的效果。没有点测光表时,可采用类似物代替测光。
⒊标准板测光法对彩色摄影来说,标准板测光有其特殊意义,它不仅可以测出光值,而且可以进行试拍以验证底片感光后的彩色平衡。测光时,将标准板置于距测光表60厘米左右处,使其恰好包括在测光表角度之内。
⒋亮度范围测光法也叫多点测光法。这种测光方法是分别测量被摄体的最亮部分、中间色调部分、最暗部分,当然还可以多测几个不同部分,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曝光指数。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一些,但所得的数据较准确。
⒌入射光测光点这是测量被摄体所受到的照度高低(照明光源的强弱),并据此推算出曝光组合。测光时将测光表置于被摄体近处,并将测光窗对准光源(太阳或照明灯)。用于此法的测光表有专用照度测光表和照度亮度通用测光表,使用通用测光表测照度时,必须在测光窗前加上乳白色的集光罩。
入射光读数不会因被摄体的色调变化、背景或逆光而受到影响,在所有测光技术中,它是最可靠的!

2. 测光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与内置式测光表想比,独立式测光表具有测光精确,功能齐全和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那么,使用独立式测光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最重要的当然是根据测光表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各项功能,此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需要影友注意。 在某些情况下,你会拍摄同时包含明亮区域和阴暗区域的画面。这样的景物要以中间色调来取得平衡。这里有一张典型的照片:前景中的绿草,人们穿戴着各式各样的服装,还有一点蓝天。这样的景物将会恰当曝光,或者非常接近。然而,有一些不标准的景物和主体你不能相信测光表来得到准确的曝光。
提示:为了得到效果良好的彩色负片,曝光以阴影为准-自景物的阴影部分中的灰卡获取读数。对于反转片,高亮区的读数-在阳光充足区域的中灰色调获取测光表读数。 得到更佳曝光的第一个方法也许是最简单的。把镜头指向中灰区域,然后从替代主体上获取曝光读数。在你重新构图后,使用此读数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来拍摄照片。假如天空非常明亮的话,只需从景色的其它部分获取得数。
在上述例子中,你把景物的其它部分估计-假想为中灰色调。假如你携带一些被证明是中灰的东西时,这样的猜测可能不成立。一张摄影灰卡(一块保证反射18%光线的灰色粗糙表面纸板)最为理想。在卡片放置在主体附近,使用相机的手动操作模式上前从卡片上获取读数。找到测光表指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假如你遵循下面的提示,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
提示:科学研究显示,景物实际上平均反射照射在其上面13%(并非是18%)的光线。为了保持一贯性,灰卡还是18%灰度。当你使用18%灰度卡替代测光表时,对于大多数景物来说,正如柯达建议的增加半档曝光(+0.5补偿系数)。假如主体非常明亮的话,比如一处雪盖的景物,就要把曝光从灰卡读数减小半档(-0.5补偿系数)。这对保持细节和质感都有所帮助。 在重新构图时,有两种方法可以保持设置。在相机的手动模式下,相机不会改变设置,因此你不必理会。在你重新构图后,不要理会任何曝光不正确的警告。在全自动模式,相机会在你重新构图后改变设置。当你从中间色调获取读数时必须按住自动曝光锁。
查看一下你的用户手册:可能有个AE锁定按钮,或者轻按在快门上就可以锁定暴光,假如没有AE锁定的话,你将不得不使用替代测光表以手动模式拍摄,实际上,市场上的所有单反相机都有手动操作模式。
提示:你可以改变快门速度或者光圈以加大或减小测光表指示的读数。例如,为了增加一档曝光,敞开半档光圈,并且把快门调节到慢半档。关于使用哪一种控制的决定取决于是景深还是运动描述更为重要。 这种测光表也被不同的厂商称做“评估”,“矩阵”或者“蜂窝”式。它评估景色中的光线形态并且以人工智能做出设定。例如,它可以忽略画面中特别明亮的区域(比如说太阳),仅以画面中的其余部分为准曝光。通常,在快照中它比中央加权式测光表产生更准确的效果。一些最新的尖端高技术型号能够识别特别明亮的景物并且自动做出补偿。以较好的设备,你通常情况下可以得到高达95%(虽然无需完美)可印晒的负片。
提示:多区测光表系统是不可预测的-你无法确认测光表在特定的主体或者情况下是如何处理的。假若你想跨越测光表读数的话,使用点式测光表。 ⒈ 随时测量身边的光线,时刻准备着拍摄,就算不拍摄也要掌握拍摄数据。
⒉ 暗房放大照片分析放大机的负像投影亮度,加快工作速度。
⒊ 借助测光表了解光。
选购从需求出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拍摄对象将是身边的人和物——我将不会去拍山水风光,也不会去拍野生动物。原因除了兴趣取向问题以外,也没有做那些工作的照相机和机会。需要测量的光线将不会超过一臂之遥——即便超过了,五米外的阳光和眼前的阳光也不会有区别。如果装备了点测光,这个更精确的工具,就必须承受它带来的硕大的体积和高昂的价格。况且在实践过几次ZONE SYSTEM后,而这个付出代价的奢望将肯定在此后长久的时期里变成一件摆设和一个累赘。
排除掉点测功能后,选择的尺度落在了技术参数上。需要测光表能测量更低照度环境下的光线,就像镜头的光栏数值一样,每扩大一个EV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忽略了这件事,那么每当我的表显示UE(underexposure低过量光范围)时都会非常懊悔的!因此排除了世光L-308B-Ⅱ,它的量光范围最低从EV0开始。美能达VF与世光L-358都是从EV-2开始的。高森的SⅨTOMAT flash量光范围底至EV-2.5,可是我没有选择它,原因在后面一段将有说明。这里所说的量光范围指的都是入射光(或者名为环境光、Ambient)测光模式下的数值,在反射光测光模式下,量光范围将随着加载的反射测光附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世光L-358加载随机附件的54度反射测光头时测光范围仍然可低至EV-2,原因是这个反射测光附件的受光角度很大,如果加载专用的1度单反反射测光头,其量光范围将降为为EV5。美能达的VF同样适用于这个原则。 量光范围以外对比美能达VF和世光L-308的重点集中在他们的一些“细枝末节”上:
⒈世光358套机中有反射光、入射光两只测光头,其入射光测光球形罩是可以伸缩的——当球罩缩入机体中时,便等效于美能达的平面测光(flat deffuser)罩。358球形测光罩的这个切换设计除了使用上极为方便以外,也节省下了如美能达表另外购买平面测光附件的费用。对平面测光罩有特殊的需求,因为计划利用它计算放大机投影的光线以利于放大工作的快速进行。上面说到排除掉高森SⅨTOMAT flssh的理由就是它根本不能加载平面测光附件(它的优势在于小巧精干)。
⒉世光表另一个惹人喜爱的特点是,当环境光线亮度小于等于EV6(ISO100)时,例如f2.8 1/8s(ISO100)亮度下,它的屏幕可以像手机屏幕那样亮起来!在方便的同时,清澈明亮的绿光也在消耗的着昂贵的RC123A锂电池的电量——可能这并不值得注意,因为我不会始终在那样暗弱的光线下使用358。
⒊此外,如果使用过358的调节手轮(jog wheel)的话,就一定会喜欢上它的转动节奏。
⒋358具有防水设计,从它的电池盖可以看出,其机壳结合处都有密封橡胶条加以密闭。它可以经受雨淋和泼溅。
⒌358可以记忆并平均计算9个测光数值,而VF只能记忆和平均计算2个而已。
⒍358的闪光/自然光比例分析以10%步进,VF则以5%步进。
⒎358可以加载1度、5度、10度三种单反式点测附件,而VF只可加载5度非单反点测头。
⒏358比VF具有这么多优势,在价钱上358却便宜一些!
不买二手:
买二手是很便宜,但网上买二手有风险,在市场买价格又很高。况且任何设备都存在老化和损耗,而测光表又是一种要求很精准的仪器,使用者将要完全地信任它,长期地信任它。这样就放弃了对二手测光表的选择。

3. 测光的使用方法及图解

1、手持式测光表可测量场景中的光线质量,然后将结果细分为摄影师可以使用的测量结果(即f / stop,快门速度,ISO等)。

2、它们通常具有多种模式,包括读取从主体反射的光,落在主体或场景上的光(入射光),以及从闪光灯输出的光。当涉及人工照明时,它们特别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您几乎瞬间需要了解的有关场景的所有信息。

3、相机中的测光表只能测量反射光,因此很容易被误操作。 您的相机的测光表经过校准,可以显示18%灰度的中间色调,对于平均照片(不太白或太黑),这通常效果很好。但是一旦你到达一个非常轻或很暗的大面积的东西,仪表就会感到困惑

4、例如,如果您在黑色沙发上拍摄黑猫,则相机的测光表会使图像曝光过度。相反,如果它是雪地上的北极熊,那么仪表将会曝光不足。虽然您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处理这些差异,但使用手持式仪表进行入射光读取将会完成所有猜测工作。

5、好的手持式仪表有几种不同的模式:点测光模式(反射光),使用仪表灯罩的入射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闪光模式。测量入射光将为非闪光场景提供最准确的读数。



(3)海鸥测光表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使用途径:

测光表也用在照明中。其作用在于测量室内的亮度,减少或者关闭灯的输出量。它们可以极大地降低一座建筑的能量需求和极大地提高灯光系统的效率。

一座建筑的20%至60%的电能是用来照明的。尤其在用户不会人为地关心其灯的开关的房间里适用测光表。这些房屋有:走廊、楼梯、大厅等等。

但是要成功地使用测光表来控制灯光系统的困难还是很大的。用户必须尽量对灯光系统的工作满意。太亮、太暗、太突然的和太经常的开关均可能非常令人厌烦,打扰室内的用户。因此厂商使用不同的电路来达到不打扰用户:

4. 相机测光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相机测光表的作用主要就是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实际是根据被拍摄物体表面的照度)进行自动调整光圈或快门时间,或都为手动调整提供依据,以达到准确曝光.
对于传统的相机,就是使用胶卷的,要注意把测光表上的感光度调节到与胶卷的感光度相同,再有就是要把测光表(或测光点)对拍摄的主体(比如人的脸部)进行测光,一般相机的测光区域是把全部拍摄区域分成几部分分别测光,再求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并且中央区域的测光值占重点.不同的相机具体测光方式也不太相同.
以上讲的都是指相机本身附带的测光表.

5. 测光的技巧方法如何使用测光

1、近距离测光法。将测光表接近被摄物,以测定画面主体的亮度。测光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把景物上的光线挡住,测光时把测光表的位置与景物上的直的光线固定角度,适用于拍摄中、近景,特别是特写画面。
2、明暗测光法。首先测出景物的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的光值,然后求取平均光值,以确定曝光量(注意胶卷的宽容度)。或者当对准亮部测光时,应增加曝光;若对准暗部测光时,应减少曝光。
3、类似物代测法。当遇到一些无法靠近的景物时,在照明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类似物代替被摄物测光。例如:(1)以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卡作为测光对象;(2)以手背、相同的服饰作为测光对象等。

6. 如何使用测光表

*入射或反射(点测光)的测量在接目镜上旋转入射、反射选择器开关,向所需要的位置旋转直至听到响声止。

当入射装置选定后,入射符号将会闪动三秒,当反射(点测光)装置选定情况相同。

注意:在测量前,必须确定所需的测量状态,通过LCD进行确定,并将状态锁定。

*设置测量状态模式

按状态设置键,同时旋转设置盘,选择所需的的专题状态。如列表。

只有当各个DIP开关均在“开”的状态时,才可选定虚线模式。

*设置DIP开关:不常用的DIP开关藏在电池箱里。

*在开始测定时先设定您常用设定的状态。
1、将开关1调至ON快门将处于半档状态
2、将开关2调至ON光圈先决模式,自然光将被设定
3、将开关3调至ON暴光值(EV)模式,自然光将被设定
4、将开关4调至 ON多功能闪光累积模式

*设置入射光时

使用LUMISPHERE或LUMISPHERE(测光球)处来设置入射光,可用力旋转开关将LUMISPHERE装置处于上或下,直至听到响声为止。

当LUMISPHERE 向上时,适用于人物、建筑物、其他三维物体摄影

当LUMISPHERE向下时,(无景深散光装置)适用于手稿、画或其他单色复制品摄影。也可以用于亮度对比的测定(P20)或光亮水平(P22)或不同光亮度(P20) (设置反射光(点测光)

这种测光是通过对拍摄物表面光亮度反射来实现的,当您无法接近拍摄对象或高反射的表面或半透明物体时,远距离目标如风景等,可用此设置进行测定

从您的照相机位置通过测光目镜进行浏览转动镜头设定测光区域(1-4度)

测光时, 将要测定的对象目标范围与取景器内圆圈对成一条直线

*自然光测定

在这个设置中,可以选择快门先决、光圈先决, 、EV值状态。按下按键5MODE同时旋转键盘设定自然光测定模式。

*快门先决
按下MODE并旋转键盘,选定T 快门先决功能
旋转键盘设定快门时间
测光时按压测量键,,松开测量键,光圈值将被设定。当连续按压测量键时测光表将继续测量直至松开测量键后

*参考

快门设定可从30分钟到1/8000秒,也可以设定1/250、1/400 秒等设置。

“E.U”或“E.O”出现时,快门和光圈组合将无法测定光线水平,此时转动键盘从新设定快门和光圈组合 如果曝光“E.u”、“E.o”不停闪动,说明光线水平超出测量允许的范围

*光圈先决

打开电池盖将F键拨至ON, 按下MODE键并旋转键盘选定光圈先决模式。 测光时按下测量键,松开测量键快门将被设定, 您可以从F1.0至F128(分1/10档)范围进行测定

*即使您已测定组合值,仍可以通过旋转键盘改变光圈值重新设定测量值(快门值)

*曝光值EV模式

打开电池盖并拨动DIP3键至ON,按下MODE键并旋转键盘至EV模式,按下测光键,松开测光键此时EV值将被设定。与此同时LCD显示区域将显示设定的快门速度,并对应光圈值,EV值同时设定,当按下测光键测光表将继续运行直至松开按键5

闪光灯的测光

闪光联线测光:将测光表的闪光同步终端与闪光灯同步终端连接,按压MODE键并旋转键盘,选择闪光联线同步测光模式。

旋转键盘选择快门速度,必须检查设定的速度与相机的速度设置相符,按下测量键,启动闪光,测光值(光圈)将会显示(ISO100。。。。)

*警告

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雨、潮湿、)地方使用测光表,将有危害仪器的可能?

*自动感应闪光测光模式:按下MODE键并旋转键盘设定感应闪光测光模式,按下测量键,模式符号将会不停闪动,测光表进入测光状态,并保持90秒时间。如果超出90秒,或提示符停止闪动,需再次按下测量键,测光表重新进入测光状态。当启动闪光灯,光线将被接收,光圈值将会显示。

*参考

设定快门速度与联线同步测光相同
多功能联线同步闪光累积模式
多功能感应同步闪光累积模式

*高级功能

*记忆功能

测光表能储存各种测量模式的测量值

这一特点可以在以下模式中使用,现场光(仅限于快门先决)、曝光值、闪光灯(有线或感应)。

按下测量键进行测量:按下记忆键14将测量值存入记忆体,LCD将显示储存在记忆体测量值,重复这个操作,可储存多达三次的数值。按下记忆清除按键或改变测量模式即可清除记忆。

*平均功能

*区别亮度功能

这一功能是用来估算制片厂(影楼)灯光,通过目标(被摄体)范围设定来检测光线的均匀情况? 将某一点的测量值作为标准值,标准值与新测量值之间的区别将在EV值与快门光圈组合刻度显示出来

*以下是运用快门先决模式调整光比的例子:将测光球调至下的位置。关掉次位光,将测光球从被摄体位置朝向主光源并进行测量,按下记忆键储存测量数值,按下平均键在屏幕设定A符号,关掉主位光,将测光球朝向次位光,当按下测量键时,在EV值和记忆对比栏里,显示主次光比的曝光组合和EV值的对比。

*比值参考表

按下平均/EV键,光比模式将被取消,随着灯光的调整,确定曝光值,将主次光同时打开,将测光球调至上”的位置,然后顺着照相机镜头关光轴测量。

*怎样使用世光L-508测光表入射光测量仪

转动测光球上下圈,使其位于“下”的位置:确定修正值+/-(见P24)已被取消,将测光表调至EV模式和ISO100,将测光表平衡于被摄物进行测光。

根据转换表格或计算公式调整???以便确定光亮度水平(下表)

*怎样使用入射光测量

确定修正值+/-(见P24)已被取消:将测光表调至EV模式和ISO100,设定仪表圈读点,选定最适合您的目标的角度,浏览取景器并使之与目标成一直线,这样才能使测量目标在内圆周内。

根据转换表格或计算公式而改变EV值的办法,借此确定光亮度(单位cd/m2)

怎样转换使用曝光补偿功能

在一个+/- 9.9 EV值范围内,可通过曝光补偿与特殊要求相适应,精确度F 1/10档,还适用与通过滤光镜的曝光补偿,作出正值修订将导致拍摄时曝光不足。同时按下ISO、ISO2键,并反时针转动键盘,+/-将显示在LCD上,曝光补偿值在0.1- +9.9EV中变化,与此相反转动键盘,曝光补偿值在- 0.1- -9.9EV中变化,将导致拍摄是曝光过度

*注意

在实际拍摄时,先测试一个最有效的数值后,才作出补偿修正,以便充分满足您的要求。

曝光补偿对测光表任何一种模式均有效。除非用于特殊需要,使用后不要忘记将其回复缺省零设置。

7. 郁闷了 谁教教我海鸥df2的测光怎么个用法

装上纽扣电池测光开关拨到ON,半按快门进行中心测光来着
取经框显示绿灯表示曝光正确,加号曝光过度,调小光圈或者调高快门速度;减号曝光不足,调大光圈或者调小快门速度

8. 测光表如何使用

用旁轴胶片的好处在于外拍的时候快捷轻便,这样的测光表太大了,不方便的。可以买个小点的。
测光表基本上是有一个测光头,按一个按钮可以测光,得出一些数值在屏幕上。一般是ISO值,快门值,光圈值等。有这些数据,可自行调节快门光圈值或增减曝光量,以达到要的效果。

9. 测光表怎么用

测光表的使用方法有以下5种:

1、机位测光法

机位测光法是在景物亮度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测光表同位于照相机取景方向对被摄体进行测光,所获得的亮度值是景物反射光的平均光值,依据这个亮度值来确定曝光,能较好地表现整个画面的影调。此法常用于拍摄远景或全景风光片。

采用机位测光法,应注意景物亮度的分布,使测量范围内的景物明暗有适当的比例。测光表的感应窗应对着主体物,避开(或少包括)亮度很亮的天空或反光很强的水面,否则测光表指数偏高,而实际曝光偏低,容易造成底片曝光不足。

在拍摄逆光景物时,要防止阳光直接射向测光表,不然也会因测光不准而造成曝光不足。即使阳光没有直接射向测光表,也应按逆光景物的反差及暗部面积大小,酌情增加半级到一级曝光量。

2、近测法

在拍摄近景(如半身人像)或景物中某一部分为被摄主体时,将测光表移近被摄主体进行测量,以使主体能获得正确曝光。近测时,测光表应同位于照相机取景方向,但不要使测光表本身的阴影投射到被测部位,测光表距被摄体以20厘米为宜。

近测法多用于主体与背景亮度差较大的情况下,如雪地中的人物。如果被摄体的明暗反差较大时,可以用近测法测定几个有代表意义的明处、暗处,取其平均值来确定曝光组合,以适当照顾明、暗两面的影调。

当被摄主体不宜接近时,可用点测光表对主体进行测光,以获得与近测法相同的效果。没有点测光表时,可采用类似物代替测光。

3、标准板测光法

对彩色摄影来说,标准板测光有其特殊意义,它不仅可以测出光值,而且可以进行试拍以验证底片感光后的彩色平衡。测光时,将标准板置于距测光表60厘米左右处,使其恰好包括在测光表角度之内。

4、亮度范围测光法

也叫多点测光法。这种测光方法是分别测量被摄体的最亮部分、中间色调部分、最暗部分,当然还可以多测几个不同部分,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曝光指数。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一些,但所得的数据较准确。

5、入射光测光点

这是测量被摄体所受到的照度高低(照明光源的强弱),并据此推算出曝光组合。测光时将测光表置于被摄体近处,并将测光窗对准光源(太阳或照明灯)。用于此法的测光表有专用照度测光表和照度亮度通用测光表,使用通用测光表测照度时,必须在测光窗前加上乳白色的集光罩。

(9)海鸥测光表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测光技巧:

1、局部测光

局部测光又称为中央部分测光,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在3%~12%之间,具体的数据每个相机不同。这种局部的测光模式,是为了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而设计的,如拍摄舞台演出或者逆光摄影等。

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局部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

2、测光尽量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依照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评价测光、点测光与中央重点测光)。如果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就试着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3、单调测光法

画面中对于阴影的表现非常重要,可以根据暗调区域进行测光,在测光结果得到的曝光组合上降低1~3再进行曝光,从而将暗调区域表现成较暗的影调。

10. 测光表怎样使用

现代相机中的测光系统已经十分发达,为什么许多摄影家还要使用手持的、离开相机而独立的测光表呢?因为⑴中片幅以上的相机很少有性能完善的测光系统,较大片幅的相机大都没有测光系统。⑵比起相机内测光系统来,手持测光表可以有更灵敏、更精确的测光性能,例如可以测量到一档光圈的1/10,对于弱光更加灵敏。测量角度也可以达到很小,例如1度,这也是目前常见的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达不到的。⑶在有些场合,如风光、静物、产品、模特摄影中,移动相机去测光很不方便,而把相机留在三脚架上,手持测光表去测量、思考、判断要从容得多。⑷相机内测光系统只能测量反射光,而手持测光表还可以具有测量入射光和闪光的功能。

反射光测光表

测光表根据所测光线的不同可分两类,即反射光测光表(reflected light meter)和入射光测光表(incident light meter)。反射光测光表是用来测量景物反射出来的光线的,测量的是亮度。相机内置测光表都属这一类。有些手持测光表只能测量反射光,但现在大部分手持测光表能够分别测量反射光和入射光。

使用测光表的人必须记住它的一个基本原理:测光表测量的结果是在最终的胶片或照片上产生中灰影调!测光表的职能是:不管景物是明是暗,根据它的指示曝光,它都能保证摄影者得到一个是等明暗度的影像。

这个结果就是反光率为18%的灰色,或者叫中灰。设计者考虑到世界上物体的色调大部分属于中等的亮度,以此作为标准才能适应大多数场合。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一个可视的影像。因此,在少数场合下,当被摄体是纯黑或纯白色时,它就不能适应,无力还原了,这时就得由摄影者作出调整加以补偿。例如,拍摄大片白雪,就得增加1-2档曝光,否则照片上得到的将是灰色的雪。又如,拍摄一台黑色的照相机,就得减少1-2档曝光量,否则照片上得到的将是一台灰色的照相机。不理解这个原理,不知道测光表的局限,遇到特殊场合就会误事,在使用彩色反转片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不过彩色反转片的曝光调整范围比负片要小一些。

使用手持测光表时必须注意它的受光角度,不同测光表的受角是不同的。通常测光表的受角和标准镜头的视角相仿,约在30度至50度之间。有些反射光测光表还有个有效测一距离问题。有的可以抵近被摄体测光,有的则限定在若干厘米之外才有效。
在测量远处景物时,如果考虑到它的受角过大,无法取得读数,这时可以用测量亮度相仿的替代物的办法。也可以用入射光测光表取得一个读数,再加上经验的判断,便可实现正确曝光。当然,最方便的还是用点测光表。

点测光表

点测光表(spot meter)也是一种反射光测光表。一般说点测光表是指测量角度为1度至3度的测光表。点测光表一般功能比较单一,不具备测量入射光的设施。但有些入射光测光表加上附件以后,也可以大大缩小受角,例如,能作5度角的测量。

点测光表的长处是能够测量很小物体上的亮度。风光摄影中可以用它测量镇定处某个景物的亮度。1度角的点测光表能够测量中天的月亮。产品摄影中可以用它测量细小局部的亮度。如果广告、产品摄影中用光导纤维或微型灯具布光的话,就只能用点测光表测光了。所以它是曝光要求严格的摄影者和拍彩色反转片的摄影者的常用工具。

按理论说,用点测光表判断曝光时应当求取亮度的平均值。例如,从主要亮部测得的读数为1/125秒,F16,主要暗部为1/125秒,F4,这时按F8曝光就是适当的。甚至可以多测几个点,把所得数值加以平均。用这个办法,在使用黑白负片(适应的亮度差不超过档)和彩色负片(适应的亮度差不超过5档)时,大致都可以保住细部层次。如果光线情况复杂,曝光要求严格或使用彩色反转片时,这个方法就不够精确了,那就得采取一种更直接的方法,首先找出最重要的必须保证再现的部位,首先考虑按照这个部位的亮度曝光,然后考虑次要部位的照顾问题。

如果摄影者了解安塞尔·亚当斯提倡 的“分区法”(Zone system)的话,便可以更有效、更准确地使用点测光表了。“分区法”是把景物亮度、胶片和相纸的宽容度综合考虑的一种获取优质影像的方法。亚当斯把黑白摄影中景物亮度分为11区,用罗马数字表示。O区是最暗的,X区相当于纸基部分,是最亮的。V区是中灰调区,另外两个关键的区是阴影部分能表现细部的Ⅲ区和明亮部分能表现细部的Ⅶ区。从Ⅱ区到Ⅷ区是能记录细部的相当于7档光圈的灰色级谱。邻区之间相差一档曝光量。面对景物确定曝光时,摄影者可以先认定一个区,准备保证再现它的影纹层次,然后再考虑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推算它能兼顾到其它哪些区。例如,一个阴影部分是最重要的,那就在测得它的读数以后,减少两档曝光,把它处理在Ⅲ区。然后再测量需要保持细部的明亮部分,如果读数高于前述阴影部分5档的话,那么就正好是Ⅷ区,在最终照片上它将较亮但仍有细部。如果这个结果是所预想的那就这样曝光。这时,要想在亮部得到更多更好的影纹,就得减少显影时间以降低反差,把Ⅷ区的亮度降到Ⅶ区。反之,如果主要明亮部分的读数比主要阴影部分(Ⅲ区)只高3档,就得增强显影,提高反差。这样的推导方法对训练眼力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实际拍摄中,使用点测光表求平均值的办地往往并不能保证北朝鲜最主要的部位真实地再现,特别是在用彩色反转片拍摄时,有些有经验 的摄影者认为,用彩色负片拍照时可以选择一个较暗的部位作为测光依据,用彩色反转片时可以选择一个较亮的部位作为测光依据。因为彩色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有限,曝光过度就北朝鲜失去影纹和色彩,所以首先考虑保证较亮部位的再现是明智的,这样拍出来的结果色彩饱和而凝重,在强光幻灯机上放映易受欢迎。对印刷版来说,染料密度偏大还有可能补救,但对供出售的商业片业说,最好是密度适中、色彩明快者为好。从另外一方面看,中国的摄影者似乎喜欢色彩凝重的幻灯片,因而多倾向于根据较亮部曝光。而欧美摄影者则遵循标准的、适中的密度原则,看重忠实再现的科技价值,因而对光线均匀的景物常采取平均测光的方法。不论沿着哪一种思路考虑,用彩色反转片拍照时,把重要部位的曝光范围控制在1.5档之内,细部影纹是可以再现的。

有些人在用彩色反转片拍照时,主张先把胶片感光度调高(比如调高1/3档),然后再考虑测光曝光问题。这和根据较明亮的部位曝光道理有相同之处,但普遍这样处理未必妥当。因为有些彩色反转片,如富士维尔维亚等,实际感光度比标定的低,调高使用必然导致曝光更加不足,结果影像发闷,这些胶片其所以标高感光度,从好的方面说,可能是已经考虑到了调整量的问题,让使用者通过相机的自动曝光就能得到饱和的色彩。所以将近期富士彩色反转片和柯达彩色反转片混用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感光度方面的问题。

究竟怎样使用点测光表呢?还得通过实践,在熟悉测光表的性能也熟悉不同胶片的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得心应手。最后还有一招,就是包围式的多级曝光,根据测得的读数拍一张,提高半档拍一张,减低半档拍一张……这是有经验的专业摄影家也不愿意放弃使用的办法,况且不同密度的片子有时候还有不同的效果和用场。

入射光测光表

入射光测光表测量的不同被摄体反射出来的光线,而是光源投向被摄体的光线。这种测量照度的方法,好处是不受被摄体异常的明暗变化的影响,只要将测光表放在被摄体的位置上,将半透明的球状受光器朝向相机镜头,测得读数,一般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在紧急情况下,根据入射光读数曝光,不用多加思索,结果总是八九不离十。在拍摄彩色反转片时,入射光测光表是很适用的,测量照度和测量被摄体强光部位的亮度结果总是很相近的,所以拍彩色反转片的人,在用反射光测光表测光以后,有时还喜欢用入射光测光表校对一下。

入射光测光表也有局限,摄影者不可能每次都走近被摄体去更准确地测量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有时候摄影家要面对几个主要的被摄体,比如,有的在阳光下,有的在阴影处,也无法一一分别处理。所以也需要根据经验作出最后判断。

灰板的用处

当光线太暗用反射光测光表无法测取被摄体的读数时,可以用灰板来代替;当被摄体有明有暗,反光率平均值相当于中灰时这个办法最为有效。摄影器材商店出售的灰板是中灰色调的反光率为18%的纸质反光板。它的背面为白色,反光率为90%。

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从灰板的灰面已经测不出读数时,可以测量白色的一面。测得读数后增加2.5档曝光时即可。因为灰板的灰面和白面反光数值之差为2.5档。

有些专业摄影家总是喜欢带上一块灰板,当对测光发一疑惑时,用它作为基准加以校验,便可心中有数。

自从30年代测光表发明以来,光敏材料已经换了几代,灵敏度和讨厌的“记忆”干扰等问题都已解决。但它离不开电池。使用优质电池,携带备用电池是很必要的,如果电池突然耗尽无法测光时,可以援用“F16不定期律”救急。把相机光圈定在F16,快门时间用胶片感光度的倒数,(胶片是ISO 125时,快门时间用1/125秒),就大致可以应付了。

参考资料:http://home.chyangwa.com/friends/sy916/view.asp?recno=1385

阅读全文

与海鸥测光表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解决产品价格问题的方法 浏览:812
无损检测的超声检测方法 浏览:504
椎间盘突出最有效治疗方法 浏览:213
用什么方法治疗胸闷最快 浏览:658
发泡剂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浏览:51
高中k值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浏览: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确方法 浏览:816
电脑店软件安装包制作方法 浏览:509
简单捉老鼠的方法 浏览:867
草莓不对花能结果吗鉴别方法 浏览:56
白发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 浏览:290
哈密瓜晒干食用方法 浏览:716
缩阴方法有哪些 浏览:653
led车灯安装接线方法 浏览:585
qq红包不提醒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74
鱼烂鳍的治疗方法 浏览:849
鱼泵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214
四种属相的计算方法 浏览:5
宝宝感冒炒生姜的食用方法 浏览:377
停课不停学历史学科有什么方法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