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军用指北针使用方法

军用指北针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5 19:44:09

A. 军用指南针怎么

使用方法
(一)测定方位:

1.测定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1)打开罗盘仪!使方位指标“△”对准“0”;
(2)转动罗盘仪,待磁针指北端对准“0”后,此时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读出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2,标定把图万位
标定地图方位就是利用罗盘使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一致。
(1)打开仪器,调整度盘座,使方位指标“△”对准“0”;
(2)以测绘尺与地图上的真子午线相切;
(3)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指向本地区的磁偏角之数值上,则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完全一致。

3,测定磁方位角
A,测定图上目标的磁方位角
(1)用指北针精确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
(2)将测绘尺与所在点和目标点的连线相切,调整度盘座,使指标“△”对准“0”刻划线;
(3)待磁针静止后,其北端所指度盘座上的刻度即为所在点至目标点的磁方位角数值。
B,测定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
(1)打开仪器,使方位指标“△”对准“0”,并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
(2)用大拇指穿入提环,平持仪器,由照准经准星向被测地目标瞄准;
(3)从反光镜中注视磁针北端所对准度盘座上的分划,即为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数值。

(二)测量距离

1,用测绘尺直接量算图上距离

2,用里程计量读图上距离
(1〉先将红色指针归“0”;
(2)平持仪器,把里程计测轮轻放在起点上,沿所量取的路线向前滚动至终点;
(3)根据指针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线,即可直接读出相应的实地距离。例如在1:50000地图上由甲点量至乙点,仪器表盘上l;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7公里。者在l:100000地图上量得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距离为14公里。另外,与有相应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l∶500000)的地图也可经换算量读之。
用距离估定器概略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 仪器上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为照准与准星间距离的l/10,利用相似三角形关系,就可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l)已知两目标(物体)与所在点距离,求此两目标(物体)之间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之间的间隔=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1/10
打开仪器,用眼紧靠照准,瞄准目标,如两目标(物体)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如附图2),又已知两目标点与所在点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则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为100x1/10=10米,其余可按此方法计算。
此外,前方两目标(物体〉间的间隔不一定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而小子或大于其间隔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两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x1/10 x两目标所占两尖端间隔的倍数
例:已知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00米,测得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隔的7/10,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00×1/10×7/10=7米。同样,若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隔的1.5倍,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00x1/10x1.5=15米。

(2)已知物体的宽度或两目标之间的间隔,求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已知目标的间隔×10
例:已知前方丙目标间的间隔为12米,正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照准,则目标点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2×10=120米。
此外,已知目标的间隔,但在瞄准时,小于或大于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
目标与所在地点的距离=(目标的实际间隔x10)/目标占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的间隔的倍数
注:用距离估定器测定现地目标距离的方法是简便的,但精度不高。

(三)行军时间及速度计算
用仪器上的速度时间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时,可测定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或在规定时间内的行军速度,其方法如下:
l.行军时间计算:打开仪器,使里程表指针归零(表盘红线上)。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速度时间表便按照l: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外侧表,顺时针读数)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内恻表,逆时针读数)速度行军各所需时间,若为在l∶50000比例尺地图上所量得里程,则用手指轻按测轮,使里程减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和时间即为所求。例如:在1:50000比例图上量得距离为40公里,若按v20 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时间。首先将指针拨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处,在v20圈内指针所指即为所求。若规定的速度为表上没有显示之速度,则找出有倍率关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时间。如每小时行军速度为5公里,量得里程为30公里,求时间,便可读:v10为3小时,由于v10是v5的2倍即将得数乘2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60公里处读v10得6小时,再如v6时,可读v18,将得数乘3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90公里处读v18得5小时,余类推。
(注意:以上计算均未包括行军体息,调整及道路量取时的坡度和弯曲系数等,在组织行军时,应在表上加入有关数据。)

2.行军速度计算,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根据要求到达的时限,便可依速度时间计算表选择规定时限内的适当速度(注意:若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应将规定时限加倍进行选择)作为行军速度。

(注意:在求行军速度时,同时相应加入有关行军数据再进行计算。)

(四)测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打开仪器,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度,侧持仪器,沿照准、淮星向斜面边瞄准,并使瞄准线与斜面平行,让测角器自由摆动,从反光镜中注视测角器中央刻线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划,即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五)测量目标概略高度
已知目标(物体)与所在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先测定目标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见附表1),即可得知目标的高度,其方法如下:
1。曲地图上或用距离估定器求得所在点与欲测目标(如山顶、烟囱、塔尖等)的水平距离;
2。测持仪器,沿照准、准星的目标顶端瞄准,让测角器自由摆动至停止,看清测角器刻线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密位公式计算即可得知高度。
例:已知测点至被测物水平距离为100米,用仪器测得俯仰角度为30°,然后查高度表,在100米横格对准30°竖格,查得被测物高度为57.74米。

四、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l。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2。不可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免影晌测量精度。
3。反光镜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和看读分划,表面要保持光洁,不要用脏布、手去揩擦。
4,仪器不用时应关闭,放人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B. 这种军用指北针怎么使用

97式军用指北针:
指南针务必使之水平使用,同时为避免磁针发生错乱,要与铁丝网、高压线、汽车和飞机以及含有磁性的物体保持一定距离,具体参考指标如下:
1、离铁丝网>10米;
2、离高压线>55米;
3、离汽车或飞机>20米;
4、离含有强磁的物体,如各种磁铁、外磁式喇叭>10米;
5、离磁性较弱的物体如磁性按扣等>0.5米。

C. 请问军用指南针怎么使用

军用指南针说明书一、用途 六.二式罗盘仪是测定方位、距离、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军间速度及测绘简单地图的一种简易测量器材,为便于夜间使用,在其各相应部位上涂有夜光粉。 二、结构简单介绍 仪器主要由罗盘、里程计两部分构成。 罗盘部分有提环(l),度盘座(2),在度盘座上划有两种刻线、外圈为360度分划制,每刻线为1度。内圈为6000(密位)分划制,圆周共刻300刻线.每刻线线值为20(密位),内有磁针(3),测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划单位为度.每刻线为25度.可测量俯仰角度士60度。里程计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划表、速度时间表(8)、测轮(9)、齿轮指针等组成。里程分划有l:50000,l:100000两种比例尺刻度值。1:100000比例尺每刻线相应代表1公里。l:50000每刻线相应代表0.5公里.可与具有相应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图配合使用。速度时间表分划有外侧表盘上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内侧表盘上有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以V代表),共15种速度。时间刻度中每一刻线相应代表5分钟(V25为10分钟)。仪器的侧面有测绘尺,两端为距离估定器。估定器两尖端长12.3毫米,照准与准星间长为123毫米.即为尖端长的10倍。三、使用方法 (一)测定方位 1、测定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1)打开罗盘仪.使方位指标“△”对准“〇”; (2)转动罗盘仪.待磁针指北端对准“〇”后,此时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读出现地东、南、西、北方向。 2、标定地图方位 标定地图方位就是利用罗盘,使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一致 (1)打开仪器,调整度盘座,使方位指标“△”对准本地区的磁偏角度数; (2)以测绘尺与地图上的真子午线或座标纵线(即东、西图廓的内图廓线)相切; (3)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指向“O’”,则地图上的方位和现地方位完全一致。 3、测定磁方位角 A测定图上目标的磁方位角 (1)用指北针精确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 (2)将测绘尺与所在点和目标点的连线相切,调整度盘座,使指标“△”对准“O”刻划线; (3)待磁针静止后,其北端所指度盘座上的刻度即为所在点至目标点的磁方位角数值。 B测定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 (1)打开仪器,使方位指标“△”对准“O”并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 (2)用大拇指穿入提环,平持仪器,由照准经准星向被测地目标瞄准; (3)从反光镜中注视磁针北端所对准度盘座上的分划即为现地目标的磁方位角数值。 (二)测量距离 1、用测绘尺直接量算图上距离 2、用里程计量读图上距离 (l)先将红色指针归“O”; (2)平持仪器、把里程计测轮轻放在起点上,沿所量取的路线向前滚动至终点; (3)根据指针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线,即可直接读出相应的实地距离。例如在1:50000地图上由甲点量至乙点,仪器表面上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个刻线,则甲乙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7公里。若在1:100000地图上量得14个刻线、则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4公里。另外,与有相应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图也可经换算量读之。 3、用距离估定器概略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仪器上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为照准与准星间距离的1/10,利用相似三角形关系就可测定现地目标的距离。 (1)已知两目标(物体)与所在点的距离,求此两目标(物体)之间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之间的间隔=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XI/10 打开仪器用眼紧靠照准瞄准目标,如两目标(物体)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如附图(2)又已知两目标点与所在点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则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为 100X1/10=10米。其余可按此方法计算。 此外,前方两目标(物体)间的间隔、不一定恰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夹住、而小于或大于其间隔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两目标点间的间隔=两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X1/10X两目标所占两尖端间隔的倍数 例:已知两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00米,测得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隔的7/10,则两目标间间隔为:100X1/10x710=7米。同样.若两目标间的间隔为距离信定器两尖端间隔的1.5倍、则两目标间的间隔为: 100X1/10X1.5=15米。 (2)已知物体的宽度或两目标之间的间隔,求目标与所在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目标与站立点间的距离=已知目标的间隔X10 例:已知前方两目标间的间隔为12米,正好为距离估定器两尖端所照准,则目标点与站立点间的距离为:12x10=120米。 此外,已知目标的间隔,但在瞄准时,小于或大于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目标的实际间隔X10 目标与所在点的距离=——————————————————— 目标占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的间隔的倍数 注:用距离估定器测定现地目标距离的方法是简便的,但精度不高。 (三)行军时间及速度计算 用仪器上的速度时间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时,可测定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或在规定时间内的行军速度、其方法如下: l、行军时间计算:打开仪器,使里程表指针归零(表盘红线上)。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速度时间表便按照1: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外测表,顺时针读数)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内侧表,逆时针读数)速度行军各所需时间.若为在l:50000比例尺地图上所量得里程,则用手指轻拨测轮,使里程减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和时间即为所求。例如:在1:50000比例图上量得距离为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时间。首先将指针拨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处,在V20圈内指针所指即为所求。若规定的速度为表上没有显示之速度,则找出有倍率关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时间,如每小时行军速度为5公里、量得里程为30公里,求时间,便可读:“V10”为3小时,由于“V10”是V5的2倍即将得数乘2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60公里处读V10得6小时,再如“V6”时可读“V18”,将得数乘3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90公里处读“V18”得5小时,余类推。 (注意:以上计算均未包括行军休息,调整及道路量取时的坡度和弯曲系数等,在组织行军时,应在表上加入有关数据)。 2、行军速度计算,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根据要求到达的时限,便可依速度时间计算表选择规定时限内的适当速度(注意:若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应将规定时限加倍进行选择)作为行军速度。 (注意:在求行军速度时,同相应加入有关行军数据再进行计算) (四)测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打开仪器,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度,侧持仪器,沿照准、准星向斜面边瞄准、并使瞄准线与斜面平行、让测角器自由摆动,从反光镜中视测角器中央刻线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划,即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五)测量目标概略高度 已知目标(物体)与所在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先测定目标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见附表1)即可得知目标的高度。 其方法如下: 1、由地图上或用距离估定器,求得所在地与欲测目标(如山顶、烟囱、塔尖等)的水平距离。 2、侧持仪器、沿照准、准星向目标顶端瞄准,让测角器自由摆动,看清测角器刻线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米位公式计算即可得知高度。例:已知测点至被测物水平距离为100米,用仪器测得俯仰角度为30°然后查高度表,在100米横格对准30°竖格,查得被测物高度为57.74米。 四、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1、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2、不可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反光镜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和看读分划,表面要保持光洁,不要用脏布、手去揩擦。 4、仪器不用时应关闭。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D. 80式军用指北针的使用方法

指南针务必使之水平使用,同时为避免磁针发生错乱,要与铁丝网、高压线、汽车和飞机以及含有磁性的物体保持一定距离,具体参考指标如下:
1、离铁丝网>10米;
2、离高压线>55米;
3、离汽车或飞机>20米;
4、离含有强磁的物体,如各种磁铁、外磁式喇叭>10米;
5、离磁性较弱的物体如磁性按扣等>0.5米。
八零式军用指北针(80式军用指北针)是为了适应作战需要而专门研制的单兵基本装备,装有罗盘、距离估定器、里程机构、俯仰机构及坐标梯尺等。具有测定方位、距离、俯仰角、地图上的里程、坐标及绘制简单地图之功用。

E. 军用指南针用法!


,
测方位角
:1.
用罗盘的瞄准线对准地面上的标志物
(
可以自行确定
,
但要注意
,
是地图上标
明的东西
,
也可以军用地图
(
民用地图一般没有
)
上的等高线标记出的山作为参照物
).
2,
将标志物
,
瞄准线
,
地图透镜上的凹槽三点连成一线
.
3.
通过表盘透镜和黄线
(

)
读出表盘上的刻度黄线
(

)
与表盘上南北磁极方向夹角
.
这个角
就是目标方位角
.

,
确定自己的位置
:1.
假设标志物是一个在地图上标明的山
,
用上面的方法测得自己与山的
方位角为北偏东
20

.
2.
把罗盘放在地图上移动
,
使瞄准线和地图上表明的山成北偏东
20

.
3.
自己的所在位置就在罗盘中心位置与山
(
地图上的
)
连线上
.
注意
:1.
把有瞄准线的上盖打开时
,
要与底版成
90
度角
.
2.
确保底盘水平
,
可以使拇指握住拇指环
,
中指无名指形成一个稳定的底座
(
托住
),
食指伸直
,
另一手拇指握住地图透镜与表盘之间
,
转向参照物
,
这样可以读出方位角
.
3.
我们在使用罗盘时要远离以下物体以下距离
:
高压电线
:55M
车辆
,
各类火炮
:18M
电话线
.
铁丝网
.
无线电
,
电视
,
收音机
,
电台
:10M
机枪
,
铁桶
:2M

F. 军用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指南针务必水平地拿着,而且要远离以下列举的各种物品,才可避免磁针发生错乱:指南针应离铁丝网10米,高压线55米,汽车和飞机20米,以及含有磁铁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针探知现在所在位置的步骤:
①使实际地形和地图方向一致。
②在地图上找出二个可看出的目标物。
③将指南针的进行线(或长边)朝向其中的一个目标物
④找到圆圈配合箭号和指针(北)相吻合。
⑤不改变圆圈的方向将其放在地图的北方位置。
⑥指南针的长边之尖端吻合地图上的目标物。
⑦当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延线画一条直线。
⑧针对另一目标依照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条线的交错处即是现在所在位置。

用指南针探知前进的方向
①使连结现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线吻合指南针的进行线(长边)。
②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平行(箭号在地图的上边部分)。
③将指南针从地图上拿开,拿在身体前面。
④扭转身体直到箭头和指针重叠。
⑤再重叠进行线的方向此即等于地图的目标方向。

地图上都标有方位,你只要按照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向放指南针,就可以看出真正方位了

G. 军用指南针怎么使用

指南针务必水平地拿着,而且要远离以下列举的各种物品,才可避免磁针发生错乱:指南针应离铁丝网10米,高压线55米,汽车和飞机20米,以及含有磁铁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针探知现在所在位置的步骤:
①使实际地形和地图方向一致。
②在地图上找出二个可看出的目标物。
③将指南针的进行线(或长边)朝向其中的一个目标物
④找到圆圈配合箭号和指针(北)相吻合。
⑤不改变圆圈的方向将其放在地图的北方位置。
⑥指南针的长边之尖端吻合地图上的目标物。
⑦当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延线画一条直线。
⑧针对另一目标依照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条线的交错处即是现在所在位置。

用指南针探知前进的方向
①使连结现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线吻合指南针的进行线(长边)。
②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平行(箭号在地图的上边部分)。
③将指南针从地图上拿开,拿在身体前面。
④扭转身体直到箭头和指针重叠。
⑤再重叠进行线的方向此即等于地图的目标方向。

地图上都标有方位,你只要按照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向放指南针,就可以看出真正方位了

军用的跟平常的差不了多少,可能结合了计时器,等等,还有军用为指北针

H. 军用指北针使用说明

一、用途“80”式五用指北针装有罗盘、距离固定器、里程机构、俯仰机构及坐标梯尺等。具有测定方位、距离、俯仰角、地图上的里程、坐标及绘制简单地图之功用。本指北针方位及俯仰测量涂有夜光标志,以供夜间作业使用。 二、结构、性能1.方位测量机构:由罗盘、方位框、瞄准器及瞄准玻璃等组成。方位分划外圈为60—00密位分划制,单位为0—50密位;内圈为360 o分划制,单位为5 o。方位指示精度为0—25密位。2.距离估定器:有瞄准器及瞄准玻璃等组成。瞄准玻璃上刻有距离估定线及密位分划线。当壳盖与壳身之测距定位线相对准,瞄准器处于垂直位置时,距离固定线与瞄准器组成10:1之比例测距固定器;密位分划线与瞄准器组成密位测距估定器。距离估定器的测距精度为5%。3.俯仰角测量机构:由俯仰瞄准器、俯仰摆及锁紧机构等组成。其量程为±90 o、单位为5 o。俯仰角测量精度为2.5 o。4.里程测量机构:由里程测量表轮、里程表、里程表针及齿轮系等组成。里程表有1:100000;1:50000;1:25000三种分划,单位为公里。里程测量精度为2%。5.坐标梯尺:由相互垂直的两组测尺组成。长尺80mm;短尺20mm。单位1mm。坐标梯尺测量精度为0.5mm。三、基本用法介绍1.测方位角:以判定方位、标定地图、指示目标等。例一: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打开指北针,使壳盖至最大位置,将指北针托平,(单眼紧贴瞄准器)调整瞄准器的角度,使透过放大镜能清晰的看清方位指标线及所对应的分划值。瞄准时通过瞄准器上的长缝和瞄准线瞄准目标,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的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例二:标定地图—使地图上北方与现地正北方向一致。展平地图,将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与地图上磁北方向线(即地图中的PP虚线)密合,此时坐标梯尺始端应指向地图下方,转动地图,使指北针方位指标线对应值指示为零。此时地图即已标定。例三:利用地图量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按例二方法先将地图标定,使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通过站立点和目标两点或这两点延长线,坐标梯尺的始端应指向站立点。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之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2.估测距离:① 已知北侧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目标间隔在瞄准玻璃上所占的大小,可按10:1的比例公式或密位公式来估算距离。比例公式: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x 10 / 目标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密位公式: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x 1000 / 目标所占的密位数例四:已知前方目标高压电杆之间隔为50米,电杆高为8米,试用比例测距或密位测距两种方法,估测目标至站立点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使壳盖与壳身之测距定位线对准,将瞄准器置于垂直位置,用单眼紧贴瞄准器长槽,通过瞄准玻璃上的分划线观察目标。如图一所示,测得两电杆之间隔(50米)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为1.25,通过比例公式可求得:立足点至电杆的距离=50X10/1.25=400 米如图二所示,测的电杆之高(8米)占密位分划线两小格(20密位),通过密位公式可求得:立足点至电杆的距离=8X1000/20=400 米② 未知被测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例五:如图三所示,在河彼岸有敌阵地新建暗堡,估测暗堡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测的目标至站立点的磁方位角为45—20密位,在垂直于目标的方向寻找一辅助点,使目标至辅助点的磁方位角之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1—00密位,例向右当测得辅助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为44—20密位。此时用步测法或其他方法,若测得辅助点到立足点的距离为40米,则站立点到目标的距离为其十倍,即400米。注:按上述方法测距,如再减少5%、如400米-400X5%=380米,此时测距精度能提高2%左右。3.测俯仰角及校准水平:用俯仰瞄准器直接瞄准目标,来测量站立点至目标的俯角或仰角。还可以将指北针的坐标梯尺(长尺)朝下,立于某一平面上,测量该平面倾斜的角度,或校准该平面,使之处于水平位置。例六:测量站立点至山坡目标之仰角。手拿指北针,用中指压下按键,同时通过俯仰瞄准器瞄准目标,待3-5秒钟以后,中指脱开按键,锁紧机构即将被测角度锁定。通过俯仰放大镜即可读取所测得的仰角,指示为30 o。则站立点至该山坡目标的仰角为30 o。4.量测地图上任意两点之里程:不同比例尺之地图,其方里网边长及实地距离之关系,及计算公式:1:25,000地图: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4 (公尺)1:50,000地图: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2 (公尺)1:100,000地图: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 (公尺)例七:量测地图上的甲乙两地之直线距离。(地图比例尺1:50,000)将坐标梯尺始端对准甲地,量的甲乙两地间的长度为68毫米。代入公式距离=68x100/2=3400 米责甲乙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400米。例八:量测沿某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行军路程。(地图比例尺1:50000)转动里程轮,消除其空迥,使里程表针的指示为零,然后是令程轮沿公路滚动到乙地(注意里程轮只能滚动不能滑动)。翻转指北针,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在1:50000里程表分划圈上读数,若里程表针指示为25,则该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路程为25公里。说明:此法不适用于地势有起伏的地区。5.量测地图上某点的坐标:量读要领:长边压横线、短边通过点,公里数在前,尾数看尺边,先报纵坐标,后报横坐标。例九:如图四所示,量测1:50000地图上、“p”点的精确坐标。(1)先查出“p”点的坐标为83、50。将坐标梯尺长边与83坐标横线密合,使短尺通过“p”点。(2)先后读得短边为8毫米,长边为13毫米。带入公式: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2短边为400公尺,长边为650公尺,分别夹道所对应的公里数后面。(3)“p”点的精确坐标为83400(纵),50650(横)。四、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和放置指北针时不要靠近铁磁物质(如火炮、坦克、磁铁矿等),高压线及电磁器件等,以免造成误差和灵敏度降低。2.长时期不使用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免发霉。3.有机玻璃凸镜极表盖粘污时,可用白绒布或脱脂棉花轻擦表面,必要时可用牙膏来抛光,不应用手指或一般棉布、纸及溶剂来擦其表面。五、指北针全套:指北针一块、丝带一根、绒布一块、塑料袋一个、合格证一张、皮盒一个、附说明书一份。 下载 (28.83 KB)
80式军用指北针使用说明
2009-2-26 22:34

I. 美式军用指北针使用说明

我在学习使用美式军用指北针时在网上搜集的,用WORD排了版,不能上传,这节贴了啊!
美式军用指北针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常用的一种测定方位、距离、水平及测绘简单地图的一种简易测量器材,采用高密封油式阻尼表盘,提高了行进间测量的稳定性,线隙式瞄准机构,便于准确操作,外壳采用了高强度铝合金等轻量化设计,携行方便。因为美式指北针和我国的指北针在使用习惯、设计思想、结构设计上有一定的差别,很多朋友在实际使用中不得要领,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使用器材,发挥最大的功效,特整理了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1.合起来待用的状态
2.打开后的状态
3.完全打开放平后带刻度的边缘部分,是1:25000M的坐标梯尺,可以在相同比例的地图上直接量测直线距离,同时是几何方法图上作业的得力工具:
4.阻尼表盘有利于指针的稳定性,更加适合运动、崎岖的环境,箭头表示N极(北极),这也是绝大多数指北针的标注方法:
5.可以转动的方位表牌,通过一个片状卡簧和表牌的齿状边缘卡紧和定位
方位表牌上有一个放大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方位,不要小看这一长一短两条刻线,很多功能都要通过它实现:
阻尼表盘内圈的刻度为360度方位角度分划,外圈的刻度为64-00密位制分划,密位分划是军事上常用的方位角计量单位,美国和原北约国家的标准是64-00制,我国和原华约国家的标准是60-00制,根据不同的密位制相应的1密位换算为角度=360/密位制(度),美式64-00密位制指北针1密位=360/6400=0.05625(度),我国的97型指北针采用的为60-00密位制,1密位=360/6000=0.06(度)。
6.确定北方,正确的方法是这样的,在手掌中端平,箭头(N极)所指的就是北方:
7.校正地图的方向很简单,但这是一切图上作业的基础:把地图放平,然后将地图上的指北标与指北针上的N极(箭头)对正,就校正了地图方向,一般情况下地图都是上北下南绘制的。
8.这个小透镜和表壳上的金属丝配合使用,可以更精确的测量方位角,透镜上方的小缝可以使你更准确地定位金属丝,具体的方法是从小透镜通过指北针狭缝中的细金属丝瞄准目标,然后转动方位表牌使长线对准卡簧尖,然后从方位表牌的透镜中读角度,即方位线与正北的夹角角度。
9.根据标志点和地图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选择两个不同方位的可见标志点,分别测出方位角,在地图上绘出这两点方位角延长线的交点就是您所处的位置。
10.夜间或者在崎岖地区行军时,首先将指北针对准北方,然后将方位表牌的刻线旋转到目的地的方位角,这样你随时都可以确认行进方向,只要将N极对准,沿着刻线指示方向行走即可。
11.磁偏角测量:在晴朗的夜晚,转动方位表牌,使方位表牌上的长线正对方向指标。从小透镜通过指北针狭缝中的细金属丝对准北极星,不改变指北针方向,小心的放平指北针后N极所指度数就是所在地磁偏角。
12.这个提环可不是用来手持的,而是专门栓挂绳的,在需要频繁使用而两手又被占用的情况下,比如行军状况下的侦察员可以把它挂在脖子上。

J. 80式军用指北针的用法介绍

以判定方位、标定地图、指示目标等。
例一: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打开指北针,使壳盖至最大位置,将指北针托平,(单眼紧贴瞄准器)调整瞄准器的角度,使透过放大镜能清晰地看清方位指标线及所对应的分划值。瞄准时通过瞄准器上的长缝和瞄准线瞄准目标,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的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
例二:标定地图——使地图上北方与现地正北方向一致。展平地图,将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与地图上磁北方向线(即地图中pp’虚线)密合,此时坐标梯尺始端应指向地图下方,转动地图,使指北方位指标线对应值指示为零。此时地图即已标定。
例三:利用地图量测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例二方法先将地图标定,使指北针坐标梯尺长边通过站立点和目标两点或这两点之延长线,坐标梯尺的始端应指向站立点。此时方位指标线所对应之密位分划值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 ① 已知被测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之间的距离。根据目标间隔在瞄准玻璃上所占的大小,可按10:1的比例公式或密位公式来估算距离。比例公式:
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目标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 ×10
密位公式:立足点至目标的距离(米)=目标间隔宽度(米)/目标所占的密位数 ×1000
例四:已知前方目标高压电杆之间隔为50米,电杆高为8米,试用比例测距两种方法,估测目标至站立点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使壳盖与壳身之测距定位线对准,将瞄准器置于垂直位置。用单眼紧贴瞄准器长槽通过瞄准玻璃上的分划线观察目标。如图一所示,测得两电杆之间隔(50米)占两估定线宽度的倍数为1·25,通过比例公式可求得:立足点至电杆的距离= × 50 - 1.25 :10 =400米
如图二所示,测得电杆之高(8米)占密位分划线两小格(20密位),通过密位公式可求得:
立足点至叫杆的距离= 8 20×1000=400米
② 未知被测目标的间隔,估测目标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
例五:如图三所示,在河彼岸有敌阵地新建暗堡,估测暗堡至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打开指北针,测得目标至站立点的磁方位为45—20密位,在垂直于目标的方向寻找一辅助点,使目标至辅助点的磁方位角之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1—00密位,例向右当测得辅助点至目标的磁方位角为44—20密位。此时用步测法或其它方法,若测得辅助点到立足点的距离为40米,则站立点到目标的距离为其十倍,即400米。
注:按上述方法测距,如再减少5%、如400米-400×5%=380米,此时测距精度能提高到2%左右。 用俯仰瞄准器直接瞄准目标,来测量站立点至目标的俯角或仰角。还可以将指北针的坐标梯尺(长尺)朝下,使之处于水平位置。
例六:测量站立点至山坡目标之仰角。
手拿指北针,用中指压下按键,同时通过俯仰瞄准器瞄准目标,待3—5秒钟以后,中指脱开按键,锁紧机构即将被测角度锁定。通过俯仰放大镜即可读取所测得的仰角,指示为30`。 不同比例尺之地图,其方里网边长及实地距离之关系,及计算公式:
地图比例尺 方里网边长 相当于实地距离
1:25,000 4厘米 1公里
1:50,000 2厘米 1公里
1:100,000 2厘米 2公里
量得毫米数 4
1:25,000地图:距离=×100(公尺)
量得毫米数 4
1:50,000地图:距离=×100(公尺 1:100,000地图:距离=量得毫米
数×100(公尺)
例七:量测地图上甲乙两地之直线距离。(地图比例尺1:50,000)将坐标梯尺始端对准甲地,量得甲乙两地间的长度为68毫米。代入公式:
距离=×100=3400米则甲乙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400米
例八:量测沿某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行军路程。(地图比例尺1:50000)转动里程轮,消除其空迥,使里程表针的指示为零,然后使里程轮沿公路滚动到乙地(注意里程轮只能滚动不能滑动)。翻转指北针,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在1:50000里程表分划圈上读数,若里程表针指示为25,则该公路上甲乙两地之路程为25公里。说明:此法不适用于地势有起伏的地区。 量读要领:长边压横线、短边通过点,公里数在前,尾数看尺边,先报坐标,后报横坐标。
例九:如图四所示,量测1:50000地图上、“p”点的精确坐标。
(1) 先查出“p”点的坐标为83、50。将坐标梯尺长边与83坐标横线密 合,使短尺通过“p”点。
(2) 先后读得短边为8毫米,长边为13毫米。代入公式:距离 量得毫米数2 短边为400公尺,长边为650公尺,分别加到所对应的公里数后面。
(3)“p”点的精确坐标为83400(纵),50650(横)。

阅读全文

与军用指北针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火的治疗方法 浏览:620
动作连接方法 浏览:239
曲面屏手机防爆方法 浏览:762
干天麻的简单食用方法 浏览:80
肾虚怎么恢复正确方法 浏览:674
双阳鹿茸片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541
金刚藤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浏览:456
小红瓦安装方法 浏览:180
研究内容方法有什么 浏览:833
装修墙面方法有哪些 浏览:328
增强腹部锻炼方法 浏览:829
货车发动机左右摇晃解决方法 浏览:321
电灯带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608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方法 浏览:9
小林发烧贴使用方法 浏览:764
转呼啦圈正确方法 浏览:320
平时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78
腋温测量的正确方法 浏览:849
怎么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浏览:54
牛头脸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