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公式表示方法

常用公式表示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4 06:53:42

⑴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的每个字母代表什么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

2 、正方体 V:体积 L:棱长和

(1)棱长和=棱长×12 L=12a

(2)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3)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长 b: 宽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L:棱长和 a:长 b:宽 h:高

(1)棱长和=(长+宽+高)×4 L=4(a+b+h)

(2)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表

(3)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梯形高=面积 ×2÷(上底+下底) 梯形上

⑵ 泰勒公式的几种表示方式分别是什么

以下列举一些常用函数的泰勒公式 :

其中,表示f(x)的n阶导数,等号后的多项式称为函数f(x)在x0处的泰勒展开式,剩余的Rn(x)是泰勒公式的余项,是(x-x0)n的高阶无穷小。

⑶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数学公式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符号表达式。你知道哪些常用的数学公式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常用数学公式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常用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图形计算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常用数学公式: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⑷ 小学数学的所有公式字母表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4-20
19:49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回答人的补充
2009-04-20
19:49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⑸ 小学数学全部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
2 、正方体 V:体积 L: 棱长和
(1)棱长和=棱长×12 L=12a
(2)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3)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长 b: 宽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L: 棱长和 a:长 b: 宽 h:高
(1)棱长和=(长+宽+高)×4 L=4(a+b+h)
(2)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表
(3)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梯形高=面积 ×2÷(上底+下底) 梯形上

⑹ 数学万能公式

一、乘除法定律万能公式

1、乘法交换律:a×b = b×a

2、乘法结合律:a×b×c = a×(b×c)

3、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a×c - b×c=c×(a - b)

4、除法性质:a÷b÷c = a÷(b×c)

二、解方程万能公式

1、加数 +加数 = 和 ;

2、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3、被减数–减数 = 差;

4、被减数=差+减数;

5、减数=被减数–差。

6、因数×因数 = 积;

7、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 = 商;

9、被除数=商×除数;

10、除数=被除数÷商。

三、行程问题万能公式

1、路程=速度×时间;

2、时间=路程÷速度;

3、速度=路程÷时间。

四、工程问题万能公式

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

5、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

6、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

7、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五、初中常用的万能公式

1、sinα=[2tan(α/2)]/{1+[tan(α/2)]^2}

推导:sinα=2sin(α/2)cos(α/2)=[2sin(α/2)cos(α/2)]/[sin(α/2)^2+cos(α/2)^2]=[2tan(α/2)]/[1+(tanα/2)^2]

2、cosα=[1-tan(α/2)^2]/{1+[tan(α/2)]^2}

推导:cosα=[cos(α/2)^2-sin(α/2)^2]=[cos(α/2)^2-sin(α/2)^2]/[sin(a/2)^2+cos(a/2)^2]=[1-tan(α/2)]/[1+(tanα/2)^2]

3、tanα=[2tan(α/2)]/{1-[tan(α/2)]^2}

推导:tanα=tan[2*(α/2)]=2tan(α/2)/[1-tan(α/2)^2]=[2tan(a/2)]/[1-(tanα/2)^2]

将sinα、cosα、tanα代换成tan(α/2)的式子,这种代换称为万能置换公式。

⑺ 数学常用公式有哪些

数学常用公式有如下:

1、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xa=a23、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公式C=(a+b)×24、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公式C=4a。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h6、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公式S=axh÷2。

4、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xh÷2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

5、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V=Ttr2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x棱长,计算公式V=a3。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1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阅读全文

与常用公式表示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离散型数据适合什么方法分析 浏览:384
ph的测量方法必须满足的条件 浏览:348
化学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35
钢筋根数有哪些表示方法 浏览:227
食品分析介绍过的方法类型 浏览:992
去火的治疗方法 浏览:620
动作连接方法 浏览:239
曲面屏手机防爆方法 浏览:762
干天麻的简单食用方法 浏览:80
肾虚怎么恢复正确方法 浏览:674
双阳鹿茸片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541
金刚藤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浏览:456
小红瓦安装方法 浏览:180
研究内容方法有什么 浏览:833
装修墙面方法有哪些 浏览:328
增强腹部锻炼方法 浏览:829
货车发动机左右摇晃解决方法 浏览:321
电灯带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608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方法 浏览:9
小林发烧贴使用方法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