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g调的使用方法

g调的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8 18:31:48

‘壹’ 吉他的降半音调弦G调指法怎么

你问的问题不怎么正确。你问的话,要说清楚谱子的曲调是什么,是什么曲调的指法才能确定。
比如。一个曲子原调是升E,但是曲子编配是按G调指法来选调写谱。那怎么才能把谱子也变成升E呢。那就是把吉他弦全降半音来使G调变为升E就可以做好。
另一个我猜测你的问题来举例子,一个曲子原调是G调的,并且谱子也是按G调指法来编,这样你吉他本身是标准调弦法的话,就可以直接按谱子来弹。但是你的吉他事先把弦全将半音,这个是时候你就要通过变调夹放1品升半调变回原来的音调。这样就好了。
就是说你吉他降半音,就用变调夹放一品就能又升回半音。其实也和你的G调指法一点关系都没有。

‘贰’ 如何用g调笛子

口风变小,喉咙放松,用口劲吹奏,口腔略圆,这样气能够更好的注入吹孔。
平时的基本功练习也很重要,用C调笛子练习超高音,再吹G调笛子会有帮助,因为在练超高音时能够很好的练习口风、口劲。
注:吹奏超高音时,人要放松,喉咙不要憋着,主要是嘴上的功夫!
多多练习吧!!

‘叁’ 六孔G调箫怎样拿和吹,1234567怎样按啊

手指保持放松,自然弯曲,会对按孔更有利。手型以放松自然为好。

把位小的箫用指肚按孔是可以的。指肚比较敏感而且多肉,容易按严孔。但把位大的箫,用指肚按孔就比较困难,手型容易僵硬,还可能造成手腕软组织损伤,这就必须使用指节按孔。

下把位指节按孔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孔用小手指指肚按住,在保持手型自然的情况下,依次按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如果箫长胳膊短,234孔按孔的位置也越来越靠近手指根部。

(3)g调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民间吹管乐非常重视用“气”,气息运用得当,才能较长时间的自由演奏,否则,吹一会就会感觉累,还可能有胸闷气短的现象,时间长了,于身体不利,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

呼吸方法可分为三种:

胸式呼吸

完全用胸部控制气息,气吸到肺里后,由胸部向外挤压,这样,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气流不稳定,气息也不能持久,身体易感疲劳,这种方法不好控制气息,也有损健康,所以一般不提倡采用胸式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方法

吸气时将横隔肌下沉,尽量扩大腹部与腰部,民间说法叫做“气沉丹田”。呼气时,丹田要绷住劲,一点一点均匀地将气吹出,经过反复练习,这种呼吸方法是能够掌握的。

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气流,均匀的将气吹出,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强或减弱气流强度,做出强弱变化和腹颤音效果,是一种正确的呼吸方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吸气时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时向外扩张,最大限度地将气吸入,这样肺吸入的空气量比前两种方法都要大。

采用胸腹式呼吸时。当整个呼吸肌肉组织联合工作时,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得非常均匀,这样,呼吸肌肉不易感到疲乏。

综上所述,初学者首先应学会腹式呼吸,熟练后再加上胸部扩展动作,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

练习时先用鼻子将气慢慢吸入,这时就能体会到腹部自然向外扩张,腰部也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自然呼吸的感觉,以后逐渐加快吸气速度,再试着不改变腹部、腰部动作的情况下而改用嘴吸气,这样你就掌握了腹式呼吸的正确吸气方法。

吹奏时随着气的呼出腹部逐渐收缩,但丹田一定要绷住劲,找向外拉的感觉,这就是控制。

‘肆’ G调笛子怎么吹求较仔细的讲解,谢啦!

我也是从一个新手开始练起,现在也小有成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记住,笛膜贴的好坏会影响笛子音色(贴膜时,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纤维与笛子的纤维平行、重叠,再用阿胶沾水涂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姆指和食指捏住笛膜两侧,拉出与苇膜纤维纹路成垂直的皱纹,而后慢慢地往下侧按贴上,调整均匀后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贴好笛膜后的笛子吹起来应该是‘发音明亮清脆,不闷,不沙’自己慢慢体会吧),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心得: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 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重要)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重要)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我个人的经验是:
1.练嘴劲,这对于吹笛子的高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练腹部呼吸肌的力量,这对于吹奏笛子的长音和长音的平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指法,多听示范音乐,多练!!!做到从形似到神似。

【论口风细如针】

口风要细如针,并且能够发出透亮的音色,又要持续长音。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和训练。
首先我们要知道,笛子的发音原理是边棱效应,是气流柱被吹孔切开而产生音响。好比说大风吹着紧闭的门窗会产生咻咻咻像鬼叫的声音一样道理,因此,只要细小的空气柱被切开,笛子就会发出声音。
也就因为不需要运用到很多的空气,所以大师们就能把音吹的很长。所以为什么练习跑步和吹好笛子没有绝对关联就是这道理。因为口风太粗太费气,长音一定吹不长。这就是口风细如针的道理了。
因此长音不是盲修瞎练,一定是方法搞清楚了才练的出来。

【自然的深呼吸法】

刚学笛子的时候,常听到说要用丹田呼吸,这对于我这一个完全没有学过音乐的人来说,实在是很难理解。
丹田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很少人真正了解丹田是什么部位。查了中医学的书上,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其实我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后来慢慢的求教、学习、摸索、查资料,才稍微搞清楚,丹田呼吸就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就是以横隔膜升降的力量来吸气与吐气。
我们看婴儿刚出生时,由于胸肌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婴儿呼吸时胸腔无法动作,只会看到腹部的起伏,这个就是横隔肌的作用。
运用横隔膜呼吸,呼吸的程度会比较深。实务上,这也就是王次恒老师所说的深呼吸法。
以横隔膜深呼吸法来吹笛子,如果口风如针与边棱效应发音的要点做的确实,发出长音所需要的”能量”就很足够了。因为没有比这种深呼吸方法能够吸入的气体体积还多的了。
学习这样的呼吸法要注意的是,自然的吸气与自然的吐气。如果全身很用力的吸气,那很容易使自己受伤。学吹笛子千万不要贪吸气,贪吐气,我就遇过一位老先生跟我承认,他就是这样练到吐血,从此就不能吹笛子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气吸的很饱的状态下,全身是紧张的状态,如果在勉强用力,一定会伤到自己。
所以练习腹式呼吸,要应乎自然,很轻松的吸气,很轻松的吐气。在应用上,难度很高的乐曲,是需要适度的自然放松下才能办到。因此,这里就可以下一个小结论了。在未来必须克服高难度技巧与维护身体健康两大最高指导原则之下,”自然的深呼吸”就是吹笛子的重要基本动作了。

【边棱效应发音法及音色的确立】

笛子的发音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工作,很多朋友练笛子的时候都很用力的吹,很费劲的吹可以吹的很大声,但是得到的效果并不很好。一来也吹不持久,不一会儿人也累了;二来音准也容易跑掉。所以建立省力省气效率高的发音模式就来的很重要了。
如何发音?将口中吹出来的空气柱,准确的击向吹孔边缘,一半的气流切进笛子管壁里面,另一半就让它跑出外面。气流必须被切开,才会发出声音。这就叫做边棱效应。
如何省力?轻松自然的深呼吸就可以了。如何省气?口风细一点就可以了。但问题要如何有效率??这个就有技巧了。
这必须借助一下镜子和自己的耳朵,用镜子看着自己嘴唇与吹孔的接触点,让极细空气柱的”气击点”准确的打在吹孔边缘圆弧线的中央位置。然后闭起眼睛,一边吹一边稍稍移动”气击点”的位置,用自己的耳朵去分辨音色的变化。这时候将会发现到一个极省力且音色极为透亮的一个集中点。如果您喜欢这种音色,练习并巩固它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
自此则确立日后灵巧的发音方法及优美的演奏的音色了。

【灵活的盖孔模式】

初学吹笛一年左右,通常又会发生一个严重障碍,就是手指不灵光。
首先我们要探讨几个重点。
==========================================
1.有效率的盖孔是很适当的将手指”放”在孔上,巧妙的运用手指面积比较宽的指腹(有些名家会用面积宽的指节盖孔)刚好足够把孔给”封”住。
2.所谓按孔,不是很用力的将手指”按死”在孔上,而是手指类似在孔上作”轻轻拍打”的动作,在”打中”孔的那一瞬间,恰好把孔给盖住了。
3.手型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僵硬的持笛手型,势必影响手指运行的灵活度。但适合的手型并没有一个定型,因为竹笛有高低长短,人的手有大有小。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手型呢??唯一可以确立的关键,就是在于持笛之后,手掌与手指的肌肉只要能够相互协调且不相互牵制,就是一个良好的手型。
==========================================
如果基本上掌握住了以上的要点,手指的按孔动作就可以灵巧许多。

【舌头动作的探索】

吐音是笛子最常用的基本技巧,关键使用在于舌头的动作。
但是人性的弱点,常使得吐音变的困难,因为人们希望他能够吐的很快,却又使错了劲。初学吐音不久只见口水乱飞,舌头和手指的动作硬是对不上来。心中只能不住的感叹:”笛子真是难学”
我们试着来找出问题所在
==========================================
1.吐音的声音来源,归于基本面还是空气柱撞击吹孔,而不是舌头用力的动。所以舌头用太大的劲,对吐音一定造成破坏。
2.舌头大力的吐,不只是破坏吐音,也破坏了速度。终归一句话”轻则灵,重则拙”
==========================================
因此结论是”舌头动作要轻”
第二个观念的探讨是,舌头所扮演的角色。
先来看看吐音的结构。吐音和长音的不同是,一个有用舌头一个没用到舌头。所以就明白的看出,舌头所扮演的角色,是让长音切成一段一段的短音。因此,舌头的任务就很简单了。
舌头的任务
1.切断长音,使线状的音变成点状。
2.不负责强弱,音乐的强弱由呼吸动作负责,也就是空气来负责。
你瞧,其实舌头只负责断音而已,所以舌头想要慢吐快吐就变的困难度降低下来了,而且因为不用很用力的吐,口水当然也不会吐的满天飞啦。
所以又找出一个结论是”舌头负责断音,而且它只干这事”

【高音不需要用力吹】

刚学笛子的前两年,我吹高音的时候都是硬吹上去的,声音不稳定,而且很刺耳。启蒙老师为了不让学习复杂化,也说,吹得出来就行啦。
但是学的越久就发现,别人吹起来既不费力,又不刺耳,心里就想一定还有我没弄懂的道理与方法。
想要轻松吹高音,首先要排除高音发音的乐器障碍
==========================================
1.笛子本身一定不能有问题。通常管壁过厚的笛子,高音很难发出,所以建议初学不要使用管壁太厚的笛子,不仅仅高音区,其它音域的共鸣效果也不佳。
2.笛膜必须确定是贴好的,没有张力不平均的现象,也不要过松,不然高音很难发得出来。
==========================================
其次再来排除个人的障碍
==========================================
我们拿起笛子来试试看,先吹个中音,再吹个低音,别忘记运用边棱效应的发音原理,这时候只要将口风缩小,然后你会感觉嘴唇承受气压变大,高音就能轻松发出。
==========================================
为何只是口风缩小就能发出高音?气体动力学有一个定律叫做”都卜勒效应”,气体分子因为通过的口径变小挤压,气体的流速便自然而然的变快,而使得音准提高八度。
腹部鼓动气体的压力一般是不变的,除非笛子本身高音不好发出,才需要多用一点腹劲,不过通常这样的笛子,我是不使用的。
所以结果很单纯,我们只是将口风变小而加快的流速,而做到了高音区的发音。

【简单将低音吹得好】

初学笛子的第二年,老师教了我一个练习低音的土办法。
(筒音作5.)先吹1,发现很容易吹。然后吹7.,好象音色还可以。再吹6.,笛子就有点不太震动的起来了。这时再吹回7.,再吹6.,务必要使7.和6.的共鸣都吹出来才算及格。
就这样搞了一两个月,终于有点成果,不过一直以来,吹低音还是时好时坏。
一直到学笛的第十五年,终于有一个吹笛子的至交好友给了一个最稳的方向,结果关键居然只有一个重点——就是”把口风放粗一点点”。
道理何在?还是气体动力学都卜勒效应的”流速”问题。口风放粗一点点,但是呼吸的力道依旧不变,气体流速变慢低音就出来了。很简单吧,不过是江湖一点诀,说破不值钱。

【口腔打开的省力法】

再来充分的运用物理的流体力学”都卜勒效应”。
内容大约是说,气体或液体流体之体积通量守恒,故”流速”与”截面半径”之平方成反比。
简单的用在吹笛子上来说,口腔打开的大小与口风的截面半径相差越大,流速将会自然而稳定的加快,如此就不需要鼓动太强大的腹劲,就能达成极佳的音响共鸣效果。因此,口腔内部空间的适度张开,是吹笛省力的秘密武器之一。
另外一个说法是,口腔打开可以使笛音共鸣度良好,音色更为厚实。
不论如何,吹笛子的口风细一些,口腔打开一些些。想要像大师们一般省力气的吹笛,将不是只是梦想。

‘伍’ 二胡G调怎样调

二胡的演奏中,没有”G调“这种说法。二胡一般以五度关系定弦,音域达三个八度

1、二胡一般以五度关系定弦,如定成(d1、a1,c1、g1,g、d1,a、e1)或(e1、b1)。

2、在演奏某些地方色彩的乐曲或戏曲时,除了五度关系定弦外,也有定为纯四度关系的。在个别场会甚至有八度定弦的。

3、二胡的音域达三个八度,但在一般的乐曲中,则很少超过两个半八度。

4、二胡音色刚柔多变,有精巧灵活的性能,有丰富的表现力,适于演奏各种复杂的音调,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在民族乐队和民间丝竹乐队中,常常担任主奏的角色,

5、通常在中、小型民族乐队中使用2~6把二胡。而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则有10~12个席位。

它除用于独奏、合奏外,也是评剧、越剧、沪剧和粤剧等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被称为“主胡”或“正场胡琴”。

(5)g调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二胡的特点:

1、二胡发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琴马,它与琴筒的木质好坏、皮膜的薄厚、松紧、天气的阴晴、空气的潮湿、干燥、冷暖均有直接关系。

2、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颤音、滑音、拨弦等;右手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飞弓、拨奏等。

3、二胡的琴筒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4、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组成的。琴筒的一侧是用蟒皮蒙制的,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二胡的音色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具有柔美抒情的特点。

‘陆’ 吉他怎么调G调

用和弦级数进行变调。

和弦级数:Ⅰ、Ⅱ、Ⅲ、Ⅳ、Ⅴ、Ⅵ、Ⅶ。

C调: C、 D、 E、 F、 G、 A、 B。

G调: G、 A、 B、C、 D、 E、 #F。

以上是一一对应的,比如C调里该弹C和弦的地方,在G调里弹G和弦就可以了。

拓展资料:

吉他被用于多种音乐风格, 它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吉他亦有被于用古典音乐,有大量的独奏曲, 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偶有使用。

它通常有六弦,但亦有四弦、八弦、十弦和十二弦。吉他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歴史悠史、以木制共鸣箱扩音的木吉他,二是二十世纪被发明、以电扩音器扩音的电吉他。

木吉他通常被用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电吉他则通常被用于、摇滚音乐、蓝调及流行音乐。电吉他的发明对西方流行文化及音乐有重要影响。

吉他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发声原理可以大致分为木吉他(如古典吉他,钢弦吉他)和电吉他(如标准 电吉他和低音电吉他)。

除低音电吉他外,其他几种吉他使用相同的定弦方法,即从粗到细依次将各弦定为E,A,D,G,B,E。特殊情况也可以将某一弦或者全部的弦降低定音或者升高定音。如比较普遍使用的将低音E弦降低为D。各种吉他一般在琴颈上安装有18至24个不等的音品,单弦的音域在两个八度左右。


‘柒’ G调笛子应该怎么弹

一、G调大笛子持笛子姿势

(1)G调大笛子的第2孔用无名指按住,在2孔没有运指的情况下,按在2孔上的无名指一般是不能移动或抬开的,以保持大G笛子笛身的稳定;

(2)G调大笛子相对重一些,完全靠手指力量托笛子则相对困难,可以借助虎口支撑笛子;

(3)G调大笛子长度加长,臂展度增大,身体要放松;

(4)G调大笛子的指孔间距较大,不必拘泥于指肚按孔的方法,另外要注意防止因手指压按不严而漏气;

(5)笛尾可以适当压低,脖子扭转度不可过大;

(6)低龄儿童不宜过早地练习大笛子,四肢有疾病者不宜长时间练习。

二、G调大笛子的运气技巧

(1)演奏大笛子时身体一定要放松,心平气和,要有打太极拳的感觉;

(2)气息要吸得深一点,气息支撑点相对靠下些,以腹式呼吸为主,腹部要放松但又要撑住,一定要“松而不跨,松而不泄”;

(3)气流要缓缓地“流淌”出来,气流速度较慢。切不可机械地使用吹奏小笛子的气息演奏方法来演奏大笛子,使用蛮力会“下力不落好”,特别是在演奏高音时。

在某种程度上讲,大笛子的气息控制与小笛子正好相反,这点类似于葫芦丝,比如在演奏高音时,如果气息过猛过强,高音反倒不出来;

(4)口腔一定要充分打开,气道要舒畅,喉结相对下沉,将气灌满笛子,找到最佳共鸣点;

(5)大笛子演奏高音比较容易,低音的气息消耗量较大,相对困难;

(6)大笛子反应没有小笛子那样灵敏,因此一些演奏技巧在大笛子往往难以使用;

(7)大笛子的吐音不太容易,单吐尚可,双吐就难,大笛子也很少用到吐音;

(8)大笛子是气息基本功的最好检验工具,应该认真学习。

(7)g调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G调大笛又称G调低音笛,自从1981年7月俞逊发、彭正元的G调名曲《秋湖月夜》与1982年姜学尚、顾生安、詹永明的《断桥会》的问世,以及《妆台秋思》的成功演奏,使笛子演奏开拓出了一片新的艺术空间,G调大笛子逐渐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G调大笛子与常规的笛子相比,笛子的管径更粗,长度更长,笛子重量也较重,与常规笛子在执法上也略微有些区别,并且多开了一个音孔,共有7孔,由右自左(笛尾向右的执法,即笛尾到笛头)依次为:1,2,3,4,5,6,7孔。

G调大笛音高比D调曲笛低五度,比G调梆笛低八度,与洞箫相同,而音色却较洞箫明亮,G调大笛具有低回婉转,甜润醇厚的特有音色。

‘捌’ g调指法是什么意思

G调指法其实指的就是G调歌曲和弦指法,但不是一个和弦,是在这个调里面组成的很多和弦。G调指法,其实完全按照C调指法来编配的,主属下属和弦等,而且都是以三度音为一个间隔。

吉他是一种通过拨动上面一根根的琴弦发出声音的有弦的演奏乐器。弹奏时用一只手拨动琴弦,另一只手的手指抵在指板上,后者是覆盖在琴颈上的金属小条。弹奏出来的声音会通过吉他的共鸣箱得到增强。

吉他演奏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用手指弹奏,但指甲容易受损,故常有人使用假指甲或在指甲上涂上能强化指甲的指甲油,二是使用弹片拨弦,共鸣箱发出音乐。三是用金属圆管演奏。第四种较冷门,是使用一种可带在手指上的指套来演奏。

用拨片尖部拨弦,这样能让演奏精确、提速轻松,还能防止对琴弦的磨损。拨弦和扫弦都主要依靠手腕运动来实现。手腕的练习尤为重要:保持放松、运动自如,倚靠在吉他上的小臂会有轻微的牵动,但一定注意并不是依靠小臂来拨弦和扫弦,而是手腕。

拇指指腹尽量垂直倚在琴颈上,可以稍有角度,指尖尽量在琴颈中部。推弦时拇指不需要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这时拇指需要用一些力气。一种推弦方式还需要拇指跨过琴颈来作为支点转动手腕。

‘玖’ 吉他G大调

位置没错,G调的1在三弦空弦音,也就是C调的5。

如果你使用的是G调的和弦、音阶来弹奏,那就不需要变调夹。
如果你只会使用C调的和弦、音阶,那么,变调夹夹在七品处。
这个也就是把七品当成空弦,然后,所有的指法都按C调来走。

如果你是初学,G调的和弦、音阶最好也要掌握,并且,G调的常用和弦指法也并不难,一般基础的常用G-Am-Bm-C-D-Em-D7,这几个和弦,看看就知道了,好几个在C调里面都用过了,所以,应该学起来挺快的。

想想,变调夹夹那么高,弹起来也不是很舒服了。你学会了G调的音阶与和弦,那么,以后变调夹弹别的调,也不用夹得那么高了。当然,如果你想提高水平,那就各个调的音阶和弦都要学了。

‘拾’ 求黑管G调指法表

单簧管指法表
单簧管指法表.单簧管(Clarinet)为单簧气鸣乐器。广泛使用于世界各国的管弦乐队、军乐队、爵士乐队、轻音乐队的重要乐器。属木管乐器。中国称黑管。管体分管嘴、吹节座管、上节管、下节管、喇叭口5部分,用乌木、红木或塑料、硬质橡胶制成。木质管音质浑厚,塑料管音质明亮。乐队常用的标准单簧管为bB调,专业演奏者常配备bB调和A调两支,C调单簧管流行于德语国家,上述单簧管皆属高音单簧管,全长约 66厘米。单簧片用芦竹制作,用箍卡固定在管嘴上,吹时贴于下唇。音域为e~g3,属移调乐器,记谱较实音高一全音。低音区浓厚柔和,称为芦管音区;中音区自f1~bb1,音质较差;高音区b1~g3,圆润而明亮;最高音区尖锐。
在管乐器中,单簧管演奏的灵活性大,快速乐句及强弱变化均可适应;自然音阶、半音音阶、十二度大跳及各种分解和弦等奏法都灵敏动听;悠长的华彩乐句的表现力超乎长笛之上。力度强弱变化幅度大,能奏各种颤音但在快速断奏技巧方面,因单簧对双吐及三吐反应不灵敏,远不及长笛。近代作品,尚有使用颤吟音,在轻音乐与爵士音乐中,还常用半音音阶滑音及一般滑音;甚至有吹奏双音的。
单簧管在超吹时所得为奇数号泛音,不是比基音高八度,而是高十二度,这一特点使它的基础音列不象其他木管乐器那样在一个八度内有12个半音,而是在十二度音程内有19个半音,因之获得基础音上方高音区的指法就复杂得多。
单簧管出现较晚。18世纪初由德国J.C.登纳根据古老的法国芦管“沙吕莫”加以改制而成,有7个音孔及2个音键;a1键与泛音键bb1键,借助手指对指孔的半启闭及嘴唇控制;能演奏包括半音的近3个八度音,中音区及高音区较好,接近小号音色,登纳用它来代替当时难吹的D调高音小号。1750加用了第3键e,以后逐渐改进。 增加到5键、8键、10键。1810年,I.米勒又改进为13键,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米勒单簧管在英、德、奥广为流行,1860年又经比利时人E.阿尔贝增加#c键,并在指法上加以完善,被称为阿尔贝制(或米勒制),阿尔贝制音质较好。伯姆制是1839年由法国演奏家И.E.克洛塞与乐器师L.A.比费使用,将长笛的伯姆制移植到单簧管上而成,其发音通畅,音键灵活,指法方便。目前有17~23键的各种伯姆制单簧管。
总谱中最早出现单簧管的是在1720年。第1部协奏曲是1751年德国作曲家J.斯塔米茨所作。W.A.莫扎特有着名的单簧管协奏曲及单簧管与弦乐的五重奏。 C. M.von韦伯有2部协奏曲及1部小协奏曲,还有与钢琴的二重协奏曲及变奏曲。20世纪有丹麦C.尼尔森写的管乐五重奏(1922)和1首协奏曲(1928),技巧较难,从低音的圆润丰满直到最高音的尖锐刺透,发挥了全部音区性能。I.F.斯特拉文斯基的《乌木协奏曲》,G.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D.米约的《创世记》和A.科普兰于1948年写的协奏曲都有出色的单簧管音乐。
单簧管族的其他乐器有:
(1)最高音单簧管:有F、bE、D3种调,比常规bB 调单簧管分别高五度、四度、三度,以bE调为常见,在军乐队中它是必备的乐器。
(2)中音单簧管:有bE与F调。另约制于1760年的巴塞特单簧管,改良的巴塞特单簧管为F调,比bE调单簧管高一个音,外形很略小的低音单簧管,喇叭口朝上。
(3)低音单簧管:比单簧管低八度,外形似萨克斯管,哨嘴管弯曲,喇叭口朝上,记谱用低音谱表。Л.И. 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中有出色的谱例。
(4)倍低音单簧管,bB调,比低音单簧管低一个八度,是军乐队的标准乐器。

阅读全文

与g调的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螺丝刀撬开保险柜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150
失眠有效简单的方法 浏览:70
蜜俏的使用方法 浏览:690
修丽可发光瓶使用方法 浏览:654
接发方法及步骤 浏览:749
上海杂质硅胶解决方法 浏览:98
快速让伤口愈合的方法 浏览:34
华为照片导入到iphone最简单方法 浏览:554
医院洗牙有什么方法 浏览:622
怎么纠正自卑的方法 浏览:276
如何快速剥湿蒜的方法 浏览:234
韩国红参的食用方法 浏览:349
钳形表温度测量方法 浏览:531
创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浏览:884
美缝纸的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872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浏览:468
弯折的最佳方法 浏览:266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794
正确梳头方法视频 浏览:23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浏览:78