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孔道留设常用方法哪三种

孔道留设常用方法哪三种

发布时间:2022-09-19 19:43:29

‘壹’ 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留设的方法及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后张法常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施工顺序:定位筋安装--坐标检查、调整--穿波纹管,
注意:1、金属波纹管容易被焊接钢筋时的焊渣烫坏,浇筑混凝土进入水泥浆;
2、顶板负弯矩波纹管注意螺旋方向,避免穿钢绞线呛茬,比如第一孔大桩号半跨和第二孔小桩号半跨的波纹管螺旋方向一致;
3、浇筑混凝土前,穿衬管,振捣棒不要接触管道,避免波纹管变形、破坏导致无法穿钢绞线,跨年安装的梁注意封堵管端;
4、定位筋坐标准确,否则张拉后起拱达不到要求;
5、梁体内部管的接头必须密封良好,避免进水泥浆造成堵塞;

‘贰’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钢筋孔道留置要求有哪些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钢筋孔道留置要求如下:
1、孔道留设:构件中留设孔道主要为穿预应力钢筋(束)及张拉锚固后灌浆用,预留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形,
2、留设方法: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预埋管法
3、孔道留设的基本要求:
孔道直径应保证预应力筋(束)能顺利穿过。
孔道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尺寸埋设准确、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在设计规定位置上留设灌浆孔。
在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兼泌水管,必要时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管。
灌浆孔及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叁’ 后张法孔道的问题

1-正确,管道可以是波纹钢管或PE管。
2-管子不抽出来,留在那,混凝土养护到强度后才可以张拉,穿束稍微早点可以,但怕腐蚀。
3-张拉锚固后结构两端就受到额外的压应力了,灌浆后通过浆体还能传递一部分应力。

‘肆’ 了解先张法和后张法有什么异同,你才知道该怎么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在构件承受外荷载前,预先在构件的受拉区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这种压力通常称为预应力。 其原理 是通过构件在使用阶段的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首先要抵消预压应力。

这就推迟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同时也限制了裂缝的开展,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对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施加预压应力的方法,是张拉受拉区中的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力或锚具,将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收缩力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中,并产生预压应力。

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构件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钢筋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力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一、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0→105%σcon持荷2minσcon,0→103%σcon。

其中,σcon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建立上述张拉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的松弛损失。

预应力筋的张拉可采用单根张拉或多根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同时张拉时,必须事先调整初应力,使其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张拉过程中应抽查预应力值,其偏差不得大于或小于按一个构件全部钢丝预应力总值的5%。

在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同时为了校核预应力值,在张拉过程中应测出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二、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确定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合比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以减少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钢筋绑扎、模板拼装和混凝土浇筑等工作应尽快跟上,每条生产线应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时,振动器不得碰撞预应力筋,混凝土可采用自然养护或湿热养护,但必须注意,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湿热养护时,应采取正确的养护制度以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

三、预应力筋放张

预应力筋放张过程是预应力的传递过程,应确定适宜的放松顺序、放松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放张过程应使预应力构件自由压缩,避免过大的冲击和偏心。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宜缓慢放松锚固装置,使各根预应力筋同时缓慢放松,以避免引起构件翘曲、开裂和断筋现象。先张法施工工艺见图。

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钢筋的方法。在制作构件或块体时,在放置预应力的部位预先留设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内,用张拉机具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规定的控制应力后,借助锚具把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

一、孔道的留设

孔道留设是后张法构件制作的关键工序之一。后张法粘结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孔道留设的方法有: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和预埋波纹管法。

二、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程序一般与先张法相同,但应注意:对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构件,应分批对称张拉;对平卧叠层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张拉。可逐层增大张拉力来弥补该预应力损失。

三、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随即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以防预应力筋锈蚀,同时增加结构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灌浆前,混凝土孔道应用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润湿孔壁,可用电动或手动压浆泵进行灌浆。灌浆除应满足强度和粘结力要求外,尚应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干缩性、泌水性。故灌浆宜用标号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后张法工艺图见图。

一、相同点

1)对混凝土的要求相同: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对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如无设计规定,则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2)张拉程序相同

二、不同点

1)构件制作先后顺序不同: 先张法是先张拉后制作构件,后张法是先制作构件后张拉预应力筋。

2)固定构件的锚具不同: 先张法一般采用的钢丝夹具和张拉机具如张拉夹具和锚固夹具以及穿心式千斤顶、电动螺杆张拉机、卷扬机等;后张法因预应力筋、锚具和张拉机具是配套使用,一般采用的锚具有单根粗钢筋锚具、钢筋束和钢绞线锚具,采用的张拉机具有拉杆式千斤顶和锥锚式千斤顶等。

3)施工工艺不同: 张拉钢筋时间不一样,先张法是先开始张拉,而后张法是等浇筑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预应力筋;先张法需要混凝土预应力筋放张程序;后张法需要预留埋管制孔工序,最后还有孔道灌浆工序等。

4)使用范围不同: 先张法多用于预制构件厂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也常用于生产预应力桥跨结构等;后张法宜用于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也可作为一种预应力构件的拼装手段。

根据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先张法和后张法各有其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科学应用,加之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广泛推广和普及,其必将在工程施工领域内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伍’ 后张法孔道留设有哪几种

后张法孔道留设的方法有:预埋金属螺旋管留孔、预埋塑料波纹管留孔、抽拔刚管留孔、胶管充气抽芯留孔。
见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P135页。

‘陆’ 预应力张拉施工有哪些基本规定

一】、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1.台座在先张法生产中,承受预应力筋的全部张拉力。因此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台座按构造形式可群众观点为墩式和槽式两类。
2.长线台座台面(或胎模)要平整,在铺设预应力筋前应涂刷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隔离剂的隔离层效果要好,以减少台面的咬合力、粘结力与摩擦力。隔离剂不应沾污预应力筋,以免影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3.在先张法中,施加预应力宜采用一端张拉工艺,张拉控制应力和程序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采用0——1.03σcon。张拉时,根据构件情况可采用单根、多根或整体一次进行长拉。当采用单根张拉时,其张拉顺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边(对称)进行。全部张拉工作完毕,应立即浇筑混凝土。超过24h,尚未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预应力筋进行再次检查;如检查的应力值与允许值差超过误差范围时,必须重新张拉。
4.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5.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放张时宜缓慢放松锚固装置,使各根预应力筋同时缓慢放松。
二】、后张法预应力(有粘结)施工
1.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类型。孔道的留设可采用预埋金属螺旋管留孔、预埋塑料波形管留孔、插拔钢管留孔和胶管充气抽芯留孔等方法。在留设预应力筋孔道的同时,尚应按要求合理留设灌浆孔、排气孔和沁水管。
留孔位置要准确,通常按设计位置固定在钢筋骨架、定位筋和网片筋上。
2.按要求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编束(单根穿孔的预应力筋不编束),并穿入孔道(简称穿束)。穿束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也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
3.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4.张拉程序和方式要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预应力筋张拉方式有一端张拉、两端张拉、分批张拉、分阶段张拉、分段张拉和补偿张拉等方式。张拉程序通常为:普通松弛预应力筋采用0---1.03或0---1.05(持荷2min)---σcon;低松驰预应力筋采用0---σcon或0---1.01σcon。
张拉顺序:采用对称张拉的原则。对于平卧重叠构件张拉顺序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每层对称张拉的原则,为了减少因上下层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逐层适当加大张拉力。
5.若混凝土构件遇有孔洞、露筋、管道串通、裂缝等缺陷或构件端支承版变形、板面与管道中心不垂直等缺陷,均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6.预应力筋的张拉以控制张拉力值(预先换算成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作校核。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
7.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宜用5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的水泥浆,水灰比不应大于0.45,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三】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作法是在预应力筋表面涂敷防腐润滑油脂,并外包塑料护套制成无粘结预应力筋后,如同普通钢筋一样先铺设在支好的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张拉锚固。它的特点是不需预留孔道和灌浆,施工简单等。
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中,主要工作是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和锚固区的处理。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一般在普通钢筋绑扎后期开始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并与普通钢筋绑扎穿插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位置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就位,用间距为1——2m的支撑钢筋或钢筋马凳控制并固定位置,用钢丝绑扎牢固,确保混凝土浇筑中预应力筋不移位。
2.无粘结预应力筋端头承压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点焊固定在钢筋上,确保无粘结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与承压板相垂直,并确保就位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粘结筋可对称张拉。
当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35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当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正式张拉这前,宜用千斤顶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先往复抽动1——2次后再张拉,以降低摩阻力。

‘柒’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孔道留设的方法有哪几种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孔道留设可采用抽芯无缝钢管、充气(水)胶管或波纹管(预埋)等。

‘捌’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留预应力筋孔道的方法有哪几种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孔道留设可采用抽芯无缝钢管、充气(水)胶管或波纹管(预埋)等。

混凝土构件后张法预应力筋及预留孔道布置有哪些要求
1 预制构件中预留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小于粗骨料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50%;
2 现浇混凝土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5倍孔道外径,且不应小于粗骨料粒径的1.25倍;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梁,梁底、梁侧分别不宜小于60mm和50mm。
3 预留孔道的内径宜比预应力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6mm~15mm,且孔道的截面积宜为穿入预应力束截面积的3.0~4.0倍。
4 当有可靠经验并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时,预留孔道可水平并列贴紧布置,但并排的数量不应超过2束。
5 在现浇楼板中采用扁形锚固体系时,穿过每个预留孔道的预应力筋数量宜为3~5根;在常用荷载情况下,孔道在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超过8倍板厚及1.5m中的较大值。
6 板中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间距不宜大于板厚的6倍,且不宜大于1m;带状束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根数不宜多于5根,带状束间距不宜大于板厚的12倍,且不宜大于2.4m。
7 梁中集束布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集束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束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40mm。

阅读全文

与孔道留设常用方法哪三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钳形表温度测量方法 浏览:527
创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浏览:880
美缝纸的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869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浏览:466
弯折的最佳方法 浏览:266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792
正确梳头方法视频 浏览:22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浏览:76
打疫苗用的什么注射方法 浏览:949
水饺睡不着有什么好的方法 浏览:466
铸铁锅的使用方法 浏览:608
共同海损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885
如何鉴定饮茶方法 浏览:938
达克宁水肿治疗方法 浏览:968
华为手机开关机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92
想把脚洗干净用什么方法 浏览:763
石灰粉发电方法视频 浏览:169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浏览:23
确定物体重心的常用试验方法有 浏览:841
快速缓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浏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