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们医院常说的雾化治疗是怎么操作的请帮我详细的回答,谢谢!
雾化吸入疗法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2化气道.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雾化疗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一)吸入气体的湿化和加温
为了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呼吸道内必须处于体温饱和湿度状态(即在37ºC时气道内的湿度为100%,即44mg/L)。影响呼吸道的湿化及加温:①吸入寒冷而干燥的气体.②高热。③过度通。④气经口呼吸或建立人工气道时。⑤呼吸道疾病。
(二)吸如气体湿度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 吸入气体湿化不足。
(1) 损伤粘液-纤毛系统
(2) 肺功能下降
(3) 引起呼吸道炎症
2. 吸入气体湿化过度。
(1) 粘液-纤毛系统受损,过度水化,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排列紊乱。
(2) 肺功能下降,换气功能受损,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加,PaO2↓,肺顺应性下降。
(3) 引起水中毒,肺水肿(对心肾功能不全及小儿应注意)。
(三)雾化对局部病变的治疗
(四)雾化吸入对肺外疾病的治疗,如:酒石酸麦角胺治疗偏头痛
二 影响雾粒在呼吸系统内沉积及起效的因素
保持水滴本身的稳定性是雾化治疗的前提,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水滴颗粒的体积及性质。(2)颗粒的浓度。(3)空气湿度。稳定的条件:直径0.3-0.7um,浓度100-1000/L,一般雾化器产生为直径0.5-3um
(一) 雾粒的性质
引起雾粒沉积的物理学机制有:
(1)撞击沉积。(2)重力沉积。(3)弥散沉积。(4)拦截沉积。(5)静电吸引沉积
雾粒直径与沉积部位的关系
颗粒体积(直径)
沉积部位
主要沉积方法
>10
口腔(胸外区)
撞击沉积
5-10
气管及2气管树(气管及气管区)
撞击沉积
1-10
支气管-细支气管
撞击+重力沉积
1-5
细支气管
重力沉积
≤3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肺区)
重力沉积
0.25-0.5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肺区)
稳定,极少见
<0.25
肺泡
弥散沉积
(二) 呼吸的类型
雾滴在肺内沉积的多少与吸入气体的体积量正相关而与通气频率呈负相关,理想的呼吸形式为:由功能残气位用口慢慢深吸气(0.5L/sec)在吸气末屏气约5-10S,再迅速呼气。
(三) 雾粒释放的速度(流速)
射流式雾化器及超声雾化器释出的雾粒流速较符合
(四) 病人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状态
(五) 雾粒的药代动力学因素
吸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对气溶胶吸入疗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气溶胶吸人的目的是药物在肺内局部发生治疗作用,则选用那些吸入气道内局部生物活性高的,而吸收至全身却很快灭活的药物(如皮质激素)。如果药物仅仅是经过气道吸收而在全身其他部位发挥作用,则选用呼吸道粘膜吸收较好,局部代谢率低的药物。
(六) 雾化吸入的辅助装置
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在距离患者气管内管30cm处放置雾化发生装置可增加气溶胶在肺内的沉降率,这是因为呼吸机送气管道起着可积累气溶胶微粒的储贮雾器(spacer)的作用。
三 气溶胶发生装置
(一) 雾化器
1小剂量雾化器(small volume nebunizer ,SVN)又称喷射雾化器.手动雾化器.医用雾化器或湿式雾化器。目前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工作原理:压缩空气或氧气(驱动力)以高速气流通过细口喷嘴,根据Venturi效应,在喷嘴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液罐药液卷进高速气流并将其粉碎成大小不一的雾滴,其中99%以上的为大颗粒的雾滴组成,通过喷嘴的拦截碰撞落回贮液罐内剩下的细小雾粒以一定的速度喷出,撞落的颗粒重新雾化。临床上应用喷射雾化器可对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抗过敏药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一般喷射雾化器的驱动气流量为6L/min-8L/min,置于贮液罐内的药液为4ml-6ml,对与雾化粘性高的溶液,可加大驱动气流,但最高气流不超过12L/min。使用方法:①将待吸入的药物放入贮液罐;②将贮液罐中的药物稀释至4ml-6ml; ③调节气体的流量(常用8L/ min);④将喷嘴和面罩与患者相连;⑤嘱患者缓慢呼吸(正常潮气量),间隔定时作深吸气到肺总量时可屏气4s-10s;⑥持续雾化时间约15min;⑦观察患者雾化吸入后的效果及副作用。
2超声雾化器 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换成超声薄板的高频振动,高频振动使药液转化成气溶胶雾粒。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小与超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成反比:振动频率越高气溶胶颗粒越小;相反,超声波振动的强度与其气溶胶颗粒的多少成正比:即振动越强,产生气溶胶微粒的量就越多,密度也越大。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微粒直径为3.7um -10.5um。注意的是有缺氧或低氧血症的患者要慎用或不能长时间用,因为它产生的气溶胶的密度大,吸入后气道内氧分压相对偏。
(一) 定量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s,MDIs)
MDIs为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它具有定量.操作简单.便于携带.随时可用.不必定期消毒.无院内交叉感染问题等优点,因此其使用广泛受到欢迎。
1. 工作原理 密封的贮药罐内盛有药物和助推剂(常用氟利昂),药物溶解或悬浮于液态的助推剂内,药液通过一个定量阀们可与定量室相通再经喷管喷出。助推剂在遇到大气压后因突然蒸发而迅速喷射,卷带出药液并雾化成气溶胶微粒。MDIs所产生的气溶胶微粒直径约为3um -6um。
2. 正确使用方法 每次使用前应摇匀药液,患者深呼气至残气位,张开口腔,置MDIs喷嘴于口前4cm处,缓慢吸气(0.5L/s)几乎达肺总量位,于开始吸气时即以手指揿压喷药,吸气末屏气5s-10s,然后缓慢呼气至功能残气位。休息3min左右可重复再使用一次。除婴儿外,此方法适于吸入任何药物的所以患者。
3. 特殊的MDIs MDIs借助贮雾器可提高气溶胶雾化吸人疗效,这是因为应用贮雾器可降低自MDIs喷射的气溶胶初速度,增加MDIs喷口与口腔之间的距离,减少气溶胶微粒在口腔中的沉降;MDIs与贮雾器连接的最大的优点是患者在喷药和吸气的协调动作不作要求。它可使用于对掌握MDIs常规使用方法有困难的患者或不能配合的儿童.婴幼儿患者。但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二) 干粉吸入器
1. 单剂量吸入器 常有旋转式或转动式吸入器,其旋转盘和转动盘上带有锐利的针,待吸入的药物干粉剂则盛于胶囊内。使用时将药物胶囊先装入吸纳器,然后稍加旋转即让旋转盘和转动盘上的针刺破胶囊,患者通过口含管进行深吸气即可带动吸纳器内部的螺旋叶片旋转,搅拌药物干粉使之成为气溶胶微粒而吸入。单剂量吸入器雾化微粒于肺内的沉降率约为5%-6%,应用较少,常用于色干酸钠干粉的吸入以预防儿童过敏性哮喘。
2. 多剂量吸入器 常有涡流式吸入器(turbuhaler)和碟式吸入器(diskhaler). 待吸入的药物干粉剂则盛于胶囊内。吸入器内一次可装入多个剂量。使用时旋转外壳或推拉滑盘每次转送一个剂量,患者拉起连有针锋的盖壳将装有药粉的胶囊刺破,即可口含吸入器的吸嘴以深吸气将药粉吸入,吸气后屏气5s-10s再缓慢呼气。多剂量吸入器可反复使用,吸入气溶胶微粒为纯药粉,不含助推剂和表面活化物,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携带也较方便,因此颇受患者欢迎,也符合环保要求。多剂量吸入器的最大优点还在于药粉的吸入是靠患者的呼吸驱动,不需要刻意呼吸配合和用手揿压的协调动作。缺点是对于呼吸肌力降低的COPD患者.严重哮喘发作患者以及呼吸肌力较弱的婴幼儿和年龄较小的儿童使用可能受限。
喷射雾化器. MDIs和干粉吸入器的优缺点:
小剂量雾化器(SVN)
可连续或多次给予较大剂量;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动作;无需氟利昂作为助推剂。
雾化器易污染,导致交叉及院内感染;费用昂贵;吸入药物浪费严重;吸入药物有一定的选择;需要高压气流作为动力;治疗时间较长。
MDIs
方便.价格较低廉。
需要患者协调呼吸动作;口咽部气溶胶沉降较多;难以输送较大药物剂量;药物有一定的选择;患者可能滥用;以氟利昂作为助推剂。
MDIs加贮雾器
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配合;口咽部气溶胶沉降较少;增加雾化吸入疗效。
贮雾器携带不方便;比单用MDIs增加费用。
干粉吸入器
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配合;患者呼吸启动喷药;无需氟利昂作为助推剂。
需要较高的吸气气流;药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难以输送较大药物剂量。
四 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 气道阻塞性疾病
气溶胶吸入疗法可用以防治气道阻塞性疾病。其中雾化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主要为预防用药;而吸入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则只要为治疗用药。气道阻塞性疾病气溶胶疗法
药物名称
与气道作用的受体及作用时间
药物剂量(mg)及其用法
❷ 雾化器的用法
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等疾病。采用雾化吸入器辅助治疗,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雾化器的用法,快来看看吧!
1、水槽里面加蒸馏水,温度15-40度之间,水槽内的浮子浮起就可以了。
2、在雾化罐里面放入药液,稀释到30-50毫升,把罐盖拧紧,将雾化罐放到水槽里面,把水槽盖盖紧。
3、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红色的指示灯会亮,先预热3分钟左右,再打开雾化开关,白色的灯亮了,药液就成雾状喷出了。
4、吸气的时候,面罩要覆于口鼻部,呼气的时候开启。
5、一般使用时间都是在15-20分钟,治疗结束之后,先关掉雾化器,再关电源开关,不然电子管容易损坏,倒掉水槽里面的水,擦干净就。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要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3.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批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4.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开关自左向右旋,分3档,大档雾量每分钟为3ml,中档每分钟为2ml,小档每分钟为1ml),一般用中档。
5.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于口鼻部,呼气时启开;或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其紧闭口唇深吸气。
6.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可调换冷蒸馏水,换水时要关闭机器。
7.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药量,但不必关机,只要从盖上小孔向内注入即可。一般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易损坏。整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1.高效无油活塞式压缩机,雾化时不需冷却水、日常免维护、操作更简单方便;原药雾化,不需稀释,临床效果好;几乎没有药物残留量,药物利用率高;
2.操作使用更方便,产品备有2米气管一根,活动余地大,坐、躺都能用,雾化组件轻巧,佩戴、手扶方便;
3.雾化使用原药雾化,在相对的治疗时间内吸入的雾化量适宜,不易造成气管内壁粘膜发涨,造成气管堵塞,雾化的颗粒超细,并且不易碰撞结合,人体吸入舒适,而且能进入支气管、肺部等气管,临床效果极佳,特适宜下呼吸道疾病治疗;
❸ 无针注射器的原理是什么
无针注射器是一种通过压力注射的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高压使液体药品通过一个极细的孔后,产生一个液体柱,穿透皮肤喷射到皮下。它的优点是消除了被注射者对针头的恐惧,消除了疼痛。无针注射技术在欧美国家百年前就已诞生,但没有被大量应用,现在它的体积制造的很小,而且注射效果也大大提高。目前大量应用于胰岛素,疫苗等小量液体药品的注射。
Injex系列无痛无针注射器的技术优势如下:
??Injex无针注射器消除注射时造成的疼痛(注射引起疼痛,是每个接受注射治疗的病友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许多病友为什么拒绝,不配合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异常明显,常常是因为进针部位碰到了某根皮下神经,此时如疼痛尚能忍受,可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更换注射部位再注射。Injex30无针注射再也不会出现疼痛的情况);
??
Injex无针注射器避免有针注射带来的漏现象出现(高压无针注射器高压作用,使注射更加迅速、准确);
??
Injex无针注射器克服脂肪垫、脂肪萎缩等脂肪情况出现(喷雾状注射,扩散吸收,吸收曲线更接近于生理分布状态);
??
Injex无针注射器不会有感染现象(高压无针注射和专业消毒用具更大程度保证无菌操作,避免皮肤感染受损);
??
Injex无针注射器减轻初期使用治疗的患者由于注射而造成的水肿现象(雾化的喷射流入皮肤,作用范围更大,吸收更好更迅速,避免了初期患者由于注射大量而造成的水肿现象出现);
??
Injex无针注射器药物注射剂量精确(0.01ml可调);
??Injex无针注射器无需拆洗,操作简单易学(以往的无针注射笔每两周需要拆洗一次);
??Injex无针注射器体积小,携带方便,视力有缺陷的患者也能使用;
❹ 雾化器应该怎样用
压缩空气式雾化器:
图片来源:康尚压缩空气式雾化器
使用注意事项
1. 雾化时,将咬嘴含入口腔,微闭嘴唇即可。
2. 请勿以超过45度以上的角度倾斜雾化装置,否则可能会导致要去流入口中或无法有效的喷雾。
3. 使用过程中如感觉到任何异状,请立即停止使用。
4. 雾化过程中请检查是否还有清晰可见的雾从雾化杯排出,一旦出现不规则喷雾,请立即停止治疗。
5. 使用面罩雾化结束后请将脸擦干净,不要让药液残留在脸上。
❺ 雾化器怎么使用最正确
正确使用雾化器的方法如下:
一、准备好压缩机。把压缩机放在一个干净的桌子或台子上,接上电源。
以上就是使用雾化器的方法了。
❻ 雾化器怎么用 雾化器使用方法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要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3、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4、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 ,【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批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5、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开关自左向右旋,分3档,大档雾量每分钟为3ml,中档每分钟为2ml,小档每分钟为1ml),一般用中档。
6、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于口鼻部,呼气时启开;或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其紧闭口唇深吸气。
7、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可调换冷蒸馏水,换水时要关闭机器。
8、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药量,但不必关机,只要从盖上小孔向内注入即可。一般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易损坏。整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❼ 雾化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雾化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确雾化吸入首先需要用手拿好雾化器,然后把喷气管的5放入到口腔里面,保持口唇紧闭,每次在吸气的时候需要用手指按住2出气口,同时需要进行深呼吸,这样才能够让药液可以充分的进入到肺脏和气管。
然后在屏住呼吸1~2秒钟,呼气的时候需要手指移出气口。一般进行雾化的时候药液是5毫升,需要10~15分钟左右雾化完毕。
雾化的操作方法
1、加入蒸馏水
在雾化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液体,先要将冷蒸馏水250毫升左右注入到水槽里面,尽量保持液面的高度,能够浸没住雾化罐的底部透视膜。
2、注入药液
将药液稀释到30~50毫升,然后拧开雾化器的罐盖,把液体注入到水槽当中,再将盖子盖好。
3、接通电源开始雾化
药液准备好之后接通电源,当电源开关打开以后显示红色指示灯,这时候需要先预热三分钟左右,然后再开五华开关,等到白色灯亮的时候,药液就会呈现出喷雾状,喷出这时候就可以进行雾化了。
4、调节雾化量
在雾化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需求对雾化量进行调节,一般可以分为三档,最大档位的雾化量是每分钟3毫升左右,而中档是每分钟2毫升,小档则为一毫升每分钟。一般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是中档。
5、注意呼气姿势
病人在雾化的时候需要将整个面罩覆在口鼻的部位,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呼吸的姿势,在呼气的时候拿开面罩,吸气的时候需要将面罩覆盖上。而如果使用的是口含式雾化器,则需要将整个雾化嘴放入到口腔当中,雾化过程当中保持口唇紧闭,进行深呼吸。
❽ 雾化器怎么用
雾化器怎么用
雾化器怎么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雾化器,雾化器的作用很广泛,能给我们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对自身免疫力差容易受空气污染影响而引发呼吸道疾病的老人或儿童启到很大的作用,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雾化器作用好也需要会正确的使用,接下来分享的是关于雾化器怎么用的相关内容。
雾化器的作用
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定向压强,使液体表面隆起,在隆起的液面周围发生空化作用,使液体雾化成小分子的气雾,目前使用的雾化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超声波雾化器,一种是压缩雾化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雾化器的作用,优点以及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雾化器的作用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超声雾化器的喷雾器对雾粒无选择性同,所以产生的药物颗粒大部分仅能沉积在口腔、喉部等上呼吸道,而且由于肺部的沉积量很少,不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疾病。压缩雾化器雾化颗粒细腻均匀,容易通过呼吸深入到肺、支气管血管部位,且用药量少,适合人体直接吸收,加快药物到达患处,使用寿命长。市面上主流的压缩雾化器有百瑞,德百世。
雾化器怎么用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要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3、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批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4、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开关自左向右旋,分3档,大档雾量每分钟为3ml,中档每分钟为2ml,小档每分钟为1ml),一般用中档。
5、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于口鼻部,呼气时启开。或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其紧闭口唇深吸气。
6、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摄氏度,可调换冷蒸馏水,换水时要关闭机器。
7、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药量,但不必关机,只要从盖上小孔向内注入即可。一般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易损坏。整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雾化器在各种肺部疾病的'治疗上都是比较常见的,雾化器的使用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将导管一头接在雾化器出口,一头接在雾化杯底部,然后在雾化杯中倒进雾化药液(建议在2~8ml以内),在佩戴上面罩或咬上咬嘴即可进行雾化。需注意的是每套雾化套件不可多人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一、准备好压缩机。把压缩机放在一个干净的桌子或台子上,接上电源。
二、准备好药物,遵循规定准备药物,将药物放入雾化室中
雾化器使用方法:
将导管一头接在雾化器出口,一头接在雾化杯底部,然后在雾化杯中倒进雾化药液(建议在2~8ml以内),在佩戴上面罩或咬上咬嘴即可进行雾化。
需要注意的是:
1、雾化时用水或纯净水是不合适的,如需稀释药物应使用生理盐水;
2、每套雾化套件不可多人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一般使用下,雾化器过滤棉应每个一两个月换一次,以保证雾化空气的质量。
❾ 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雾化吸入法
一、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原理与结构
雾化吸入器为一特制玻璃器,其1、2、3、4、5五个管口,在球形器内注入药液,3管口接上氧气,气流自3管冲向4管口出来,不起喷作用,但用中指堵住4管口时,气流即被迫从1管口冲出,2管口附近空气密度突然降低,形成负压,球内药液经4管吸出,当上升到2管口时,又被来自1管口的急速气流吹散,形成雾状微粒从管口喷出。
(二)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三)用物
雾化吸入器,氧气吸入装置1套(不用温化瓶)或压缩空气机1套。
(四)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2.解痉药物,如氨茶碱,舒喘灵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易咳净(痰易净)等。
4.减轻水肿,如地塞米松等。
(五)操作方法
1.按医嘱抽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物在5ml以内,注入雾化器。
2.能起床者,可在治疗室内进行。不能下床者,则将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合作,初次作此治疗,应教给病人使用方法。
3.嘱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取舒适体位,将喷雾器的“1”端连接在氧气筒的橡胶管上,取下湿化瓶,再调节氧流量达6-10L/min,便可使用。
4.病人手持雾化器,把喷气管“5”放入口中,紧闭口唇,吸气时以手指按住“2”出气口,同时深吸气,可使药液充分达至支气管和肺内,吸气后再屏气1-2秒,则效果更好,呼气时,手指移出气口,以防药液丢失。如病人感到疲劳,可放松手指,休息片刻再进行吸入,直到药液喷完为止,一般10-15分钟即可将5ml药液雾化完毕。
5.吸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筒,清理用物,将雾化器放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洁、擦干、物归原处,备用。
6.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器是应用超声波声能,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现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雾量大小可能调节,雾滴小而均匀(直径在5μm 以下),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被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又因雾化器电子部分能产热,对雾化液有加温作用,使病人吸入温暖、舒适的气雾。
(一)超声波雾化器的结构
1.超声波发生器 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雾化器面板上操纵调节器有电源开关、雾化开关、雾量调节旋钮。
2.水槽 盛蒸馏水。水槽下方有一晶体换能器,接发生器发出的频电能,将其转化为超声波声能。
3.雾化罐(杯)盛药液。雾化罐底部的半透明膜为透声膜。当声能透过此膜与罐内药液作用,产生雾滴喷出。
4.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
(二)原理
当超声波发生器输出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声能震动了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雾化罐内的液体,破坏了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惯性,使药液成为微细的雾滴,通过导管随病人吸气而进入呼吸道。
(三)目的
1.消炎、镇咳、祛痰。
2.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3.在胸部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
4.配合人工呼吸作呼吸道湿化或间歇雾化吸入药物。
5.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四)用物
治疗车上置超声波雾化器1套,药液,冷蒸馏水,水温计。常用药物同氧气雾化吸入法。
(五)操作方法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要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3.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4.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批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5.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开关自左向右旋,分3档,大档雾量每分钟为3ml,中档每分钟为2ml,小档每分钟为1ml),一般用中档。
6.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于口鼻部,呼气时启开;或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其紧闭口唇深吸气。
7.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可调换冷蒸馏水,换水时要关闭机器。
8.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药量,但不必关机,只要从盖上小孔向内注入即可。一般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易损坏。整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六)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机器和雾化罐编号要一致。
2.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
3.水槽和雾化罐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4.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30分钟。
5.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和“口含嘴”浸泡于消毒溶液内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