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见的绷带包扎法有几种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
1.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1.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2.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3.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什么是绷带呢?
绷带基本每家每户都有,绷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许多种类。主要包括:普通医用绷带、弹力绷带、石膏绷带等。绷带主要用于医院及院外创伤的包扎和固定,以达到保护创口、防止感染、压迫止血、骨折固定等目的。
于鼻根部健侧先置一上下斜行的短绷带或纱布条,并在患侧耳周垫以棉垫或纱布,以免包扎时压迫耳廓。绷带自额部开始,先环绕额枕两圈,继而斜经头后绕至患侧耳下并斜行向上经同侧颊部、眶下至鼻背、健侧眶上,如此环绕数圈,每圈覆盖前一层绷带的1/3~1/2,直至包扎妥善为止,最后再绕头周一圈,以胶布固定,将留置的短绷带或纱布条打结收紧,以裸露健眼。面部绷带常用于上颌骨、面、颊部手术后的创口包扎。
Ⅲ 常用的包扎方法有
常见的绷带包扎法有绷带环形法、绷带蛇形法、绷带螺旋法、三角巾头部包扎等。
这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伤口清洁后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还适用于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方法是: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
Ⅳ 外科常用的五种抱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4圈即可。 (2)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3)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 “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 (5) 蛇形包扎法:包扎时以环形包扎开始,然后斜形缠绕,每圈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而不相重叠。这种包扎方法主要是用于固定夹板,以及固定敷裹材料。 一。
希望采纳
Ⅳ 创伤如何进行简易包扎
1)头部包扎法
(1)并没有顶部包扎法
1、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二指宽,置于前额(齐眉),顶角向后覆盖头部,两底角经耳上缘向后拉,在枕部压住顶角,两底角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然后将顶角折入底边内。
2、毛巾包扎法 将毛巾横放头部,其前边包住前额,把两个前角拉向耳上缘至枕后打结,然后再把毛巾的两个后角反折压住前角扎结之上,左右交叉返至前额打结,如不够长度可加接一布带。
(2)单侧面部包扎法
1、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鱼尾状,将一尾角放于伤侧面部,鱼尾底边沿耳上绕头至对侧打结,然后将前面尾角向外翻并拉紧后,包绕下颌与覆盖头后之尾角打结。
2、毛巾包扎法 将毛巾斜放于头顶,其前边盖住伤侧面部,把前边两角拉至对侧耳下打结,毛巾的后边向外反折,包绕下颌到耳后打结。
(3)全面部包扎法
1、三角巾包扎法 用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于下额,底边置于枕后,两底角斜向头后拉直,左右交叉压底边,经两耳上缘绕到前额打结。包扎后可在眼、鼻、口等处提起布块各剪一洞,露出两眼和口、鼻。
2、手帕包扎法 将手帕两对角各打一些,两结分别放于头顶及下颌正中,把手帕套在面部,将另两角拉至枕后打结。然后将眼、口、鼻部剪孔露出。
(4)下颌包扎法
将三角巾或毛巾折成约四指宽的长带,一端系十字带子,将折好的三角巾或毛巾放在下颌部,将两端沿耳前上提,在一侧耳上与系带十字交叉,再还绕前额和枕部在同耳后上方打结。
2)躯干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一底角放在对侧腋下,顶角过肩向后拉,将顶角上的带子在臂上1/3处绕紧,然后把另一底角反折,向背部于对侧腋下打结。
(2)胸、背包扎法
用三角巾顶端朝上盖住伤侧胸或背,将两边角在胸或背部打结,顶角接带与此结再打结。
(3)腹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朝上,顶角向下,盖住腹部,底边绕到后腰打结,顶角经两大腿之间后拉,经臀部向上拉,遇底角打结。
(4)臀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角对着腰椎,一个底角垂下,一个底角水平展开盖住一侧臀部,绕腰和顶角打结。下垂的底角经两大腿之间向前拉,然后向上,遇底角打结。
3)四肢包扎法
(1)三角巾包扎法
1、手部包扎法 将伤手手指对向三角巾顶角,手掌平放在三角巾中部,三角巾底边横于手腕部,将顶角覆盖手背,两底角在手背交叉并绕腕部在手背打结。
2、小腿、脚夫包扎法 脚踏朝底边,踩在近一底角侧,提顶角及另一底角包小腿打结,再将脚下底角折到脚背,绕脚踝打结。
3、膝关节包扎法 先把三角巾的顶角向底边对折四次,然后放在膝盖上,两端拉至膝后交叉,一端在上,一端在下,再由前向后至膝外侧打打结。此法也适用于付关节包扎。
(2)毛巾包扎法
1、手臂包扎法 将毛巾一角打结,套住伤肢中指,另一角包住手部,将毛巾顺势向上提,拉平并成直螺旋形包住手臂,如布带固定。
2、肘、膝包扎法 将毛巾根据伤部大小折成适当宽度的斜式条带,一端系带;将毛巾斜放在肘或膝部,绕关节包扎,打结固定。膝关节包扎可用上下结带固定或另加布带结扎。
3、足部包扎法 将足对准毛巾一角,再将此角反折盖住足背,另一毛巾角叠放在上,包住足尖;然后将毛巾拉平绕足背、足底,在足跟底外螺旋形向上,包住小腿用带固定。
(3)绷带包扎法
用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端包向近端;必须将绷带头压住(在开始包扎时多绕两圈),每圈重叠以1/3宽度为宜。一般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螺旋形包扎。环形包扎和“∞”形包扎等。
Ⅵ 包扎有哪些方法
1.指压止血法。在伤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迫在骨头上,即可止血。手和前臂出血,可用双手拇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脚和小腿出血,可压迫大腿根部股动脉搏动处。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干净的,最好是无菌的纱布、绷带或手绢、毛巾等物品填塞伤口,外用绷带或布条、毛巾等加压包扎,即可止血。松紧要适度,止住出血即可。
(一)绷带包扎的方法
1.环形包扎:这种方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常用于手腕部、足踝、颈、额部和身体其他粗细相等的部位。
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再缠绕数周,每周盖住前一周。
2.螺旋包扎:包扎时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再作单纯的斜旋上升缠绕,每周压盖前周的1/2。
常用于臂、指和躯干等粗细不等的部位。
3.螺旋反折包扎:先用环形法固定始端,再按照螺旋的方法但每周反折一次,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右手将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或骨隆起处。
此法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和前臂等。
4.“8”字形包扎:此法是在关节弯曲的上、下两方,先将绷带由下而上缠绕;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来回缠绕。
多用于肘、膝、腕、踝、肩、髋等关节处。
5.回反包扎:这种方法是做一系列的反折,第一周常在中央,以后各周分向左右,直到伤口全部包盖后,再作环形包扎固定。
常用于头部和断肢包扎。
(二)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约2指宽,放于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盖头上,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后头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绕回前额相遇时打结,顶角拉紧掖入后头部的交叉处内,或翻到上面用别针别上。
2.头部风帽式包扎:先在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形似风帽。把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放于脑后下方,包住头部,两底角往面部拉紧,并分别向外反折成三、四横指宽后左右交叉,包绕下颌,然后再拉到脑后的结上打结固定。
3.面具式包扎: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结头下垂,提起左右两角,形成面具样。再将三角巾顶角结兜起下颌,罩于头面,底边拉向脑后,左右底角提起并拉紧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好后,根据情况可在眼及口、鼻处剪小洞。
4.单眼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横指的带形,以2/3向下斜放于伤侧眼部,此端从伤侧耳下绕脑后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另一端绕行,然后另一端于健侧眉上向外反折后于耳上拉向脑后,两端相遇时打结。
5.双眼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横指宽的带形。以中点放于枕部下方,两端从耳下绕至面部,在两眼处交叉并遮住双眼,两端再经两耳上方拉向脑后打结。
6.单肩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燕尾夹角约90度(大片压小片,大片放背后,小片在胸前)放在肩上,燕尾夹角对准颈部,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部并打结,再拉紧两燕尾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
7.双肩包扎:
使两燕尾角等大,燕尾夹角约120度,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燕尾披在双肩上,两燕尾角过肩由前往后包肩到腋下与燕尾底边相遇打结。
8.胸(背)部包扎:把燕尾巾放在胸前,夹角约100度对准胸骨上凹,两燕尾角过肩于背后,再将燕尾底边角系带,围胸在背后相遇时打结。然后将一燕尾角系带并拉紧绕横带后上提,与另一燕尾角打结。
背部包扎时,把燕尾巾调换到背部即可。
9.侧胸包扎:将三角巾盖在伤侧,顶角绕过伤侧肩到背部,底边围胸到背后,两底边角相遇打结,再与顶角相遇打结。
背部包扎法与此法相同。
10.腹部包扎:把三角巾叠成燕尾式,夹角约60度朝下对准外侧裤线,大片在前压向后面的小片,并盖于腹部,底边围腰相遇时打结,两燕尾角包绕大腿根打结。
发现腹部有内脏脱出时,不要马上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可将脱出的内脏先用急救包或大块敷料覆盖,然后用饭碗、茶缸等扣住,再用三角巾包扎。把三角巾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底边齐腰,两底角围绕到腰后作结。顶角由两腿间拉向后面和另两端作结。
11.单侧臀部包扎:将燕尾巾的夹角约60度朝上,盖伤侧臀部的后片要大于并压着向前的小片,两角分别过腹腰部到对侧打结,两底边角包绕伤侧大腿根打结。
12.四肢包扎:①上肢包扎: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手上,另一底角过伤肩背后拉到对侧肩的后上方,顶角朝上,由外向里依次包绕伤肢,然后再将前臂屈至胸前,两底角相遇打结。
②小腿、脚包扎:将足趾朝向底边,把足放在近一底角侧,提起顶角与另一底角包绕小腿打结,再将足下底角折到足背。绕脚腕打结固定。
③膝、肘部带式包扎:根据伤情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将带的中段斜放于伤部,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打结。
④手、足部包扎:手(足)指朝向三角巾的顶角,将手(足)掌平放于三角巾的中央,底边横放于腕部或踝部,将顶角折回,盖于手(足)背,两底角分别围绕到手(足)背侧交叉,再在腕部或踝部围绕一周后,在手(足)背侧作结,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13.悬臂带:①大悬臂带:将三角巾一底角放于健侧胸部过肩于背后,底边和身体平行,顶角对着受伤的肘部,伤臂弯屈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另一底角包绕伤臂反折越过伤侧肩部,两底角在颈后作结,顶角向肘前反折,用别针固定,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主要用于前臂伤或前臂骨折及肘关节伤。肱骨骨折禁止使用此方法。
②小悬臂带: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带状,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三分之一(手腕)处,两底角分别经健侧和伤侧肩上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主要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上臂损伤、肩关节损伤。
Ⅶ 常见的绷带包扎法有几种
1、绷带螺旋法:主要用于厚度相近的地方。其方法是:首先,用环形缠绕几次将其固定,然后每个绕组覆盖前绕组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形成螺旋。
2、三角毛巾头罩绷带:将三角毛巾的顶角和底边分别绑成头罩。包扎头部和面部时,顶点结放在前额,底部结放在脑后包裹头部,两个角朝面部收紧,向外折叠包裹下颌,然后拉到枕头上打结。
3、手脚捆绑:将手和脚放在三角形毛巾上,顶角放在手和脚的背面,然后将底边包起来并绑在一起。手臂悬吊:如果上肢骨折需要悬吊和固定,可以使用三角形毛巾杆。悬吊法是将患肢以弯曲的肘部形状放置在三角形毛巾上,然后将底边的一个角包在肩部周围,并在背部打结形成悬臂形状。
(7)鼻部手术最常用的绷带包扎方法扩展阅读:
包扎时的注意事项:
1、家庭没有三角毛巾,但它广泛用于急救,应配备。制作起来非常简单。用一块一米见方的布斜着剪下来。
2、除上述用途外,三角形毛巾还可用于手足包扎,也可用于脚挫伤的包扎固定,不方便包扎的伤口的包扎止血。
3、三角形毛巾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悬挂手臂。固定用过的夹板的臂架;对于没有夹板的受伤肢体,也可以考虑夹板固定效果。
Ⅷ 绷带的包扎方法有哪些
绷带的包扎方法的注意事项
--------------------------------------------------------------------------------
绷带的包扎方法的注意事项 包扎卷轴绷带前要先处理好患部,并放置敷料。包扎时,展开绷带的外侧头,背对患部,一边展开,一边缠绕。无论何种包扎形式,均应环形起,环形止,松紧适当,平整无褶。最后将绷带末端剪成两半,打方结固定。结应打在患部的对侧,不应压在患部之上。有的绷带无需打结固定,包扎后可自行固定。 夹板绷带和石膏绷带为制动绷带,主要用于四肢骨折、重度关节扭伤、肌腱断裂等的急救与治疗。 可用竹板、木板、树枝、厚纸板等作为夹板材料,依患部的长短、粗细及形状制备好夹板。夹板的两端应稍向外弯曲,以免对局部造成压迫。包扎前先处置,在骨断端复位及创伤处理后,用卷轴带做螺旋形包扎3-4层,将陷凹处垫平,外加毛毯垫,状夹板,外用细铁丝或细绳捆绑固定。衬垫物的填充要适当,过多固定不确实,过少则会造成压迫。 包扎石膏绷带时,应迅速而确实,最好将动物横卧保定及全身麻醉。局部处置后先用卷轴带将患肢松松包扎一层,以免拆除时损伤皮肤。用40-50℃温水浸泡绷带卷,无气泡逸出时取出并挤掉多余水分即可应用。应用一卷浸一卷,以免浸泡过久石膏硬化。包扎时一定要将绷带展平,轻轻地缠在肢上即可,不要发生皱褶,也不可过紧。托举扶持患肢时要用手掌,不能用手指。绷带应与体表贴附,不可架空而过,绷带间不留空隙。两端应稍向外弯曲。包扎完毕取出盆中石膏泥,加在表面并抹光,待稍干后标明日期、骨折线及创口位置。待完全苏醒后扶助站立,避免摔倒,使石膏松动或变形。无论是夹板绷带还是石膏绷带,包扎时一定要松紧适当,过松易滑脱而失去作用,过紧则造成压迫。骨折时其夹板或石膏绷带的长度最低应超过骨折部上、下两关节,否则达不到固定之目的,反而有害。
Ⅸ 绷带如何缠手
绷带如何缠手
绷带如何缠手,现在对于健康方面的事情大家都是会比较关注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人也会在日常中通过饮食或者是运动来改善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以下了解绷带如何缠手。
一、常用绷带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
4、“8”字形包扎法。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
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反回包扎法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
二、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是:
1、包扎部位伤口必须覆盖上无菌的或者干净的敷料,受伤者体位要舒适,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
2、根据不同的肢体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包扎时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方向包扎,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
3、包扎时应该先环形绕2圈,以固定起点,后面每一圈压力均匀、松紧度要适度,如果太松容易脱落,过紧容易影响血运。
4、包扎时肢端(如手、脚或者手指,脚趾)最好暴露在外边,以便观察肢体血运的情况。
5、绷带每圈缠绕时应该压着前面绷带的一半宽度,可以起到充分固定的作用。绷带的来回与交叉应当成一条直线。
6、包扎完毕,需要环形再次缠绕两圈,再用胶布或者撕开绷带的尾部打结固定。固定处保留在肢体的外侧为宜,不能留在伤口、骨突或者容易受压的部位。
7、去掉绷带时,先松解固定的结或者取下胶布,然后再交替松开绷带。紧急的情况下或者绷带被伤口的分泌物浸透干结时,可以用剪刀剪开绷带。
护手绷带的正确戴法
拳击护手绷带的正确戴法是从手腕开始绑绷带,将绷带的绳套套在大拇指上,从手腕开始缠绕,依次缠绕手掌、其他手指、大拇指,最后绕回腕关节,再将尾端的粘贴贴好就完成了。
1、首先把护手绑带打开后,五指张开,把绳圈套在大拇指上面。
2、接下来把绷带在手腕上缠绕两三圈,再绕着手掌缠绕4圈。
3、然后将绷带经过手掌的内侧绕到大拇指根部和手腕的交界处,拉到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按照同样的方法,把每个手指缠好。绷带最后从大拇指后面拉到手背上方,在手掌上绕2圈。
4、最后把绷带拉到手背,从下面拉到大拇指的后面,在大拇指处缠绕一圈。把绷带从手背拉到腕关节出,并绕腕关节3-5圈,用尼龙粘贴固定就完成了。
绑手带的使用方法
1、首先准备绷带并打开,一头是带标志的粘帖,一头是绳圈。
2、第一步把绳圈套到大拇指上,绑带搭在手背上,第二步从手背开始,在手腕上饶2-3圈。不要太紧或太松,具备一定的束缚力就行。
3、然后从手腕的下方把绑带从手内侧开始绕手掌缠绕3-5圈。
4、接着把绑带活的一头搭在手背上,并把绑带送手的下方经过手的内侧绕到大拇指根部和手腕的交界处,拉到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
5、随之继续按照上面的.步骤,把绑带从大拇指后的绕过其他手指的缝隙。
6、绕完每个指关节的缝隙以后,把绑带从大拇指后面拉到手背上方,在手掌上绕俩圈。
7、最后把绑带拉到手背,从手下方拉到大拇指后面,绕大拇指一圈后,再从手背拉到腕关节出,并绕腕关节3-5圈,用尼龙粘贴固定就完成了。
散打绷带应该怎么用。
绷带后拳套那个是拳击,只有绷带是泰拳散打3米足够了,5米的是要缠到小臂中央了那个,和人打尽量不要用绷带,因为力量会很大,拳头挥被绷得很紧,力量很足,而且绷带打脸上相当容易蹭破对手的脸啊眉骨的,是很危险的,绷带一般都是用来打沙袋用的,比较有感觉,打沙石多的沙袋会痛,所有用绷带不像戴拳套会破坏拳套外皮,绷带不会,而且保护拳头。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武术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古传散手(杀伤性强)、现代散打(限制较多)。 古传散手作为散打的最早发展要能对抗单人和兵器或多人的格斗,用头、指、掌、拳、肘、肩、膝、腿、胯、臂等部位攻击,主要的技法为打、踢、拿、跌、摔等其中还有肘膝等技法。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虽然说散打绷带看起来就是很短的一条,但是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在散打练习或者是散打比赛的时候,没有缠绕上这种绷带,那么很容易导致骨折,或者很容易导致肌肉挫伤。如果是散打的初学者,一定要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缠绕上这种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